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福兒職業康復為自閉症者家庭燃點希望之光

2021-01-09 環球網

近日,中國精神殘疾人及親友協會發布了2020年世界自閉症日的中國宣傳主題:「格外關心 格外關注」——推動建立孤獨症家庭救助機制。這一主題是基於今年疫情爆發以來產生的社會短板,以及今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契機,在機制上建立孤獨症家庭救助體系,為自閉症人士及其家庭的發展提供保障。

據公開數據顯示,中國的自閉症人群數量已經達到1400萬人左右,佔中國人口數量的1%,每年新增數量還在逐年增長,這讓我們無法忽視這一特殊群體的生存狀態。

自閉症也叫孤獨症,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社會交往障礙」、「交流障礙」、「興趣狹窄」及「精神發育遲滯」等。社會交往能力的嚴重缺失和孤獨的生活狀態,導致這一群體長期「生活」在一顆與眾不同的、相對獨立的「星球」,他們也因此被稱為「星星的孩子」。

回歸家庭,不應是成年自閉症人士僅有的出路

目前,治療自閉症較為有效的方法是,採用綜合性教育和訓練,輔以藥物及心理治療。由於病因未明,缺乏醫學治療措施,核心症狀可能持續終生等特點,孤獨症人士需要終生支持,家長承受著長期的心理和經濟壓力,幫助孤獨症人士融入社會和有質量的生活,需要建立完善的社會支持體系。自1983年我國診斷第一例自閉症患兒以來,首批患者已過而立之年,找不到工作、離開學校後無處可去,只能回歸家庭,這是大量成年自閉症人士僅有的出路,然而,家庭環境的單一化不僅不能有助於他們的繼續康復,反而是推動其綜合能力逐漸退化的重要因素。

「養老院嫌他小,孤兒院嫌他大,放精神病院孩子害怕。」電影《海洋天堂》裡這句無奈的話,正是很多大齡自閉症家長的切身感受:「孩子大了,越大越難。」 畢業了無事可做,長期閒呆在家裡,語言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等都在退化,家庭環境給不了孩子成長所需要的多維度社會支持,這是一種沒有希望的日子。

「我們老了,不在了,孩子怎麼辦?」這是所有大齡自閉症家長不得不面對的終極難題,也是石頭的媽媽最為擔心的問題,她和石頭經歷過很多自閉症家庭都發生過的故事,而不同的是,兩年多以前,石頭媽媽送石頭去參加的一個職業康復訓練營,為這個家庭帶來了不小的改變。

石頭(小名)今年23歲,自閉症3級,初中和職高就讀於特教學校。石頭小時候跟其他自閉症孩子差不多,有非常多的行為問題。他經常重複說一些沒有意義的話;上課時用削尖的鉛筆扎同學;把學校的英語磁帶都洗掉;練習騎自行車時壓別人的腳;去外面吃飯時經常搶別人的東西;從樓上往下扔東西……

石頭媽媽無奈地說,作為這樣孩子的家長,真的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孩子做錯事了,我們要賠禮道歉,要帶人家去醫院看病,要賠償經濟損失,要挨人家的數落。

不得不說,石頭是幸運的,2017年7月他在特教學校職高畢業前夕,參加了北京憨福兒公益基金會發起的「幫憨福兒找回勇敢的心」公益項目,主要是為大齡心智障礙者提供職業技能訓練和職業素養教育,經過一年多的訓練,石頭改掉了很多問題行為,還逐漸學會了獨自乘坐地鐵,再換乘公交車,每天花三個小時來往於家和訓練營,有時還會帶上幾片自己親手製作的曲奇給媽媽,他說:「媽,這是我做的曲奇,你嘗嘗!」說這話時,他眼睛裡閃著光。

2018年底,石頭在憨福兒基金會的幫助下,有了正式工作,做餅乾,畫彩繪,還經常參加志願融合活動,他的精細動作能力和語言能力都在不斷提升。很多自閉症家長出於保護,不敢放手讓孩子長時間單獨與人相處,而石頭媽媽感觸最大的一點就是,如果家長不放手,替孩子做很多原本該由他自己做的事,結果孩子無法通過錯誤行為糾正去自己慢慢感悟和成長,而家長永遠也不會知道孩子的潛力有多大。家長都會有老的一天,不可能永遠做孩子的保護傘。

