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頭大哥!恆大限薪方案封頂500萬,抑制足球泡沫讓養生球消失

2020-12-22 啟航帥

近日,外界圍攻中國足球的事件吵得沸沸揚,除了一些「蹭熱度」的人物之外,大家對於國足最為不滿的就是「高薪低能」。值得一提的就是,有一些高薪厚祿的球員不僅增加球隊的財政負擔,也因為過分愛惜身體開始踢「養生球」。作為中國足球的領導者,廣州恆大將繼續起帶頭作用,針對俱樂部效力的足校球員進行限薪,從而抑制「足球泡沫」和杜絕「養生足球」。

限薪500萬封頂,打造青訓產品不整虛的

作為中超聯賽的「大明星」,廣州恆大再一次成功吸引了球迷的眼球。昨天,廣州恆大一線隊和預備隊的50人大名單確定,有25名來自恆大足校的球員。而就在今天,俱樂部發布了《足球俱樂部足校培養球員薪資方案》,效力俱樂部的恆大足校球員將會受到「最嚴限薪令」制約,封頂年薪500萬元、最低年薪3.6萬元。同時,球員晉升至一線隊的三年內,封頂年薪不超過300萬元。而預備隊和梯隊的足校球員,年薪也是相繼遞減。

眾所周知,恆大足校在2012年建成,8年內獲得77項冠軍也輸送給各年齡段國家隊414人次。但是,這些足校球員沒有在中超聯賽嶄露頭角,外界依然還是那一句:「恆大沒有青訓產品,對中國足球貢獻有限」。所以,恆大本賽季不再是揮動支票簿「買買買」,而是選擇「內部挖潛」讓青訓球員走上足球大舞臺。

據悉,通過「首位晉升制」的恆大選拔制度,讓2020賽季的恆大50人大名單,一線隊有5名恆大足校的球員,預備隊有20名恆大足校球員。隨後,恆大為證明打造青訓產品不整虛的,才對恆大足校的球員下達「最嚴限薪令」。同時,這份薪資方案再次彰顯恆大式管理,突出恆大足球以獎罰分明、從嚴管理著稱,與其企業文化一脈相承。

打出組合拳,抑制足球泡沫讓養生球消失

恆大限薪方案封頂500萬,不僅讓足校球員晉升至一線隊三年內,最高年薪不得超過300萬元。而且,也比中國足協規定的國內球員年薪最高1000萬元少了一半。眾所周知,中超聯賽從假賭黑中快速走出來,主要原因是各支俱樂部的巨額投入。奧斯卡、胡爾克、保利尼奧和拉維奇等國際知名的大牌球星出現在中超,本土球員的薪水也「水漲船高」。2019賽季中超前四名球隊的支出應該都超過12億,不少所謂豪門俱樂部為成績持續砸錢,而保級球隊如天津天海已經宣布了倒閉。

也因為如此,多支俱樂部不堪財政壓力,讓中超聯賽出現了「足球泡沫」,中國球員也因為腰纏萬貫出現開始消極比賽。以至於,有很多外行人針對本土球員「高薪低能」的表現,吐槽中國球員還不如一個清華學生。所以有球評家認為,恆大對年輕球員設立最高工資限額,積極響應中國足協限薪令,保證足球運動員的薪水保持在合理範圍,讓恆大的財政更加穩健抑制足球泡沫。而且,年輕隊員薪資起點低、上限高、分級多,促使小隊員持續努力、拼搏奮鬥,逐步過渡至職業球員,亦有利於年輕人樹立正確三觀,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避免一夜暴富、迷失方向,讓球員端正態度不再踢「養生球」。

以身作則,引導中超聯賽健康發展

俗話說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廣州恆大要想真正引導中超聯賽健康發展,就需要以身作則製作中超各隊都能使用的「致勝法寶」。

