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初中之後,課本裡的知識班級裡不少同學已經掌握得非常透徹了,為了提升自己,很多同學會自發地買一些質量比較高的教輔書。這樣一來,不僅自己的能力提高了,還能在各類競賽和考試中獲得好成績,逐漸成為學校的重點培養對象,踏上名校之路。
教輔書就是學生的教學輔助讀物,也是學生學習中不可缺少的助手。雖然作為老師,絕對不提議以教輔書代替課本的學習方式,但是在複習功課的階段,還是要讓學生看點教輔書的,這樣可以增加所學知識的廣度和深度,這是有一定的好處。
目前市場上的教輔書種類相當多,同學們基本上對教輔書有2種認知,一種是認為這些教輔書沒幾本好的,不屑一顧;另一種又剛好相反,認為教輔書比教科書高明而且好用。這些觀點都比較片面,實事求是地說,教輔書有糟粕,也確有精品,而我們就要從書山中找出對自己最適合、最有用的書。
那用什麼方式找呢?圖書館裡的書可謂堆成山,如果一本本去看,那顯然不科學也不現實,那麼我們就要用一些閱讀方法來挑選。具體來說,它有以下三種挑選方式。
1、跳躍式閱讀
讀書時不要逐句逐段,而是跳躍式的,讀開頭、讀領頭句、讀結尾。
2、掃描式閱讀
即閱讀時視線要垂直移動,「瞄準」重要字詞即可,如同人們平時所說的「一目十行」。通過快速閱讀的練習,就能很快抓住關鍵詞語,理解內容的意思。比如閱讀「那麼,有沒有一種快速閱讀的方法呢?」時,只要抓住「有沒有、快速閱讀」這兩個關鍵詞語,就理解這個句子的基本意思了。
3、組合式閱讀
它要求不是一字字地看而是一組組地看。要想做到群體式閱讀,需要經過不斷的訓練。你可以找一篇比較通俗易懂的短文來進行「群讀」,訓練自己一次「掃視」3~5個字。這樣經常進行訓練,閱讀速度就能大大提高。
掌握這種快速閱讀的記憶方法,不僅對自己挑選高質量的教輔書有益,對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也有很大的幫助。但是挑選教輔書,也要適當即可。畢竟課本基礎是最重要的,怪題、偏題以及難題,畢竟出現的概率不會很高。
不能以教輔書作為課本基礎知識的代替品,因此同學們在挑選和閱讀參考書時務必練就一套方法,快速閱讀一遍即可,不用怎麼細讀,然後從當中選出一本最適合自己的就可以了,這才是幫助自己提升成績的最好辦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