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考綜合改革
是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
重慶普通高考綜合改革
有哪些內容?有哪些變化?
4月23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通氣會,邀請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委員會主任舒立春,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育考試院黨組書記、院長黃騰蛟,市教委巡視員邱可,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李常明,介紹《重慶市深化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和有關情況。《實施方案》的發布,標誌重慶普通高考綜合改革的全面實施。
據了解,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2021年6月高考),高考總成績的組成科目由「語數外+文綜/理綜」變成「3+1+2」。「3」為語數外,「1」為物理或歷史,「2」為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中自選2門科目。
此次改革涉及哪些具體內容?考生需要做哪些準備?舒立春都作了說明。
為什麼要改?
讓高考制度更加公平公正、科學合理
借鑑試點省市經驗 廣泛徵求意見
「實施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是為了構建更加公平公正、科學合理的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舒立春介紹,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重慶自2015年啟動普通高考綜合改革準備工作以來,充分學習借鑑第一批、第二批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市成功經驗,深入調研、立足重慶實際,先後召開40餘次座談會,廣泛徵求區縣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考試機構、教研機構,高校、普通高中、中職學校,市級有關部門,有關專家,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學生和家長代表等各方面的意見建議,形成了本《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近日經教育部審核備案同意,市政府印發執行。
國家按照「統籌規劃、試點先行、分步實施、有序推進」的原則,2014年啟動第一批高考綜合改革試點,2017年啟動第二批高考綜合改革試點。
按照教育部安排和部署,重慶和其他7個省(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作為第三批啟動改革的省市,自2018年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
重點①
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
引導學生認真學習每一門課程
重慶普通高考綜合改革的重點之一,是完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全面實施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簡稱「學考」)。
「學考」分為合格性考試(簡稱「合格考」)和選擇性考試(簡稱「選擇考」)。其中:
「合格考」各科成績合格是學生畢業、普通高中同等學力認定的主要依據;
「選擇考」成績計入普通高校統一高考招生錄取時的考生總成績。
「合格考」包括語文、數學、外語(含聽力)、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音樂、體育與健康、美術14門學科。
「選擇考」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6門學科。
「合格考」中11門學科(除音樂、體育與健康、美術)的筆試實行全科開考,每學年組織2次。
2018年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一年級學生,信息技術、通用技術2門學科在高一下學期末考試;
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6門學科在高二上學期末考試;
語文、數學、外語(含聽力)3門學科在高二下學期末考試。
物理、化學、生物學、通用技術實驗實作考查以及音樂、體育與健康、美術的素質測試時間,由各區縣教育行政部門根據課程計劃安排在相應課程結束後進行。
學生不得提前參加各學科「合格考」。
從2019年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一年級學生起,各科目考試時間另行安排。
舒立春表示,實施「學考」是為了引導學生認真學習每一門課程,強化普通高中學生文化素養培養,「合格考」覆蓋了國家課程方案規定的所有學習科目。
重點②
高考怎麼考?「3+1+2」
從文綜、理綜變為科目組合
重慶普通高考綜合改革的另外一個重點,是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改革。
據了解,改革後的高考依舊在每年6月份進行,包括全國統一考試的語文、數學、外語(含英語、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3門學科和「選擇考」中的3門學科。其中,外語科目考試由聽力和筆試兩個部分組成。
