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威海)翻譯學子支教古城蘭陵,助力鄉村振興

2020-12-13 齊魯壹點

迴蕩在空氣中的朗朗書聲,孩子們稚嫩的歡聲笑語,離別時溼潤的眼眶,是他們最美的回憶。他們乘著晃蕩的綠皮火車,走進蒼翠的大山,給鄉村孩子的童年帶去一股夏日清風,用青春的力量和奉獻的情懷承擔時代責任、踐行青年擔當。他們就是來自山東大學翻譯學院的「銀杏果」實踐服務團。

為貫徹執行共青團中央「充分發揮『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育人作用」的方針,積極響應山東大學樊麗明校長構建服務山東發展「山大系」品牌的號召,山東大學(威海)翻譯學院積極組建「銀杏果」實踐服務團,將支教調研與鄉村振興戰略、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相結合,創新支教下鄉工作新理念和新途徑,致力於為古城蘭陵的振興貢獻山大力量。

【憧憬之至——青春奉獻「新長徵」

「銀杏果」實踐服務團由山東大學(威海)翻譯學院的四名教師和十八名學生組成,營員是來自蘭陵縣下村鄉的近100名學生。團隊以「助力鄉村振興,踐行青年擔當」為宗旨,致力於用腳步丈量山東鄉村大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支農支教和田野調查活動,他們帶著播撒愛的憧憬,開啟了一場青春奉獻的「新長徵」。團隊成立了「銀杏果」支教活動臨時黨支部,以「建國七十年,永遠跟黨走」為主題,領悟沂蒙精神、重溫紅色記憶,在實踐中淬鍊當代大學生的信仰底色。團隊還組建成立了專項調研小組,圍繞科技興農、精準扶貧、留守兒童、生態臨沂、鄉賢文化、紅色記憶、文化下鄉等模塊展開專項調研,為服務山東、服務臨沂山區的經濟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青春力量、展現青年擔當。

「銀杏果」實踐團臨時黨支部成立。

7月9日上午,伴著清晨的縷縷陽光,「長徵」的號角吹響,「銀杏果」夏令營正式開營。共青團蘭陵縣委書記石璽和鄉黨委組織委員雋祥出席開營儀式,對支教團隊表示熱烈歡迎,並預祝夏令營圓滿成功。翻譯學院黨委副書記常偉東表達了加強校地共建和深挖學校資源服務鄉村振興的美好願望。石璽與常偉東共同為山東大學(威海)翻譯學院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志願服務站)揭牌並為「銀杏果」支教團代表授旗。

實踐基地揭牌。

伴著志願者和營員們的憧憬與期待,這場青春與奉獻同行的「新長徵」正式拉開帷幕。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支教新氣象

支教團開設了以豎笛、話劇和彝族達體舞為代表的11個文化精品課程以及暑假作業輔導班。教一首曲子,送一支豎笛,在吹奏中留下最美的回憶;話劇排練生動精彩,在表演中學習刻苦奮鬥的民族精神;踏著節拍,舞動雙手,用步伐感受異域的民族魅力。團隊通過製作「銀杏果足跡」支教日誌,記錄了每位志願者的支教調研日常,記錄了每位小朋友的成長曆程,定格了許多令人難忘的精彩瞬間。團隊為孩子們精心籌備閉營晚會,給孩子們搭建起夢的舞臺,讓孩子們展現自我風採,讓家長們看到孩子的進步,了解孩子的無限潛力。

老師教小朋友們學唱英文歌。

老師輔導小朋友課後作業。

團隊還關注留守兒童問題,他們走訪留守兒童家庭,真切關心孩子們的身心健康,通過心連心結對子,密切聯繫,點亮孩子們的青春夢想,和他們一起描繪生活的模樣,用創造的雙手,去書寫無限的未來。

家訪途中。

下雨天老師送小朋友們回家。

老師們和小朋友悉心交談。

對志願者們來說,此次支教不僅僅是一次吹拂知識清風之旅,還是一次體驗生活的學習之旅:他們穿梭在鄉野村巷,行走在田間地頭,學習廣大勞動人民不怕苦不怕累的奮鬥精神;他們在茅草屋簷下向當地村民學唱《沂蒙山小調》等特色民歌,關注民俗文化。

憶革命浩氣,燃點滴恩情——紅色記憶「新徵程」

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走好鄉村振興的「長徵路」,必須堅定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仰。在翻譯學院黨委副書記常偉東的指導下,「銀杏果」支教活動臨時黨支部成立。臨時黨支部通過發揮黨員的模範領學作用,將此次「三下鄉」支教與「建國七十年,永遠跟黨走」的主題相融合,開展了一系列紅色活動,開啟了具有臨沂特色、沂蒙精神的紅色學習「新徵程」,引導青年學生牢記黨的教誨,高舉團旗跟黨走。

