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這一年裡,我們聽到了很多關於高考改革的聲音,其實不然,高考改革早在2014年就已經被提上日程,只是由於高考的特殊性,執行時間都會後延幾年。我們來分析一下各省高考改革的具體事項。
1、必考科目語數外3門,每門滿分150分;
2、選考科目實行&34;模式,每門滿分100分,每科最多考2次;
3、考生總成績滿分750分;
4、語文、數學成績當次有效,外語和選考科目成績2年有效;
5、外語每年安排2次考試,1次在6月,考試對象限於當年高考生;1次在10月,與選考科目同期進行;
6、考生志願由&34;組成,錄取不分批次,實行專業平行投檔
1、不分文理;
2、從2014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設置13門科目;
3、2017年起,上海統一高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考試時間安排在每年6月;
4、外語一年考兩次,6月一次,1月一次。含筆試和聽說測試,每人最多考兩次,最好成績計入總分;
5、高考成績由語數外3門成績和自主選擇的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滿分660分。語文、數學、外語每門滿分150分,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每門滿分70分;
6、2016年起合併本科一、二批,並按照總分和院校志願,分學校實行平行志願投檔和錄取;
7、報考專科高職志願只計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專科高職依據統一高考成績進行錄取。
1、從2017年秋季入學高一起實施高中學業水平考試;
2、英語聽力考試從筆試中分離,一年兩次實行機考;
3、取消本科三批,與本科二批合併;
4、自2018年起,推進高等學校考試招生改革;
5、2020年調整統一高考科目,實行&34;,探索&34;。
1、取消文理分科;
2、實行&34;的考試模式,選考科目6選3;
3、英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4、探索&34;多元錄取。
1、2015年英語科目使用全國卷,2016年語文和數學使用全國卷,2018年全部科目使用全國卷;
2、2020年高考實行&34;的考試模式;
3、未來&34;&34;合併,除提前批次外,不再分批次錄取。志願填報由&34;改為&34;形式;
4、錄取&34;。
1、2020年起,高考不分文理;
2、2020年高考科目實行&34;,選考實行&34;,高考時間調整為4天;
3、總成績按標準分呈現,語數外每科原始滿分150分,轉換成標準分,自選3科每門滿分100分;
4、從2017年起,海南本科第一批和第二批合併錄取,從2020年起,海南取批次僅設本科批和專科批,分學校實行平行志願投檔和錄取。
1、不分文理科;
2、實行&34;的考試模式,選考&34;;
3、外語考試分為筆試和聽力測試,高中生最多參加兩次外語考試;
4、高考總分滿分750分,語數外每門150分,3門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每門100分;
5、2016年起建立江西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系統,開展綜合素質評價;
6、2016年起合併二三本,2018年起合併藝術二三本科批,2020年起進一步減少錄取批。
1、取消文理分科;
2、高考實行3+3模式,選考6選3;語數外用全國卷,自選3科用湖北卷
3、外語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4、高考與高職招生分開;
5、2021年實現&34;的招生錄取模式;
6、探索分類投檔、分類錄取。
1、2021年高考文理不分科;
2、高考實行&34;的考試模式;
3、外語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一年兩次考試;
4、錄取&34;;
5、2016年,廣東高考全部科目採用全國卷;
6、2016年,廣東二本A線B線將合併。
1、2021年高考「3+3」模式,文理不分科;
2、統考科目語數外保持不變,選考科目由&34;調整為&34;;
3、英語將實行聽力和口語一年兩考,筆試兩考還在探索;
4、分值比480分高,接近700分;
5、&34;13個科目均可考兩次;
6、2016年起,少數民族考生報考省屬高校加3分投檔。
1、2021年高考文理不分科;
2、高考科目實行&34;;
3、外語考兩次;
4、2016年起,本科第三批錄取院校與第二批合併,以後逐步取消錄取批次;
5、高校招生&34;;
6、2017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實行新的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
7、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年級學生開始實行新的學業水平考試制度。
1、取消文理分科;
2、高考實行3+3模式,選考6選3;
3、實行&34;錄取模式;
4、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每年4月、6月)
1、2016年起全部科目使用全國卷;
2、2021年高考不分文理科;
3、實行&34;的考試模式;
4、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5、逐步試點取消招生錄取批次,改進投檔錄取模式,推進平行志願投檔方式;
6、2018年開始構建&34;多元錄取機制。
1、文理不分科;
2、統考語數外,選考科目為&34;或&34;。
1、不分文理科;
2、高考實行3+3模式,選考科目6選3;
3、總成績750分不變。
1、不分文理科;
2、高考實行3+3模式,選考科目6選3;
3、總成績750分不變;
4、外語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5、錄取&34;。
1、取消文理分科;
2、實行&34;的考試模式,選考科目6選3;
3、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4、等級性選考每年組織1次,高中生在校期間只參加1次等級性考試;
4、高考成績公布後填報志願,逐步實行平行志願投檔和錄取;
5、從2021年起,高校招生逐步取消錄取批次,探索一檔多投。
1、不分文理科;
2、高考實行3+3模式,選考科目6選3;
3、錄取機制為&34;。
1、高考實行&34;模式;
2、實行&34;錄取模式;
3、外語&34;,較高一次成績計入總分。
1、高考取消文理分科;
2、實行&34;的考試模式,選考科目6選3;
3、實行&34;錄取模式。
1、高考不分文理,實行&34;模式;
2、實行&34;錄取模式;
3、保持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分值不變,外語一年兩考。
1、高考實行&34;模式,成績按等級賦分;
2、語數外三門必考,外語考兩次擇優計成績;
3、實行&34;錄取模式;
4、外語&34;,較高一次成績計入總分;
5、高職院校在當年春季單獨安排考試。
1、選考科目自選3門;
2、探索&34;多元錄取,2021年全面建立新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制度;
3、校招生錄取模式逐步推行按專業&34; 錄取模式改革。
1、2021年高考實行&34;的考試模式,選考&34;;
2、外語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3、高考總分660分,語數外每門150分,3門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每門70分;
4、錄取&34;;
5、從2017年起,創造條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完善平行志願投檔方式。
1、2017年建立高中考試招生綜合素質檔案,在自主招生中使用;
2、2018年啟動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改革,實施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
3、2019年逐步取消錄取批次,推行&34;的考試招生模式;
4、取消文理分科,選考科目&34;,高考總分750分,語數外語每科150分,自選每門100分;
5、外語考試一年兩考。
1、2022年起廣西統一高考不再分文理科;
2、高考科目實行&34;模式,必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每科滿分150分;
3、外語科目(含聽力)同年有兩次考試機會;
4、選考科目從政史地理化生6個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等級性科目之中任選擇3科。選考科目安排在高三進行,每屆學生只安排一次考試,每科滿分100分。
5、高考總成績滿分為750分。
6、高校招生錄取實行&34;的評價方式。
7、高職招生逐步實行&34;的評價方式。
1、語數外分值不變,不分文理科;
2、高考實行3+3模式,選考6選3,每科可報考1次;
3、外語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4、實現&34;的招生錄取模式;
5、堅持高考成績公布後填報志願,條件成熟後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
6、自主招生在本科一批正式投檔之前錄取;
7、高職院校分類考試。
推進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
1、2022年高考不分文理科;
2、實行&34;的考試模式,選考科目6選3;
3、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4、2017年出臺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從2019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開始實施;
5、探索&34;多元錄取機制。
1、實行&34;的考試模式,選考科目&34;;
2、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3、高考招生錄取基於&34;;
4、2018年在各批次全面實行平行志願,並創造條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
註:「兩依據、一參考」依據統一高考成績、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