首先,薪資透明。恆大這一階梯式的薪資方案公開透明、詳細嚴謹。恆大足校培養球員從入選俱樂部梯隊開始,通過不斷晉升、晉級,到最後踢上一線隊絕對主力,年薪將從3.6萬元升至最高500萬元,漲幅138倍。恆大以身作則,可以監督其他球隊是否用違規手段破壞中超平衡。

其次,任人唯賢。恆大為年輕球員量身定製薪資方案,以球員實際表現為KPI,有效杜絕高薪低能,激勵年輕球員憑真技術、真能力、真水平、真實力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足球可用之才,這一舉措在中超具有示範意義。

再次,鼓勵青訓。恆大實施梯度工資,有利於年輕球員保持憂患意識,樹立更高目標,向一線隊主力和國腳看齊,甚至於提升海外留洋的欲望和動力,到競爭更大的聯賽磨練,最終為國家隊輸送更多人才。

最後,恆大打造出屬於自己的青訓產品之後,只要能夠在中超乃至國際賽場獲得成功,即可以推廣給每一支中國俱樂部。恆大再一次先人一步,引領中國足球風向,引導健康聯賽發展。

恆大頒布「最嚴限薪令」讓俱樂部的恆大足校球員的年薪封頂500萬,這不僅能夠有利於年輕球員保持憂患意識,而且樹立更高目標向一線隊主力和國腳看齊,甚至於提升海外留洋的欲望和動力。同時,恆大也是以身作則引領中超聯賽蓬勃發展,讓各支球隊合理合規地培養球員,最終為中國足球貢獻出一份力量。

