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患者經過早期診斷和康復治療,生活是可以自理的,也是可以自立的。」山東省政協委員、香港安安國際自閉症教育基金會理事長由仲在接受中國山東網採訪時說,他今年帶了關於對自閉症人士義務教育和職業培訓的提案,倡導建立長效救助機制為自閉症患者提供終生關懷。
按每年新生兒1300萬計算,我國每年新增近16萬自閉症患兒
自閉症又叫孤獨症, 2006年中國殘聯將其列為精神殘疾。兒童精神類殘疾裡96%的患兒是因為自閉症。美國衛生署將其列為十大難症之首,可以說是世界上最難治療的疾病之一。
去年三月底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發布統計數據:自閉症發病率繼續呈快速上升趨勢,新生兒發病率已上升為1:88。根據此發病率我國的患者人數遠遠高於目前估計的250萬,由於此病無法徹底治癒,按我國每年新生兒1300萬計算,則每年將新增近16萬患兒。
由仲介紹說,目前在香港的康復機構,對自閉症患者的接納能力達到新生兒的80% ,有近5萬名患者的接納能力。但是,內地對自閉症患者的重視和關懷似乎還遠遠不夠。
政府工作報告提交「對0—6歲殘疾兒童實施免費搶救性康復」 意義重大
政府工作報告中「繼續對0—6歲殘疾兒童實施免費搶救性康復」 ,由仲委員認為,這個舉措意義重大。「 6歲之前是孤獨症患者的搶救性康復期,如果真的可以得到實施,對殘疾孩子和他們的家庭是一個非常大的福音。」
自閉症孩子「上學難」 應建立長效救助機制,提供堅實的社會保障
隨著年齡的增大和病情的不確定性,「上學難」擺在了每一位自閉症孩子的面前。
自閉症患者經過早期診治和康復治療,生活是可以自理的,經過教育培訓,也可以具有一定的勞動能力,而如果不經過康復治療和教育,病情不斷發展,就可能發展成精神分裂。因此,由仲委員在提案中呼籲:「有必要建立長效的救助機制,重點解決學齡期職業技能培訓、就業和社會保障等問題,並從社會福利保障等多方面不斷完善法規條例,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堅實的社會保障。」
香港安安國際自閉症教育基金會資助內地患兒
目前,香港安安基金會主要幫助內地自閉症患者,給予資金和技術方面的支持,從2006年開始,有接近2000萬港幣的資金投入。目前在國內設有三個康復中心,分別在山東濟南、福建福州和浙江台州,可以接納300多個孩子的康復治療,以救助取得殘疾證且家庭生活困難的患兒為主。
由仲說,自閉症患兒有極強的可塑性,通過早期診斷、早期幹預和持續性的科學有效培養是可以融入社會成為有用之才的。但目前我國在自閉症問題上投入不夠,加快自閉症人士義務教育和職業培訓刻不容緩。(趙明明)
1、凡本網專稿均屬於中國山東網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中國山東網的作者姓名。
2、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山東網)」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核實確認後儘快處理。
3、因使用中國山東網而導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約毀壞、誹謗、版權或智慧財產權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種損失等,中國山東網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4、一切網民在進入中國山東網主頁及各層頁面時視為已經仔細閱讀過《網站聲明》並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