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第二次上田城之戰,真田軍以少勝多,大破德川秀忠

2020-12-23 韓悅悅觀歷史

百家原創作者:韓悅悅觀歷史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韓悅悅觀歷史,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述的是在「關原會戰」後,日本的天下格局變化的歷史。「關原會戰」在主戰場上、僅儀殺了不到半天的時間、大局使已底定。然而就車臣民之敗落和德川家的崛起這一歷史事件而言所捲起的巨浪卻幾乎涵蓋了整個日本一一從北陸到東海,從奧羽到九州、無數家族在時代的漩中苦苦掙扎。

五畿東南是伊勢國,伊勢東南還有小小的志摩國。志摩國主本為著名的「海賊大名」九鬼嘉隆,但在「關原合戰」的時候,嘉隆已然退位了,其子守隆繼任為一門總領。據說,因為在九鬼氏和伊勢巖手城主稻葉道通產生糾紛之時,德川家康袒護道通,使得嘉隆極為不滿。石田三成聽聞此事,便許以伊賀、伊勢、紀伊三國,邀請嘉隆加入西軍。於是嘉隆不顧兒子守隆正跟隨家康出徵會津,悍然接管了主城鳥羽,隨即便進攻稻葉氏的本據巖手城。久鬼守隆聞訊,匆忙從下野小山城趕回志摩與父親對戰,期間還在九月七日大破西軍桑名城主氏家行廣的船隊,得到家康賜予感狀。等到嘉隆被兒子打敗,隱居在和具地方以後,守隆便利用這張感狀,通過福島正則、池田輝政等人向家康求情,懇請赦免父親的罪過。

好不容易家康答應了九鬼守隆所請,然而當守隆派遣使者快馬趕回志摩國的時候,卻已經遲了一步,九鬼嘉隆已於十月十五日在答志島切腹自殺了,享年五十九歲傳說是守隆的家老以家族存續為名逼迫嘉隆切腹的,然而自己一死即可換來家族的安泰,這種道理難道嘉隆自己會不清楚嗎?他又豈是會受臣下逼迫之人?況且,在決定天下局勢的「關原合戰」中,很多家族都一分為二,老子、兒子各站不同的陣營,為的是無論哪一方取勝,家族都能夠延續下去,也並非只有九鬼父子會耍這種鬼花招。

其實最有名的腳踩兩條船的家族並非志摩九鬼氏,而是信濃真田氏,當主即為那位被稱為「表裡比興者」的真田昌幸。「桃山時代」,真田昌幸通過聯姻來鞏固自己的勢力,與很多實權人物都扯上了關係:首先,他迎娶石田三成的嶽父宇田賴忠之女為側室,還把女兒嫁給了賴忠之子賴重;其次,他為長子信幸迎娶了德川氏重臣本多忠勝的女兒、家康的養女小松姬;第三,次子信繁做了大谷吉繼的女婿。七月二十一日,真田父子領兵跟隨德川家康出徵會津,來到了下野一個叫犬伏的地方,石田三成恰在此時派來密使,請求昌幸加入西軍陣營。由於不同的姻親關係,父子三人就此分道揚鑣,昌幸帶著信繁回歸上野沼田,而信幸則統率本部兵馬前往小山覲見德川家康。

消息很快便傳回沼田城中,小松姬立刻下令關閉城門,自己披甲著胄、手持薙刀站在城樓上,拒絕公公和小叔入城。傳說昌幸懇求說:「我只是想見孫子一面。」小松姬就把兒子抱上城頭,讓公公遠遠望了一眼。昌幸無奈,只得退至信州上田城,秣馬厲兵,以防備可能遭遇到的進攻。八月二十四日,德川秀忠率領本多正信、榊原康政等重臣及三萬八千關東大軍,經中山道浩浩蕩蕩殺往美濃。在途經信濃國小諸城的時候,他派遣真田信幸與本多忠政(本多忠勝之子、信幸妻弟)前往勸說昌幸投降。昌幸砌詞敷衍,故意拖延時間,直到數日後才給出明確答覆:「我已做好守城的萬全準備,請來攻打吧。」

