高考文言虛詞終極整理版
高考文言虛詞終極整理版
文言虛詞包括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考綱劃定18個常見文言虛詞:而、何、以、乃、乎、其、且、若、所、為、焉、也、因、於、與、則、者、之。其中「因、以、於、則、之、乃、而」是歷年高考試卷中的「老面孔」。
①表示領屬,相當於現代漢語第三人稱「他(們)」「他(們)的」。【成語例釋】投其所好:投,迎合;其,代詞,他,他的;好,愛好。迎合別人的喜好。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人到臨死,他說的話是真心話,是善意的。②表示領屬,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譯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自己,我。①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遊褒禪山記》)②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失),出則不知其所往。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後(《觸龍說趙太后》)③表示指代,相當於現代漢語的「這」「那」「那個」「其中的」「那些」。指示代詞,表示遠指。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裡"。--及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智謀。--不厭其煩--樂在其中--莫名其妙--不乏其人--不計其數--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僕誠(果真)以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那些)指示代詞,表示近指,相當於「這」「這個」「這些」。【成語例釋】洞燭其奸:洞,透徹;燭,照見;奸,奸詐。對別人的陰謀詭計看得很清楚。【經典文言】--寡人慾以五百裡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其:可要)--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命令)(《伶官傳序》)--今臣生十二歲於茲矣,君其(還是)試臣,何遽(匆忙)叱乎?(2)加強揣測語氣,相當於「恐怕」、「或許」、「大概」、「可能」。【經典文言】--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莊暴見孟子》)--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師說》)--意者,堂下其有憎臣者乎?(譯文:推測起來,大概是堂下諸人中有懷恨我的吧!)--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遊褒禪山記》)【成語例釋】捨我其誰:舍,除了。除了我還有哪一個?形容人敢於擔當,遇有該做的事,決不退讓。欲加之罪,其無辭乎?(反問)3.用作副詞,表示動作發生在將來,相當於「將要」。4.用作連詞,可以放在句首,或者表示假設,可以翻譯為「如果」;或者表示選擇,可以翻譯為「還是」。【經典文言】--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見梁襄王》)--其有能去之(害蟲)者,有功於物也。(表假設)(柳宗元《柳河東集》)5.用作語助詞,沒有實際意義,起調節音節的作用,不用翻譯。--霰雪紛其無壎兮,雲霏靠其承宇。(屈原《涉江》)--予之及於死者,不知其幾矣。(文天祥《〈指南錄〉後序》)【何其】譯為「多麼」。至於誓天斷髮,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好好努力,爭取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