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所寧大的雙一流「保級」之路

2020-12-13 科教情報站

第二輪雙一流評選臨近,第一輪雙一流評選寧夏自治區唯有寧夏大學入選,而寧波大學則被公認為是第一輪評選的「大黑馬」,經過雙一流中期評估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兩所「寧大」的發展現狀。

寧波大學

寧波大學創辦於1986年,建校初期,由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原杭州大學五校對口援建。1996年,原寧波大學、浙江水產學院寧波分院和寧波師範學院三校合併,組成了新的寧波大學。

從寧波大學的發展歷程來看,寧波大學起點就比較高,C9院校中的5所院校對口援建,後又與其他院校合併,經過快速發展,寧波大學成功入選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近年來,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實現了國家科學技術獎三大獎項的全面突破。建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

寧夏大學

寧夏大學是教育部與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合建高校,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02年2月,與寧夏農學院合併,組建新的寧夏大學。

學校現有「化學工程與技術」國家「一流學科」建設學科,「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群」和「民族學學科群」2個「部區合建」學科群,「草業科學」國家重點學科、「中國少數民族史」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

寧波大學雙一流中期評估情況

2019年8月17日,寧波大學舉行「雙一流」建設中期評估專家評議會。專家組對學校「雙一流」建設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對學校學科定位、一流學科聚焦、學科交叉融合等方面提出寶貴的意見與建議。專家組希望寧波大學進一步發揮在寧波區域乃至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的積極推進作用。

寧夏大學雙一流中期評估情況

2019年9月10日,寧夏大學「雙一流」建設中期評估專家評審會在北京召開。評審專家組認為,寧夏大學整體水平明顯提升,未來有望在部分領域取得突破。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寧夏大學中期自評報告。

寧波大學的雙一流建設存在的困境與困難

1、2017年,寧波大學的力學入選雙一流學科,但直到2018年力學才獲得博士點,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寧波大學最好的學科是外國語言文學和水產,位列B檔。體育學,數學和信息與通信工程入選B-力學僅為c檔。也就是說,目前寧波大學尚未有一個學科入選B+。

2、遲遲沒有國家級科研平臺落地,寧波大學至今沒有國家重點實驗室落地,僅有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而國家重點實驗室一般來說是雙一流大學的標配。

寧夏大學雙一流建設存在的困境與困難

1、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寧夏大學共上榜8個學科,民族學、草學學科評估為B-,在雙一流高校確實屬於處於比較差的。

2、寧夏大學在高層次人才引進中遲遲沒有取得突破,目前還沒有自己的全職院士,傑青、長江學者等中青年領軍人才也相當稀缺。

總結

兩所「寧大」都屬於雙一流高校中相對「弱勢」群體,但在雙一流建設中均取得巨大進步,也存在很多問題,相信他們在未來能取得快速發展,打造出真正的「一流學科」!「雙一流」成功保級!