德川秀忠聞言勃然大怒,而其麾下兵將也紛紛請戰,勢要一舉踏平上田城。且說十五年前,在「天正壬午之亂」中,德川氏亦曾發兵攻打過上田,結果被真田昌幸迭施詭謀,殺得大敗,舊恨尚未泯滅,不趁此際仇,更待何時呢?於是德川秀忠率軍離開小諸,前往上田城東面的染谷臺紮下本陣,準備發起全面進,同時他還派遣真田信幸率軍攻打上田的支城戶石。此時守備戶城的,乃是信幸的同胞兄弟信繁(民間訛傳其名為真田幸村)請將因而勸諫秀忠:「他兄弟豈肯相爭?不當派信幸前往。」然而秀忠卻以考驗信幸忠誠為由,不肯收回成命。

結果、真田信繁一聽說來攻的敵將為自家兄長,當即主動放棄城池,領兵退回上田,信幸順利地接收了戶石城。一般認為,真田昌幸、信繁父子考慮到,因為自己的緣故,信幸在東軍中當必然遭人懷疑甚至是嫉恨,倘若不能順利攻下戶石,很可能會受到德川秀忠的嚴懲,甚至人頭落地,故此才主動退兵。而這麼做直接的結果就是,信幸入駐戶石,此後即以守城為藉口,不肯參與對上田城的進攻真田一門避免了同族相殘的厄運。

再說德川秀忠,隨即就指揮大軍猛攻上田城。真田昌幸的用意是將關東大軍牢牢牽制在上田領內,使其趕不上與西軍主力的對決,故而才先虛與委蛇,儘量拖延時間。與此針鋒相對,秀忠則計劃用最短的時間便攻克上田城,懲罰真田父子,然後即可大踏步向畿內邁進。於是秀忠使出了「田戰法」,即派遣部將牧野康成率人搶割附近農田中的稻穀,以逼迫真田軍出城來戰。

倘若被敵軍順利收割了稻穀,則真田領內必將殘破,從而糧秣不繼、人心渙散,那即便打贏了這一仗,又有何益呢此正昌幸不得不應之勝負手也。九月八日,真田軍數百人潛出城外,攻擊割谷的牧野隊,早便埋伏在附近的本多忠政率軍猛擊,真田軍大敗,退歸上田城。酒井、牧野、本多等部從後追擊,一口氣便攻至上田城大手門(正門)前。雖說牧野割谷本為誘敵之計,但真田敗走又焉知不是將計就計呢?且說德川各部才到城前,正打算重整隊列,開始攻打城門,城門卻突然主動打開了,早就準備好的真田武士鐵炮齊發,彈如雨下,使得因為追趕敗兵而陣列不整的德川軍大亂。隨即真田昌幸率部殺出,德川軍竟然全線崩潰。

但這還並非昌幸的全部計謀,他早在前一日便遣次子信繁率領二百精銳潛出城外,埋伏在染谷臺東北方向的密林中。當前線敗報傳來的時候,德川本陣亦一時氣沮,德川秀忠正打算加派兵馬前往救援,趁著這混亂之機,真田信繁突然衝殺出來,直取秀忠本陣。秀忠倉皇之下,跳上家臣的坐騎落荒而走,一口氣便逃回了小諸城內。真田信繁見無法取得敵方大將的首級,便立刻展開連環計的第三步,下令掘開附近神川上遊的堤防,於是霎時間滔滔濁流奔湧而下,將染谷臺周邊地區徹底淹沒。

