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職朗讀者 | 第7期來嘍!用聲音分享故事,一起聆聽《昂揚精神卯足「牛勁」》

2021-03-05 天津商務職業學院

【商職朗讀者】每周更新,每期將邀請一位天津商務職業學院師生,品讀紅色經典,追憶崢嶸歲月,以講好中國故事、傳承紅色基因、萃取革命精神為主要內容,不斷凝聚強大精神力量,推進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以期在我校形成全民閱讀、終身學習的良好環境;唱響中國共產黨好的主旋律,大力營造共慶百年華誕、共創歷史偉業的濃厚氛圍。

時間是最富意義的變量,也是最為公正的朋友,充滿魔力而又見證滄桑。一個人對時間的認識,折射其精神氣質;一個民族對時間的理解,展現其前行姿態。當時光的航船駛入農曆辛丑牛年,中國人的時間歷史掀開了新的一頁。

「牛年大吉」「牛氣沖天」……春節期間,帶「牛」字的祝福成為高頻熱詞。在中華文化裡,牛是勤勞、奉獻、奮進、力量的象徵。人們把為民服務、無私奉獻比喻為孺子牛,把創新發展、攻堅克難比喻為拓荒牛,把艱苦奮鬥、吃苦耐勞比喻為老黃牛。

牛年伊始,新的徵途、新的氣象、新的希冀。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我們應該怎樣迎接風險挑戰、攻堅克難?繼往開來、開啟新的航程,又該怎樣去應對驚濤駭浪、行穩致遠?在2021年春節團拜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話語鏗鏘:「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大力發揚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勁牛力,不用揚鞭自奮蹄,繼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時代創造新的歷史輝煌!」

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回首百年黨史,我們越是艱險越向前,無不源於精神的振奮,無不映照著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精神。歷史終將銘記,無數個「我」集合成「我們」,甘當孺子牛;無數個開路先鋒披肝瀝膽、艱辛探索,甘為拓荒牛;無數個堅韌身軀挺起不屈的脊梁,甘做老黃牛。一個個平凡的奮鬥者,身體力行詮釋著「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以精神的偉力一次次打開局面、贏得勝利。

回望新時代的歷史性成就和變革,更離不開千千萬萬「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的接續奮鬥。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用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精彩人生。「吃虧」書記李連成以「當幹部就應該能吃虧」為座右銘,三次創業帶領村民橫跨三產,讓為民情懷照亮小康夢想。攬月「天團」在堅守中開拓創新,將中國人開拓創新的勇敢身姿起舞於深空探測領域,為探月工程贏得世界矚目的成績。「扶貧之花」黃文秀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產品製造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每一項成就的背後,都浸潤著億萬奮鬥者的勇毅與辛勞,匯聚著一股股「牛勁」。

泰山半腰有一段平路,被稱為「快活三裡」,一些人爬累了,喜歡在此歇腳。然而,挑山工一般不在此久留,因為休息時間長了,腿就會「發懶」,再上「十八盤」就更困難。歷史和現實深刻警醒我們,越到緊要關頭越不能有絲毫鬆懈,既要充滿信心,也要居安思危。方此「人到半山、船到中流」,我們決不能驕傲自滿、止步不前,要繼續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繼續艱苦奮鬥、銳意進取。牛年再出發,我們惟有繼續保持慎終如始、如履薄冰的姿態,繼續保持不畏艱險、勇毅向前的韌勁,埋頭苦幹、踏實奮鬥。

「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衝過去的。」一百年前,革命先驅李大釗如是慨嘆。今天,我們同樣需要激發「雄健的精神」,堅定信心、卯足「牛勁」,奮力在牛年創造新的輝煌。