相關焦點

  • 保級邊緣!這些高校或下車雙一流建設
    雙一流高校建設計劃其目的是讓若干所大學和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從而建成高等教育強國。故在評選之初,便公開宣布本次雙一流高校建設主要著重於學科建設和滾動發展,也就是說會效仿足球俱樂部一樣建立起升降級制度,為了保持政策連續性,原許多211高校雖然沒有強勢學科,但是依然被納入了雙一流高校建設給予了雙一流學科自定的權利。
  • 在寧大這幾年爭創雙一流高校的進程中穩紮穩打
    一所建校才30年有餘的高校,雖然沒有國內動不動就上百年校史的大爺們有文化底蘊,但也時刻顯示著他的富有朝氣,蓬勃發展的一面。「實事求是,經世致用」的校訓也與寧波這座實幹而又低調的城市底色交相輝映。三個校區(校本部、植物園、梅山)相互協作,在寧大這幾年爭創雙一流高校的進程中穩紮穩打。
  • 福州大學與寧波大學,一所211雙一流高校,一所雙非院校
    這個寒假是高三學生們的高考前的最後一個大長假,因為在今年的6月份高三的學生們就要進行高考了,每當高考成績出來的那一刻既有金榜題名的也有名落孫山的,理性的看待分數,認真的填好志願填報。那麼對於院校的選擇,有些學生是以城市為核心,首先院校所在的城市必須是北上廣,不然就不去,有些學生則必須要沿海城市,而有一些學生則是要求院校為雙一流大學。
  • 這兩所211大學是本省第一,一所還成為了雙一流B類,未來可期
    在雙一流出爐之前,中西部省屬211中,雲大的名氣絕對是最大的。就雲大的學術水平來說,主要還是更偏向社會科學和一些自然學科, 工科是軟肋,但也是歷史原因,昆工歷史上是從雲大分出來的。總的來說,雲大是一個性價比比較高的學校,學風不差,風景優美,環境極佳,雲南本來就是超級旅遊資源大省,周末去旅旅遊也是不錯的,再加上如今雙一流的牌子,未來可期南昌大學學科評估:(A)食品科學與工程 B-級,新聞傳播學、化學、生物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臨床醫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公共管理
  • 網傳雙一流大學調整名單?985大學兩升一降,兩所高校退出雙一流
    雙一流大學調整迎來窗口期,而且雙一流大學建設在設立之初就確定了晉級和退出機制,所以近來網上有非常多的關於雙一流大學預測的文章,而且我們也知道,雙一流大學一共137所,作為首次評估調整,肯定不會有太大的動作,很大的機率就是在現在雙一流大學的基礎上,增加學科比較強勢,社會呼聲比較大的幾所大學
  • 安徽大學與江蘇大學的雙一流之路
    安徽大學安徽大學(Anhui University)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安徽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高校、安徽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安徽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安徽大學歷史悠久,1928年創建於當時省會安慶市,是安徽現代高等教育的開端。
  • 網傳雙一流院校將有調整:湖大升A、重大降B、寧大出局
    根據「雙一流」建設規則,不搞「終身制」,在首輪「雙一流」到期後,將進行動態調整,2021年就是第二輪調整期。近期,網上流傳出一份第二輪「雙一流」調整建設高校名單,又激活了關於雙一流名單調整的話題。據這份網傳名單,共有20所高校將在第二輪雙一流建設中被調整。
  • 無前20%學科卻進入雙一流,爭議中前進的寧大校長為何那麼難選?
    2017年,國家雙一流名單正式出爐,137所高校得以進入,獲得了國家的重點支持。作為長三角的核心成員,浙江經濟發達,但其高等教育實力卻相對薄弱。浙江大學但隨著雙一流的出爐,浙江這種「浙大獨大」的局面有了一定情況的改善。浙江大學順利進入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寧波大學和中國美術學院則殺出重圍,順利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 兩所簡稱「撞車」的醫學名校,非985、211,盼入下一輪「雙一流」
    其實,高校圈類似的簡稱「撞車」現象並不少見,甚至還引發了很多調侃的段子:寧夏大學叫「寧大」,寧波大學為了迴避,就只能喊「波大」了;如果叫「夏大」,廈門大學總不能叫「門大」吧。不僅在名校間,普通高校簡稱相同的現象也十分常見。
  • 雙一流大學的難兄難弟,在新一輪雙一流大學評選中誰能晉級?
    2017年對中國大學進行了雙一流大學評選,共有36所雙一流A類大學和6所雙一流B類大學。36所雙一流A類大學均是以前的985大學,而雙一流B類大學包括原985大學中的湖南大學、東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還有三所211大學分別是新疆大學、雲南大學和鄭州大學。