紅領巾故事分享會上小朋友們講述身邊的紅領巾故事。

紅領巾心向黨,五四情薪火傳。臨時黨支部注重少先隊員、共青團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思想引領工作。翻譯學院常偉東副書記帶領隊員和營員們學習沂蒙精神,重溫臨沂革命老區革命鬥爭史。團隊還組織小朋友們開展了系列紅色精神學習活動:開展「紅領巾故事分享會」,與小朋友們分享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向革命先烈致敬;開展黨史知識競答比賽和五四故事宣講會,號召共青團員與少先隊員們學習黨的思想,高舉旗幟跟黨走;創新教學新模式,將大國工匠精神融入「十萬個為什麼」小課堂,傳承榜樣的力量;開展「致祖國媽媽的一封信」徵文活動,燃起孩子們心中的熾熱愛國情。

聽齊爺爺講革命故事。

訪革命前輩,傳紅色記憶。團隊拜訪了91歲高齡的老黨員齊孝言先生,老人用參與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親身經歷展現了老一輩黨員不怕犧牲的愛國精神和使命意識。談及初心時,老人用樸素的話語表達了對黨和祖國最深沉的愛,「只要祖國需要,我還要去最前線!」採訪中團隊發現,雖然目前國家對於老黨員的生活有扶助政策,但想要更好地傳承紅色記憶,內化紅色基因,確是一場新的長徵之路。對於這些革命記憶中的「活化石」、鮮活的「教科書」,我們做的還遠遠不夠。這就要求山大學子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做得更多,積極響應構建服務山東的「山大系」的號召,踐行青年使命、承擔社會責任,堅定理想信念,為傳承紅色基因貢獻青春力量!

守望耕耘大地,靜待收穫時節——調研新發現

走好服務臨沂山區、助力鄉村振興的「長徵路」要求我們全面掌握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提高自身能力。為此,團隊成員頂著炎炎烈日,步行十幾裡,帶著一顆虔誠的心,走訪大山深處的村落,進行田野調查,流過的汗水最終都變成了滿滿的收穫。

鄉村振興離不開落葉歸根的「歸雁」情懷。「四雁」工程是下村鄉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方略:頭雁引領,吸引歸雁,培養鴻雁,帶領雁陣。團隊採訪了上世紀80年代勞模孫建華副鄉長,他為建設家鄉落後的經濟,毅然選擇化身「歸雁」,回鄉擔任基層幹部,做起「頭雁」,帶領群眾排除萬難,發展家鄉教育事業和集體經濟,帶領村民走上致富道路。這啟示我們山大學子樹立責任擔當意識,回歸基層,腳踏實地,助力鄉村振興。

採訪農民企業家李金貴。

鄉村振興離不開艱苦奮鬥的時代精神。團隊成員採訪到農民企業家李金貴,他們了解到李金貴於2000年返鄉,因地制宜,經營特色蔬菜水果產業,現如今他的水果銷售網已遍布全國各地。他正是憑藉著對當地鄉情的了解,對市場的清晰認識以及時刻秉持著「艱苦奮鬥」的時代精神,才最終踐行了自己反哺故土的初心。

採訪新鄉賢吳紹賀。

鄉村振興離不開創新發展的革新意識。下村鄉新鄉賢吳紹賢作為鄉村建設的「領頭雁」,一心為公,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思想的指引下,依託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革新發展思路,實現產業升級,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業,打造特色品牌,將生態效益轉換為經濟效益;開發的同時注意生態保護,真正把生態環境保護落到實處,為建設生態臨沂提供了「蘭陵思路」。

實地走訪新民俗村。

鄉村振興離不開社會主義鄉風文明建設。為建設美麗下村,促進鄉風建設,團隊成立了「銀杏新風」宣講團,走進基層社區,調查村民對交通、衛生及醫療等的滿意度,向村民宣傳黨的鄉風文明建設的新方針,向村民們講解政府出臺的關於美麗鄉村建設的政策,促進形成和諧文明、鄰裡和睦的文明鄉風。

滿載而歸——「新長徵」初步勝利

在志願者與營員們的精心準備下,閉營儀式於14日下午成功舉辦。下村鄉副鄉長孫建華與新鄉賢代表吳紹賀出席閉營晚會,表達了對支教團隊的衷心感謝並寄予了愛的期望。孩子們將一周內所學的知識用精彩紛呈的節目表演呈現出來,令每一位到場嘉賓無不欣喜於他們的成長。本次夏令營活動在一片歡聲笑語和不舍的淚水中結束,青春奉獻新「長徵」取得了第一階段的勝利!

