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裡,家長和孩子為什麼總是發生矛盾?教育孩子這3點尤為重要

2020-08-02 教育好文

原標題:家長注意孩子的3個叛逆期,用這3個方法讓教育孩子更加得心應手

暑假裡,家長和孩子為什麼總是發生矛盾?教育孩子這3點尤為重要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不願意要小孩了?因為他們聽說養一個小孩成本太高了,學區房,培訓班,各種遊學旅行……有人在網上說孩子一個暑假的開銷兩到三萬,夠一個工薪階層半年的薪水了。

花錢是一個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每一個家長都或多或少在外人面前流露出孩子難教難管,不聽話,打遊戲,頂嘴,懶惰,不願學習,拒絕和家長溝通……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年輕人的恐婚症和恐孩症,更讓有孩子的家長將教育子女變成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大焦慮與煩惱。

暑假裡,家長和孩子為什麼總是發生矛盾?教育孩子這3點尤為重要


在這個漫長的暑假裡,孩子在家裡放飛自我,有的家庭家長和孩子總是發生矛盾,尤其是父母在上班,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管教的孩子,把老年人氣得半死!難怪很多家長都願意將孩子送培訓班以獲得家裡的清淨,很多家長盼望著開學,對這「神獸」避而遠之,眼不見心不煩為妙。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三個重要的叛逆期,經歷過叛逆,孩子才會慢慢長大,這三個叛逆期分別是:

幼兒叛逆期(2—3歲)

古話有云:三歲看大。這個年齡段往往容易被家長忽視,其實,嬰幼兒時期是非常關鍵的。家長總以為孩子還只有兩三歲,什麼都不懂,所以總覺得放養沒事。這個時候的孩子特別喜歡哭鬧,打滾,動手打人,有的還喜歡發脾氣、砸東西。

其實這是孩子以這種方式獲得家長的關注,如果家長不重視不引導不溝通,孩子很容易把這種行為帶到自己成人階段,比如跟人發生矛盾就吵架、發火、摔東西、甚至傷人,其實這與嬰幼兒時期父母沒有引導好關係很大。

暑假裡,家長和孩子為什麼總是發生矛盾?教育孩子這3點尤為重要


童年叛逆期(7—9歲)

中國還有句古話叫:七歲看老。7到9歲剛好是孩子幼兒到童年期的又一個叛逆期。這時候孩子已經進入小學開始了正式的學習,每天都必須完成老師指定的任務,有的孩子還要完成培訓班的各種作業,有的還要彈琴考級,學這樣學那樣,其實也就相當於成年人上班完成上級的指令是一樣的,甚至比家長還忙,任務還多,心裡很累,容易出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培養好孩子獨立思考和時間管理的能力。有很多家長沒有耐心輔導孩子功課,等孩子遇到困難,自己講解了很久孩子都不理解,就會直接告訴答案敷衍了事。還有的家長對孩子不管不問不指導,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就容易形成依賴、懶惰和沒有上進心的習慣,所以家長必須要加以陪伴。我後面會介紹重要的三個方法。

暑假裡,家長和孩子為什麼總是發生矛盾?教育孩子這3點尤為重要


青春叛逆期(12—16歲)

12到16歲青春期估計是家長最頭疼的叛逆期,因為這時候孩子已經完全有了自己的想法。孩子已經不會像從前那樣聽家長的話,依賴家長了。孩子的作業你根本沒有辦法輔導,孩子的作業量增大,知識和視野不斷擴大,有的孩子已經開始鄙視平凡的父母了,如果家長強行幹預他們的生活,會讓親子關係變得很緊張。

這時候我們要做的最重要的就是像朋友一樣對待孩子,建立與孩子親密的交友模式,採用平等的溝通,而不是家長命令式的、強迫式的管束。這個階段是孩子慢慢走向成人世界的關鍵時期,要尤其注意他們過早染上一些成人的惡習,如睡懶覺、打牌、玩遊戲、抽菸、喝酒、頻繁聚會、打架等。

