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3歲的叛逆期,6個關鍵性格養成尤為重要,家長要重視

2020-12-11 秀寶媽咪

今日問題:孩子叛逆期,6個性格養成很關鍵

俗話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很多家長

都會發現一個問題,為什麼孩子的叛逆期總是一輪接著一輪,好像是上樓梯一樣,旋轉上升,尤其是在2歲和3歲,性格叛逆,行為衝動。在這個階段很多家長都是崩潰的,不知道孩子的性格哪裡出了問題,只知道說教,可是效果卻微乎其微。

培養孩子的智商固然重要,但對三歲的孩子還有更重要的!

小虎剛過完3歲生日,媽媽就發現,他的性格大變。以前帶著小虎不管是做遊戲還是學東西,他都很配合,而且媽媽說什麼,她都會認真聽,照著做。可是現在呢,要麼就是講條件,再者就是和媽媽反著來。

有一次,媽媽帶著小虎去別人家做客,出發之前媽媽就告訴小虎,不要和小夥伴搶東西,要學會謙讓。可是到了夥伴家,剛玩不一會,小夥伴就跑來告狀:"阿姨,小虎搶我的玩具,我不和他玩了。"小虎媽媽很不好意思:"沒事,一會我說他。"可是小虎卻拉著媽媽執意要回家。"媽媽,我不玩了,回家。"媽媽急忙說:"這才玩了多一會,才來就要走?

這孩子,能交到朋友嗎?一點不聽話了,還不如小時候呢。"小虎低下頭。媽媽轉過身對朋友說:"這孩子就這樣,情商低,不會交朋友,性格的事。"小虎好像聽懂了,一下子爆發,又哭又鬧,小虎媽媽很尷尬,不得不帶著小虎回家了。

哪些因素影響了孩子未來的性格偏向?

1.遺傳因素

很多時候,家長都願意打趣似的說上一句:孩子的聰明勁隨我了。或是這孩子這麼笨是不是跟他爸一樣一樣的?這樣的話語也是有點科學依據的。遺傳學專家針對荷蘭一個家族的男性進行觀察,發現他們普遍有的暴力行為,相似度在90%,這種行為屬於潛意識,他們自己沒有發現。

專家對他們的基因進行檢測,發現他們的基因中普遍缺少了一種名為編碼單胺氧化酶的基因,而這個基因正是需要遺傳產生的。不得不說,性格和基因還是有關係的,而且很難改變。女孩的性格受爸爸基因影響更大一些,男孩的性格會受媽媽影響更大一些。

而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她們的性格也會隨著外界環境的變化而發生改變,所以,基因會影響性格,但不是唯一的,也是可以通過後天有所改變的。

2.家長的影響

家長是孩子第一任老師,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從孩子一出生,就確定了和自己父母的親密關係,很多時候,家長的行為舉止,就是孩子效仿的對象,他們會把家長的行為印刻在自己的記憶中,當出現類似問題的時候,就會用爸爸媽媽的做法去解決。

這個影響是很深遠的,我們可以細細想一下,自己在遇見困難,衝突的時候,最初的反應是不是回憶爸我媽怎麼做的?這個最初的念頭就是童年時期,家長行為給孩子留下的烙印。

家長無意識的言行,會是孩子效仿一生的標杆,越長大越發現自己越來越像自己的父母,甚至會用父母以前對待自己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這就是為什麼會有那句:"這一看就是父子倆"。性格影響行為,行為展露性格,父母的性格真的對孩子影響深遠。

3.家長的教育理念

家長教育方式的不同也會培養出性格不同的孩子。記得前段時間,有一張照片,是在地鐵車廂裡。一對母子,媽媽看書,孩子看繪本。而旁邊一對母子,媽媽跑著手機,孩子拿著平板看動畫片。

鮮明反差,反映出教育方式的不同,每個家長的教育理念也不一樣。有的家長覺得孩子就是要以教為養,不管教就會出問題,孩子不管做什麼,都要適時督促,說教指導,這樣的孩子性格可能會柔和一些,更適合聽從別人的指令做事,在幼兒園裡,也是很聽老師話的,但是會缺少一點創新精神,需要更勇敢和激勵。

但有的家長可是崇尚西方的自由化教育,認為孩子只要沒有原則性的錯誤,就沒必要嚴厲教育,這樣的孩子往往膽子更大,想法更多,更容易贏得幼兒園老師的關注,也更容易闖禍。家長會更操心一些。

3歲叛逆期的孩子,藉機養成6大好性格!

