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成人語言培訓市場來說,這幾年真的有點難:韋博倒閉,華爾街英語出售,英孚尋找下家,迪士尼英語關門。曾經在成人英語培訓市場風光無限的四巨頭,在疫情前後紛紛黯然隱退,輝煌往事轉眼間成為歷史,不禁讓人唏噓,這個江湖究竟怎麼了?未來的語培市場,還能再現「巨頭」風採嗎?
01.
華爾街英語的至暗時刻
「華爾街英語自稱現在沒錢,退款日期是2021年6月之後。」北京的沈先生早在14年就開始在華爾街英語學習,然而在花了近9萬元的學費,課程只學到一半的時候,他意外接到了學習點關門的通知。驚訝之餘,沈先生要求退費,卻被對方生硬回絕了。
「或許由於疫情原因吧,大家都在苦等法院的立案。」
回到2010年前後,風光一時的華爾街英語,絕對想不到不過十年,它所面臨的捉襟見肘的局面。「12年去上海徐家匯中心店,整個上電腦課的人都是滿的,沒地方坐。英語角也永遠是滿場,有好多是從別的中心趕來的。」回憶起當時的上課盛況,莫娜有些感慨。
「那時不確定要不要出國,不想報新東方這類專為考試而學的課程。報名動機真的是想好好學英語。」昂貴的課程、高檔的教室、系統的教材以及外教們純正的口語,讓華爾街英語散發著迷人的芬芳。90年代初,隨著外貿興起、外企湧入,中國經濟進入擴張時期,越來越多像莫娜這樣的白領學生們,來到華爾街英語,希望憑藉短時間提升的語言技能,打開更多的機會之窗。
高光時刻,華爾街英語從09年的39家學習中心,一路擴張為12年的60家學習中心,當年銷售額就斬獲了10億人民幣。然而讓人意外的是,短短5年,華爾街英語的生存處境急轉而下,17年華爾街英語最終以3億美元售價,被培生集團快速賣出。
不光光是華爾街英語,就在19年,同樣享譽全國,佔據語培市場半壁江山的韋博、迪士尼英語轟然倒下,揚起的塵土仿佛烏雲般,籠罩著整個成人英語培訓市場。而新冠疫情風暴,更是如同摧枯拉朽般,毫不留情地捲走了成人語培市場最後的輝煌。
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5月,我國英語培訓相關的企業一共新註冊了2805家,相比去年同期企業註冊量為6380 家,下跌了56.0%。
越來越多像沈先生這樣的會員開始謹慎捂住錢包。成人語培市場似乎進入了至暗時刻,一時間,仿佛所有人都在觀望,壓倒巨頭的最後一根稻草,究竟何時到來。
02.
線上線下,是「零和博弈」嗎?
江湖傳言,曾經成人線下培訓頭部巨頭們,年銷售金額高達百億元,然而市場風雲變幻,如今隨著創業潮及新興業態的迭代,巨頭倒下後還能留下龐大的市場空白嗎?
較低的完課率和續費率,高昂的獲客成本,是成人英語一直以來的痼疾。近年來本土企業的崛起,外企熱的退潮,使得今天成人學習英語,主要基於興趣和自我提升。願意花費數萬甚至數十萬費用學習英語的人群,必然急劇減少,線下的經營壓力更是驟然加劇。當華爾街英語開始為日漸萎縮的市場而焦慮時,更多投資的眼光,開始聚焦線上成人語培市場。
2018年,打著「AI教育」大旗的「英語流利說」,成功掛牌紐交所,市值一度高達6億多美元,成為了天空中那顆閃耀的星。
「下載一個APP,隨時隨地學習,很方便」。大學畢業剛工作的小鄭坦言,囊中羞澀的他,更偏向碎片化的線上學習:「很多APP新客課程只要9.9,後續課包在300-400左右,就算是一對一的外教課,也就100元左右,線下幾乎沒這個價格」。
依靠價格戰,線上語培大肆收割流量,加速了預收費模式下,高負債、高風險的線下機構的生存難度,在線下機構生存求生中,新冠疫情又像是致命的催化劑,讓線下機構步履維艱。不過得益於疫情期間受限的社交距離,這些線上語培機構,真的就能一帆風順,成為最後的王者嗎?
今年3月,英語流利發布的財報顯示,2019年流利說整體運營支出為人民幣13.368億元,研發支出僅為2.139億元。由於在線教育領域的入局者越來越多,為了爭奪C端流量紛紛打起價格戰,從 2016-2019年,英語流利說單位獲客成本已經從404元上漲至了1940元。
中國平安旗下TutorABC淘寶運營店的銷售數據,也能看出線上獲客的難度。院校橋發現,在TutorABC課程銷量最高的是僅需1元的口語推廣課,以及59元的在線課程,而上千元甚至上萬元的課程,依舊無人問津。
03.
線上線下都「不好過」,成人語培市場還有其他出路嗎?
