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陪孩子玩沙子,看到不太理解的一幕;一位奶奶帶著孫子(大概3-4歲),孫子一個勁的想往沙坑裡跑,奶奶死活拉著不放手,嘴裡不停念叨,別去,那裡髒,沙子會進眼睛的。眼看孩子不依不饒的要去,奶奶順手抱起孩子快速離開了沙坑,任憑孩子的小手在空中揮舞,小眼睛含著不舍的眼淚.......。心裡一陣酸楚。
奶奶的出發點是孩子的健康,但這樣的防範對孩子的健康真的有意義嗎?
只要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大膽的讓孩子去親近自然,這樣的玩法比抱走更加讓孩子健康。
根據皮亞傑建構主義理論提出;兒童在探索和與材料互動時,有一種內在的動力去建立對他們世界的理解。隨著孩子進入豐富的學習環境並自由玩耍,關於世界如何運作的概念逐漸建立起來,並變得越來越複雜。
有「天然玩具」之稱的沙子沒有正確的玩法,但它一定是打開孩子認知世界最初的途徑之一
今天就讓@寧覺醒給大家細數這「天然玩具」給孩子帶來那些好處
一、緩解心理焦慮
兒童通過玩耍沙子可以有效降低心理焦慮。國際沙遊戲治療學會(ISST)中說道:沙遊是一種創造性的利用想像力的治療形式,「一種對生命力集中提取,既有生理上,也精神上。」它的特點是通過使用沙子、水和微型模型來創建圖像。描繪出的一系列沙遊形象在兒童心理有意識和無意識方面創造了持續的對話,從而激發了心理康復和人格發展。該學會還指出「沙療」不僅僅針對兒童,成人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治療心理健康問題。
二、促進身體發展
當孩子挖、倒、篩、鏟、抓時,幫助他們進行感官整合以及增強粗、細運動的技能。當孩子在凹凸不平的沙地上行走時,也能夠提升他們身體協調能力。
三、提高社交技巧
當孩子們一起在沙坑裡玩耍時,他們面臨著真正的問題,分享、妥協和交流。一群人可能會在「做飯」、修建道路、挖隧道或為橡皮動物創建動物園時進行戲劇性的表演。當孩子們扮演與他們的戲劇相關的角色時,他們學會了重要的社交技能,如同情和換位思考。
四、增加感官詞彙量
通過沙子孩子可以感覺出很多形容詞:粗糙、光滑、顛簸、流淌、乾燥、顆粒等等。這種以實物的方式學習詞彙是一種增強孩子的記憶力絕佳方法。這點@寧覺醒深有體會,雖然不是沙子,但是3歲半的兒子通過枯樹葉記住了「脆」這個字,只要提到容易破碎,他就會想到「脆」這個字。
五、感受數學的概念
在玩沙子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給孩子們提供測量勺子和杯子、各種大小和形狀的容器、天平秤等來培養孩子的數學概念。當你觀察孩子們玩沙子的時候,使用數學術語,如多/少;空/滿;輕/重。然後讓孩子們數一數裝滿一個容器需要多少勺子,按容量大小進行排序。
六、體驗無常
都說「電影源自生活」,@寧覺醒認為教育源自遊戲,在遊戲中孩子所做、所看、所感都是我們日後可以借鑑和引導孩子的方法,因為他們感受過。沙堡塌了,下雨不能玩耍......,在生活中同樣會出現失敗或暫時失去,只要耐心一切會重新綻放。
結束語
孩子對玩沙子天生就有一種親和力,父母可以通過為孩子提供工具,提出適當的問題,並安排充足的時間讓孩子們通過他們的遊戲想法去玩耍,從而增強這種興趣。雖然父母提供玩沙的環境來促進概念發展和技能培養,但重要的是玩沙遊戲以兒童為中心,讓孩子們可以富有想像力地創造自己的遊戲樂趣。
我是寧覺醒,一枚線下遊戲設計者,專為0-6歲兒童提供幼兒遊戲,讓孩子遠離電子屏幕!
關注我了解更多育兒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