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陽的十句話,讀好享用一生

2021-02-13 江蘇招生快訊

友情提示  

打開「江蘇招生快訊」公眾號,點擊右上角圖標,再點「置頂公共號」,即可優先關注本號推送的文章。  

名牌小學直通車,籤約!包通過

全腦開發 | 照相識字 | 手腦速算 | 嬰幼八國語言

幼小銜接 | 創意美術

3D列印  | 樂高  | 機器人  | 編程  | 航模  | 創客 

諮詢電話:025-51507777     51508888

值得關注     值得分享

王陽明,被《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當年明月稱為「千古第一等人」。

他官至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釋道三家,開創出了堪稱儒學新局面的心學,被認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聖人。

他還領兵平亂剿匪,用極少的代價閃電般地徹底擊敗了數倍於己的敵人。作為史上罕見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人,王陽明為後世留下了很多經典語錄。

下面這十句,尤其精彩,堪稱說盡了心學的高明境界。

1、王陽明: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

——立什麼樣的志,成什麼樣的人。

>>>>故事背景:

1483年,王陽明在北京的私塾讀書。有一天,他一本正經地問老師:「何謂第一等事?」這相當於是在問,人生的終極價值是什麼?

他的老師吃了一驚,因為從來沒有學生問過他這樣的問題。但他還是很快作出了堅定的回答:「當然是讀書做大官啊!」

王陽明嚴肅地看著老師說:「我認為不是這樣。」頓了頓,一臉鄭重地繼續說道:「我以為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

中國有句老話,叫三歲看老。中國的古人,也一向高度強調立志的重要性。王陽明從小立志做聖賢,後來果然成為聖賢,則為此作出了最好的詮釋和證明。

立志為什麼重要?因為志向就是意志,就是方向。只有如此,人在有限的時間精力和複雜的現實之下,才可能意志堅定、少走彎路,而大大提高完成目標的可能性。

2、王陽明:我以落第動心為恥。

——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

>>>>故事背景:

1496年,王陽明在會試中再度名落孫山。有人在發榜現場未見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陽明卻無動於衷。大家以為他是傷心過度,於是都來安慰他。

王陽明臉上略過一絲滄桑的笑,說:「你們都以落第為恥,我卻以落第動心為恥。」

人生中會遇到很多的艱難困苦,越是在這種時候越能體現人的心性修養。尋常人往往慌亂悲戚,唯有修養深厚者能做到泰然處之。文天祥說:時窮節乃現。

如何才能擁有這種自覺和修養呢?王陽明還有一句話,道出了所有: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艱難困苦,正是對心性的最好磨礪。

3、王陽明:他一疑,事就成了。

——人沒有堅定的信念,就容易被人利用。

>>>>故事背景:

王陽明在平定寧王朱宸濠的叛亂中,曾用過一個偽造公文的計謀。

他偽造了答覆朱宸濠手下重臣李士實和劉養正投誠的書信,再偽造朱宸濠手下指揮官們的投降密狀。

然後讓人去和平時與朱宸濠結交的人相談,在會談結束後故意把這些公文遺落。自然,這些偽造的公文統統都到了朱宸濠手裡。

有地方官員對王陽明的這些計謀不以為然,問他「這有用嗎?」王陽明不答反問:「先不說是否有用,只說朱宸濠疑不疑。」有官員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會疑。」王陽明笑道:「他一疑,事就成了。」

這個故事,同時告訴了我們修養和做事的秘訣。

對於修養,為什麼「他一疑,事就成了」?因為這樣的人做不到一心不動,於是就有了被人迷惑和利用的可能。計謀、策略只能應對一事,修養則可以應對一生。前者總是悔之晚矣,後者往往有備無患。

對於做事,人往往要麼怯懦,要麼只有血氣之勇。王陽明則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要攻心為上,力求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4、王陽明: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有一顆強大的內心,便能無往而不勝。

>>>>故事背景:

有弟子問王陽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陽明回答:哪裡有什麼技巧,只是努力做學問,養的此心不動;如果非要說有技巧,那此心不動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無幾,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王陽明舉例子說,當時和朱宸濠對戰時,我們處於劣勢,我向身邊的人發布準備火攻的命令,那人無動於衷,我說了四次,他才從茫然中回過神來。這種人就是平時學問不到家,一臨事,就慌亂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飛來的,而是平時學問純篤的功勞。

