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始之前,很多家長、學生都喜歡去書店或者在網上購買跟新學期科目相對應的教輔書籍,希望通過這些對課文內容有詳細解讀的輔導書在學習上幫助學生提高成績。
但其實,這類教輔書對學生的幫助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般大,有時候,少用教輔書反而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你知道這又是為什麼嗎?
接下來,我就來向大家解釋解釋其中的緣由所在。
為什麼少用教輔書卻對學生的幫助更大?
我們都知道,教輔書是教學輔導類圖書資料,是輔導教材的參考書籍,往往都是由課本上的內容加知識講解和習題組成的。
但是用多了教輔書卻有兩個弊端,你知道是哪兩個嗎?
一、容易養成對教輔書的依賴性。
很多學生都購買教輔書,美其名曰方便自己學習和參考,但是教輔書一旦用多了,也會逐漸產生對它的依賴性。
因為教輔書裡有對教材內容的解讀、對課內問題的分析還有不少課外作業的答案,很多同學拿著教輔書代替了課本,面對老師的提問也索性照本宣科地將教輔書上的解讀念出來,全然不經過自己大腦的思考,一切問題都從教輔書中找答案。
日復一日,學生的思維方式就會逐漸固化,不願意再去動腦筋思考老師的問題,不願意花時間重複值得記憶的腳註、生詞、詳解。因為這些東西在教輔書上一目了然,不懂的時候只需要翻開教輔書一看便知。
但是這樣使用教輔書只會加大自己對其的依賴程度,對於真正提高自己的學習沒有半點好處。
二、會讓自己忽視預習、複習的作用,養成懶散的習慣。
因為有了教輔書,有了最官方 、最詳細的腳註和課文釋義,學生就容易減少對預習、複習課文的次數。明明有一本什麼答案都有的「萬能鑰匙」,為什麼還要自己花時間費精力地去一個字一個字地翻閱、查找呢?
殊不知一旦減少了對課文的預習和複習,就會跟課文內容漸行漸遠。只顧著快速翻閱答案,忽略了自己思考得出答案的過程,這樣對學習是一點進步都沒有的。
那麼學生又該如何用好這本教輔書呢?
教輔書不是一無是處,用好了也是能夠幫助學生學習的,但是要講究方法,少用、精用。
用手寫,往往比用眼睛看更能加深記憶。所以要杜絕通過教輔書直接翻閱答案,而是用腦子去思考,先得出自己的答案,再結合教輔書去參考。
同時要明確教輔書的意義,這是用來幫助自己提高成績的一種輔助手段,而不能用來代替學習的過程。在學習這件事情上,凡事都要親力親為,學習最重要的目的不是到達終點,而是享受過程。
結語
說了這麼多,各位同學一定要慎用教輔書,不要變成了它的「傀儡」噢!只有用好它,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成績,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如果大家有不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