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高考閱卷現場》視頻
高考結束後,各地高考閱卷工作相繼啟動。高考閱卷如何進行?在閱卷的時候如何確保公平公正?15日,北京市舉行高考評卷媒體開放日,記者走進了北京高考閱卷的現場。
多舉措保證閱卷質量
北京市高考數學閱卷的現場設在清華大學計算機開放實驗室,在閱卷期間,這裡實行封閉管理,需要有專門的證件,像手機、手錶等都不被允許帶入閱卷現場。
高考全科目網上評卷
進入閱卷現場,入眼是一排排整齊的電腦,考生試卷早已被整張掃描到電腦上,然後按題進行拆分切割,再隨機發放給負責各個題目的閱卷老師。
高考閱卷採用雙評、多評模式
為防止評卷的誤差,人工閱卷的所有題目採用的都是雙評,也就是說,同一道題會由計算機隨機發放給兩位不同的老師,兩位老師單獨打分後取它的平均值。如果這兩位老師打的分數差異比較大,計算機將自動把這道題發送給第三位老師來進行評分,取兩個差異小的分數來算平均分。
北京教育考試院新聞發言人臧鐵軍表示:「每一道題的評分我們給它設定一個誤差的區間,這個區間我們叫閾值。如果第三位老師的評分還是超出閾值,這道題會自動轉到閱卷組,由閱卷組集體討論來確定分數。最後我們還有質檢組,每一天都會有質量抽檢。」
此外,對經過三評或四評的試卷,專家組和質檢組還要全部進行複查,杜絕漏判、錯判等現象的發生。
數學閱卷注重過程評價
有些考生和家長比較擔心,數學考試過程對了但結果有誤,是否得分?從專家組的反饋來看,在數學的閱卷中,非常注重過程的評價。
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劉震介紹:「比如有考生做題的過程很好,但最後計算錯了,丟分不多,可以得到大部分的分數。相反答案對的,但沒有過程,只能部分得分,因為只有結果正確,閱卷老師看不到他的思考過程。不能判斷他是否真的掌握這個內容,並且特殊情況下,答案有時可以猜。」
設置試評階段 統一評判標準
為了確保評卷公平、安全、科學、規範、準確,高考閱卷在程序設置中也下了不少功夫。以語文科目評卷為例,在正式評卷前,就設有3天左右的試評環節。
北京高考評卷語文科目負責人漆永祥:「在原來命題組給出的答案的基礎上,我們進一步打磨,打磨的細則要操作性很強,再找出不同的樣卷。比如作文,我們從50分、49分,一直到0分的作文,每一道題找出不同類型的作文的樣卷3、4篇,老師們一看就很清楚了。」
網傳高考滿分卷、零分卷不可信
高考結束後,作文題一直是大家關注熱議的焦點,不少滿分作文、零分作文也開始在網上、朋友圈裡流傳,不過專家指出,這些全都不可信。
北京教育考試院新聞發言人臧鐵軍說:「這都是假的,因為按照我們保密的規定,是不可能傳出去的。規定要求,我們評卷員不能夠記錄考生的作答情況,並且考生的作答情況是不能夠對外講的。」
作文分數敢打高敢打低 增加區分度
今年北京卷的作文題包括大作文和微寫作。大作文中,有3萬多考生選擇了「老腔何以令人震撼」,2萬多考生選擇了「神奇的書籤」,閱卷老師表示,其中不乏滿分作文。
北京高考評卷語文科目負責人漆永祥:「我們一再說敢打高敢打低,要往兩邊撕。作文本來就是大肚子,如果作文100分,六七十分的一定是大多數。我們再把它往開了撕一下。我們想儘量把這些好學生揪出來,同時把那些特別差的往下撕一下,求得一個更公平、更準確的閱卷情況。」
本期監製/楊繼紅 主編/李浙
編輯/郭爽
©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