為什麼「此心不動」是唯一的技巧呢?因為心不動才能冷靜,冷靜才能沉著,沉著才能在危機面前正常甚至超常發揮,所謂急中生智。如陽明先生所說,這不是天外飛來的。

事事講技巧,似乎看著聰明,其實都是投機者的小聰明。只有真正的智者,才會從大本大源上找依靠,老老實實做功夫。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大巧若拙」。

如何做功夫呢?王陽明在這裡指出了另一條路——努力做學問。諸葛亮說「非學無以廣才」,對於才能和修養,讀書學習就算不是唯一的路,也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一條路。

5、王陽明: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說甚麼!終日眼睜睜看甚麼!

——順應自己的本性,保持自己的良知。

>>>>故事背景:

王陽明在一座寺廟中看到一個枯坐的和尚,據說已不視不言靜坐三年。

王陽明笑了笑,就繞著和尚走了幾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

最後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準了和尚,冷不防地大喝一聲:「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說甚麼!終日眼睜睜看甚麼!」

不知是王陽明的禪機觸動了和尚,還是王陽明的大嗓門驚動了和尚。總之,和尚驚慌地睜開眼,「啊呀」一聲。

王陽明盯緊他,問:「家裡還有何人?」和尚答:「還有老母。」王陽明再問:「想念她嗎?」和尚不語。一片寂靜,靜的能聽到和尚頭上的汗水流淌的聲音。最後,和尚打破了這一死寂,用一種愧疚的語氣回答:「怎能不想念啊!」

王陽明露出滿意的神色,向和尚輕輕地擺手說:「去吧,回家去照顧你的母親吧。」第二天,和尚離開寺廟,重回人間。

這個打坐的和尚明明不言不視已經三年,王陽明為什麼偏偏問他口巴巴說什麼、眼睜睜看什麼?

因為他看到了和尚表面不說、不看,心裡卻終日在說、在看。說和看的,正是絕思絕欲與人的天然良知之間的衝突。

王陽明其實就跟他說了一句話:順應自己的本性,順從自己的良知,才是人,才合道。絕不是要別處再求一個凌駕於人心萬物的道。那也不是道,是妄。

真心誠意想做王陽明心學的信徒,好好生活,好好做人,聽到自己內心善的聲音,聽從自己內心的良知召喚,也就夠了。

6、王陽明:光不僅在燭上。

——真正的光明,只存在於心中。

>>>>故事背景:

一個叫徐樾的弟子,在岸邊如信徒朝聖一樣虔敬地希望和王陽明見面,王陽明答應了。

徐樾還處於王陽明心學的初級階段——靜坐。他確信在靜坐中理解了王陽明心學,得到了真諦。王陽明就讓他舉例子說明,徐樾就興奮地舉起例子來,他舉一個,王陽明否定一個。這樣舉了十幾個,已無例可舉,徐樾相當沮喪。

王陽明指點他道:你太執著於事物。徐樾不理解。王陽明就指著船裡蠟燭的光說:「這是光。」在空中畫了個圈說:「這也是光。」又指向船外被燭光照耀的湖面說:「這也是光。」再指向目力所及處:「這還是光。」

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興奮起來,說:「老師我懂了。」王陽明說:「不要執著,光不僅在燭上,記住這點。」徐樾拜謝而去。

蠟燭能發光,光卻不僅在蠟燭上,還可以在太陽上、月亮上、火把上。如果心中有光,那麼光便無處不在,因為你的心已經是太陽,正大光明,普照萬物。這就是王陽明要告訴我們的。

反過來我們也可以推導,如果一個人眼中看到的全是陰暗,那麼其實不是這個世界出了什麼問題,而是他的心裡沒有光明,是他的心態出了問題。看到這點,力求扭轉,那麼光明便已不遠。

7、王陽明:你死都不怕,還在乎一條內褲麼?