  • 山西強勢崛起3所大學,口碑好實力一流,兩所進軍雙一流呼聲極高
    山西強勢崛起3所大學,口碑好實力一流,兩所進軍雙一流呼聲極高山西以前在國內是一個很重要的省份,豐富的煤炭資源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可是山西在後期的發展中並不是很突出,高等教育更是相對比較落後,好大學的數量更是比較少,到目前為止,山西僅有一所
  • 雙一流「期末考」倒計時,四所高校被傳「下車」,有你學校嗎?
    眾多周知,「雙一流」實行的是動態建設調整原則,所以,在首輪137所「雙一流」高校建設期滿後,必然會有高校「下車」。與此同時,也會有些發展勢頭強勁的新面孔躋身名校方陣。綜合各方研判來看,被淘汰的高校至少會具有以下兩個方面特點:一方面是首輪「雙一流」建設成效不突出,未能達到預期目標,或建設周期中出現了明顯紕漏。另一方面是優勢特色學科實力平平,在國內高校圈不拔尖,離建成世界一流的目標較遠。當然,那些滿足上述兩大特點、卻是省內唯一的「雙一流」高校,大概率還是會繼續出現在第二輪「雙一流」陣營中。
  • 我國東部地區這兩所非211院校,入選「雙一流」,卻很少有人知道
    天津工業大學,簡稱「天工大學」,位於天津,是一所由一個省部共建的理工科高校,2017年9月天津工業大學列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學校設有61個本科專業、25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學校以嚴謹、嚴謹、現實、格局為學校薰陶,積極發展自己,值得報考。
  • 燕山大學爭取「雙一流」至少需要克服兩大難關
    這是一則令燕山大學全校為之振奮的新聞,燕山大學終於看到了進入「雙一流」的希望。但是,小編認為,燕山大學要想成功入圍下一輪雙一流,至少需要克服兩大難關。三所高校經常爭奪河北省的各種資源。在河北省的雙一流建設項目中,河北大學、河北工業大學、燕山大學、河北師範大學等4所高校成為省重點支持的一流大學建設一層次高校。 在一流學科建設方面,共有17個學科獲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項目。
  • 繼太原理工大學後,山西或增兩所雙一流大學?其中一所頗具爭議
    繼太原理工大學後,山西或增兩所雙一流大學?其中一所頗具爭議說到山西,留給大家最深印象的是煤炭大省,其餘發展都是比較一般,教育更是比較落後,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發展,一直處於一個中等偏下水平,在山西省內僅有一所211大學,那就是太原理工大學。
  • 第二輪「雙一流」預測名單:兩所985大學升級,一所985高校降級
    第二輪「雙一流」預測名單:兩所985大學升級,一所985高校降級雙一流大學可以分為兩類,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相比985和211,雙一流更加符合世界潮流,對促進大學的發展,邁出國門走向世界有著很大的幫助,並且雙一流是現在衡量好大學的標籤,所以各所高校都在向著雙一流努力。
  • 錯失「雙一流」的兩所教育部直屬大學,很可惜,但都是「實力派」!
    目前,國內擁有75所教育部直屬大學,這75所大學代表著國內比較好的一批強校。「雙一流」建設大學是繼985、211大學之後,為了建設世界一流高校而重點發展的一批大學,包括了42所「雙一流」高校和95所一流學科高校。原先所有的985大學和211大學都是「雙一流」建設高校,或是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 第二輪雙一流高校預測:這兩所高校可能更進一步
    隨著國家對農林類高校的重視,在第二輪雙一流高校建設中,可能會新增兩所農林類高校為雙一流B類,這兩所高校分別是華中農業大學和南京農業大學。故而,在第二次雙一流學科建設中,農林類高校可能會新增高校為雙一流B類甚至是雙一流A類高校。而在農林類高校中,華中農業大學和南京農業大學可以說是最具有競爭力的(因為實力最強的中國農業大學已經是雙一流A類高校了,也是第一輪雙一流建設中農業類高校唯一的雙一流A類大學)。
  • 全國唯一兩所同城「雙一流」工業大學!實力難分高下
    一座城市有兩所「雙一流」建設高校,或者有更多的「雙一流」建設高校並沒什麼。但一座城市有兩所「雙一流」工業大學,卻非常少見。河北工業大學、天津工業大學,這兩所「雙一流」工業大學均坐落在天津市,它們是全國唯一兩所同城「雙一流」工業大學。
  • 下一輪「雙一流」評選,這三所大學有望入選,其中兩所還是二本!
    如它可以小到生活中人們對於衣服質量的對比、孩子成績的對比;也可以是商家與商家收入之間的對比、企業與企業產品的對比;它也可以大到城市與城市之間對比、國家與國家之間對比。同理,高校之間也是存在對比的。高校每年都會因各種因素的對比而產生高校排名表,排在前面的高校在爭奪優秀生源上有著非常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