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討論、英文辯論、中英問答...2019港中大(深)綜評面試將採用哪種形式?

2022-01-03 高校升學指導

自2014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首次實施綜合評價招生以來,報考熱度一直在逐年增加,2019年綜合評價招生已經從最初的廣東省擴展到浙江、上海、山東、江蘇、福建、廣東6個省(市)。得益於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這所新興大學正在以驚人的崛起速度和發展勢頭成為高校競爭中的重要一環,經過短短五年時間,港中大(深圳)已經發展成為和中山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同樣的辦學層次。

 

(2014-2019港中大(深圳)實施綜合評價的省份)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猶如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正因為她「新」,所以不斷地學習,不斷吸收先進的教學理念、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辦學水平,因此,在全國招生模式和選拔程序上也緊跟教育改革的步伐處於不斷探索之中。縱觀近幾年港中大(深圳)綜合素質評價,面試形式及方式每年都有微小調整,呈現不同的特點,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新形勢的教育發展需求。

 

港中大(深圳)綜合評價歷年面試形式分析

 

2014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面試以小組討論形式分別以中文、 英文兩節進行,各小組由兩名教授評分,評核內容包括:語言表達能力,對所選專業的認知及熱誠,分析及解難能力等。筆試主要考察學生英文的理解與應用和綜合理解測試。

 

2015-2016年,港中大(深圳)的綜合評價採用中英文面試,中文進行個人問答,英文進行小組討論兩部分,面試時間為半個小時;筆試要求考生根據測試題目,在2個小時內完成中英文作答。

 

2017年,港中大(深圳)的綜合評價面試部分取消了中文個人面試,保留英語小組討論;筆試除了保留原先的中、英文寫作題外,還新增了兩道觀測題,以英文闡述個人觀點。

 

2018年,綜合評價面試又融入了一種英文辯論的新形式,也是6人一組,先進行英文自我介紹,然後3vs3展開辯論。

 

2019年港中大(深圳)綜合評價面試會出現哪些新形式,優朗會持續關注。總體來看,港中大(深圳)綜合評價面試不變的是以全英文方式進行,內容會涉及自我介紹、小組討論、辯論等多種題材,務求從領導力、團隊合作、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方面綜合評價考生的素質水平。

 

如何備考港中大(深圳)綜合評價面試?

 

對話是個人問答的核心,無論是根據個人陳述的問答,還是考官規定題目的問答,抑或是自由問答,都是以對話形式開展的。個人問答主要涉及自我相關的基本問題,首先由考官把握面試進程,一般會發表意見,對學生的個人信息提出一些詢問,如在校學習情況、未來規劃、生活習慣如何?為什麼報這所學校?可能有一些專業考官,在了解學生的申請材料後便會考查學生對待專業的了解程度。總體來說,個人問答部分相對「隨意」,作為熱場環節,感覺像是在聊天,考生不用考慮回答地多麼精彩絕倫,據實回答即可。

 

港中大(深圳)通常會採用重點高校通行的小組討論來面試,將考生分為6人一組,面對考官,先有1分鐘自我介紹,然後陳述觀點,討論時間30分鐘。考官也會根據題目提一些延展性問題,涉及古今中外諸多領域,講究思辨想像。考官並不喜歡標準答案,最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不少面試題目頗具哲學色彩,設問方式值得深思。

 

討論中,必須有一個人先發言,這個人就是所謂的破冰者,引導小組討論順利進行,充分把話題展開。討論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不同觀點,這就需要1-2位話題組織者,把話題引入到主題上來,這個人其實承擔了話題領導者的角色。如果能在小組討論充當此角色,必定為面試加分不少!

 

港中大(深圳)考官對於小組討論的打分一般是考察整個小組合作所產生的成功與否的基礎上,根據小組面試過程中考生在團隊中所扮演的角色,考生的知識儲備、學習能力、心理素質、邏輯思維以及每一個考生對團隊的貢獻多少,進行打分。

 


2018年,港中大(深圳)首次嘗試辯論式面試。考生一般被分成人數相等的小組,比如3vs3,每次有兩組考生參加面試。一般是考官向考生說明面試規則後,發放辯論題目。隨機指定正反方,讓兩組展開討論。得到辯題,考生有5-10分鐘時間準備觀點和論據,確定發言者順序和辯論者角色。辯論持續30分鐘左右,每位考生大約有1-3次發言機會,每次發言1-3分鐘。辯論結束,這個面試隨之結束。有時候,考官會就辯題的一些問題向某位考生提問,或是讓考生做一句話總結。

 

優朗提醒:辯論面試對考生的綜合素質要求更高,考生必須具備嚴密的邏輯思維和較快的反應能力、表達能力。從辯論中,考官最容易發現考生的知識儲備和表達反應能力的優點缺陷,更容易觀察考生的團隊配合能力,可以綜合考查學生的品德、能力、心理、知識、思維等各方面的水平,是一種高效的綜合評價面試形式。

 

經過幾年實踐,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面試形式趨於小組討論(辯論),個人面試問答已經較為少見。不過,未來面試發展的趨勢勢必將是形式的多樣化,不可不提高對港中大(深圳)本科生面試的重視程度。

