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溺水高發,現場急救有順序,心肺復甦比控水重要

2020-12-22 趣健康

今年入夏以來,已有多起兒童溺水事件發生。7月12日,瀋陽市雙樹坨子村附近,5名少年一起下水野浴,2人安全上岸,3人溺水身亡。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綜合外科主治醫師朱林生介紹,意外傷害已成為我國0-14歲兒童首位死亡原因,溺水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人溺水後大量的水進入呼吸道,會導致呼吸道嚴重堵塞,肺部的氧氣和二氧化碳氣體交換出現障礙,從而出現窒息;另外當大量的水和異物進入人的喉部,會刺激喉部引起痙攣甚至心臟停搏,這兩個機制都可以導致人的死亡。」朱林生提醒,兒童溺水後的現場急救非常重要,也對預後起著關鍵性作用。一般認為機體缺氧4分鐘-6分鐘可導致腦神經元發生不可逆的病理改變缺氧12分鐘後機體存活的概率很小

>>>>

會遊泳也會發生溺水情況

並非會遊泳的人就不會發生溺水,疲勞、抽筋等情況也可能會使人無法正常遊泳而導致溺水。朱林生介紹,對於會遊泳的人如果遊泳時出現小腿抽筋,可用手握住抽筋腿的腳趾向上拽,並同時伸直抽筋的腿另一隻手划水、腳踩水,使身體上浮

不會遊泳的人如果落水,一定要保持冷靜,採取仰面體位,頭頂向後,儘量將口鼻露出水面,不讓身體下沉,扔掉身上的重物,手要放在水裡,不可向上舉手,避免過度掙扎,然後等待救援。

>>>>

救人前確定水域是否安全

人在溺水時不會大聲呼救,也無法掙扎,看起來更像是「趴」在水中發愣,不仔細分辨,可能無法發現身邊人已經溺水。

朱林生強調,對於救援要量力而行,應及時撥打110求助,並呼叫更多人前來協助救援,不要私自下水,可在岸上使用繩子、長竹竿、木板等投向落水者,使其抓住,拖拉到岸邊救起。此外,確定落水者周圍水域環境是否安全,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下水救援,施救者要從背部將落水者的頭託起,保證其能呼吸,慢慢拖到岸邊。

>>>>

心肺復甦比控水更為重要

落水者被救出後,應放在平坦的地面上,等待急救人員的同時,可迅速清除溺水者口腔、鼻咽部的異物,如淤泥、雜草等。將溺水者的頭偏向一側,便於將進入體內的水從口鼻流出,再將頭轉向正面。然後迅速判斷溺水者的意識反應和呼吸,如無意識或沒有呼吸,則立即開始心肺復甦,而不要急於控水。進行心肺復甦時,先進行胸外按壓,接著開放氣道,再做人工呼吸(此操作較為專業,需要平時的公眾教育和宣傳),直到專業急救人員到達現場為止。

新京報記者 劉旭

點擊圖片閱讀

疼痛不能光靠忍,有些疼是病,得治!

高考過後如何調整心理狀態,家長可以做什麼?

「慢乙」攜帶者也要定期檢查,高敏檢測了解一下

本文為趣健康(ID:xjbjiangkang)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歡迎朋友圈分享

