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仲:建立長效救助機制 給自閉症患者終生關懷

2020-12-22 中國山東網

  「自閉症患者經過早期診斷和康復治療,生活是可以自理的,也是可以自立的。」山東省政協委員、香港安安國際自閉症教育基金會理事長由仲在接受中國山東網採訪時說,他今年帶了關於對自閉症人士義務教育和職業培訓的提案,倡導建立長效救助機制為自閉症患者提供終生關懷。

  按每年新生兒1300萬計算,我國每年新增近16萬自閉症患

  自閉症又叫孤獨症, 2006年中國殘聯將其列為精神殘疾。兒童精神類殘疾裡96%的患兒是因為自閉症。美國衛生署將其列為十大難症之首,可以說是世界上最難治療的疾病之一。

  去年三月底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發布統計數據:自閉症發病率繼續呈快速上升趨勢,新生兒發病率已上升為1:88。根據此發病率我國的患者人數遠遠高於目前估計的250萬,由於此病無法徹底治癒,按我國每年新生兒1300萬計算,則每年將新增近16萬患兒。

  由仲介紹說,目前在香港的康復機構,對自閉症患者的接納能力達到新生兒的80% ,有近5萬名患者的接納能力。但是,內地對自閉症患者的重視和關懷似乎還遠遠不夠。

  政府工作報告提交「對0—6歲殘疾兒童實施免費搶救性康復」 意義重大

  政府工作報告中「繼續對0—6歲殘疾兒童實施免費搶救性康復」 ,由仲委員認為,這個舉措意義重大。「 6歲之前是孤獨症患者的搶救性康復期,如果真的可以得到實施,對殘疾孩子和他們的家庭是一個非常大的福音。」

  自閉症孩子「上學難」 應建立長效救助機制,提供堅實的社會保障

  隨著年齡的增大和病情的不確定性,「上學難」擺在了每一位自閉症孩子的面前。

  自閉症患者經過早期診治和康復治療,生活是可以自理的,經過教育培訓,也可以具有一定的勞動能力,而如果不經過康復治療和教育,病情不斷發展,就可能發展成精神分裂。因此,由仲委員在提案中呼籲:「有必要建立長效的救助機制,重點解決學齡期職業技能培訓、就業和社會保障等問題,並從社會福利保障等多方面不斷完善法規條例,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堅實的社會保障。」

  香港安安國際自閉症教育基金會資助內地患兒

  目前,香港安安基金會主要幫助內地自閉症患者,給予資金和技術方面的支持,從2006年開始,有接近2000萬港幣的資金投入。目前在國內設有三個康復中心,分別在山東濟南、福建福州和浙江台州,可以接納300多個孩子的康復治療,以救助取得殘疾證且家庭生活困難的患兒為主。

  由仲說,自閉症患兒有極強的可塑性,通過早期診斷、早期幹預和持續性的科學有效培養是可以融入社會成為有用之才的。但目前我國在自閉症問題上投入不夠,加快自閉症人士義務教育和職業培訓刻不容緩。(趙明明)

1、凡本網專稿均屬於中國山東網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中國山東網的作者姓名。

2、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山東網)」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核實確認後儘快處理。

3、因使用中國山東網而導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約毀壞、誹謗、版權或智慧財產權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種損失等,中國山東網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4、一切網民在進入中國山東網主頁及各層頁面時視為已經仔細閱讀過《網站聲明》並完全同意。

