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購不合格的進口人造奶油 石獅一食品企業被罰33萬元

2021-01-08 閩南網

­  因採購不合格的進口原料,石獅一企業被罰了33萬元!今年9月份,石獅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在對我市一食品生產企業日常監督檢查中,發現該企業採購的進口人造食用奶油的外包裝標籤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經食品安全監督抽檢,黴菌項目超標,屬於不合格產品。

­  該食品企業有關負責人表示,採購進口人造食用奶油是用作食品原料,但執法人員發現,其採購的人造食用奶油的標籤、說明書或合同中,並未載明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繫方式等依法應當標註的內容,不符合GB7718-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的標準要求。

­  經進一步調查,該企業在採購上述批次人造食用奶油時,有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但未查驗食品合格證明文件,也未建立食品進貨查驗記錄製度。這一採購標籤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人造食用奶油,且未查驗食品合格證明文件,未建立食品進貨查驗記錄製度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五十條的規定。

­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第(四)項和第一百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三)項的規定,石獅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責令當事人改正採購食品時未查驗相關證明文件及未按規定建立食品進貨查驗記錄製度。針對當事人採購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的違法行為,沒收在扣的人造食用奶油,並處罰款人民幣33萬元,對當事人在採購食品原料時,未查驗相關證明文件的違法行為給予警告。

­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提醒食品經營企業:食品生產者採購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應當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產品合格證明;對無法提供合格證明的食品原料,應當按照食品安全標準進行檢驗;不得採購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

­  食品生產經營者採購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可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並可以沒收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記者謝豔通訊員王金蓮)