相關焦點

  • 中國足球有救?恆大限薪令或助年輕球員留洋!國青6將悲劇可避免
    在這份方案中,恆大規定俱樂部足校培養的球員,最高年薪500萬元、最低年薪3.6萬元。同時,足校培養球員晉升至一線隊的前三年,年薪均不得超過300萬元。此外,該方案還規定,一線隊設置主力、主力替補、替補、入選五個級別。各級別均設置起薪線、封頂線。而在恆大這份「最嚴限薪令」出臺後,立即引發了國內足球圈內的好評。
  • 恆大出臺限薪令!一線隊年薪封頂500萬,分五個級別針對特定人群
    恆大在近期敲定了50人的新賽季大名單,其中有25人是從恆大足校升調上來,更有包括譚凱元在內的3人被直接升到一線隊。對此俱樂部也馬上公布了另一方案,就是限薪。恆大這次的限薪暫時只針對足校培養的球員,從這份出臺的紅頭文件看到,一線隊的足校培養球員效力球隊3年後封頂年薪為500萬元,較中國足協中超頂薪1000萬的新規再降一半。這份限薪令分為五個級別,分別是絕對主力、主力、主力替補、替補、入選。
  • 足球職業聯賽限薪令出臺 中超聯賽經歷陣痛在所難免
    12月14日,新賽季中超聯賽限薪令正式落地,大幅壓縮各俱樂部支出的最直接結果勢必是「超級外援」們紛紛離開。曾經的「金元足球」造就了巨大的泡沫,而如今隨著去泡沫化的開始,中超聯賽經歷陣痛或在所難免。事實上,中國足協對於限薪的堅持並不是從今年開始的,早在2018年中超聯賽後在上海召開的職業聯賽總結會上,對此就有了明確政策。當時對中超俱樂部每年投入的封頂限制是:2019年12億元人民幣、2020年11億元人民幣、2021年9億元人民幣。不過,顯然中國足協認為力度還不夠,於是在今年再次進行了調整,規定中超俱樂部單個財政年度支出不得超過6億元人民幣。
  • 中超最嚴限薪令帶來最大疑問:上港3大神操作將如何服眾?
    中國足球歷史上的最嚴限薪令,國內球員的年薪在去年1000萬人民幣的基礎上再次被對半打折,直接變成500萬,外援也只剩下每年300萬歐元的水平,這種收入規模一下子有種一下子回到10年前的感覺,直接讓中國足球變得全無吸引力。
  • 名記:足壇泡沫的製造者是上港 廣州恆大只是背鍋俠
    問題一:誰是足壇泡沫的製造者? 問題二:限薪是萬能解藥嗎? 問題三:說好的職業聯盟呢? 問題四:歸化球員用得著患得患失嗎? 問題五:為什麼要讓李鐵擔任國足主帥?
  • 全新限薪令下,恆大幾乎全員降薪,打擊球員積極性咋整
    對於足協出臺的最新限薪政策,廣州恆大還是在不折不扣地執行。最近這幾天,恆大改名工作正在進行當中,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廣州恆大淘寶隊」要改名為「廣州隊「了。
  • 丟冠連鎖反應,恆大147球歸化王牌成清洗目標,將帥全換減少投入
    丟冠軍連鎖反應,恆大147球歸化王牌成清洗目標,將帥全換減少投入10年8個中超冠軍兩個亞冠冠軍,這已經是中國頂級聯賽上最成功的球隊,盛極必衰,恆大最近兩個賽季表現沒有達到預期。2020年中國足球的頭等大事將會是衝擊卡達世界盃,不過世界盃預選賽將會在明年進行,歸化球員將會是關鍵,但是恆大的歸化球員狀態一個比一個差。據媒體人徐江透露下個賽季艾克森和洛國富兩名歸化球員大概率離隊,洛國富離開並不讓人意外。上個賽季在恆大出場9次打進1球,卡納瓦羅也不太喜歡使用他,洛國富的狀態十分糟糕,他的身體狀態很一般。
  • 限薪有利國內球員成長!陳戌源:奧斯卡能提高本土球員能力?我懷疑
    12月14日下午,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在上海召開,吸引全國30多家主流媒體報導。在記者印象裡,這是陳戌源在2019年8月22日當選中國足協主席至今,第一次在上海灘、第一次在這麼多的媒體面前,敞開心扉、亮出態度、表明觀點,暢談限薪限投以及俱樂部中性化名稱這兩大改革舉措。
  • 限薪令或「逼走」大牌外援外教,第六聯賽破滅,恐引起連鎖反應
    足協出臺了最嚴限薪令,其中關於外援的薪資則是年薪不超過300萬歐元,這對於中超聯賽的影響將是非常直接的,對於中超聯賽幾支爭冠球隊,例如廣州恆大,上海上港,山東魯能,江蘇蘇寧,北京國安的大牌外援年薪是在五百萬歐元以上的,其中保利尼奧,特謝拉,奧斯卡等球星的年薪都在一千萬歐甚至兩千萬歐元以上
  • 留洋靠的是實力,別和限薪混為一談
    12月14日,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了重磅會議,幾張公文,輕描淡寫,改變中國足球歷史的政策就此出臺。根據新政,本土球員的頂薪為稅前500萬,足協秘書長劉奕表示,限薪能夠促進球員們留洋,這番言論著實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