相關焦點

  • 以公園輻射半徑為依託 建立野生動物救助長效機制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野生動物的重要指示批示,有效落實「一法一辦法」「兩個決定」,切實加強野生動物保護,武漢市江漢區園林局建立野生動物聯動保護機制,以公園輻射半徑為依託 ,由區屬七家公園和綠化隊承擔轄區內野生動物保護救助職責,建立野生動物救助長效機制。
  • 洛陽加大自閉症患者救助力度 探索居家、社區託養照料模式
    對自閉症患者救助力度不斷加大  市殘聯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自閉症逐漸得到社會關注,確診率也提高了很多。對於自閉症兒童,要及時幹預,越早治療越好。然而由於缺少專業的訓練機構、家長認識不足等因素,一些孩子錯失了訓練時機。
  • 世界自閉症關注日|在康復與教育之外,為什麼強調家庭救助?
    2020年4月2日是第13個「世界自閉症關注日」,今年的主題是「格外關心 格外關注 - 推動建立孤獨症家庭救助機制」。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自閉症群體,關注自閉症家庭。1/ 自閉症並不是罕見疾病!
  • 人大代表劉小兵:建議開展自閉症患者全面摸底調查 建立成年患者託...
    比如,更難得到公眾的理解、家庭經濟壓力更大、政策更加不適用,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由於成年自閉症患者已經無法再接受義務教育,加上現在沒有針對性的託養機構,導致成年自閉症患者家庭照料壓力巨大。劉小兵建議,建立成年自閉症患者託養機構,是解決上述困境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是殘疾人事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
  • 建立長效保障機制 不折不扣脫貧攻堅
    脫貧後,一定不能返貧,要建立防止因病致貧返貧的長效保障機制,完善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的各方面制度。領導雖有掛鈎分工,但一定不能做表面功夫,要特別關注貧困戶就業、就醫、就學、住房安全等問題,確保空殼村、薄弱村全部摘帽,村部無址辦公的情況全部解決。
  • 自閉症2012年中國十大新聞
    根據關注和影響程度評選出來的中國自閉症十大新聞。一、殘疾兒童康復救助「七彩夢行動計劃」在各省全面實施繼制定《貧困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項目實施方案》後,於2011年再次出臺《殘疾兒童康復救助「七彩夢行動計劃」》,指出中國殘聯在2011年至2015年間,由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補助資金,支持各地實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項目。該計劃於2012年度在全國各省市全面鋪開。
  • 五育融合 機制長效
    2021年1月19日,上海市民辦協和雙語尚音學校舉行了閔行區教育科研重點項目《育人為本的家校合作長效機制的實踐研究》中期論證會。參加論證的專家和領導有: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導中心鬱琴芳博士,閔行區教育學院德研中心主任賈永春,滬上知名家庭教育專家茅念新。課題組成員和學校德育骨幹團隊一起觀摩了本次活動。中期論證會由閔教院九年學段科研員彭爾佳主持。
  • 建立針對性託養機構,為成年自閉症患者紓困|代表委員議政錄
    而建立成年自閉症患者託養機構,是解決上述困境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是殘疾人事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自閉症群體目前面臨的困境,主要是相關法律政策缺位。目前,國家針對殘障人士制定的政策法規,不適用於自閉症群體。自閉症的成因及表現較為複雜,與傳統意義上的精神殘疾不同,難以通過藥物治療。其核心障礙在於語言障礙和社交功能缺失,不能簡單定義為精神殘疾。
  • 防止反彈 控輟保學需要建立和完善長效機制
    這些成績來之不易,也是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的一個難題,容易反覆、容易反彈,因此迫切的需要建立和完善長效工作機制。」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說。今天,國新辦舉辦新聞發布會,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對決戰決勝教育脫貧攻堅情況進行了介紹。呂玉剛介紹,首先要聚焦重點地區。
  • 「星星的孩子」值得被溫柔以待:多維度探析上海市自閉症兒童的救助...
    希望筆者的這次調研能夠讓社會給予自閉症兒童更多的關注並真正付諸於行動,也希望能夠對上海市自閉症兒童以及全國自閉症兒童的治療與救助給予一定幫助。 「三位一體」的救助現狀上海市對於自閉症兒童的救助現狀目前主要可以分為三塊內容:早期社交篩查、康復教育救助、就學及未來就業輔助。
  • 憨福兒職業康復訓練,為自閉症者家庭燃點希望之光