——沒有一無是處的人,只有自暴自棄的心。

>>>>故事背景:

王陽明在廬陵擔任縣令時,抓到了一個罪惡滔天的大盜。這個大盜冥頑不靈,面對各種訊問強烈頑抗。

王陽明親自審問他,他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說:「要殺要剮隨便,就別廢話了!」王陽明於是說:「那好,今天就不審了。不過,天氣太熱,你還是把外衣脫了,我們隨便聊聊。」大盜說:「脫就脫!」

過了一會,王陽明又說:「天氣實在是熱,不如把內衣也脫了吧!」

大盜仍然是不以為然的樣子:「光著膀子也是經常的事,沒什麼大不了的。」又過了一會,王陽明又說:「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內褲也脫了,一絲不掛豈不更自在?」大盜這回一點都不「豪爽」了,慌忙擺手說:「不方便,不方便!」

王陽明說:「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還在乎一條內褲嗎?看來你還是有廉恥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並非一無是處呀!」

總有人感嘆人心險惡,可王陽明告訴我們,哪怕是罪惡滔天的罪犯,心中也是有良知的。明白了這一點,就能明白他們最需要的不是懲罰,而是感化。這就是慈悲。

總有人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從而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王陽明則告訴我們,沒有任何一個人是一無是處的,每個人身上都有美好的東西、珍貴的品質。所以人要對自己有信心,堅信自己的價值。

喜歡蔑視、貶低和打壓別人的人,修養品行往往都是下乘,這種人的看法不值得放在心上。

反而是王陽明這種修養精深、境界高明的人,往往能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和長處。很多時候,並不是你錯了或者沒有用,你只是還沒等到有能力欣賞你的人。

8、王陽明: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我心由我不由天。只要此心不動,如何都是安然。

>>>>故事背景:

有一年春天,王陽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間遊玩。朋友指著巖石間一朵花對王陽明說:你經常說,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這朵花,在山間自開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嗎?難道你的心讓它開,它才開的;你的心讓它落,它才落的?

王陽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花當然是自開自落的,可是能不能擾動我心,卻是由我來決定的。哪怕天崩地裂、洪水滔天、電閃雷鳴、暴雨大作,只要我心中安然,便永遠是在桃花源、豔陽天。

這就是佛所說的「萬法唯心造」。心靈的一切問題,追到根子上,其實都只是心自己的問題。世間種種無論怎樣險惡,只要我心不動,便奈何不得我分毫。

9、王陽明:你看滿大街都是聖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

——這個世界不欠你的,是你自己虧欠了自己。

>>>>故事背景:

有一天,個性極強的王艮出遊歸來,王陽明問他:「都見到了什麼?」王艮以一副異常驚訝的聲調說:「我看到滿街都是聖人。」

王艮這句話別有深意,他來拜王陽明為師前就是狂傲不羈的人,拜師後也未改變「傲」的氣質。

王陽明多次說:「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王艮不相信。他始終認為聖人是遙不可及的,所以他說的「我看滿街都是聖人」,是在譏笑王陽明。

王陽明大概是猜透了王艮的心意,於是就借力打力:「你看到滿大街都是聖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

最有深意的就是王陽明的最後一句話——「你看滿大街都是聖人」,表明你心中有著無限的包容、友愛和善意;而這樣的人,誰不願親近?誰不會愛戴?自然「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而能做到如此,也確實已經是真正的聖人。

僅僅一句話,既說出了一個人應該具有的修養,也說出了教化世人的最好方式——以身作則,感化世人。所以別再懷疑和抱怨了,你只是修養不夠深,做得不夠好。不是這個世間虧欠你,是你自己虧欠了自己。

10、王陽明: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用盡一生,去做一個光明磊落的人。

>>>>故事背景:

1528年陰曆十一月二十八日夜,王陽明從一個美的出奇的夢中醒來,他問弟子:「到哪裡了?」弟子回答:「青龍鋪。」王陽明又問:「船好像停了?」弟子回答:「在章江河畔。」王陽明笑了一下:「到南康還有多遠?」弟子回答:還有一大段距離。王陽明又是一笑,恐怕來不及了。

他讓人幫他更換了衣冠,倚著一個侍從坐正了,就那樣坐了一夜。第二天凌晨,他叫人把弟子周積叫進來。周積匆忙地跑了進來,王陽明已倒了下去,很久才睜開眼,看向周積說:「我走了。」

周積無聲的落淚,問:「老師有何遺言?」船裡靜的只有王陽明噝噝的呼吸聲。王陽明用他人生中最後的一點力氣向周積笑了一下,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坦蕩必光明,光明必坦蕩,所以說坦蕩蕩光明磊落。生當如此,死亦如此。陽明先生死時都已經做到了,而我們連生時都還做不到,這就是差距,也是方向。他的學問是心學,他幫我們指出的方向,則是光明磊落的心地。

非常感謝您的閱讀,請您把文章分享給更多朋友,小編也會繼續努力,為大家呈現更多高質量的教育育兒文章!

