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廖晶蓉報導 身份不明的患病流浪者倒在街頭誰出搶救費?對於這樣政策覆蓋不足領域開展的醫療救助,昆明市慈善總會積極籌措資金進行查缺補漏,迄今已上報昆明市財政局撥付629萬餘元。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昆明市慈善總會二屆二次會員大會獲悉,自2015年《昆明市疾病應急救助實施方案》出臺以來,昆明市全面啟動疾病應急救助工作,辦公室設在市慈善總會。從那時候開始,如果遇到無身份姓名、無負責機構或人員、無搶救經費的「三無」患者突發疾病產生的搶救費,或者不是低保戶或建檔立卡戶、但經濟窘迫的家庭住院錢不夠等問題,疾病應急救助基金都可以依照政策給予一定程度的救助。
在昆明市第三人民醫院急診科裡的「紅區」護理室裡,常年都有病倒路邊的「三無」患者被路人撥打120後送到這裡。急診科負責人告訴記者,2015年《昆明市疾病應急救助實施方案》出臺之前,醫院對這些患者很頭疼:不能不治,但治療費用沒著落。而全面啟動疾病應急救助工作以後,救治身份不明的急症重症患者的費用,有了報銷的地方。
對於醫院來說,基金的申報也不複雜。醫院接到「三無」患者,按照相關程序登記之後,按照門診標準進行救治,隨後與公安部門對接,確認患者的「三無」身份,出具證明,形成材料上報。市疾病應急救助基金管理辦公室每年多次組織醫療、財政方面的專家進行評審,評審符合標準的費用,就由財政部門撥付到醫院。
至今,申報疾病應急救助基金的醫療機構共有21家(包括3家民營醫療機構),申報疾病應急救助基金患者873人次,市疾病應急救助基金管理辦公室審核救助基金721萬餘元,上報昆明市財政局批准629萬餘元,已經及時全額撥付到各申報醫療機構,並對審核不合格的原因,給予了書面回復。
此外,昆明市慈善總會已設立昆明骨科醫院骨骼健康助醫專項基金、昆明聖瑪莉婦產醫院疾病與健康專項基金、腦健康七彩慈善基金(昆明軍海腦科)、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愛護肛腸公益活動專項基金、南大腦科神經精神類疾病慈善助醫專項基金、健康扶貧·慈善光明行助醫基金、福彩公益金大病醫療救助基金、關愛腎病專項基金共8個,募集項目基金540萬元,截至今年7月31日共支出救助金530萬元,專項救助家庭困難的重特大病患者3877人次。
昆明市慈善總會目前已經選舉產生第三屆理事會,總會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廣泛開展助醫助殘、助學助教、扶老助孤等慈善救助活動,著力提高開展慈善活動、做好慈善項目、服務困難群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