這就是「第二次上田城之戰」,真田軍以少勝多,大破德川秀忠。秀忠在逃入小諸城以後,正欲重整軍勢報此一箭之仇,突然從西方馳來快馬,遞上父親家康的書信。當然,以當時的通信條件,家康並不清楚兒子率軍走到了何處,只是在書信中下令道:「九月九日,必須開至美濃國的赤坂地方。」德川秀忠覽信大驚,這還有不到一天了呀,怎麼趕得及呢?然而軍令如山,他只得暫且咽下胸中惡氣,重整兵馬,繞過上田城匆匆向西方趕去。可是附近多被水淹,道路泥濘,加上天公也不作美,隨即降下數日暴雨,導致德川大軍遲至九月十九日才抵達赤坂「關原合戰」都已經結束整整四天了。

秀忠聽聞家康已經離開關原,前往大津城,於是匆忙前往謁見請罪,於二十日進入大津。然而家康怒不可遏,堅決不肯見兒子的面。其後群臣反覆相勸,說秀忠率軍西進,本就有鎮壓中山道之意,既然真田頑抗,豈可貿然越過而不加討伐?況且,家康的使者因為遭逢利根川暴漲,被迫繞路而行,耽擱了傳令的時間,八日指令才到秀忠軍中,怎麼可能要求秀忠九日即到呢?好不容易,家康才算勉強原諒了兒子。