全腦開發 | 照相識字 | 手腦速算 | 嬰幼八國語言

幼小銜接 | 創意美術 | 百科知識 | 軟、硬筆書法

 3D列印  | 樂高  | 機器人  | 編程  | 航模  | 創客 

諮詢電話:025-51507777     51508888

長按二維碼添加江蘇招生快訊

微信號:sd51507777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相關焦點

  • 王明陽的十句話,讀好享用一生(高明境界)
    下面這十句,尤其精彩,堪稱說盡了心學的高明境界。1、王陽明: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立什麼樣的志,成什麼樣的人。>>>>故事背景:1483年,王陽明在北京的私塾讀書。有一天,他一本正經地問老師:「何謂第一等事?」
  • 十句話,毀了孩子的一生
    十句話,毀了孩子的一生,從此刻起,嚴禁家長講這十句話!1、你怎麼這麼笨呢?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多聰明,再看看你。2、你能不能快一點,快一點好不好。3、你倒是說話啊,你啞巴了,你倒是說呀!4、你不聽話是不是,你不聽話,我就走了。5、哭!哭!就知道哭,閉嘴給我憋回去!6、你膽子怎麼這麼小,這你都不敢?
  • 王明陽:有智慧的人四十歲之前都知道,這2大人生哲理
    王明陽一生坎坷,最後能夠取得成功,就要歸功於他的心學。36歲被貶到貴州龍場,當時所有人都認為這是「人間地獄」,王陽明在這兒不死也能瘋。但是王陽明依舊活了下來,並且建立了自己的心學,從此他的人生,從黑暗走向光明,修心讓他整個人都保持興奮的狀態,做什麼事都輕而易舉。
  • 王明陽最經典十句話
    下面這十句,尤其精彩,堪稱說盡了心學的高明境界。計謀、策略只能應對一事,修養則可以應對一生。前者總是悔之晚矣,後者往往有備無患。對於做事,人往往要麼怯懦,要麼只有血氣之勇。王陽明則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要攻心為上,力求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 《天道》:芮小丹在王明陽身上驗證丁元英的思想,果然是高人
    而芮小丹最近在工作中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案子,審訊罪犯王明陽,王明陽身上背負著數十條人命,被抓捕後不開口不說話,拒不交代罪行。第一次交鋒,芮小丹和她的戰友們抓捕王明陽,在雨天的對戰中,王明陽拿著槍指著芮小丹的後腦勺開槍,可惜槍在雨中沒有響。
  • 王明陽:人生三大哲理,聰明的人四十歲之前都了如指掌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爭議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王明陽一生坎坷,能夠取得最後成就完全要歸功於他的心學。36歲那年被貶到貴州龍場,當時人們都認為龍場這種人間地獄,王明陽就算不被殺也就活活憋瘋了,但是聖人之所以能稱為聖人,他一定有有自己獨特的能力,就在那樣的環境下,王明陽生存了下來,並且建立了心學,從那以後王明陽人生從黑暗瞬間走向光明,修心讓他身體和精神處於最興奮的狀態,只要內心夠強大,做什麼事情都輕而易舉。
  • 《天道》芮小丹帶你解讀《聖經》精髓—王明陽聽完說:「自愧弗如.」
    王明陽說:「神是什麼?神是根據人的需要造出來的。」 芮小丹說:「這就是《聖經》神學理論上存在的問題。
  • 星雲大師:我一生最受用的「十句話」
    星雲大師說:我這一生,尤其是在佛教學院就讀時,有很多人的話影響了我的一生,今天就將對我一生受用很大的「十句話」轉送給大家,但願大家也一樣受用。因此做事要有原則,即使別人多麼榮華富貴,也要忠於職守,心甘情願淡泊過一生,不為外界所動。七、凡事不要生氣,但要爭氣:對自己的理想要堅持,不要受外界言語的影響而喪志,只要有心,終有一天會完成所願。
  • 世界名著最動人的10句話,一生至少要讀一次
    讀一本書,總會被某一個句子感動,甚至影響很深。有人因為一句話,會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也有人會因為一句話,做一些不可思議的決定。書就是這麼的獨特,獨特到會改變很多人的人生軌跡。經典的名著,更是誨人不倦。莫泊桑《一生》生活不可能像你想像的那麼好,但也不會像你想像的那麼糟。2020年,真的太難了。
  • 感動北大校長的十句話!
    北大校長向學生提出十句話,在全校引起熱議,有學生形容是新的校訓。這十句話傳播神速,在不少學生中瘋傳。第一句話:結交「兩個朋友」一個是圖書館,一個是運動場。到運動場鍛鍊身體, 強健體魄。到圖書館博覽群書,不斷的「充電」、「蓄電」、「放電」。
