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苑校區霍浩然老師
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餵飯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但是對於2歲以上的寶寶,父母還繼續餵飯的話,就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口腔運動能力。
我們知道,如果是家長餵飯,寶寶吃飯的時候就會狼吞虎咽,對口中的食物咀嚼次數比較少,就直接吞咽下去了。咀嚼次數的減少就會直接影響到寶寶的咀嚼能力。
什麼是餵食訓練
餵食訓練就是通過吃不同軟硬的食物,來提高孩子的下頜骨的協調性和口腔肌肉能力。很多小朋友出現說話說不清楚,咀嚼能力較弱,喜歡吃較軟的食物,不吃堅硬的食物等情況。長期以往,就會導致孩子出現口腔肌肉及神經發育遲緩,沒有力量咀嚼堅硬的食物,語言也會出現滯後的情況。
咀嚼食物本身就是一種構音器官的協調性運動,我們可以從飲食方面入手,去刺激孩子的發音,從而能夠有效地促進孩子的語言發展。
餵食訓練分為了兩類,一類是固體食物餵食訓練;一類是糊狀食物餵食訓練。
固體食物可分為三類,包括塊狀、條狀、有嚼勁的。不同類型的食物對下頜骨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下面是一些適合小朋友鍛鍊專注力的小遊戲:
塊狀
對於塊狀類的食物包括牛肉粒、切好的蘋果塊、梨塊等,我們在使用塊狀固體食物時,是要用大臼牙進行咬食練習,從而可以提高下頜骨力量;
條狀
對於條狀類的食物,我們最常見的是薯條、蝦條等,我們在使用條狀食物時,要進行緩慢的咬食練習,來提高下頜骨活動的穩定性;
有嚼勁
對於qq糖、彩虹糖、紅薯條等這類有嚼勁的食物時,我們進行咀嚼練習,從而有效地提高下頜骨活動的持久性。
① 剛開始,孩子可能不能夠獨立的吃食物,家長要幫助孩子把食物放在大牙的位置,讓孩子進行咀嚼。包括左邊、右邊,兩邊都要咀嚼食物。
② 家長教孩子咀嚼食物時,數量要在10次以上,同樣也是左邊10次、右邊10次,逐漸地去增加咀嚼數量。
③ 當孩子已經可以咀嚼食物後,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把食物放在左邊大牙位置和右邊大牙位置上進行咀嚼。
④ 如果孩子出現說話不清楚、或者是不會發音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訓練孩子使用大臼牙咬食來刺激孩子發音,從而促進語言的發展。
兒童語言發展隨著兒童個人能力的提升也在逐步發展中,從兒童的語前技能的發展,過渡兒童的語音、語義、語法、語用。
糊狀食物的餵食訓練主要指的是我們通過使用勺子,讓孩子吃糊狀類的食物,來刺激孩子的口腔運動。
我們需要用到的工具有:勺子和糊狀食物。勺子可分為光滑勺子和紋理勺子,糊狀食物包括土豆泥、酸奶、果泥、小米粥、米糊等這些家庭中基本上也是常備的。
不同孩子要使用不同勺子,對於普通的孩子和高敏的孩子可選擇光滑的勺子;有一些低敏的孩子可選擇表面有紋理的勺子;能力較差,並且低敏的孩子可選擇振動棒+勺子膠頭來進行有效的訓練。
勺子的餵食訓練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勺子側置:家長把勺子橫放在孩子的嘴唇中間,讓孩子壓住下嘴唇吃食物,促進孩子合唇,誘導發音/m/
第二階段是勺子前置:家長把勺子輕輕壓在孩子的下唇中間,讓孩子把食物吃掉,促進孩子的上唇前伸,誘導發音/b/
第三階段是勺子啜飲:家長把勺子前置讓孩子進行啜飲,促進孩子進行圓唇,誘導發音/o/、/u/、/ü/
操作中需要注意的問題:當餵食的時候,孩子可能會出現咬住勺子的情況,家長們就要去託住孩子下頜骨,用勺子壓住唇部倒進嘴裡,當把食物餵到孩子嘴裡後再拿開;在整個操作過程中,勺子一定要輕輕壓住孩子的下嘴唇中間;如果孩子用普通勺子不能完成合唇訓練時,可選擇振動棒+勺子膠頭;如果沒有勺子膠頭的話,可選擇使用振動棒+勺子來代替。
以上就是關於餵食訓練的具體內容,相信大家已經充分的了解了操作方法,那家長們趕快行動起來吧,感謝家長們的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