1.自信陽光

想要培養孩子自信陽光的性格,就要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一個自信的孩子的背後一定有一個無條件支持他的家長。有一個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更自信,每天都會帶著孩子一起站在鏡子前面大聲演講,從最開始說自己的優點:"你今天能自己洗碗了。"孩子也會跟著說。

到後來孩子說自己和家人的優點,再大點的時候,就開分析自己的性格。這個孩子發揮自己的優勢,成為了一名心理學家。這位媽媽卻始終激勵著孩子,客觀評價自己,積極發揮優勢,保持著陽光心態。很多時候,孩子會在鼓勵中找到前進的動力,用自己的快樂影響周圍人。

2.有責任感

責任感也是好性格的因素,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遇到問題時,先自己思考解決辦法,不要急著給出答案,當孩子越接近答案的時候,家長再進一步提問,讓孩子對自己的事情負責到底。即便是孩子執意按照錯誤的方式進行,我們也要讓孩子嘗試,並承擔後果,這樣孩子就會變得有擔當,有責任感。更好的處理未知的事情,積累更多的經驗。

善良

一個家長和我分享,他的女兒被小夥伴欺負了,但是女兒卻說:"他是我的好朋友,我不能打他。"這個時候,家長可能就會覺得你都挨欺負了,還這麼說,這可真是善良。實際上,孩子是有自己判斷的,善良是一種天性,家長需要保護。可以告訴孩子:"如果對方的行為讓你不舒服,請告訴我。我喜歡你的善良。"孩子就會真正理解善良的含義。

3.自制力

3歲左右孩子的自制力還沒有完全形成,他們對於自己能做的,自己想做的,還有自己的不能做的,容易混淆。這個時候,家長要少說不可以,多說你可以嘗試這樣做,讓孩子有更多的體驗,孩子的自制力就會在自我體驗中提升。這個階段,最好的就是給孩子定好規則,讓孩子在規則中,盡享自由。

4.獨立

想讓孩子養成獨立的性格,就是要在孩子真正有需要的時候給予正確的幫助,這時候孩子記住的更多,學的越快,而不是把孩子向外推,這樣只會讓孩子退縮。千萬別吝嗇自己的經驗,那會是孩子處理問題時,最初想到的方法。家長要讓孩子知道:"我會幫你,在你必要時,我就在你身後。"

5.抗壓能力

3歲的孩子抗壓能力不強,因為他們可能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所以這個時候,家長允許孩子試錯,並且把有困難的問題變成一個個小目標,一點點完成,循序漸進,養成處亂不驚,抗壓能力強的性格。

育兒啟迪:

良好的性格離不開孩子自己的體驗,家長的引導,環境的營造,我們要給孩子積極陽光的生活態度,抓住3歲這個重要階段,培養孩子6大性格,陪孩子一起成長。

每日一問:關於孩子的性格,各位家長還有哪些見解?