  • 恆大又有重磅公告,前三年稅前薪資不超300萬,獨一無二的存在
    ,公告發布以後,又一次受到熱議,成為了中國足球的焦點。要知道在足協推出了限薪令的條件之下,廣州恆大已經成為了中超俱樂部當中的典範。已經明確的出臺了關於薪資方面的方案,對於年輕的球員從一線一直到預備隊和梯隊,從絕對的主力一直到輪換替補,在薪資方面都是有結構還有獎勵機制的。也就是在薪資結構這方面,廣州恆大便表明了要公開透明並秉承著嚴謹的風格,難怪說廣州恆大是中超最為職業的足球俱樂部。
  • 新時代行業收入新變化:足球限薪,教師漲薪,收穫一片掌聲
    近年來,我國政府在縮小收入差距上採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國民感受最深的就是國企限薪。許多人都認可一個觀點,教育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對國家的發展貢獻巨大,國家應建立高薪機制,讓更多的優秀人才從事教育和科技工作。衛星上天、「蛟龍」入海、航母揚威,都需要科技和教育的強力支撐。
  • 千萬年薪不續約,尋求自由轉會,限薪令下後悔莫及
    顏駿凌 上海上港 年薪1000萬吳曦 江蘇蘇寧 年薪1000萬劉殿座 廣州恆大 年薪1200萬顧超 江蘇蘇寧 年薪800萬呂文君 上海上港 年薪800萬為了去掉中超聯賽的泡沫,擺脫「人傻錢多」的頭銜,中國足球將從下個賽季開始進行限薪,本土頂薪球員年薪最高是稅前500萬元,相比最高時已經不僅僅是腰斬了。
  • 孫儷的《羋月傳》單集片酬80萬,「限薪令」出臺後下降
    最近限薪令是一個熱門話題,恆大就公布了限薪令,恆大球員進入一線隊伍的3年內,封頂年薪不得超過300萬,效力3年以後的封頂年薪不得超過500萬元,說句實話他要不說我還不知道踢足球能開這麼多錢(哈哈),跟中超的頂薪1000萬相比又降了一半。
  • 限薪令下K聯賽外援成中超首選,聯賽MVP和亞冠金靴或將加盟
    20賽季的中超和亞冠賽事都已落下帷幕,接下來的戰場就是各支球隊選擇外援補充短板的時候了,由於限薪令的加劇,外援最高年薪不得超過300萬元歐元,這就意味著中超豪門們無法再揮舞著鈔票從五大聯賽或者南美球隊引進超級外援,預計性價比才是冬窗轉會的主旋律,本賽季亞冠賽場上K聯賽球隊蔚山現代拿到了冠軍
  • 足協限薪是飲鴆止渴!放開外援登場名額,激活國內球員競爭體系!
    近期,中國足壇炒作最熱的就是限薪的話題,國內球員要限薪,外援也要限薪。背後的原因不外乎就是,很多俱樂部已經在國內球員越來越高的身價面前,顯得力不從心。身處中超的俱樂部,每個賽季燒個大幾億都不敢說肯定能保級,想要爭冠都得是幾十億的燒才有機會。
  • 限薪令下恆大是中國足球縮影,逐漸流失的巨星,中超聯賽何去何從
    任何球隊都不可能一直處於高潮狀態,有起有落才是事物發展的正常規律,恆大憑外援拿冠軍也是當今歷史時勢的必然產物,有他的合理性。恆大目前處於競技狀態的低潮,就像去年13連勝後的9場不勝,但未必就永遠衰落下去。
  • 三年39球8助攻,恆大巨星隕落只值150萬?三將被清洗卡帥自身難保
    三年39球8助攻,恆大巨星隕落只值150萬?三將被清洗卡帥自身難保 恆大已經是失去了統治力,綜合多方面的原因球隊必須要做出一個改變,球隊在重建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幾年前的恆大揮金如土,基本上想要的球員都能夠買得到。
  • 足協限薪政策推出之後,本土最佳射手韋世豪會留洋嗎?!
    足協限薪政策推出之後,本土最佳射手韋世豪會留洋嗎?! 我們知道中國球員薪水很高,不是一般高,而是非常高,如果水平與能力成正比,大家無話可說,可是成績與薪水成反比,引起很多人反感,大家把娛樂明星和中國球員天價薪水拿來做比較,覺得這兩個群體的收入是天價,但並沒有為國家做出什麼貢獻,反而不斷給國人添堵,所以引起很大反感,如今限薪和限投的推出,本土球員薪水大幅度縮水,那麼韋世豪會留洋嗎?
  • 義大利經紀人曝料:中超限薪已將他們拒之門外!
    足協新政的限薪令,確實是一個很大的阻礙。有球迷認為,在足協限薪令下發之前,籤下卡列洪不就行了嗎?但是,現在畢竟還沒到開啟冬窗的轉會窗口,即便是萬達體育與其籤署了正式合同,足協會如何去認定呢?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更結合與義大利經紀人的話,估計是真的來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