原標題:採購不合格的進口原料一食品企業被罰33萬元

責任編輯:冷芳杞

相關焦點

  • 採購不合格食品原料 大洋水產品被罰
    信網12月7日訊 近日,信網(0532-80889431)獲悉,因採購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青島大洋水產品有限公司(簡稱「大洋水產品」)被罰。依據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2018年11月21日,大洋水產品被城陽區食藥監作出了罰款15000元、沒收違法所得40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 立高食品IPO:食品安全頻出事,拋下「人造奶油」才能走得更快?
    不過貓妹卻發現,近三年來立高食品的安全問題頻頻發生,2017年其生產的「新仙尼」芒果果餡被檢出二氧化硫,2018年立高品牌下又有兩批次植脂奶油產品被檢出酸價(以脂肪計)超標,2019年立高牌香橙鮮果泥又抽檢不合格,而這些都讓立高食品的IPO之路迷霧重重。
  • 日照多家「知名」企業因食品問題被罰
    5月10日,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開了4月份全省食品藥品行政處罰案件信息,涉及日照47起,其中食品類36起,藥品類5起,醫療器械類6起。日照大潤發因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被罰款51000元,成為日照市被罰款最多的一家企業。
  • 知名品牌福事多屢現不合格食品 生產商浙江一派食品累計被罰13萬餘元
    據了解,浙江一派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註冊資本5000萬元,旗下現有福事多、眾德等品牌,主營麥片、芝麻糊、蜂蜜等,產品進入家樂福、樂購、沃爾瑪等大型商超。其中「福事多」品牌蜂蜜榮獲金華市著名商標,「一派」企業商號被認定為金華市知名商號。
  • 廣州近三年逾15%進口食品不合格 涉寶潔等企業
    近三年廣州進口食品逾15%不合格,涉及多家大型跨國知名企業■新快報記者 佔文平近年來採購進口食品的隊伍日益龐大,國外食品真的更可靠嗎?上周五,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就食品安全進行視察。廣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提供給市人大的匯報材料稱,近3年來,廣州口岸進口食品的不合格率達到15.67%。僅以進口深加工食品為例,2014年該局共檢出不合格進口深加工食品4370批,貨值1.6億美元,不合格檢出率為20.4%,同比增長了81%,均依法進行了處理。報告稱,近年來,廣州口岸進口食品的質量安全情況總體比較穩定。但隨著進口食品數量、種類的迅猛增長,進口食品的質量安全問題日益突出。
  • 知名飲料公司華潤怡寶被罰 系因採購食品原料不合格
    11月26日,記者從六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華潤怡寶飲料(六安)有限公司因採購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被罰。案件名稱:華潤怡寶飲料(六安)有限公司採購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銀耳」案違法企業名稱:華潤怡寶飲料(六安)有限公司違法企業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41500063601794H
  • 奶油進口報關手續及流程介紹「清關知識」
    奶油是以乳脂肪為主要成分,營養豐富,可直接食用或作為其他食品如冰淇淋等的原料一、進口奶油清關的流程手續如下所示:1.貨物在海運途中時,提前辦理好收發貨人備案、中文標籤以及國外單證(提前準備國外單證、如果有問題也能及時修改;提前工作一定要做好,否則會產生很多滯箱費、碼頭費的)。
  • 法律雜議——採購冷鏈食品被罰
    12月11日,黃岡市黃州區發布通報指出,對違規網上採購進口食品的24戶居民,自費承擔核酸檢測費用並落實居家隔離措施;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及黃州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第27號通告精神
  • 福州安泰樓等十家酒樓採購不合格食品原料被罰
    中國消費者報福州訊(記者張文章)近期,安泰樓、攬季、舒友海鮮、四海一家等福州10家知名酒樓居然都因採購不合格食品原料而收到罰單。7月15日,記者從福建省福州市市場監管局獲悉,這10家酒樓採購的食品原料大多因氯黴素項目不合格,均被沒收違法所得並各處罰款5000元。其中8家餐飲企業栽在水產品氯黴素項目不合格上。
  • 人造奶油不利人體健康 蛋糕店奶油多不標"身份"
    都叫奶油蛋糕,但普通人大概很難分清自己購買的生日蛋糕用的是「人造奶油」還是「天然奶油」。雖然都有「奶油」二字,實則兩者成分卻大不相同,價格也差了不少。記者調查發現,很多蛋糕店都不會主動標註生日蛋糕的配料。中國消費者協會對此發出呼籲,稱產品的生產者有義務提供所用原料的真實信息。
  • 號稱「法國甜點大師親臨指導」,元祖食品因虛假廣告被罰3萬元!
    知名食品品牌「元祖食品」因在其天貓官方旗艦店發布虛假廣告,遭到上海監管部門的行政處罰。記者今日從上海市市場監管部門獲悉,元祖食品在其天貓官方旗艦店上宣傳「法國甜點大師親臨指導」,奶油為「紐西蘭進口 純天然」,被上海市青浦區市場監管局認定為虛假廣告,責令其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3萬元。
  • 撫順兩單位違規採購、擅自銷售進口冷鏈食品,分別被罰15萬
    12月20日,記者從遼寧撫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撫順市順城區李馨肉類經銷部從瀋陽經銷商採購巴西牛肉,未按疫情防控監管規定進行再次核酸檢測及消毒,被罰款15萬元;撫順市東洲區小月亮配餐中心未按疫情防控監管規定,採購進口冷鏈食品,被罰款15萬元。
  • 泉州海關在泉州石獅服裝城開展全國首個預包裝食品出口試點7個月...
    中國日報福州4月27日電 記者從泉州海關獲悉,海關總署食品司於2019年9月27日正式批覆同意,全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市場採購出口預包裝食品政策落地石獅。該試點獲批7個月來取得明顯成效。截至4月26日,泉州海關共監管出口預包裝食品175批,貨值2210.28萬元,已形成了具有福建地方特色的出口貿易新業態,成為地方政府有力的外貿增長點。
  • 濟南家樂福銷售混有異物的兩種食品 共賣了13.9元 被罰了10萬元
    本報8月2日訊(記者 王皇)近日,濟南市各區食藥部門公布了7月食藥案件行政處罰信息,家樂福有兩起涉嫌兩起違法銷售混有異物食品案,共被罰10萬元。另外,山東驢幫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涉嫌未經許可從事食品銷售,被罰14.256萬元。歷下區食藥監局公布的7月行政處罰信息中,濟南家樂福商業有限公司有涉嫌兩起違法銷售混有異物食品案,其中一起沒收違法所得人民幣10.00元;罰款人民幣5萬元;另一起沒收違法所得人民幣3.90元;罰款人民幣5萬元。
  • 可口可樂與進口薯片品客上不合格食品黑名單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 《進出口食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草案)》,銷售經檢驗檢疫不符合法定要求的進口食品,最低罰款5萬元。    記者從1、2月份進境不合格食品黑名單上看到,包括一些批次的品客薯片、可口可樂在內共593批次的洋貨不合格。    由珠海經濟特區康瑞經貿有限公司進口美國的兩個批次 「品客」薯片檢出溴酸鉀超標。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將溴酸鉀的化合物列為致癌物質。
  • 長沙品牌蛋糕被曝使用人造奶油
    生日蛋糕幾乎成為了時下年輕人過生日時的「標配」,但你注意到沒有,也許你花高價錢買的精緻蛋糕其實用的是人造奶油。  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在新聞發布會上呼籲,產品生產者有義務提供所用原料的真實信息,焙烤食品加工者(如蛋糕房)有義務清楚明確地標註所用「奶油」是「人造奶油」還是「天然奶油」。
  • 使用了人造奶油(人造黃油)的焙烤食品反式脂肪酸就一定很高嗎?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用油脂製品》(GB15196-2015)中人造奶油(人造黃油)的定義是:以食用動、植物油脂及氫化、分提、酯交換油脂中的一種或幾種油脂的混合物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水和其他輔料,經乳化、急冷或不經急冷捏合而製成的具有類似天然奶油特色的可塑性或流動性的食用油脂製品。
  • 美國企業申報進口醫療器械涉嫌提交虛假文件,被罰850餘萬
    美國企業申報進口醫療器械涉嫌提交虛假文件,被罰850餘萬 澎湃新聞記者 王文秋 2017-10-31 16:06 來源
  • 品渥食品毛利率持續下跌,進口產品屢現不合格
    進口食品需求的快速增長,加上食品行業進入門檻較低,眾多國內企業紛紛入局。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6月24日,今年新註冊進口食品的企業數量為1561家,合計總註冊數量為1.27萬家。2016—2019年,新增進口食品註冊企業數量分別為1236家、1671家、2603家、3873家,同比增速分別為155.9%、35.19%、55.77%、48.79%,進口食品註冊企業在近年呈爆發式增長態勢。此外,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深化與普及,消費者對網絡購物的接受程度逐漸提高,極大推動了網絡購物產業的發展。
  • 人造奶油行業發展概況與雙重驅動因素分析(附報告目錄)
    在歐美,人造奶油大都採用經過氫化或結晶化的植物油作原料,氫化或結晶化的目的是使植物油具備適當的塗抹結構。大豆油和棉籽油經精煉和部分氫化後便能達到理想的稠度,所以廣泛用來生產人造奶油。人造奶油的口感與天然黃油相似,其熔點高,高溫炸制食品時不冒煙、不變黑,炸出的食物酥脆,富有香味,人造奶油便於在麵包上塗抹,不僅能延長食品的保存期,而且價格要比黃油、天然奶油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