石頭媽媽語重心長地說,「家庭只能提供孩子成長的單一環境,要融入社會,就需要在複雜的社會生態系統中去歷練和學習,包括友善的勞動環境、同齡夥伴的陪伴成長,與友愛的志願者交流進而慢慢延伸到與其他人的溝通交流等等,這個生態系統就不是家庭自身能提供得了的。」

職業康復訓練,不止於職業技能培訓

目前,國內有很多機構提供兒童自閉症康復訓練,而服務14歲以上的大齡自閉症的機構卻鳳毛麟角。孩子畢業後就只能長期封閉在家,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大齡自閉症家長一直處於焦慮狀態的原因。石頭接受職業康復訓練的北京憨福兒公益基金會,成立於2013年底,主要為大齡心智障礙者提供職業康復訓練。這並不是單一流程的重複性訓練,真正實施起來也遠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憨福兒基金會理事長錢林湧說,「很多孩子認知能力低下並伴有適應行為障礙,抽象地教他們學習工作技能效果非常不好。憨福兒職業康復訓練是在真正的工作環境下去訓練,輔導員會結合每個孩子的特點,提供個別化訓練輔導,這當中有要求、有鼓勵、有同輩小夥伴的友誼、有合理便利的勞動環境,這些因素對大齡孩子的成長很重要。」

憨福兒不僅教授彩繪、烘焙技術,還提出了「朋輩促進作用」 和禪修中的「心地法門」,前者是讓年齡相仿的自閉症人士在同一個環境中學習訓練,相互交流、彼此促進;後者教學員們隨時省察自己內心的想法,老師隨時可能會問學員在想什麼,學員們也逐漸學會了把自己當時的所思所想用語言表達出來。

在訓練營一年多的時間裡,石頭不僅改掉了刻板重複無意義語言的問題,還懂得了同伴之間的情感關懷和合適的語言表達,更讓石頭媽媽意想不到的是,過去從沒有料理過自己生活的石頭,竟然能在周末回家時親手做一頓美味的火鍋與父母共享,石頭的進步與成長讓父母看到了希望。2019年底,憨福兒就業訓練基地搬到了河北張家口涿鹿經濟開發區,學習、工作環境配置合理,住宿條件和居家環境相當。石頭跟媽媽說,涿鹿比家裡好,家裡太吵睡不好。逐鹿不僅空氣品質好,每到晚上星空淨澈,沒有噪聲汙染。這是因為很多自閉症人士聽覺非常靈敏,夜晚城市裡的噪聲會影響到他們的睡眠質量。

其實,對於大齡自閉症人士而言,通過工作取得的價值認可遠大於養家餬口的意義,他們從一個資源消耗者轉變為價值創造者,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社會的尊重和認可,從而找到自信、實現個人價值,這種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滿足是身心健康的重要前提。如今,石頭已經是憨福兒籤訂勞動合同的正式員工,他在學習和工作中獲取到的快樂、自信、進步和成長還在不斷延伸,然而,還有更多和石頭一樣的自閉症人士需要這樣的人生出口,憨福兒也需要更多的社會資源、自閉症家庭的共同支持,來實現持續有效的職業康復訓練。