以上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

相關焦點

  • 歷史上「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最經典戰役是什麼?大阪之役
    導語:真田幸村在日本歷史上雖然名氣很大,可是他並沒有打過幾場大仗;真田幸村賴以揚名天下的戰役就是日本戰國時期的落幕之戰——大阪之役(其中包括大阪冬之陣、大阪夏之陣)。真田幸村(1567—1615年),本名真田信繁,是日本戰國末期的名將,也是日本戰國亂世最後的英雄。真田幸村的父、祖都是武田信玄的家臣。
  • 大阪之戰被遺忘的無雙割草將--毛利勝永
    此毛利與日本本州西部大名毛利輝元不是一系,其父毛利勝信做為豐臣家家臣,早在太閤豐臣秀吉還稱作木下藤吉郎之時便跟隨左右,後來隨著木下藤吉郎的鯉魚跳龍門,毛利勝信做為從龍之臣而受到太閤嘉獎,得到了14萬石領地,當時的毛利勝永也已經成年,同時也獲得了1萬石的俸祿,從此,毛利一家對太閤忠貞不二
  • 德川家康退隱後,有一人被看作是他的分身和傳話筒,堪稱幕僚之首
    知道日本戰國史或者是對德川家康比較有了解的朋友一定會知道他手下的「四大天王」,其實在以德川家康為首的德川氏內部大體有兩大勢力,一個就是以「四大天王」為核心的武功派,另一個就是幕僚派。其實在我看來幕僚派和武功派的相互競爭和被代替在日本的歷史上並不是江戶幕府獨有的,在這之前的鎌倉幕府以及室町幕府建立時都有類似的事情出現。
  • 日本史:德川家光為了鞏固幕府權威,實行了「參勤交代」項目
    百家原創作者:九爺帶你看歷史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九爺帶你看歷史,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述的歷史是日本江戶時代。江戶幕府的奠基者是德川家康、秀忠父子,逮至第三代德川家光,而統治架構基本完善。這前三代幕府將軍之統治,常被稱為「武斷政治」,即將軍本人擁有極大的獨裁權力,慣以強硬手段來解決政治問題。幕府正是靠了這種獨裁,才使得亂世終結,和平重開,幕藩體制的根基得以牢固。二代將軍德川秀忠退位為「大御所」以後,即移居江戶城的西之丸,而將本丸讓給了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從此幕府便進入了西之丸年寄(事務官)和本丸年寄諸事合議的「雙頭政治」階段。
  • 日本戰國時代,他一生只經歷兩次戰鬥,每次都為豐臣家而戰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他一生只經歷兩次戰鬥,每次都為豐臣家而戰真田信繁(別名幸村)是信濃國上田城城主——真田昌幸的次子。天正十三年(公元1585),他被送給越後的上杉景勝(上杉謙信養子)充當人質,直到父親真田昌幸成為豐臣秀吉的家臣之後,才一起進入大阪城仕官。
  • 伊達丸:日本德川幕府時代的跨太平洋外交
    早期德川幕府允許持有執照的紅單船出海 1609年,1艘西班牙大帆船在日本沿海遭遇風暴沉沒足足有317名倖存者被救起,並滯留日本,其中就包括菲律賓總督羅德裡格。他隨後遠赴江戶會見了第二代幕府將軍-德川德川秀忠。期間,西班牙總督向幕府將軍保證,西屬美洲可以帶來遠超荷蘭人的貿易規模。以此贏得了江戶方面的好感。總督甚至建議從墨西哥調派50名開礦專家到日本,協助國內銀礦的開採工作。作為一種交換,幕府當局則應保護境內的天主教神職人員。
  • 日本史:德川吉宗為了賑濟災荒傷透了腦筋,被戲稱為「米之公方」
    家宣將軍的繼承人德川家繼就任徵夷大將軍的時候年僅四歲,在位四年而歿,他的統治時期,幕府大權仍然掌握在間部詮房和新井白石的手中。白石整頓幕府財政,改鑄成色好的新幣改善天皇朝廷和幕府之間的關係,使幕府統治重新穩定下來—是為「正德之治」。
  • 德川家光的生母到底是誰?
    德川秀忠是德川幕府第二代將軍、德川家康第三子,但他在不少人的心中,恐怕只有兩件事較為有名,一是關原之戰中遲到,二是他懼內畏妻。前者就先不談了,今天說一下後者。或許是因為兩夫妻年紀有差的關係,後世人以為秀忠對待阿江如「姐姐」一樣,加上秀忠在官方紀錄上,除了阿江外,就只有生下保科正之的阿靜之方這妾侍,而且後世又傳秀忠是因為怕阿江妒火中燒,會對阿靜正之母子不利,於是不敢讓他們在江戶城居住,也不敢認正之做親生子。這些有沒有根據呢?
  • 日本戰國著名的「長筱之戰」,武田家族「單挑」織田與德川聯軍
    導語被譽為日本戰國第一兵法家的武田信玄,耗盡畢生精力打下的江山,竟在死後不久逐漸丟失。其子武田勝賴掌握實權後,主動出擊,進攻德川家康,後遭到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聯軍的反擊,史書中將此役稱為 「長筱之戰」。此役過後,武田家族的精兵強將幾乎死傷殆盡,從此,曾經輝煌的武田家族,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覆滅。
  • 曾經難倒日本史學家、日語學者的表裡比興,到底是什麼意思?