志願者唱《山東大學校歌》。

一周的暖心陪伴,愛的種子在彼此的心間悄然埋下,青春的芳華在愛的奉獻中得以綻放。這段「長徵路」給孩子們留下了珍貴難忘的回憶,讓村民們感受到了山大學子帶來的夏日清涼,同時也鍛鍊了志願者們的實踐能力,彰顯了山大學生的奉獻情懷。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青春奉獻的步伐永不止息】

「銀杏果」實踐服務團全體成員行走在青春與奉獻同行的夢想徵途,他們走過鄉野,傾聽勤勞的奮鬥者不凡的耕耘故事;他們將足跡鐫刻於鄉間小路,在調研探訪中感受青春揮灑的奉獻情懷;他們用知識與汗水澆灌每一顆祖國幼苗,在韻墨飄香的支教歷程中實現人生價值的升華。短暫的一周支教奉獻之旅讓團隊成員們收穫了一段與大山深處的魅力邂逅,揮灑青春的汗水、傳遞愛的力量是他們最真實、最生動、最深刻的表達。這一切都源於對鄉村大地深沉的熱愛;這一切都源於對夢想與希望的青春接力。

「別離在昨日,見爾隔三秋。」一周青春奉獻之旅暫告段落,但他們的腳步不會就此停息。服務山東,助力鄉村振興的「長徵」之行,他們永遠在路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陳乃彰 通訊員 王騰飛 趙子儀)