相關焦點

  • 憨福兒職業康復訓練,為自閉症者家庭燃點希望之光
    這是所有大齡自閉症家長不得不面對的終極難題,也是石頭的媽媽最為擔心的問題,她和石頭經歷過很多自閉症家庭都發生過的故事,而不同的是,兩年多以前,石頭媽媽送石頭去參加的一個職業康復訓練營,為這個家庭帶來了不小的改變。(石頭正和其他小夥伴聽輔導員講解彩繪筆法訓練成果。
  • 青春公益同行2019 溫暖助力憨福兒
    2019年1月3日,溪谷娛樂工作人員與旗下藝人李鈺、朱小剛、葉世傑共同來到北京憨福兒公益基金會,進行了名為「青春與愛同行,憨福兒有愛更溫暖」的公益活動,在寒冬中向需要幫助的人傳播溫暖、也向社會傳遞正能量。在我們的生活裡,有著這樣一群「長不大」的孩子們。
  • 青春與愛同行,鴻坤物業志願者走進憨福兒公益基金會
    他們的世界永遠澄澈,沒有一般人的煩惱與浮躁,我們稱呼他們為「憨福兒」。憨福兒主要包括智力障礙、自閉症和唐氏症候群等心智障礙者群體,他們普遍存在適應性行為障礙,因而很難融入到正常的社會當中。數據顯示,全國憨福兒約2000萬人口,就業率不到10%。2019年3月30日,鴻坤物業聯合中國傳媒大學志願者協會、噢啦公益到往憨福兒公益基金會,進行關愛心智障礙大朋友公益志願者活動。
  • 自閉症康復費用
    當兒童被診斷為自閉症後,很多家長會有自責的情緒,總懷疑是因為自己在對孩子的教養方式上犯了什麼錯誤,比如把孩子交給長輩撫養,而長輩性格又很保守、內向;或自己工作太忙,沒時間陪孩子玩等。而事實上,自閉症是一種大腦廣泛發育障礙,是先天性的疾病,與父母的教育方式並無直接關係。
  • 世界自閉症關注日|在康復與教育之外,為什麼強調家庭救助?
    圖片來源:Pixabay主要表現為語言交流障礙,部分患兒甚至會出現發育遲緩的情況,在兩三歲時語言能力均存在嚴重的問題,嚴重者會導致語言發育倒退,甚至完全喪失。5/ 在康復與教育之外,為什麼強調家庭救助?自閉症在康復和教育方面有了長足發展,但大多數自閉症患者家庭仍處於「自救」階段,急需建立孤獨症家庭救助機制。
  • 北京自閉症兒童康復師
    當兒童被診斷為自閉症後,很多家長會有自責的情緒,總懷疑是因為自己在對孩子的教養方式上犯了什麼錯誤,比如把孩子交給長輩撫養,而長輩性格又很保守、內向;或自己工作太忙,沒時間陪孩子玩等。而事實上,自閉症是一種大腦廣泛發育障礙,是先天性的疾病,與父母的教育方式並無直接關係。
  • 自閉症兒童康復訓練師資質
    當兒童被診斷為自閉症後,很多家長會有自責的情緒,總懷疑是因為自己在對孩子的教養方式上犯了什麼錯誤,比如把孩子交給長輩撫養,而長輩性格又很保守、內向;或自己工作太忙,沒時間陪孩子玩等。而事實上,自閉症是一種大腦廣泛發育障礙,是先天性的疾病,與父母的教育方式並無直接關係。
  • 恩啟IDEA京杭中心投入運營,為定製化自閉症康復服務打造新模式
    12月19日,恩啟IDEA京杭中心在杭州正式投入運營,IDEA京杭中心位於京杭大運河畔,這裡曾是上百年歷史的老字號企業——張小泉剪刀廠,同為全國知名品牌,這也象徵著恩啟將在自閉症康復教育領域將延續一貫標準,為自閉症兒童及家庭提供優質的服務。
  • 2019世界自閉症日:讓科學之光照亮星空
    2007年12月,第62屆聯合國大會通過第139號決議,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提高自閉症意識日」(簡稱「自閉症日」),至今已有12個年頭。本屆論壇的核心議題為自閉症孩童的教育康復救助。「對於自閉症人群,『科學幹預、主動參與』才是正確的選擇。
  • 以琳,專業自閉症康復訓練 照亮患兒「星空」
    自閉症,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一個陌生的詞。據統計,我國0到14歲的自閉症兒童已超過200萬,並以每年近20萬的速度增長。「星星的孩子」,已經是我們身邊常見的社會性問題。作為全國規模最大、師資隊伍最強、康復水平最高的自閉症患兒康復訓練及教學研究非營利性公益機構之一,青島市以琳康教展能中心20年來始終致力於照亮自閉症患兒的「星空」,成為數以萬計的星寶家庭的「守護者」。
  • 自閉症康復能治好嗎?
