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外頭叫,只得出來。見賈政同司員登記物件,一人報說:……黑狐皮十八張。貉皮五十六張。黃白狐皮各四十四張。猞猁猻皮十二張。雲狐筩子二十五件。海龍二十六張。——《紅樓夢》第一百零五回
在《紅樓夢》第一百零五回中,賈府被抄家,在抄家清單中出現了很多衣料,其中的海龍皮可能是讓大家頗為迷惑的一種東西。這個海龍皮為何會成為賈府的罪證呢?
海龍皮是康乾時期十分珍貴的一種宮廷成衣皮料。海龍皮,指的是海獺皮,海獺是海洋中體型最小的哺乳類動物,分布於北太平洋的寒冷海域。海獺皮下脂肪較薄,但皮毛極為緻密,皮質十分優良。
雖然在康熙時在寧古塔設有捕海獺官,但清代海龍皮都是靠從俄羅斯商人購買而得,並不見寧古塔地區的海獺皮購買、進貢記載。
在紅樓夢成書前後的康乾時期,海龍皮價格十分昂貴。根據《內務府奏銷檔案》統計顯示,乾隆時期一等海龍皮每張單價高達50兩白銀,而被蟲蛀的三等海龍皮料也要賣到30兩銀子。相比之下,貂皮每張單價只有一兩。
由於海龍皮產地遠在俄羅斯,產量稀少,即使在乾隆時期開通中俄貿易後,海龍皮大量入境,價格有所下降,但價格也高達十兩一張,可謂是貨真價實的奢侈品。
海龍皮在清代是御用的皮質衣料,嚴禁一般官民使用。根據《清史稿·輿服志》的記載來看,皇族、王公及有爵位的各類人被準許使用海龍皮的場合僅僅限于吉慶、祭祀等典禮場合。海龍皮不是一般民眾可享用,也不可作為官員常服使用。
在清朝嚴格的服飾制度中,皇族成員、親王及各級官員服飾必須符合其身份地位。雖然在乾隆時內務府大量賣出毛皮,海龍皮價格有所下降,朝廷逐漸放寬服制的等級地位限制,可一旦服製作為執法依據的一種時,它便發揮著致命的作用。
在《紅樓夢》第105回錦衣軍查抄寧國府時,「查出御用衣裙並多少禁用之物」,其實包括了海龍皮在內的38種衣料,這些都是清代皇室禁用、限用的昂貴衣料,所以成為了賈府逾制、僭越的鐵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