「選擇考」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6門學科,由重慶市教育考試院統一命題、閱卷。學生可根據自身興趣、志向、優勢和高等學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辦學條件,在6門「選擇考」學科中選擇3門參加考試。
其中,物理和歷史為首選學科,考生只能選擇其中1門參加考試;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學科為再選學科,考生只能從中選擇2門參加考試。
也就是說,2021年高考開始,高考總成績的組成科目從「語數外+文綜/理綜」變成「3+1+2」。
「3」為語數外,「1」為物理或歷史,「2」為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中自選2門科目。
「以往,除了語數外必考之外,考生只能選擇文綜或者理綜。現在,文綜、理綜沒了,而是變成了多種科目組合的形式。比如,學生對物理、化學、思想政治、地理很感興趣,基礎較好,那麼他的『選擇考』科目就可以是『物理+化學、地理』或者『物理+思想政治、地理』等組合,可選科目組合較多,但組合選擇要對照高等學校招生專業選科要求。」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此一來,學生的選擇更多、自主權更大,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科和優勢學科自由組合,獲得更好的高考成績,做到「國家選才、高校選生、考生選科」有機統一。
重點③
怎麼錄取?總分還是750分
按物理、歷史兩個類別
分列計劃、分開劃線
從2021年起,普通高校統一高考招生錄取的考生總成績由全國統一考試的語文、數學、外語3門學科成績和考生選擇的3門學科「選擇考」成績組成,總分為750分。
其中,全國統一考試科目語文、數學、外語的分值均為150分,總分450分;「選擇考」每門學科原始分分值均為100分,其中,首選學科成績以原始分計入考生總成績、再選學科成績以轉換分(每門分值仍為100分)計入考生總成績,總分300分。
高校根據考生的全國統一考試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考」成績,參考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即:「兩依據一參考」),擇優錄取考生。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主要反映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情況,是學生畢業和升學的重要參考。主要包含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五個方面內容。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依託網絡平臺進行管理,建立客觀、真實、準確記錄信息的監督機制。高中學校具體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指導學生寫實記錄成長過程,在整理遴選、公示確認、審核籤字的基礎上形成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確保材料真實可用。
高校根據人才培養要求和自身辦學特色,制定科學規範的綜合素質評價使用辦法,並提前向社會公布,作為高校招生錄取時的重要參考。
舒立春表示,從2021年起,普通高校統一高考招生按物理、歷史兩個類別分列計劃、分開劃線、分別投檔,分本、專科兩個階段進行錄取。考生志願由「專業(類)+院校」組成,採取一個招生專業(類)一所院校為一個志願單位,實行平行志願投檔的統一錄取模式;積極探索「一檔多投」的普通高校招生錄取模式。
此外,《實施方案》還明確了高等職業教育分類考試招生改革。將高等職業教育考試招生與普通本科教育考試招生相對分開,把「文化素質測試+技術科目測試(職業技能測試)」考試方式作為高等職業教育考試招生的主渠道。
針對普通高中畢業生,實行「文化素質測試+技術科目測試(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的考試招生評價方式;
針對中職畢業生,實行「文化素質測試+職業技能測試(專業綜合理論測試、專業技能測試)」的考試招生評價方式。
高等職業教育分類考試招生安排在每年春季進行。
《實施方案》全文發布 組建諮詢答疑隊伍
此次改革政策性強,內容豐富,為了便於各位家長、學生和媒體朋友深入了解改革的內容,《實施方案》已經在重慶市教育考試院門戶網(http://www.cqksy.cn)和重慶招考信息網(http://www.cqzk.com.cn) 全文發布。
就涉及改革的相關具體問題,市教育考試院、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市教育評估院聯合編寫了《實施方案解讀手冊》,也同步發布在重慶市教育考試院門戶網和重慶招考信息網。
目前,市教委已經組織各區縣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基教部門、考試機構、教研機構負責人以及各高校招生部門負責人、各中學負責人開展培訓工作。
各區縣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也將對教師、學生和學生家長進行培訓。
《實施方案》發布後,市教育委員會、市教育考試院、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市教育評估院將聯合組建諮詢答疑隊伍,設置並公布多部諮詢電話,統一接受社會各界諮詢和答疑。
諮詢服務
集中諮詢(時間:4月23日-26日) : (023)63890533 (023)67632901 (023)67632696 (023)67632706
諮詢郵箱:xgk@cqksy.cn
日常諮詢:(023)67869200 (023)63620646 (023)67716390
最後,送上一圖看懂
《實施方案》重點內容哦
↓↓↓
轉自重慶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