  • 【好文推薦】星雲大師:10句話受用一生
    我這一生,尤其是在佛教學院就讀時,有很多人的話影響了我的一生,今天就將對我一生受用很大的「十句話」轉送給大家,但願大家也一樣受用。
  • 《百年孤獨》:世界名著濃縮成經典十句人生哲理,一生至少讀一次
    《百年孤獨》:世界名著濃縮成經典十句人生哲理,一生至少讀一次《百年孤獨》是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是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翻開書就被眼花繚亂的人名嚇退了,但是讀完的人,卻又把這本書說的特別好。《紐約時報》稱《百年孤獨》是繼《創世記》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很多人都說:《百年孤獨》是一生至少要讀一次的書。
  • 處世奇書《增廣賢文》中經典十句話,一生至少要讀一次,建議收藏
    這18句精錄,一輩子至少讀一次,記得收藏。1.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解釋:貧困人士住在鬧市區也沒有人理會,有錢人住在大山深處也會引來遠房親戚。2.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解釋:近水的樓臺最開始見到水中的月亮,向陽的花木陽光照射好,出芽就早。
  • CHiP電烤箱 十分鐘就能讓你享用可口小餅乾
    CHiP電烤箱 十分鐘就能讓你享用美食(2)[/page]  你只需要通過app掃描原料桶上的二維碼,選擇一下偏愛的口感,CHiP就會知道「哦,你要做這款餅乾了」。一個二維碼,就自動設置好需要的時間、溫度,確保每一塊餅乾都烤得恰到好處,可謂真正的懶人烤箱。
  • 「火車說琴」小提琴是可以享用一生的禮物
    爸爸想到了一份可以享用一生的禮物--小提琴希望在你3歲半時,小提琴送到你手中的一刻,這份禮物開始美美的發酵,冒著希望的泡泡!讓我們開始!6歲,當同齡小朋友的爸媽們忙著尋找好校區的時候,我們何不拉拉簡單且好聽的小曲?
  • 十句話見證《周易》的智慧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今天讓我們一起通過十句話領略下中國傳統哲學經典《周易》的智慧。《周易》又名《易經》約成書於西周時期,曾被誤解為一本算命的書,後來卻成為中國哲學思想的總源頭,它既陌生又熟悉,既高深莫測又簡單易讀。
  • 親子教育,讓您受用一生的十句話
    現在我把最欣賞的教育格言列舉出來,共十點,建議家長與孩子一起共讀。1.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階段,那時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顆果子,是一片朦朦朧朧的聰明,一種永遠不息的活動,一股強烈的欲望—— 巴爾扎克2.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裡面怎能不甜?
  • 天道忌滿,人道忌全,《周易》中最經典的十句話,看透得失禍福
    其實在《周易》這本書裡就有記載,有十句話,看懂了這一生順風順水。1.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君子處世的原則是,該出仕的時候就出仕,該隱退的時候就隱退,該沉默時要沉默,該說話時要說話。這句話告訴我們,美德應該成為我們不變的追求。3.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君子安逸時能不忘危險,安定時能不忘滅亡的存在,太平時能不忘變亂的威脅。
  • 上海矽膠熱風軟管 阻燃軟管 耐壓矽膠軟管 好管享用一生
    原標題:上海矽膠熱風軟管阻燃軟管耐壓矽膠軟管好管享用一生工業軟管一般是指應用於各行業各設備作軟體連接的一種軟管。相對於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民用軟管來說,工業作業的環境更加惡劣、複雜,因此,很多工業設備對於使用的軟管要求也十分的苛刻。
  • 曹雪芹用十句話寫得清清楚楚
    可能每個人讀了紅樓夢之後,自己心裡都有一個與眾不同的林黛玉形象。不管我們心中的林黛玉長什麼樣,其實原文中,關於林黛玉的才貌,曹雪芹早就用十句話說得清清楚楚。黛玉進賈府一回,她在寶玉眼中,是這樣的: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