相關焦點

  • 夏季溺水高發 現場急救決定預後 心肺復甦比控水重要
    今年入夏以來,已有多起兒童溺水事件發生。7月12日,瀋陽市雙樹坨子村附近,5名少年一起下水野浴,2人安全上岸,3人溺水身亡。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綜合外科主治醫師朱林生介紹,意外傷害已成為我國0-14歲兒童首位死亡原因,溺水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 溺水急救是先控水還是先心肺復甦?
    他說,控水可能造成胃內容物返流甚至誤吸,並導致心肺復甦延遲。微博認證醫生「@急診醫生賈大成」回應:「控水是30多年前的說法。」武漢知名急救公益培訓組織「救護之翼」發起人盧章洪也表示認同,他說,溺水急救分三級。
  • 溺水急救,就地持續心肺復甦,嚴禁控水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掙脫枷鎖的囚徒】 又到溺水高發季節,網絡間各種溺水急救資訊廣泛傳播。 然而,這些所謂溺水急救科普鮮有嚴謹靠譜的,往往充斥著各種錯誤。對於「時間就是生命」的溺水急救來說,細節決定生死,這些錯誤往往可能葬送了溺水者最後的生存機會。 那么正確的溺水急救應該怎麼做? 心肺復甦是溺水唯一有效的急救措施 廣泛流傳的各種救治方法中很多還包括一些像控水等土法。對於心跳呼吸停止的溺水者來說,心肺復甦是唯一有效的急救措施。
  • 溺水後急救 首選心肺復甦
    今年北京的夏季要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很多市民為了躲避炎熱的天氣,紛紛跳進了遊泳池。然而,記者從北京急救中心得到的數據是,今年5月份溺水事件較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並且以青壯年為主。「今年5月份的溺水事件70%都是發生在下旬,可能與氣溫高有一定原因。」北京急救中心的李堅韌醫師說,今年5月共發生溺水16例,80%都是發生在郊區,而去年同期僅有7例。「正確的溺水搶救方法,還是百姓比較熟悉的心肺復甦術,倒著背等民間土法有時會弄巧成拙。」李堅韌醫師建議。
  • 溺水後首選搶救方法是心肺復甦術 李穎
    起因是廣東開平,某水上樂園一8歲男童不慎溺水。一工作人員對溺水小孩實施「倒掛」急救,雖然醫護人員緊急趕到了現場救治,後又送醫院搶救。但孩子最終還是因搶救無效死亡了。溺水後第一件事不是控水夏天是溺亡事故的高發期。
  • 近期,中小學生溺水事故高發!這些急救做法是錯誤的!
    近期,中小學生溺水事故高發!這些急救做法是錯誤的!更多的時候,溺水是悄無聲息發生的↓↓↓我們看到過太多溺水現場的錯誤急救方法,這些錯誤的方法不僅普通大眾根深蒂固,就是部分專業救援人員也有這種錯誤的操作,使得原本有可能挽救的生命眼睜睜逝去。
  • 暑假溺水高發,掌握相關溺水急救知識,心肺復甦一併學起來
    孩子和家長們要掌握相關的溺水急救知識特別是自己發生溺水時,不要慌張,保持冷靜,周圍有人時立即發出求救信號。然後放鬆全身,讓身體飄浮在水面上,將頭部浮出水面,用腳踢水,防止體力喪失,等待救援。【心肺復甦演示
  • 男童溺水被「倒掛」急救,豆嫂告訴你溺水如何正確急救
    暑假即將開始,夏季的炎炎烈日開始考驗大家的忍受力,清涼的水域也成了不少孩子的避暑勝地。但由於缺少看護等原因,溺水已成為造成孩子暑期意外死亡的重大隱患。然而溺水的急救方法對不少家長來說仍有誤區。最近,廣東開平某水上樂園一8歲男童不慎溺水,一男子對溺水的小孩實施「倒掛急救」,後醫護人員緊急到場救治後送醫,最終搶救無效死亡。為此網上引發了熱烈討論。
  • 咳嗽復甦法非萬能 心肺復甦講究多
    夏季是溺水高發季,關於溺水後如何實施心肺復甦的說法眾多。不過,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王西富表示,關於心肺復甦網上很多說法並不完全正確,針對溺水人員的急救要牢記切勿因為急於控水而耽擱了心肺復甦時間。
  • 急診專家指責盛傳「控水」溺水急救法落後30年
    隨後,12320官博刪除這條微博,但前天下午發布的修改版,卻依然提出控水是溺水的急救方法。  一邊是官博,一邊是認證大V醫生,溺水急救到底該不該控水?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醫生、武漢知名急救公益培訓組織「救護之翼」發起人盧章洪昨天說,控水就是將誤吸入的水排出體外,但新的溺水復甦觀念中,並不提倡控水。
  • 問答|8歲兒童在水上樂園溺水,倒掛控水法可行嗎?
    答:應該根據溺水者被救上岸後的狀態,採取相應急救措施。夏天是兒童意外傷害的高發時段,其中更是以溺水最為常見。近日有媒體報導一8歲兒童在某水上樂園溺水,工作人員「倒掛」控水施救,急救車也趕到現場,最終兒童搶救無效死亡。