相關焦點

  • 砼心學子逐夢,助力鄉村振興
    (通訊員 馬曉東 母慈悅)7月21日至8月20日,湖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組建了「砼心學子逐夢∙助力鄉村振興」暑期「三下鄉」實踐團,通過線上與線下、個人與集體相結合的形式,開展了一系列社會實踐服務活動。
  • 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落戶文登區
    Hi威海客戶端訊8月29日,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山東文登站落成儀式暨「清華學子山東行」總結交流會在文登區舉行。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市委副書記、市長閆劍波,共青團山東省委書記劉天東參加活動。陳旭、閆劍波、劉天東等共同為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山東文登站揭牌。陳旭在致辭中說,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山東文登站的落成是我們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戰略的實際行動,也為山東積極做好人才培養和輸送工作打下良好基礎。山東文登站是我們第一批籤約站點,是建成投入使用的第四個工作站。這個工作站全部由清華師生團隊負責設計,由當地政府出資建設,雙方共同推進村落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居環境改善。
  • 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山東文登站落成儀式暨「清華學子山東行」總結交流會舉行
    8月29日,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山東文登站落成儀式暨「清華學子山東行」總結交流會在文登區舉行。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市委副書記、市長閆劍波,共青團山東省委書記劉天東參加活動。陳旭、閆劍波、劉天東等共同為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山東文登站揭牌。
  • 威海這個村裡來了群年輕人,演節目、開講座還給村民免費培訓
    近日,馬石泊村村口的小廣場上掌聲陣陣、歡笑不斷,山大(威海)的學子們為馬石泊村民送來了精彩的晚會,點亮了鄉村夜色。晚會結束後,村民們不住地感嘆:「小年輕們演得真好,真希望這群年輕人能多來村裡幾趟,給我們演演節目。」
  • 寧德職業技術學院:研學支教助推鄉村振興 | 我校文化傳媒系南巖支教行
    為引領廣大青年學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紮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通過社會實踐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力量,7月23日到7月28日,在閩東鄉村振興研究院、寧德職業技術學院與南巖村籤訂合作建立校外「現場教學點」協議的基礎上,寧德職業技術學院文化傳媒系「文傳支教,匯愛南巖」暑期支教助力鄉村振興社會實踐隊前往福安市潭頭鎮南巖村進行為期6天的社會實踐,為南巖村首期「
  • 山東學子愛心支教十年:守候留守兒童 關愛少年成長
    除了日常支教之外,我們還開展了「環保小視頻」活動。志願者們記錄和小朋友們一起做遊戲、做手工的照片,由幹事們做成小視頻,留下彼此的美好回憶。後來,協會還創立了特色活動——「山大遊」活動,志願者們在周末帶著小朋友參觀山大校園、看節目、玩遊戲。
  • 「西農食品學院三下鄉」投身支教實踐 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食品學院 作者:康曉晗 閆瑞萍/文 康曉晗/圖為深入落實學習當今新思想,提高青年實踐性,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實踐團隊赴山東省實踐調研德州小分隊於鄭店鎮中心小學及中學開展以支教調研為主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 66秒丨發揮漁具特色產業優勢、打造溼地公園,鄉村振興威海羊亭這樣做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7日訊 11月27日,「鄉村振興看威海」大型融媒體主題活動第八站走進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範區、淘寶小鎮——環翠區羊亭鎮。與此同時,威海市商務局在淘寶小鎮——羊亭鎮,組織開展「威海市電商村鎮觀摩交流會」,總結今年以來全市重點電商村鎮建設工作成果,分享羊亭、初村淘寶小鎮打造電商鎮村、寶飛龍釣具發展電商業務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體會,為羊亭鎮的村支書、合作社、涉農公司負責人進行電商培訓,開展電商直播帶貨示範,研究部署推動電子商務助力威海鄉村振興、更好融入國內大循環工作。
  • 曲師大學子暑期奔赴泗水:助力鄉村振興 開展七彩學堂
    「鄉約振興」實踐團成員與東澤溝村支部書記和「第一書記」合影 (攝影 朱奕衡)中國山東網淄博7月27日訊 (記者 王媛 通訊員 李一鳴 朱奕衡) 為響應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解決農民關切的「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為基層群眾服務。
  • 威海:融合"文化+旅遊"式發展 蹚出鄉村振興新路線
    威海:融合"文化+旅遊"式發展 蹚出鄉村振興新路線 2019-05-15 16: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建行杭州分行暑期學子「金智惠民 鄉村振興」活動圓滿結束
    近日,建行杭州分行「金智惠民—鄉村振興」萬名學子暑期下鄉實踐活動圓滿結束。期間,圍繞「鄉村振興•裕農通行」和情滿「勞動者港灣」兩大主題,學子們組成了4支實踐團隊開展活動。他們走入鄉野田間,為村民普及金融知識;走進文化禮堂,接受傳統文化的洗禮;走訪民營企業,聆聽企業家的奮鬥故事;走近勞動者,為他們送去夏日清涼。
  • 建行啟動2020年度「金智惠民—鄉村振興」暑期學子下鄉實踐活動
    建設銀行陝西省分行啟動2020年度「金智惠民—鄉村振興」暑期學子下鄉實踐活動作者:蘇萍7月29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建行大學陝西省分行分校在全省正式啟動2020年度「金智惠民—鄉村振興」學子暑期下鄉實踐活動。
  • 2020年「清華學子山東行」圓滿收官
    8月29日,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威海文登站落成儀式暨「清華學子山東行」總結交流會在威海舉行。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共青團山東省委書記劉天東出席活動並講話,威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閆劍波致辭,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威海文登支隊、「石島核新」支隊、「尋夢啟源」支隊分別作實踐匯報。
  • 江西省人民政府 鄉村振興戰略 崇義名譽村主任助力鄉村振興
    崇義名譽村主任助力鄉村振興 「我們衷心感謝茶灘村名譽村主任吳世誠為茶灘村鄉村振興捐贈愛心款200萬元,不僅讓村集體經濟持續發展有了根基,他的這份反哺桑梓的情懷和助力鄉村的赤子之心更像一盞明燈,照亮這方熱土。」
  • 洪江市:「黨建+」助力鄉村振興
    這一幅幅安然舒適的畫面是洪江市夯實基層黨建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健康村採用「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模式,引導村民成立了黔陽臍橙、華青柑橘專業合作社,讓村民從「各自為戰」轉向「集團發展」,冰糖橙產供銷一體化渠道暢通無阻,真正將「山果」變成了強村富民的「致富果」。2018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到42萬餘元。
  • 建設銀行啟動2020年度「金智惠民—鄉村振興」暑期學子下鄉實踐活動
    7月20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建行大學2020年度「金智惠民—鄉村振興」萬名學子暑期下鄉實踐活動雲啟動儀式在貴陽舉行。該活動是建設銀行面向在讀大學生組織開展的公益性實踐活動,旨在為廣大在校高校學生搭建了解社會、參與公益、服務社會的平臺,投身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生動實踐,幫助大學生在實踐中了解國情、成長成才。
  • 鄉村振興,教育扶貧如何持續發力
    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教育扶貧具有基礎性、根本性作用。作為扶貧工作分類施策的內容之一,「發展教育脫貧一批」較之於發展生產、易地搬遷、生態補償、社會保障兜底等形式,意義更加重大、作用更加長遠。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如何依靠教育改變人的素質、提高人的能力,實現貧困人口根本脫貧,從而推動鄉村振興,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 映紅農民致富路 丨乳山寨鎮發展草莓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紀實(二)
    映紅農民致富路 丨乳山寨鎮發展草莓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紀實(二) 2020-03-15 1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雙誼鎮:特色鄉村遊景助力鄉村振興
    雙誼鎮:特色鄉村遊景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四川新聞網 更新時間:2018-10-22 11:29 四川新聞網宜賓10月22日訊(陳建 趙晨希)風景如何變錢景?
  • 鄉村振興「十力蘭陵」⑩:信息平臺「匯力」鄉振通讓數據共享和集成...
    編者按:財政金融如何支持鄉村振興?蘭陵縣勇於探索、大膽創新,引導帶動更多資金投向鄉村振興,打造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蘭陵樣本」,給出了可複製、可借鑑的答案。2019年該縣被評為「山東省財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制度創新試點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