        最新2019港中深面試培訓課表

        港中大(深圳)6省/市綜合評價即將啟動,四大新變化務必關注

       綜評揭秘×寫作真經×面試攻略×真題集訓×思維突破→五步決勝綜評

 面試真題庫(中英對照版)

聯繫優朗

相關焦點

  • 港中大(深圳)在滬試水綜合測評錄取:側重思辨、觀察力等
    昨天,300多名上海考生試水港中大(深圳)的綜合測評考試,入圍學生名單將於6月22日左右對外公示。為配合新高考改革,今年港中大(深圳)首次在上海採用「雙軌制」招生錄取模式,將通過綜合測評考試錄取40名學生,純憑高考錄取10名學生,在滬共錄取50人。按照「631綜合測評錄取模式」,高考成績佔60%、入學測試成績佔30%、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成績佔10%。
  • 2020年上海綜評入圍線即將公布!往年綜評面試情況回顧
    復旦大學的綜評面試是五組一對一,面試老師有2個文科教授、2個理科教授和1個醫科教授。第一輪:小組討論/辯論,約20分鐘,學生分為兩組,一組5人。第一輪下來,分數差距就拉開了。往年題目有:1.第二場是外語口試,接受上外面試官的提問,面試形式有問答、閱讀並評論、即興演講、看圖說話等。
  • 搶先看丨北外、國科大、港中大等5所高校綜合評價校測如何考?
    目前,部分高校綜合評價招生已經開始報名,國科大、港中大(深圳)、深北莫、浙江三一等綜合評價招生簡章也很有可能4月公布。為方便考生儘早準備,高老師特整理北外、國科大、港中大(深圳)、溫州肯恩大學、北師港浸大五所院校綜合評價考試模式及側重點,以便考生超前備考。
  • 「後高考」第一關:港校面試技巧來啦!
    2019-06-06 11:02 來源:邱政政 作者:   高考在即,家長與學子們備戰之餘,別忘了香港各大高校的選拔也將於高考後全面展開。   有志於報讀香港地區高校的學子們,除了記得登錄志願港校網站查閱申請信息、提交報名以外,也要了解港校面試的流程,早做準備。   上海新東方英語學習部總監邱政政老師,總結十數年的港校面試培訓經驗,提醒考生們一定要提前準備,切莫在高考結束後就鬆懈下來。包括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在內的各大港校,除了參考高考成績,另一項重要的選拔依據就是面試表現。
  • 香港博士入學考生抱怨簡體字試卷 港中大道歉並稱將安排英文重考
    香港《東方日報》10日報導稱,有3名考生發現港中大物理系博士試卷一半內容是以簡體字印製的,當場要求校方翻譯試卷問題或提供英文試卷,遭拒絕。考生繼而要求出卷人員到場解答問題,監考員稱負責教授已返回內地。香港中文大學10日開會後,承認沒意識到語言問題,向考生道歉,將安排受影響者自願以全英文重考,並承諾日後錄取考試一律採用英語。
  • 綜評備考收藏|國科大、上科大、昆杜等校綜合評價考試模式解讀
    為方便廣大考生深入了解高校考試情況,小編整理了國科大、上科大、昆杜、上紐、深北莫、港中文(深圳)2019年綜合評價考試模式,供大家參考。這幾所熱門高校針對多地區招生,類型各異,特色專業、培養模式各不相同,考試的側重點也不一樣,一起往下看吧。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外語類保送生申請、面試全了解「內附真題」
    港中大(深圳)保送生招生專業港中大(深圳)外語類保送生招生專業有翻譯專業(中英雙向翻譯)和英語專業。翻譯專業有兩項主修範疇供學生修讀:傳譯、筆譯。英語專業有三項專修範疇:企業文傳、法律事務、語言科技。港中大(深圳)保送生筆/面試考核港中大(深圳)外語類保送生校測內容是英文筆試+英文面試,筆試主要考查英文寫作,面試主要考查小組討論和問答。
  • 2021綜評面試:面試內容、真題解析
    高考結束後,報名綜評的同學們將迎來面試考核。那麼在準備面試前,這些面試小技巧你是否知道呢?今天王牌君就帶近距離感受綜評面試,高考後就可以開始準備起來咯。綜合評價各校面試形式和內容各異,注意自己報考院校的特點,做針對性準備。舉例來說:復旦大學在2019年及以前都採用10個學生為一組,分別面對5位老師,進行抽籤匹配後再打分。
  • 山東高校綜招:山大要過五輪面試 山師小組討論
    記者統計發現,面試考生最多的學校是青島大學,共有1030人進入面試環節。面試考生最少的學校則是哈工大威海校區,僅有85人入圍。19日,山東大學綜合評價招生考試在山東大學中心校區舉行,雖然通過初審的考生有312人,但當天來參加綜合評價招生考試素質測試的考生僅有205人。據悉,19日上午共有75名考生參加面試,他們被分為15個小組,在兩個大考場進行5輪面試。
  • 如何贏得2020綜招面試 青島市教科院為考生支招(附2019真題)
    通過分析2019年各校綜合評價考核內容,市教科院生涯規劃教師團隊認為綜合評價考核形式主要分為結構化面試和無領導小組討論,且內容涵蓋豐富,例如個人基本情況、對報考院校的認知和了解、對報考專業的深度理解、個人生涯規劃、創新思維、時事解讀及社會認知等。