  • 夏季兒童溺水高發,家長朋友一定要了解這些防護知識
    每年5月到9月是兒童溺水事故高發期。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中國青少年兒童傷害現狀回顧報告》顯示,溺水已經成為中國1—14歲未成年人的首位死因,佔比高達五成。4、在水中不要餵孩子吃東西,有可能被嗆住。5、教育孩子不在水中嬉鬧,防止嗆水窒息。6、教孩子學習遊泳,並學習心肺復甦等技能。7、不到不熟悉、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遊泳。
  • 溺水後搶救方法是啥?腦溢血如何急救?
    溺水後首選搶救方法是心肺復甦術值得注意的是,夏天是溺亡事故的高發期。那麼,溺水後需要控水嗎?發生溺水後的搶救,首先該如何做呢?溺水施救時,最常見的錯誤就「控水」。其實,溺水後第一件事不是控水。因為溺水時大部分水是喝進了胃裡,對生命沒有即刻的危險,只有一定量的水進入氣管才會對生命構成威脅,而溺水時,氣管和肺內並沒有我們想像的有很多水,而是反射性的聲門關閉。「倒掛」控水或許是希望通過倒掛的姿勢將進入胃部及肺部的水控出,但實際上「控水」在溺水急救中不僅沒有任何幫助,有時還會拖延救治,操作不當還會加重誤吸,增加死亡機率。
  • 「防溺水」與急救技能趕緊補上
    4、溺水後心肺復甦的正確操作步驟對溺水者做心肺復甦前,首先要判斷他是不是發生了心臟驟停。可以用力地拍打他的雙肩並且呼叫他,看他有沒有反應。6、胸外心臟按壓的正確操作心肺復甦的重要操作之一就是胸外心臟按壓,但說到具體操作,你知道正確的按壓位置是哪裡嗎?按壓的深度和頻率是多少呢?你是否有很多問號?對於成年人來說,按壓的位置是在雙乳頭連線的中點。
  • 8歲男童溺水,經搶救依然無效?醫生說:這種「急救」是害人!
    事發後,現場一名工作人員,立刻對溺水小孩進行了「倒掛」搶救。隨後,醫護人員趕到現場,對男童實施了心肺復甦,然後又送往醫院進行搶救,但是男童最終還是搶救無效死亡。對此,醫生表示:溺水施救的時候,最常見的錯誤就是「倒水」。在溺水的時候,若有水進入身體內,只會到肺部或者腸胃。
  • 溺水救援的正確方法(健康關注)
    原標題:溺水救援的正確方法(健康關注) 夏天是溺亡事故的高發期,有數據顯示,全球每年37.2萬人死於溺水,每小時就有40多人溺水身亡。而在溺水人群中,以小孩和年輕人為主;溺水已成兒童和年輕人死亡十大殺手之一。然而網傳的倒掛排水急救方法是錯誤的!」
  • 如何及時發現孩子溺水並正確急救?
    高溫天氣,遊泳是不少人消暑必備的運動,與此同時,溺水事故也是屢見不鮮。世界衛生組織最新《全球溺水報告》顯示,溺水已上升為全球青少年事故死亡的第一大成因,全世界每年溺水死亡的青少年有37.2萬人,中國每年有59000人溺水死亡,其中未成年人佔95%以上。孩子一旦發生溺水,自救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如果家長或監護人無法及時發現,孩子很有可能在頃刻間面臨死亡。
  • 這份溺水急救方案家長都需了解
    但是如果溺水患者在心跳呼吸驟停後單採用這種「控水」的方法是錯誤的。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請勿模仿! 請勿模仿! 請勿模仿!原因是:對於清醒或者昏迷有呼吸者,控水會導致胃內容的反流甚至造成窒息。對於已經心臟驟停者,控水會延誤心肺復甦的時間,降低存活機會。什麼叫溺水?溺水又叫淹溺。是指人淹沒於水中,水充滿呼吸道和肺泡,同時可引起喉、支氣管反射性痙攣、聲門關閉及水中汙泥、雜草堵塞呼吸道,從而導致肺的通氣及換氣功能障礙並窒息。
  • 福州分公司舉辦心肺復甦現場急救知識講座
    【中國路面機械網訊】(通訊員 梁冰)為使全體幹部職工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識,普及安全突發事故自救知識,提高大家在緊急情況下的自救能力,10月27日,福州分公司工會邀請省二人民醫院主任醫師宮欣,開展了一期心肺復甦現場急救技術培訓,三十餘名職工參加了講座。
  • 7個月寶寶溺水差點身亡!兒童溺水後到底該急救?家長必須了解!
    如果更多人學會心肺復甦術,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溺水後急救——心肺復甦首先確認現場環境安全,之後拍打孩子,如果是嬰兒可以拍打腳呼喊拍打無反應+無呼吸=實施CPR遵照CAB的操作順序:C胸外按壓(compression)→A開放氣道(airway)→B人工呼吸(breathing)嬰兒(1歲以下)心肺復甦的操作方法C胸外按壓 compressions1、讓嬰兒仰面平躺在結實的平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