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民眾連「péi陵榨菜」也吃不起了!這兩天,臺灣「磚家」黃世聰的這一「高論」,讓不少網友笑掉大牙。
結論從何而來?因為黃「磚家」看到,榨菜股票下跌了!連「涪」字都念不對,還在電視上捻著蘭花指胡言亂語、大放厥詞,臺灣一些人「坐井觀天」至此,真是一種悲哀。
不只是榨菜慘遭「毒手」,近年來,臺灣的一些節目在談及大陸時類似雷語並不少見。猶記得2013年臺灣教授高志斌稱,普通大陸老百姓連「茶葉蛋」都吃不起,又說「臺灣人在深圳火車站吃泡麵引起圍觀」;去年,一名島內軍事「磚家」還曾在電視節目中放話,2015年到2018年是「反攻大陸」的最佳時機……雷人秀頻頻上演,說明許多抹黑不只源自個別人的無知,而是在有組織地迎合一些勢力的訴求。
自民進黨上臺以來,「文化臺獨」「教育臺獨」就成了其既定方針。有數據指出,自1997年「教育部」引進《認識臺灣》課程開始,年輕人只認同自己是臺灣人的比例提高了20%。通過教育,民進黨看似成功塑造了一批所謂的「天然獨」年輕人。而在收視率為王的時代,臺灣的電視節目為了迎合這部分年輕人,故意戴著有色眼鏡去曲解、誇大個別現象,甚至通過多給出場費的方式,引導嘉賓「語不驚人死不休」,瘋狂抹黑大陸。
「睜眼看世界」能消除二元對立觀。電視節目本該是臺灣民眾進一步了解大陸的渠道,如今卻成了不懷好意的民進黨人抹黑大陸的管道。在電視上宣傳「大陸崩壞,人民吃土」的錯誤形象,人為製造與大陸的疏離感,強化臺灣民眾的「臺獨」傾向。民進黨算盤打得精,卻不知文化隔離客觀上會讓下一代失去競爭力,究竟是愛臺灣還是害臺灣?
要知道,自改革開放以來,與比其他客商相比,臺商之所以在大陸如魚得水、遊刃有餘,正是得益於語言相通,文化相親。這是臺灣地區,比起韓國、新加坡等競爭者獨有的軟實力。但「文化臺獨」,無異於自廢武功,而且狹隘的眼界還會使得自己逐漸封閉,脫離於世界。失去大陸市場的收入,想「南向」又沒有勞動力紅利,許多年輕人知識體系還殘缺不全,臺灣經濟的前途黑雲壓城,社會發生混亂的種子已經悄然埋下。
島內一些井底之蛙的言論,不過是茶餘飯後的笑料。可在嘲笑之餘,我們不能妄自尊大,還要做好自己的事。
正如央視主播歐陽夏丹所言——其實,我們能笑出來還是因為我們真的穩。近來不少事情紛紛擾擾,很多人會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亂是禍,有穩才有福,才有穩穩的幸福……夜宵時間到了,要不上點榨菜?
來源:長安觀察
撰文:鮑南
流程編輯: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