相關焦點

  • 李玫瑾:6歲以前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家長必須要引起重視
    父母想要孩子養成良好的性格,就要抓住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為孩子提供好的成長環境,積極進行幹預指導。著名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曾在她的講座中說過:6歲以前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孩子3歲時,自我意識逐漸形成,這個時候的孩子就像一塊海綿,迫切地吸收著外界環境給予的各種刺激,而這種刺激主要以家庭刺激為主。
  • 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最佳階段,爸媽一定要看
    而3-6歲正是孩子性格養成最佳年齡,在這個階段,如果父母能夠正確引導,對孩子進行性格培養和塑造,讓孩子能夠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質,這對孩子的一生都是大有裨益的。樂觀自信是非常好人生態度,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養成樂觀自信對待生活的性格和品質。那麼如何培養孩子樂觀自信的性格呢?
  • 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在孩子6歲前,父母要讓孩子養成這3種性格
    在長期的研究過程中,她發現所有人的犯罪心理都源於小時候,要想讓一個年輕人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就要從小時候開始培養。李玫瑾還說,孩子之所以在青春期出現叛逆的問題,一般都是在12歲之前,還有可能更早,如果在這個時間段孩子還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性格,後面再想糾正就難了。
  • 李玫瑾: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黃金期,這3個方面家長要「使勁管」
    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黃金期」3-6歲這個年齡段,正是孩子行為習慣培養最關鍵的時期,孩子85%-90%的性格、思維模式、行為方式都是在這個階段形成的。她曾經在多個場合表明,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和塑造的最重要階段。這個時候不管,以後就難管了。
  • 孩子出現這3個表現,可能是叛逆期來了,家長要及時引導
    成年人大多都經歷過青春期之後的叛逆,實際上在寶寶2歲的時候,也會有一個幼兒的叛逆期,在這個叛逆期是媽媽最難熬的日子,也是孩子性格成長的關鍵時期。在對待幼兒的叛逆期時,家長一定要謹慎。切勿被孩子的各種行為打的手足無措,亂了方寸。
  • 14歲現象,家長面對叛逆期孩子應該怎麼辦
    勤藤教育經常會聽到家長這樣的苦惱,「孩子14歲了,最近變得很敏感,和他說話總是愛搭不理。」「應該是叛逆期到了,什麼事都和我對著幹,讓他寫作業他還發脾氣!」
  • 3-6歲是性格養成關鍵期,父母要狠心立規矩,娃越大越難管教
    3-6歲是性格養成關鍵期,父母要狠心立規矩,娃越大越難管教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每家每戶基本都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因此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們小時候長嘗夠了苦頭,所以長大後都捨不得讓孩子吃苦。如果父母們不想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就一定得抓住孩子3—6歲的性格養成關鍵期,父母們狠心立下規矩,幫助孩子更好地長大。
  • 3歲孩子叛逆期,家長如何正確疏導?
    你是不是正在為寶寶進入「叛逆的三歲」而困擾?亂扔東西,亂發脾氣;稍不順心,就大哭大鬧;把不、不要掛在嘴邊;常常跟父母唱反調......為什麼孩子會出現「叛逆期的三歲」的現象呢?叛逆期原因孩子2-3歲的時候各項身體機能逐漸成熟,自我意識開始加強。父母卻覺得孩子還小,想幫孩子料理好所有的一切。孩子想做的,家長常常阻攔,孩子便有了反抗的情緒。
  • 3歲孩子叛逆期,家長如何正確疏導?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叛逆期的三歲」的現象呢?叛逆期原因孩子2-3歲的時候各項身體機能逐漸成熟,自我意識開始加強。父母卻覺得孩子還小,想幫孩子料理好所有的一切。孩子想做的,家長常常阻攔,孩子便有了反抗的情緒。在父母看來,這便是孩子的叛逆期來了,殊不知這是孩子開始成長了。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在孩子的性格培養過程中,幼兒時期尤為重要。那我們如何在孩子的3歲叛逆期時正確的疏導呢?
  • 孩子第二個叛逆期,家長朋友們一定要重視
    孩子的成長中要經歷三次叛逆期。不同階段的叛逆期,孩子有不同的叛逆表現,心理髮育特點也不同,家長所採取的教育方法也要及時更新。如果家長不重視孩子前兩個叛逆期,孩子的問題會慢慢變成「頑疾」。如果等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再想辦法補救,為時晚矣。親子關係會因為孩子關閉了交流的大門,而無法溝通。
