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菠蘿老師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可以看出性格對於人一生的影響是巨大的。
而3-6歲正是孩子性格養成最佳年齡,在這個階段,如果父母能夠正確引導,對孩子進行性格培養和塑造,讓孩子能夠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質,這對孩子的一生都是大有裨益的。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有的孩子就是活潑外向不怕生,在大人面前落落大方,敢上臺表演,敢主動與人交朋友。而有的孩子就是沉穩內向不愛說話,不願意出門,大人來家裡做客就躲在房間,在班裡回答問題也不敢大聲說話。
孩子性格的形成雖然說會有先天的影響因素在,但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尤其是學齡前的孩子。其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家庭當中度過的,父母的培養教育對孩子性格養成更是起到一個決定性的作用。
那麼,父母該怎麼做才能正確培養孩子的性格呢?
1.教孩子學會控制情緒
很多孩子就像一顆「定時炸彈」,動不動就炸了,而且隨時點,隨時著。雖然比喻有誇張的成分在,但很多家長應該都有同樣的感受。孩子在家經常動不動就發脾氣,一不順心就又哭又鬧。家裡人被孩子搞的團團轉,打也打了,罵也罵了,都制服不了孩子的無理取鬧。
其實這是孩子在宣洩自己的情緒,是人都會有情緒,但不同的是如何控制情緒。像這樣一不高興就大哭大鬧的孩子,往往是家長沒有教會孩子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訴求,找到情緒宣洩的出口。也沒有教會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導致孩子哭鬧。
那麼如何教孩子控制情緒呢?分享給寶爸寶媽們一個小方法:爸媽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小本子,告訴孩子如果不高興,準備發脾氣的時候,先告訴媽媽,讓媽媽來解決。做對了就可以在本子上畫一個笑臉,如果集齊了5個笑臉,就可以滿足你一個願望。比如說去遊樂園,或者買玩具等等。
2.培養孩子樂觀自信
樂觀是面對人生和困難的態度,自信是遇人遇事的表現。樂觀自信是非常好人生態度,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養成樂觀自信對待生活的性格和品質。那麼如何培養孩子樂觀自信的性格呢?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家長要以身作則,面對困難積極樂觀、不怨天尤人,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在一個幸福家庭長大的孩子,性格一定也是樂觀開朗、陽光自信的。
其次可以多讓孩子看一些正能量的節目或者書籍,學習故事中主人公積極克服困難、樂觀自信的品質。第三在孩子在實際生活中遇到困難時,家長可以教育孩子,焦慮沒有辦法解決問題,一定要樂觀面對,積極去尋找解決辦法。
3.培養孩子持之以恆
現在很多孩子都是在家長的保護傘下長大的,遇到任何事情,只要不想做就可以不做,或者家長直接都能幫忙解決。
朋友的兒子軍軍今年6歲,在學鋼琴。老師給的任務是每天練習至少2個小時,但軍軍每次都是練了不到半小時就累了,不想再練。軍軍媽的做法是,只要兒子不想練就別練了。跑步也是,累了就停下來走。孩子不堅持,家長不監督,很容易導致孩子沒有堅定的目標,最後一無所獲。
孩子心智不成熟,做事情很難持之以恆,家長的教育十分重要。父母對孩子一定要稍微「狠心」一點,要求2小時,就必須要監督孩子按時按點完成,不能因為累就不做了。一開始父母最好能夠陪在身邊,直到孩子完成任務。也可以適當給孩子一些獎勵,長此以往,孩子做事情就能夠堅持到底,今日事今日畢。
結語
父母的過分保護可能會讓孩子變得膽小、內向;過分溺愛可能讓孩子變得乖張、易怒;父過分強勢可能讓孩子變得優柔寡斷。
父母的培養對孩子性格的養成至關重要,尤其是3-6歲這個階段,80%孩子的性格養成都在這一時期,家長一定要重視。不過,孩子性格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家長最主要是起到一個引導和示範作用,不可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