來源:學習強國

相關焦點

  • 博恩藝術八周年:昂揚精神卯足「牛勁」不負成長的重託!
    用科學的教育理論潛心教研指導教學實踐;從多年的實踐中總結經驗提升教學永不止步;抓住學員數量優勢,研究青少年兒童個體差異,促進素質教育因材施教盡善盡美。著手把多年的課程體系編撰出版,推動更多藝術教育機構,做孩子健康成長為第一的藝術教育。我們將繼續堅持對社會開展美術、書法師資培訓,讓更多美工教師掌握科學有效的美術、書法教學。讓更多孩子在藝術學習中少走彎路。
  • 商職朗讀者 | 第5期來嘍!用聲音分享故事,一起聆聽《與青年說,奮進正當時》
    【商職朗讀者】每周一更新,每期將邀請一位天津商務職業學院師生,品讀紅色經典,追憶崢嶸歲月,以講好中國故事
  • 【新訓故事】新消防員版「朗讀者」,帶你聆聽不一樣的感動
    【新訓故事】新消防員版「朗讀者」,帶你聆聽不一樣的感動 2021-01-10 15: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朗讀者第18期】龍應臺《目送》節選文章:《星夜》
    【朗讀者第18期】龍應臺《目送》節選文章:《星夜》 2018-09-16 13: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商工朗讀者第二十一期:陌上花開
    (歡迎點擊收聽)商工朗讀者由商丘工學院新媒體辦公室主辦,新媒體聯盟影視中心負責的商丘工學院全新節目,每周六推送,精美詩詞的全新演繹,帶你們回味曾經的古韻雅香。我的世界太過安靜,靜得可以聽見自己心跳的聲音。心房的血液慢慢流回心室,如此這般的輪迴。聰明的人,喜歡猜心,也許猜對了別人的心,卻也失去了自己的。傻氣的人,喜歡給心,也許會被人騙,卻未必能得到別人的。
  • 【朗讀者第13期】仰恩大學生與你分享:人生是一場旅程
    【朗讀者第13期】仰恩大學生與你分享:人生是一場旅程 2018-08-11 11: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遇見最美黨報朗讀者——首屆「郵政杯」湖南日報朗讀者大賽總決賽...
    「我們一家三代都很重視這次比賽,雖然工作繁忙時間倉促,一有空我們就陪著孩子一起選《湖南日報》文章,最後從數十條稿件中選出《喜聞『壓歲錢』變『壓歲言』》。」3號參賽選手李順治的爺爺是文化戰線的一名幹部,聊起孫女的「參戰」故事,他如數家珍,「讀經長學識,讀史長才智。
  • 《一平方米》12月11日央視綜藝頻道開播 朗讀者分享治癒催淚故事...
    2020年10月16日、17日、18日,《朗讀者》第三季在北京、武漢、廈門進行了一場持續72小時不間斷的慢直播活動,這時直播已經臨近結束,在凌晨的北京街頭,《朗讀者》第三季節目製作人、總導演兼主持人董卿,和姚軼濱、馮碩、王嘉寧三位觀察員決定用一段朗讀來和所有觀眾說再見。
  • 《朗讀者》來了!廈門再續前緣!下周將舉行這個活動……
    屆時,經預約走進朗讀亭的人,都可以通過直播分享自己的聲音和故事,並有機會與董卿現場連線。據悉,在過往的兩季節目裡,朗讀亭抵達過全國28座城市的151個地標性區域,吸引了數以萬計的朗讀者。此次直播,廈門站朗讀亭選址環島路音樂廣場,面朝大海,裝滿陽光。這也是《朗讀者》朗讀亭首次來到廈門。
  • 觀看朗讀者第四期觀後感 朗讀者觀後感最新
    《朗讀者》雖然剛剛播出了三期,那給人的感覺就像一股和煦的春風輕輕撫面,又如一股甜甜的清流趟過心田,清新而自然。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整理的觀看朗讀者第四期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觀看朗讀者第四期觀後感1】  《朗讀者》中的每一個朗讀者都珍藏著一段刻骨銘心的心路歷程,在他們敞開心扉的娓娓敘述中,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躍然而出。
  • 【文旅資訊】第1期「繪閱讀」《我的情緒小怪獸》閱讀分享
