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前面的骨頭俗稱迎面骨,也叫脛骨,脛骨痛症並不是一個具體的診斷,它只是用來形容脛骨下三分-後內側部分有疼痛及觸痛症狀的代名詞,其所包含的問題有:
(1)不合適的運動鞋;
(2)足型及生物力;
(3)下肢過度內收會增加足部內翻,因而增加了脛骨後肌的活動。
(4)過重及體能狀況差;
(5)肌肉不平衡及熱身不足;
(6)訓練地面不妥經常在硬地上跑步會令肌腱勞損,使腓骨及脛骨承受扭力,在高低不平及山路上跑更會增加下肢的應力。
(7)訓練過度過多及過急的訓練容易使運動員患訓練過度綜合症。
產生小腿疼痛的原因大多是跑步運動量加大得太快,沒有循序漸進,導致小腿肌肉長期處於緊張狀態,肌肉不斷牽扯,使小腿脛腓骨膜撕裂損傷,骨膜及骨膜血管擴張、充血、水腫或出血,骨膜增生,這種小腿疼痛被稱之為脛腓骨疲勞性骨膜炎。嚴重時小腿內側或踝關節上方有局限性腫脹,皮膚灼熱感,後蹬動作乏力,且疼痛劇烈,行走困難。後蹬痛系此傷痛的特有症狀,當腳尖力作後蹬動作時,小腿即感疼痛。此外,由於場地過硬、落地動作不正確而缺乏緩衝,都可使小腿受到較大的反作用力,導致小腿疼痛。要防止小腿疼痛,跑友在鍛鍊時就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能急於求成。運動前作好準備活動,拉伸腓腸肌和比目魚肌,以增強小腿的適應力,不要突然加大運動量,不要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直接進行強度訓練,同時儘量避免在太硬及凹凸不平的地段上鍛鍊,跑鞋要有一定的緩衝性能,注意跑時放鬆和落地時的緩衝。
很多人跑步之後小腿前面的骨頭腿疼,多半是由於久不運動,肌肉突然受到大量拉伸,然後產生大量的酸性物質,導致腿部疼痛。這樣的腿疼一般會持續好幾天才會慢慢消失。
1.做整理運動。
為避免跑步後腿疼,還是建議大家在運動之前做熱身準備運動,把筋骨伸開。在跑步之後呢,要做簡單的整理運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腿部的疼痛。
2.熱毛巾敷。
使用熱毛巾敷住腿部疼痛部分,可以有效的緩解腿部的疼痛。如果大範圍疼痛的話,也可以考慮泡個熱水澡,促進血液循環。
3.敲打按摩疼痛部位。
我們可以敲打按摩腿部,從而促進肌肉內的乳酸排出,這樣很快腿就不疼了。不過跑完步肌肉正常都會酸痛的。
4.持續鍛鍊。
當你跑步腿疼時,一定是你長時間不運動導致的。那麼只要你堅持跑步,每天都把腿部肌肉拉伸開,以後就不會痛了。
5.劇烈疼痛要就醫。
如果是持續疼痛或者撕裂感疼痛,估計是肌肉拉傷,要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