    當兒童被診斷為自閉症後,很多家長會有自責的情緒,總懷疑是因為自己在對孩子的教養方式上犯了什麼錯誤,比如把孩子交給長輩撫養,而長輩性格又很保守、內向;或自己工作太忙,沒時間陪孩子玩等。而事實上,自閉症是一種大腦廣泛發育障礙,是先天性的疾病,與父母的教育方式並無直接關係。
  • 20年,她為1.2萬「星兒」點燃希望 全國最大自閉症兒童康復機構以琳...
    經過20年的發展,青島以琳康教展能中心目前是全國規模最大、綜合專業能力最強的自閉症兒童康復訓練教育和研究機構之一,先後有自閉症兒童1.2萬人次在這裡接受康復訓練,為無數自閉症家庭重燃生活希望。擁有青島寧海兩處中心在慶典儀式現場,以琳康教展能中心創始人方靜回顧了以琳的「成長史」。
  • 憨福兒公益基金會榮譽理事中天海通董事長林敏先生走訪憨福兒
    2018年5月15日,在憨福兒就業訓練基地,迎來了中天海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敏先生及助理。林敏先生不僅是一位優秀的企業家,還一直熱心公益事業。  在林敏先生的此次來訪中,憨福兒公益基金會理事長錢林湧先生介紹了機構及憨福兒就業訓練情況。當林敏先生了解到我國心智障礙者的就業率不足百分之十時,表達出深切的關愛。
  • 「有尊嚴地活著」自閉症家庭最真實的心聲
    鳳凰網公益「世界自閉症關注日」特別策劃鳳凰網公益頻道推出特別策劃《夜空中最亮的星,靠近你溫暖我》,希望公眾對自閉症家庭面臨著早期康復訓練、青春期性教育、融合教育、終生陪護及大齡自閉症人群就業養老等多方面困境有更深入的了解,幫助更多自閉症家庭重建信心、走出困境,呼籲推動自閉症相關服務政策的支持和建立,真正為自閉症人群「有尊嚴地活著」提供更多的社會保障。
  •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小兒自閉症的康復
    當兒童被診斷為自閉症後,很多家長會有自責的情緒,總懷疑是因為自己在對孩子的教養方式上犯了什麼錯誤,比如把孩子交給長輩撫養,而長輩性格又很保守、內向;或自己工作太忙,沒時間陪孩子玩等。而事實上,自閉症是一種大腦廣泛發育障礙,是先天性的疾病,與父母的教育方式並無直接關係。
  •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自閉症康復案例
    當兒童被診斷為自閉症後,很多家長會有自責的情緒,總懷疑是因為自己在對孩子的教養方式上犯了什麼錯誤,比如把孩子交給長輩撫養,而長輩性格又很保守、內向;或自己工作太忙,沒時間陪孩子玩等。而事實上,自閉症是一種大腦廣泛發育障礙,是先天性的疾病,與父母的教育方式並無直接關係。
  • 愛心義賣助力「憨福兒」就業
    當日,為「助力憨福兒就業」,讓「憨福兒」(心智障礙者)更好地融入社會,北京憨福兒公益基金會在北京印象城舉辦公益義賣活動,活動現場「憨福兒」親手繪製的茶杯、調味罐、茶葉罐等數十種手工產品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目光。
  • 自閉症無法治癒,為什麼還要進行康復?
    這些「星星的孩子」都是含苞待放的花朵,然而當這些美麗的花朵還沒來得及綻放的時候,就不幸生了病,讓整個家庭都陷入不幸之中,給患者個人,家庭,社會都會帶來很大的危害。目前,自閉症還沒有完全治癒的方法。 為什麼自閉症是不可能康復的,還要給孩子做康復?
  • 自閉症無法治癒,為什麼還要康復治療?
    據統計,我國目前大約有1300萬自閉症患兒,平均每100個孩子中就有一個自閉症,全球目前自閉症患兒已經超過6700萬。這些「星星的孩子」都是含苞待放的花朵,然而當這些美麗的花朵還沒來得及綻放的時候,就不幸生了病,讓整個家庭都陷入不幸之中,給患者個人,家庭,社會都會帶來很大的危害。目前,自閉症還沒有完全治癒的方法。
  •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自閉症康復學校收費
    當兒童被診斷為自閉症後,很多家長會有自責的情緒,總懷疑是因為自己在對孩子的教養方式上犯了什麼錯誤,比如把孩子交給長輩撫養,而長輩性格又很保守、內向;或自己工作太忙,沒時間陪孩子玩等。而事實上,自閉症是一種大腦廣泛發育障礙,是先天性的疾病,與父母的教育方式並無直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