    【文旅資訊】第1期「繪閱讀」《我的情緒小怪獸》閱讀分享 2020-06-02 03: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無限極贊助《芒果朗讀者》第四季 用聲音觸摸最美的文字
    ​嶽麓山下,梅溪湖畔,多位領導出席此次聲音盛宴​幫女郎楚涵帶著梁實秋的《雅舍談吃》來了香噴噴的臘肉喚起了大家肚子裡的饞蟲​現場還來了一位小小朗讀者用長沙方言朗誦了童謠《月亮粑粑》​中建的年輕人們分享了他們奮鬥圓夢的故事,合唱歌曲《強國一代有我在》,彰顯青春奮鬥底色。
  • 「育紅書聲」第九十期《芝蘭之室》(朗讀者:趙久麗)
    本期閱讀推薦:《巫師的沉船》(內容簡介)綠人探秘記:一個從事於研究綠人的女孩和她的三個小侄與綠人的有趣故事。老木舅舅迷蹤記:老木舅舅與朋友和盜賊一起探訪原始森林,遇到的奇異事件,和重重保護下的寶藏之謎。
  • 大學生「朗讀者」:我有故事,你願意聽嗎?
    中國青年網成都6月14日電(通訊員 楊速 鄒碧華)聲音是用來傾聽的,可若注入了感情,就會變得有分量。6月4日晚,四川農業大學開展了一場關乎青春與信仰的「愛的訴說」校園朗讀大會。「朗讀者」們登上舞臺,以愛之名,講述川農人的故事,講述川農大的故事,講述他們對親情、愛情和人生的思考。時光的藤蔓攀爬著光陰留下的故事,你願意聽嗎?
  • 向「家園」致敬,懷揣感恩之心 浙工大舉辦「朝語·和聲——朗讀者...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胡語彤 通訊員 傅霞)12月20日-22日,「朝語·和聲——朗讀者」誦讀分享會於浙江工業大學屏峰校區舉行。此次誦讀分享會共分為兩期,圍繞兩個不同主題「家園」和「母親」開展活動。
  • 董卿分享:《朗讀者》經典1—12期開場白,糊牆背,絕佳寫作素材
    《朗讀者》第一季十二期節目,感動我們的不只是嘉賓的故事和朗讀,也不只是董卿不動聲色的聲音魅力,還有每期的札記、開場白、結束語,詩意唯美,直抵人心!12期節目的札記、開場白和結束語,像是為我們精心整理12個話題寫作素材,堪稱經典!
  • 朗讀者,雪茄的聲音、窗外的呼喚
    雪茄朗讀者 雪茄朗讀者的意義上周在整理收藏的雪茄標籤的時候想到了朗讀者。他的聲音洪亮清脆,仿佛海上一陣溼潤的風吹進陰暗悶熱的作坊。工人們都抬起頭凝視著他,滿懷期待。自1865年以來,像桑託斯·多明戈這樣的朗讀者,每日走進古巴的雪茄工廠,打開一本小說或詩集、或報紙,讀一段文字,撫慰著工人們乾涸枯燥的內心。我想起來雨果在《悲慘世界》裡的一句話「自然而然發生,就如同夜幕降臨,白日西沉」。
  • 朗讀者-中學組打卡第20天《沙田山居》
    好用典故,多引詩文,本是古人文章的一大特色。如文章第一段最後一句「重九的陶菊已經兩開,中秋的蘇月已經圓過兩次了」,用了陶令採菊,東坡吟月,寫出了作者山居的閒情雅趣,使人聯想起「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但願人常來,千裡共嬋娟」等詩句。至於文末引用桓景避世、王粲登樓的典故,更是大有深意。
  • 用聲音追夢想 「追夢,青春正當時」朗讀者活動舉行
    4月29日晚,「追夢,青春正當時」朗讀者活動在1970文創園零柒藝術空間內舉行。據了解,參與朗讀者「友誼賽」的6位選手從線上徵集篩選而來,分別是先後4次為習近平總書記提供市場解說服務的義烏市場首批專業解說員,追逐夢想、艱苦創業的「新義烏人」,從事國際藝術傳播的容象美術館工作人員,愛好寫詩的職業經理人,喜好閱讀寫作的「文藝」經商人員,用閱讀陪伴孩子成長的80後寶媽。
  • 專家高度評價《朗讀者》:用優美文字豐富人們精神世界
    由中央電視臺主辦的大型文化情感節目《朗讀者》研討會23日在北京舉行,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教育部、中央電視臺等相關部門領導及專家學者出席了會議。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朗讀者》是一檔成功的節目,它讓觀眾感受到心靈的寧靜,它用優美的文字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