  • 港中大綜合測評考試題令人腦洞大開
    另外,港中大(深圳)今年繼續在廣東實行「雙軌制」招生,還會通過純憑高考模式錄取36人(文科11人,理科25人),即共在粵招生216人。&nbsp&nbsp&nbsp&nbsp面試考場每小時更新考題&nbsp&nbsp&nbsp&nbsp631綜合測評錄取模式,即高考成績佔60%,入學測試成績佔30%,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成績佔10%。2018年,港中大(深圳)綜合測評考試仍然分為筆試和面試兩個部分。
  • MBA複試面試流程形式盤點,備考乾貨趕緊收藏!
    今天小編通過往年的MBA複試結構化面試流程,整理了以下內容:MBA複試面試流程形式解析結構化面試是根據特定職位的勝任特徵要求,遵循固定的程序,採用專門的題庫、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通過考官小組與應考者面對面的言語交流等方式
  • 以英文筆試、英文面試、小組討論等考核形式領軍的兩所三一院校——寧諾、溫肯,2020三位一體筆面試備考可行性分析【附面試真題】
    縱觀2020年浙江省內參加三位一體招生的47所院校中,以英文為筆試、面試語言,以全英文小組討論面試形式為主導的三一領軍院校共有兩所,分別為寧波諾丁漢大學和溫州肯恩大學
  • 綜評不再631!查看綜評最新規則
    綜評舊規  從2015年相關文件下發,到2016年復交試點,2017年九校綜評,時至今日,綜評志願已經陪伴了上海考生4年。  2016-2019年綜評考核中,分數構成=60%高考成績+30%高校面試成績+10%學業水平成績。以復旦大學2019年綜評錄取規則舉例,綜評分=高考分600+面試分300+會考分100=1000分,其中高考分600為660分折算而來。
  • 南大、南工大等8所大學2020綜評真題出爐!做到有備無患
    2020年綜合評價考核已經結束了~你想知道今年各高校的綜評都考了什麼嗎?  在此,小編收集整理了南大、南師大、南工大、南中醫、通大、國科大、港中大(深圳)等高校2020年綜評測試的真題,供大家查閱。  理科:  2020南大綜評理科卷共8道題,其中4道為數學題,另外4道是物理題。數學題的考查開始凸顯「強基礎」的偏向,考到了導數、三角函數、立體幾何、函數等知識點。物理考題包含了運動、力學、電子和磁場等知識點,最後一道題則直接考查了相對論。
  • 上海綜評大數據,2019招生計劃!附2018年10校錄取分數線
    第二部分是綜合評價批次志願,綜評志願是新高考改革後部分省份才有的志願類型,所以覆蓋的學校並不多,2017年上海有9所985和211大學有綜評志願填報,2018年新增浙江大學,2019年新增上海中醫藥大學。通過綜評志願進入各大高校是一種額外單獨的名額,尤其是復交把基本上90%的招生名額名額都放在綜評裡,所以如果未通過綜評志願,那進入復交的難度會大大的提升。
  • 現場 中英雙語交替辯論!原來英語還可以這麼學?
    前不久,第四屆亞太地區中英雙語節在華東師範大學國際漢語教師培訓基地舉行,來自上海協和雙語高級中學、上海耀中國際學校、北京順義國際學校、香港英基啟新學校等內地和香港11所國際學校的學生們在此展開唇槍舌戰。 本次活動分為詩朗誦、講故事、演講和辯論4種形式,而無論是哪一種形式的比賽,都要求學生用中英雙語交替發言。
  • 如何贏得高校綜招面試?青島為考生送「錦囊」,真題奉上
    通過分析2019年各校綜合評價考核內容,青島市教科院生涯規劃教師團隊認為綜合評價考核形式主要分為結構化面試和無領導小組討論,且內容涵蓋豐富,例如個人基本情況、對報考院校的認知和了解、對報考專業的深度理解、個人生涯規劃、創新思維、時事解讀及社會認知等。
  • 2020綜評面試開啟!做好這4個面試準備!(附部分真題)
    8月3日-4日,參與2020年綜評批次招生的11所高校將陸續開展校測。恭喜所有入圍考生的同時,小編也整理了這幾年各個綜評院校的面試形式和評分方法,希望給參與校測的考生提供一些幫助。綜合成績=高考成績÷660*600+面試成績+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成績。上海外國語大學面試形式:英語聽力測試、英語口語面試(2位面試專家),專家評分時還將參考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信息。
  • 2021國家公務員面試考情之國稅面試形式和特點
    國稅局面試形式和特點 面試形式:國家稅務總局採取無領導小組討論的面試;省市級2017年(含)以前普通結構化面試,2018年—2019年採用結構化小組互評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