  • 教育機構老師面對孩子叛逆期最有效方法
    作為教育機構的老師,面對教學的學生大多是小學五年級到高中的學生居多,同時就會遇到老師最頭痛卻又無法避免的事情:孩子的叛逆期。孩子的叛逆期是最難溝通的時候,一旦溝通不好,就會影響教學的質量。據短書統計數據分析孩子的叛逆期分為以下幾個階段: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6-8歲時,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
  • 暑假裡,家長和孩子為什麼總是發生矛盾?教育孩子這3點尤為重要
    原標題:家長注意孩子的3個叛逆期,用這3個方法讓教育孩子更加得心應手難怪很多家長都願意將孩子送培訓班以獲得家裡的清淨,很多家長盼望著開學,對這「神獸」避而遠之,眼不見心不煩為妙。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三個重要的叛逆期,經歷過叛逆,孩子才會慢慢長大,這三個叛逆期分別是:幼兒叛逆期(2—3歲)古話有云:三歲看大。
  • 面對孩子2歲叛逆期,家長要如何應對?三個方法改善孩子壞脾氣
    孩子長到2歲就開始行為叛逆的原因:1、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覺醒1972年阿姆斯特丹做了一個點紅實驗,實驗內容是調查88名3-24個月的寶寶自我意識的覺醒情況。實驗證明:只有24個月大的寶寶在看到鏡中人鼻子上有紅點時會察覺到自己臉上也有,還會用手摸摸自己的鼻子。所以,當孩子長到2歲的時候就會漸漸變得叛逆。2、2歲是第一個叛逆期階段在成年以前,孩子一共會經歷三個叛逆期。
  • 怎麼應對孩子的叛逆期?家長要牢記這幾個關鍵點,效果會非常不錯
    眾所周知,小朋友的叛逆,對於絕大多數的家長而言,是一個相對比較頭疼的問題。畢竟他們一旦進入了叛逆期,那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衝突往往會更多一些,家長想讓娃服從自己,從而在其面前樹立威信,而小孩子卻又問大人要權利和自由,真的是太可怕的局面了。
  • 孩子總是「唱反調」,家長做到這3點,陪孩子度過「叛逆期」
    孩子處於叛逆期,會分為三個階段:2-3歲的時候,這是孩子第一次進入叛逆期,稱為"寶寶叛逆期"。7-9歲,孩子第二個叛逆期,是"兒童叛逆期"。家長做到這3點,輕鬆度過孩子的"幼兒叛逆期"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如果太「作」了,就得「鎮壓」他們,用大人的威嚴去鎮住孩子。但是這樣的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孩子不但不會不聽家長的話,而且還會變本加厲。那麼,父母要怎麼去對待叛逆期中的孩子呢?
  • 孩子6歲前,都會有的這3大「叛逆期」,家長不要管,越管越糟
    一說到叛逆期,很多家長想到的都是12-18歲這個青春叛逆期。但是事實上,孩子在還是一個「寶寶」的時候就有了叛逆期。而且叛逆程度絕對不亞於青春叛逆期。那麼接下來就說一說孩子在六歲前就會有的三大叛逆期。秩序敏感期,口頭禪是「不行」孩子在3、4歲的時候,也會突然變得非常的執拗。
  • 面對叛逆期的「問題孩子」,父母掌握3種方式,正確引導孩子成長
    「打罵教育」是不能夠根本解決問題的,當孩子進入叛逆期後,建議家長們可以從以下3點作為「突破口」教育孩子。3、身教重於言傳俗話說:「身教比言傳更有效」,的確如此,往往父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對子女進行正確引導,能讓孩子更容易接受,甚至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言行舉止。因此,身教也被人們稱為是家庭教育中一種最重要,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 李玫瑾: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關鍵期,這4個方面家長要「使勁管」
    有些孩子總是擁有很多的壞習慣,家長也管不著孩子,任由孩子順著自己的天性去做人做事。3-6歲是孩子成長最關鍵的性格形成黃金期,他們會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沒有那麼堅持,還是會聽從父母的教育,父母讓孩子做什麼,有時候他們還是會去做的階段。所以父母如果想把孩子教好,一定要在這個階段多下教育的功夫。
  • 李玫瑾: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關鍵期,這4個方面家長要「使勁管」
    3-6歲是孩子成長最關鍵的性格形成黃金期,他們會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沒有那麼堅持,還是會聽從父母的教育,父母讓孩子做什麼,有時候他們還是會去做的階段。所以父母如果想把孩子教好,一定要在這個階段多下教育的功夫。
  • 孩子青春期的「14歲」現象,家長要重視,在這3方面需「使勁管」
    一個人的一生當中大概要經歷8個重要的發展階段,每個階段的過渡期都存在一個核心問題亟待解決。就拿孩子來說,一個孩子的成長會經歷3個叛逆期,一個是2-3歲,一個是16孩子在14歲時的叛逆期,家長是需要十分注意的,這個時期的孩子內心敏感多變,逆反心理最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