    摘要:曾經難倒日本史學家、日語學者的表裡比興,到底是什麼意思?日本戰國時代,真田昌幸在上田城之戰裡以似降非降的態度,使得德川秀忠率領的德川軍被迫在上田停留了幾天,最終錯過了重要的關原之戰。真田昌幸也因此而被後世稱為成功活在亂世混局的小巨人。
  • 德川家康統一日本,病逝後為何從久能山遷葬日光東照宮?
    不過在1560年桶狹間之戰今川義元戰死後,他便趁著今川氏陷入混輪之際返回岡崎城獨立,並與織田信長締結清州同盟。在平定三河的僧農抗爭後,鞏固了西三河的領地統治體制,接著又平定東三河與遠江,逐步確立戰國大名的地位。他還和同盟的織田信長攜手在京都的姉川之戰中擊敗淺井與朝倉聯軍,並與武田氏對峙。
  • 如何總結德川家康的一生?前半生一味忍讓,後半生邁向統一
    面對信長包圍網的強大壓力,家康沒有背叛同盟,面對武田家的強大軍力,家康同樣沒有背叛同盟,可謂是日本戰國時代的同盟典範。不過這個情況隨著1582年的爆發的本能寺之變而改變。面對作為織田信長接班人的羽柴秀吉(豐臣秀),德川家康雖然曾經在小牧長久手之戰中與其對決,但在秀吉統一天下的過程當中,家康如同對待信長一般,臣服於秀吉。
  • 龐娜評《德川家康的神格化》|一則新遺言的發現揭示了什麼
    隨著前兩位「天下人」織田信長(1534-1582)和豐臣秀吉(1536-1598)的先後離世,德川家康最終於慶長八年(1603)被朝廷敕封為徵夷大將軍。江戶幕府也由此拉開了序幕。在江戶幕府的理政治國中,除了「世俗性」的軍事權力,還有將軍對於大名、民眾在意識形態上的操控。這種意識形態上的操控主要體現在幕府對宗教權威「東照大權現」的構建和宣揚。
  • 為了抑制基督教在日本的傳播與發展,德川家康大肆迫害基督徒
    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他們對待西方的態度明顯是非常世俗的:他們需要葡萄牙人帶來的各種器物以及先進的武器,卻不願意看到基督教對日本社會的改變。所以日本幕府將軍德川家康,大肆迫害基督徒。德川幕府建立之後,德川家康需要一個更加鞏固的方式來將他的政權世代傳承下去。為此,德川家康作了很多努力。
  • 幕府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靠奶媽上位 逼死親弟弟
    德川家康是日本戰國三英傑之一,江戶幕府第一代徵夷大將軍,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在德川幕府十五代將軍之中,家康以後還有兩位將軍被稱為英主。一位是家康的孫子,也就是幕府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還有一位是第八代將軍德川吉宗。到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時,德川幕府的體制才算正式建立起來。但這位英主最初不受重視,他是靠奶媽上位的。
  • 早稻田大學日本史(十卷):推薦者個個都是大牛
    089 閩地的上古時期 094第7 章 螢蠅之亂099 忍穗耳尊和大己貴命099 忍穗耳尊的西降 102 螢蠅之亂的形勢 107 日韓的古宗教111 日本上古的尚武風氣115第8 章 日本的統一121 大己貴命建國121 天穗日和少彥名 127 出雲避國 130 大倭開國與大三輪君的興起 134 尾張連與物部連 138第9 章 高千穗宮時代
  • 三方原之戰,德川家康明知不敵武田信玄,為何還要挑戰武田軍?
    摘要:三方原之戰,德川家康明知不敵武田信玄,為何還要挑戰武田軍?三方原之戰是日本戰國時代,德川家和武田家第一次在戰場上一決勝負,此戰德川家康明知不敵仍向武田信玄發起挑戰,有人認為這不愧是後來的日本霸主!不過,這根本就是一場沒有勝算的戰鬥。
  • 號稱半部日本史的國民神劇「大河劇」也太好看了吧!
    《悠長假期》、《神探伽利略》、《朝5晚9》等 不過今天報姐要說的是堪稱半部日本史的》的故事背景 是從關原之戰之前開始故事 主要圍繞德川家康、德川秀忠、德川家光祖孫三代 講述了德川幕府成立的過程中豐臣家的滅亡 德川家與朝廷之間的關係 本劇的一半講的是與日本戰國相關
  • 德川幕府統治日本264年,被推翻後其家族後代結局如何?
    他麾下號稱烏龜的德川家康,勢力最強大,在關原合戰中擊敗了石田三成,輕輕鬆鬆就接過了猴子的勢力,並登上徵夷大將軍之位。從此,日本進入幕府時代。 (德川家康劇照) 幕府時代,德川家族的傳承人分別是:初代徵夷大將軍德川家康、 次代德川秀忠、三代德川家光、四代德川家綱、 五代德川綱吉、六代德川家宣
  • 遊記:上田城趾公園
    對日本戰國時代感興趣的小夥伴,上田市這裡也千萬別錯過。因為位於長野上田市內的上田城是一本不折不扣的戰國歷史書。上田城為全國馳名的名將真田昌幸於1583年所建。上田戰役時,曾經兩度擊退德川軍的進攻,是有過實戰經歷的名城。經歷過戶隱神社後,再去的上田城址公園,對我們來說,已經不算什麼了。相比較戶隱神社之旅,逛逛公園需要的體力和精力可要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