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夏季來臨,寶媽都會刻意地讓寶寶多喝一點水,因為小寶寶要比大人體熱,在夏季更易出汗。體內的水分不斷地流失,就需要多多喝水,這樣才能保證身體的平衡,寶寶的代謝才能更好,因此夏季給寶寶多喝水,對寶寶是很好的,寶媽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起來,但是關於小寶寶喝水這件事,你真的做對了嗎?
我的好友小麗,就非常地頭疼這個問題,因為他家的小寶已經一歲半了。孩子在幾個月大時,替換下來的奶瓶,如今成了寶寶的水杯,但是幾天前,小麗聽了一個育兒的講座,聽到專家說,孩子的奶瓶用來喝水,是很不好的。長期用奶瓶喝水可能會讓寶寶變醜,因為寶寶在吸吮奶嘴的時候,上顎和舌頭因為嘴部用力而受到擠壓,會把上排的乳牙向前推,把下排的乳牙向後推,導致上下兩排牙齒無法接近。長期如此,寶寶的上下牙齒會咬合不正,影響牙齒的咀嚼功能,嚴重者甚至影響寶寶上下頜骨的發育,讓寶寶形成高顎弓的「奶瓶嘴」、「齙牙」,讓寶寶變醜。這可愁壞了小麗,不知道一個一歲半的小寶寶,應該用什麼東西喝水最合適,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今天咱們就一起來看看,關於一歲半小朋友喝水那些事。
1、 一歲多小朋友喝水,用奶瓶是大忌
應該有不少寶媽,都跟我的朋友小麗一樣,都會用孩子小時候用過的奶瓶,來給小朋友餵水喝吧!第一是因為寶寶已經習慣了奶瓶了,而且盛水也比較的方便,閒置著也是閒著,不如利用起來,當水杯來用。但是寶媽卻忽視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長期使用奶瓶對牙齒生長帶來的危害。因為奶瓶的樣子跟乳頭很相似,寶寶在用奶瓶喝時,嘴巴都是嘟起來的,而且一直用這樣的姿勢喝水,會致使寶寶的下頜變形,對小孩的骨頭生長不利,如果長時間這樣,就會導致寶寶牙齒發育畸形,後面還可能致使寶寶的容貌受到影響,因此對於一個一歲半的小寶寶來說,奶瓶喝水絕對是大忌,寶媽們千萬要注意了。
2、 小寶寶喝水,應該用什麼樣的杯子呢?
學飲杯,相信很多寶媽都聽過,學飲杯可以幫助孩子的大腦和智力發育,還可以鍛鍊寶寶左右手的協調能力。讓寶寶逐漸習慣喝水,喜歡上喝水,對孩子長久的健康也是很有幫助的。學飲杯最常見的有奶嘴型,鴨嘴型和吸管型,而對於年齡比較大一點的孩子來說,我們可以用吸管杯。因為吸管飲水,寶媽不用擔心寶寶會被嗆住,而且還不會傷害到寶寶的下頜,最關鍵的是,這樣更有利於鍛鍊寶寶,寶寶可以自己拿著喝水,既為大人省去了不少麻煩,也讓小孩動手能力得到了鍛鍊,還可以提高孩子的協調力。
3、 寶寶扔掉奶瓶,用學飲杯的最佳好時期
看到這裡,肯定有不少寶媽會問,到底多大的寶寶,才要開始學習用學飲杯呢?其實在孩子4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用,只是那時用奶嘴型。到了六個月時,此時的孩子雙手有一定的力氣,我們就可以用鴨嘴型或者吸管型的學飲杯,而且用這樣的杯子喝水,對寶寶的腦部、手部的鍛鍊是有幫助的。
寫在最後:
寶寶用杯子喝水,其實除了這幾點之外,還要關注一點,就是在鍛鍊他們自己喝水時,如果杯子容積比較大,水杯的水可以不用一次注滿,這樣寶寶拿著不會手累,同時也避免寶寶會嗆到,正好夏季到了,如果你家的孩子也到了這個時候,那不妨學起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