    近日,中國精神殘疾人及親友協會發布了2020年世界自閉症日的中國宣傳主題:「格外關心 格外關注」——推動建立孤獨症家庭救助機制。這一主題是基於今年疫情爆發以來產生的社會短板,以及今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契機,在機制上建立孤獨症家庭救助體系,為自閉症人士及其家庭的發展提供保障。
  • 建立雲南大病救助服務站 輕鬆籌用行動鞏固脫貧成果
    這無疑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而為了鞏固脫貧成果,全國領先的健康保障平臺輕鬆籌響應國家號召,助力構建穩定脫貧長效機制,防止一些大病患者和他們的家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輕鬆籌於近日在雲南設立了大病醫療救助服務站,為符合救助條件的病患提供優質、便利、有效的服務。直擊病患現實難題,用行動保障貧困大病人群。
  • 丹鳳縣建立健全送教上門長效機制
    ——建立送教上門學生準確認定長效機制。動態做好殘疾兒童就學方式的認定工作,準確定位送教上門的對象。送教上門的學生為不能到學校就讀、年齡在6-15周歲的義務教育階段適齡重度殘疾兒童少年。嚴禁將能在特教學校就讀,甚至可以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的殘疾學生,確定為送教上門對象。
  • 憨福兒職業康復為自閉症者家庭燃點希望之光
    近日,中國精神殘疾人及親友協會發布了2020年世界自閉症日的中國宣傳主題:「格外關心 格外關注」——推動建立孤獨症家庭救助機制。這一主題是基於今年疫情爆發以來產生的社會短板,以及今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契機,在機制上建立孤獨症家庭救助體系,為自閉症人士及其家庭的發展提供保障。
  • 以琳將建自閉症生命全程支持體系學校!
    召集相關部門立馬開展工作這麼多年,我一直呼籲建立自閉症生命全程關懷體系,六年了,每年的政協提案中我都呼籲。生命全程關懷是指在生命存續期間,自閉症患者持續需要康復、教育和在他人的幫助下生活、成長和發展。由於自閉症核心症狀的終生性,自閉症患者在不同生命階段面臨的問題和需要的支持不同,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對接,才能使上一個環節的成效保持和鞏固,才能不斷促進自閉症患者的社會功能,使其最大限度地形成生活能力和發展可能。
  • 恩啟與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建立VB-MAPP實驗示範基地,共賦自閉症...
    12月22日,恩啟(暨北京正在關懷科技有限公司)與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以下簡稱:南京特師)舉辦了戰略合作協議的籤約儀式。恩啟副總裁吳佳睿、教研總監徐紫薇、愛迪因江蘇區負責人繆寒露以及公司相關人員,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姜玉泉、康復科學學院院長張茂林,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和部分專業教師共同出席了籤約儀式。
  • 世界自閉症日:中國專家強調對孤獨症患者的救助是社會問題
    中新社北京4月2日電 (記者 王祖敏)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孤獨症)關注日」。北京市孤獨症兒童康復協會會長、北京大學第六醫院主任醫師賈美香教授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稱,對孤獨症患者的救助不只是醫療問題,也不僅僅是殘疾人事業的一部分,更是一個社會問題。
  • 建立網際網路金融治理長效機制
    專家認為,要依法規範和發展數字經濟,健全數字規則與數據法治,建立網際網路金融、金融科技法律治理的長效機制,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開展金融創新。北京市法學會網際網路金融法治研究會第一屆理事會第四次會議同時舉行,會長張柔桑在工作報告中回顧了一年來的工作,提出明年的主要任務,強調要積極回應社會期待,著眼於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謀劃開展學術研究。
  • 關於建立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
    關於建立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 2015-09-08來源:教師司 河海委發〔2015〕3號各黨委、總支、直屬支部,各單位
  • 北京科技大學探索建立大學生社會實踐長效機制
    近年來,北京科技大學黨委從人才培養的戰略高度出發,認真貫徹落實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意見》,積極從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制度體系、運行體系、培訓體系、評價機制和安全教育等方面,探索建立了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長效機制,取得了顯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