疫情後,更為艱難的挑戰還在後面。
根據極光調研2018年市場調查顯示,在成人英語培訓市場中,有6成多為在校學生,剩下3成多為職場人士。他們的需求主要為學術類需求(50%)和職業發展需求(30%)。對於大多數的學生客群而言,他們主要需求還在於各種留學考試,對時間也有著苛刻的要求。然而,2020年,是一個黑天鵝頻出的年份。此時,2020年高考已經鳴金收兵,而升學的另一個戰場,卻似乎陷入了泥潭。
「本來是按部就班跟著計劃走,但從2月到現在,幾乎所有計劃全都泡湯了。」就讀於一所國際高中的高二生李洋(化名)忍不住抱怨。受疫情影響,他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個重大危機。「去年12月考了SAT,分數不理想,準備半年再考的,沒想到因為疫情,一直拖到8月份,結果現在考場還被取消了」。
根據啟德、金吉列、前途出國三家老牌留學機構在近期發布的市場調研報告顯示,和以往相比,現階段美國在中國留學生心目中的熱度出現明顯降幅。
如今,留學和外企求職,這成人語培市場的兩大引擎紛紛熄火,線上和線下唯有咬著拼搏,現有道路越走越崎嶇,今後的路,該怎麼走?還能重新開闢一條新路嗎?
04.
圍魏救趙,亞洲留學拉動小語種培訓市場
黑暗之中,仍有亮光。
院校橋觀察到,留學計劃的變更,改變了一位位申請人的人生軌跡,同時也悄然改變了成人語言培訓市場。
「很多人問我們日韓留學的情況。」楚歆所在的留學機構主要以英美澳加的留學業務為主,現在亞洲留學的諮詢明顯變多,她分析認為,中美關係和疫情的不可控,讓不少留美學生轉而申請英國高校,勢必導致未來一年留學申請競爭激烈。
「現在不少學生也另闢蹊徑,轉而申請日韓、新加坡的學校,相較歐美留學,日韓留學費用更便宜,文化飲食更為貼合,新形勢下也獲得了不少的加分」。楚歆介紹,今年發布的QS世界排名中,亞洲國家有26所學校躋身前100名,是有史以來入選最多的一年:「亞洲學校整體實力都在提升,市場前景也比較看好」。
在避險心態盛行之際,小語種教育培訓市場,也隨著小語種留學關注度增高,而開始慢慢復甦。
「總體業務量已經恢復了70%~80%,從今年7月份來看,業務量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專精於日語培訓的朝陽義塾校長孫源源介紹,和以留學為主的英語培訓市場暗淡前景不同,選擇學習日語的學員正在悄然增加:「在眾多不確定因素下,不少學員會選擇再學一門日語,給自己多一條後路。」
看到市場利好,不少專注於英語培訓的語培機構,也紛紛開始布局小語種教培市場。今年3月,獨立IPO上市計劃折戟的美聯英語,聯手日本教育品牌Jtalk,正式推出線上日語教學服務;近日,獲得2億元B輪融資的美世教育也把日本留學及語培放入了重點考察項目。
「特別是日本,近年開創了SGU英語項目,即便沒有學習過日語,沒有日語成績,也一樣有機會考上日本的頂尖大學,所以也吸引了一些因為疫情打亂留學計劃的學生」,楚歆介紹說,「就算今後還有歐美留學深造計劃,也能以亞洲學校為跳板,將風險控制到最小。」
05.
小語種撞上新高考,未來能否形成大格局?
除了留學新方向的推動,小語種教培也被今年高考改革新方案 「點了名」。6月3日,教育部對普通高中課程方案進行了修訂,公布了最新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新方案調整了外語課程結構規劃,在英語、日語、俄語基礎上,增加德語、法語和西班牙語。學校可自主選擇第一外語語種,並鼓勵學校創造條件開設第二外語。
2022年參加日語高考的小田覺得,小語種高考給了考生更多的機會:「有次英語考試沒及格,就想試試日語。學了2周發現,日語挺好學的」,依靠買書和網課學習的她,也嘗試做了歷屆的日語高考題,「挺簡單的,19年的前20道選擇題我就會4道。如果對日語有興趣,多想想助詞是怎麼用的,那麼日語相對英語來說還是比較簡單。」
根據一些考生反饋,由於每年高考中選擇小語種的考生數量少,高考命題難度也相對較小。比起讓美國高中生都考不到高分的高考英語試卷,高考日語N3的水平僅相當於日本的小學年級水平。同等情況下,日語考生比英語考生的成績,一般高出30-40分,甚至高出80-90分的也不少。
除了備受追捧的日語,法語和西班牙語也受到了學員們的熱切期待。
「西班牙語發音簡單,和拼音相近,對中國學生來說非常友好」,一位聞風而動的家長,最近已經開始尋找西班牙語的培訓班,「就算增長見識,也是很好的」。
新方案還明確,在各高校的招生錄取中不得對報考非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的考生作統考外語語種限制,不得在國家政策規定外作任何限制。這條規定,給小語種高考考生帶來了政策保障,也給考生帶來了多樣的選擇。
相關數據統計,小語種考生數量從2016年的1.2萬發展到2020年預計6.2萬,短短時間內增加了五倍有餘,儘管絕對數量總體偏小,但小語種高考生的數量,每年還在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表示:「世界當然回不到過去,因為歷史在向前邁進。拒絕全球化、重拾保護主義,註定沒有前途。」
考慮到全球新形勢,越來越多的國人認識到,英語可能並不是世界的全部。隨著一帶一路項目的深入推進,國內小語種培訓的市場更加廣闊。而教育部高考改革的頂層設計和政策導向,使得高考多語種化,成為越來越多學生的選擇。
隨著歷年高考報名人數屢次創下歷史新高,相信今後將出現更多的小語種考生,為小語種語言培訓市場的發展注入活力。2020,臨近冰點的成人語培市場,已有新的機遇悄然孕育,小語種教育市場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