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為何固定在6月的時間,原來是這兩大關鍵因素,考生意想不到
對於每年高考的時間我們都知道是固定的,都會定在每年的6月7.8號,長時間以來都是這樣的執行的,很多人都會說這就是「錄取吧」的,這算是一種諧音,但是到底為什麼會定在這個日期,這麼多年都不變你真的知道嗎?下面小編就來跟大家解釋解釋!
恢復高考是從1977年進行的,當時很多學生都會相當興奮終於可以圓自己的大學夢了,當年考試的時候已經是到了冬天,可是在結束的時候就改成了每年的7月7日至9日進行高考考試,直到2003年的時候,時間開始發生了變化,改成了6月進行,一直延續到現在,其實在最後一次改變的時候,時間想隔得還是比較長的。所以這個時候大家就有了疑問,為什麼從7月提前到了6月,而且6月正式夏季炎炎,很多同學都會受到中暑這樣的情況,加之一些南方的同學更是像在大火爐中衝刺一樣,並且提前了一個月的時間,也讓同學們有了一個月的壓力,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其實大家不知道的是,高考算是國內非常重視的一次大規模考試,所以這個時候也會派交警進行監督,所以說安全性是極高的,並且在考場內也會進行很好的防作弊手法,整體要給與大家一個最為公平的考試環境,關於高考的風險評估以及預防不可抗力的影響也一直是教育部門不斷努力的工作之一,對於高考的時間定在了6月,其實也是為了安全做保障!主要有以下這兩大關鍵原因,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個關鍵原因:
這個要根據氣象局給與的內容進行參考,從1995年—2000年期間逐年6月10日—20日、7月5日—15日全國31個省會級城市的最高氣溫、最低氣溫、平均氣溫、平均降水量和颱風的發生頻率等相關氣象信息,對於每年的6月10號-20號,晝夜溫差較小,在此期間發生的天然事故機率也會小很多,所以這個時候就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也不會在一些天氣上影響考生,所以這是很關鍵的一個因素!
第二個關鍵原因:
在我國的教育裡有小學、初中和高中三大階段,並且每一年裡會分為兩個學期,用寒暑假進行了分離,那麼在每年的6.7月左右就會進行學業的結業階段,那麼這個時候高考就放到了6月的時間,可以綜合大家的學業時間,以高考作為高三學生的結業考試!
所以要知道定在相應的時間也是有一定道理存在,主要會取決於以上這兩大條件,也正是這兩大條件讓高考的時間常年以來一直穩固。那麼大家在知道原因的同時,也要好好複習抓住最後的尾巴,進行最後的衝刺,相信自己就是最棒的!
最後也是祝願大家可以在2019年的高考金榜題名,考入自己理想的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