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備受社會關注。我省的新高考方案進展如何?改革後高中教學模式會發生哪些變化?考試科目是怎樣設計的?這些都是家長和學生極為關注的教育焦點。全國人大代表、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省委教育工委書記蔣昌忠在北京接受了湖南教育電視臺《教視新聞》記者的專訪,對老百姓關心的高考改革問題進行了回應和解答。
目前,浙江、上海等地已經陸續出臺了高考改革方案,並付諸實施。按照教育部的安排,湖南等十多個省份,也將在2018年拿出各自的方案。蔣昌忠告訴記者,我省的高考綜合改革方案在制定過程中,聽取了許多來自社會各界的意見,借鑑了各地成熟的經驗,目前各項工作正按計劃推進,預計在今年6月底前報教育部備案。
全國人大代表蔣昌忠:大量近期在做的工作就是調研一省一市以及第二批啟動的省市,在他們的經驗基礎之上,擬定我們省裡面的綜合改革方案,近期已經在不斷地召開各類座談會,聽取意見,現在在我手上的高考綜合改革方案已經是第13稿,已經是第13次修改了,還會進一步修改。
據了解,包括我省在內,正在制定高考綜合改革方案的十多個省份,將在3月底將評估情況上報給教育部,教育部將根據各個省份的實際情況,來決定這些省份是今年秋季全部啟動實施,還是分批啟動實施。也就是說,能不能啟動實施新的方案,還要看各地的準備情況。
全國人大代表蔣昌忠:改革方案大的方面還是回歸公平與質量,制度設計過程中,要考慮很多問題,機會公平,程序要公平,最後結果要公平。
至於新高考對學生的影響,蔣昌忠以高中課程選擇和大學的專業招生舉例說明,他說,新高考把「選擇權」提前給了學生。學生在進入高中時,就根據自身條件和志向,對未來從事的職業、就讀的大學、學習的專業進行選擇。這意味著,從高中開始,每個學生就要做出自己的學習規劃和人生規劃。
全國人大代表蔣昌忠:假如想讀湖南大學物理學專業,學校很可能就會說,你高中必須學物理,另外兩門有可能選定,也有可能不選定;也可能會說物理要學,化學要學,另外一門不學;也有可能說,物理、化學、生物你都要學。2018年進入高一的學生,你將來如果想上我這個學院,我這一類的專業,你必須考哪幾門你才能進來。
就中學而言,新高考的實施將會產生分層走班、師資潮汐現象、教育教學模式需及時調整等諸多問題。此外,還將對高中教學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全國人大代表蔣昌忠:會把傳統的班級觀念打破,年級可能存在是剛性的,班級可能就慢慢淡化,可能語數外在一塊兒上,其它課程可能你上物理,他上生物、化學去了,對高中教學組織會有比較大的衝擊,這就是走班制。教師就要多一些,組合多了,相應的老師也多了。
通過這些改革,蔣昌忠希望,高中階段的學習,能夠讓學生盡展其才,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向去努力,尋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路徑。同時,將來相近志向的學生組成一個專業和班級,也有利於高校因類施教,提高教育質量。
全國人大代表蔣昌忠: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每一個孩子根據自己的特長去成才,去努力。
蔣昌忠表示,我省高考綜合改革方案的制定,將全方位集中大家的智慧,傾聽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各地教育部門和各學校已經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廣大學生和家長不必擔憂。新高考,將更加有利於學生的成長與成才。
全國人大代表蔣昌忠:要通過培訓,讓下面的市州、縣市相關教育管理部門,把政策掌握得非常精準,高校、中學要做好相應準備。要抱著一種積極的姿態,遇到問題不可怕,商量著解決問題,逐漸把高考綜合改革順利推進。
來源:湖南教育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