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技術】怎麼才能拍出好照片?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
此時,可能走來一個手拿掃把的老和尚
語重心長地說
小夥砸 / 小丫頭 啊!要在 黃 金 時 刻 拍啊!
腦中想著春宵一刻值千金的同學請站到黑白上
攝影裡的黃金時刻其實是下面這樣的時刻
對,就是太陽離地平線很近的那段時間
比如 日出時 和 日落時
但是
其實 日出之前 和 日落之後 的一段時間
也算黃金時刻,這是很多人容易忽視的
為啥這些時間段被稱為黃金時刻
為啥在這個時段
即使用 一部手機 也能拍出灰常漂亮照片?
往下看你就造了
黃金時刻 1
城市建築:在日落之前
你們都知道??老師前不久去河南……不對,是荷蘭外參加 vivo 組織的拍來著。朋友圈裡秀了各種美圖,很多人問,是不是因為 vivo Xplay6 這臺手機特別好,所以照片才好看?
對此我要說:是啊,手機是很好啊~
但功勞可不都是手機的,你看我在阿姆斯特丹拍的:
黃金時刻拍攝的照片
下面這張之所以建築是金黃色的,並非因為修片所致,而是因為日落時的光線照亮了建築,後期僅僅是用 Snapseed 中的曲線加了點明暗對比。
10 分鐘後,當太陽完全沒入天際線,同一個場景就變成了下面這幅樣子了:
非黃金時刻拍攝
有沒有一種看網紅卸妝後的感覺……黃金時刻的光線,就是建築的妝。
此時的太陽是下面這種下班的狀態:
就差這 10 分鐘,畫面的效果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就是黃金時刻光線的威力。
黃金時刻 2
海島風光:在日出之時
下面這組對比,同樣非常明顯。
這兩張照片都拍攝於荷蘭的泰瑟爾島,相差只有 2 分鐘,前者是 6 點 48 分,後者是 6 點 50 分。
仔細看右邊的照片,房子比左邊的更加金黃、更醒目,近景的草叢色彩也更飽滿(很黃很好看)。
這是因為拍右邊那張照片時,太陽升了起來,金色的晨光照到了房屋和草叢。
再經過 Snapseed 修片之後,你就能看到下面這樣的經典風光照的效果了:
上面那張照片的拍攝,就滿足了一開始我們提到的第一個黃金時刻:
你可能會問,這難道不能通過修片獲得嗎?
很可惜,並不能……因為被光線照亮是有明暗對比、有顏色區分的。除非你後期時能對每一根草做出正確的染色處理……
同一時刻拍攝的另一張照片:
黃金時刻 3
城市風景:在日出之時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黃金時刻持續的時間並不長,因為太陽還是很勤勞的,除了極低,地球上多數時候太陽會馬上進入鋥光瓦亮的白天狀態,就像下面這樣:
此時太陽的位置……
其實如果能早起一點,你會發現這個場景的光線、遠處雲的色彩都會更好,這種光線也更像攝影作品,而非旅遊照了。
黃金時刻 4
鄉村風景:在日落之時
可不是僅僅日出才是黃金時刻,日落時分也是,這簡直是早上打死也起不來床的同學的福音啊!!!
先看看下午拍攝的風車:
再看看傍晚時分的風車:
雲很美吧?即使風車本身沒被照亮,但這天空和水面的倒影已經足夠優美了。
之所以會這樣,原因也在於此時 雲是被馬上沒入天際的太陽所照亮的。
同一時刻拍攝的其他場景照片,你同樣能看出此刻太陽光繪讓雲層發生的戲劇性變化:
這就是傍晚黃金時刻的效果,你可以一邊漫步、一邊喝著咖啡,一邊拿著手機拍攝。
黃金時刻 5
鄉村風景:在日落之後
千萬!千萬不要太陽一落山就走人!
這句話是很多攝影師都會勸攝影愛好者的,因為很多人看到日落後,就像完成任務一般收拾家當回酒店吃喝玩樂了。
但他們會錯過一天之中可能比有太陽時還要夢幻得多的場景。
讓我們先來看看荷蘭羊角村白天的樣子(其實也是日落黃金時刻拍攝)。
太陽完全下山之後的 半個小時內 拍攝到的畫面:
這色彩是不是超級好?
原因就在於:
太陽沒入地平線後,天空的顏色依然會發生變化,高空變得更藍、低空則是太陽餘暉的橙色,能形成 冷暖色的衝突,地面也有足夠的亮度,不會死黑一片。
有些時候,日落之後的天色會更加夢幻,因為會出現 洋紅色(也就是粉色)的天空。
這就是另一個黃金時刻,也可以用一部曾經流行的電影名字來描述,那就是 「 暮色 」 。
當然這種情況並不是 100% 會出現的,與當天的雲量和地形有關。
但如果你在相機鏡頭前加一片洋紅濾鏡(源自膠片時代的手法),或是在手機修片時,用 Snapseed 中的曲線工具降低綠色曲線的高度,也能獲得同樣的效果。
再次強調,這是日落之後半小時之內拍攝的,再晚、再早都不行!
你看,掌握了拍攝時間的要訣,是不是手機也能拍出大片了?
PS . 篇幅所限,本文展示的都是風光類照片,實際上對人文、人像類照片而言,黃金時刻同樣是極好的拍攝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