暑假裡,家長和孩子為什麼總是發生矛盾?教育孩子這3點尤為重要

作為家長要注意孩子的3個叛逆期,用以下這3個方法來教育孩子會更加得心應手:

方法一:有原則

家長在教育孩子上要有一定的原則性,即說一不二,不要輕易妥協。比如幼兒期的孩子,你說好了今天只能買一個小零食,就一定要堅持到底,不能因為孩子哭鬧就改變之前說好的約定,否則孩子會吃定你的,將來後患無窮。

方法二:有讚美

任何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讚美,孩子也不例外。尤其是在童年叛逆期的孩子,我們要多看到他們的優點,不要讓孩子過早對自己失去信心,認為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這樣孩子就真的越來越差勁了。孩子總有優點,用優點來帶動他其他方面的改進是最有效的。

暑假裡,家長和孩子為什麼總是發生矛盾?教育孩子這3點尤為重要


家長可以採用三明治溝通法:先表揚一句,再提出希望與建議,最後相信和鼓勵。

方法三:有指導

人非生而知之者,乃學而知之」。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也是陪伴孩子最長時間的老師。對於孩子要多指導多教育。對孩子的教育,有兩個方面最重要:一是習慣,二是心態,養成了好習慣終身受益,擁有好心態一生幸福。

習慣中最重要的就是早睡早起,心態中最重要的就是自信與勇氣的培養。生活中多讓孩子與陌生人說話,讓孩子獨立完成一件事以鍛鍊其勇氣,將來遇到任何生活中的困難都會平安度過,自信滿滿。

結束語:

哪裡有那麼多別人家的孩子,不過是別人家的家長花了足夠多的心思,用了足夠多的時間,付出足夠多的熱忱罷了。

教育孩子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三個叛逆期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引起重視,經常用到以上三種方法:有原則、有讚美、有指導。教育就會變得更加有效!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家長也別幻想著坐享其成,生孩不易,養娃更加操心!

打字不易,且看且點讚轉發

教育不易,且行且關注收藏

相關焦點

  • 孩子之間發生矛盾,家長是該介入還是旁觀?正確引導很重要
    最近,時常收到很多家長諮詢,面對孩子們之間的吵架打罵等各種矛盾,家長總是手無足措,不知該如何處理。那麼,小孩之間發生矛盾怎麼辦?家長如何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呢?一位睿智燈塔的會員徐媽媽就諮詢過這個問題,她說我的孩子剛上學沒幾天,在幼兒園裡就受到了欺負,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辦了。我問了問徐媽媽是因為什麼事情呢?她說:「是因為一件玩具」。
  • 孩子之間發生了衝突矛盾,家長該怎麼解決?這幾點很重要
    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小孩子們之間在一塊兒相處的時候總是會出現一些矛盾和衝突,這是十分正常的現象,當家長們遇到了這種情況時,應該遵循什麼原則?又該如何正確處理呢?毫無疑問,這是極其錯誤的做法,只會將簡單的問題嚴重化,甚至會把事情搞亂。孩子之間發生矛盾很正常,這時候家長們不要輕易發怒,而是要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找各種途徑了解事情發生的具體原因,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要只是想保護自己的孩子免受傷害,受了委屈就要討回公道,而是應該幫助孩子在這些經歷中學到一些東西。
  • 孩子在學校和同學鬧矛盾家長怎麼處理?
    小矛盾可以告訴孩子自己解決,大矛盾讓老師解決,或者找家長!儘量不要去幫著處理,讓他自己去面對如果孩子和你說的情況下哈,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有些孩子在家裡只要做錯事情,家長不分青紅皂白一頓說罵打啊,使得孩子膽小,怕事,遇事不敢聲張,無論對還是錯,在外面或是在家裡都不敢說話。
  • 暑假來了,家長和孩子如何相處
    市金川總校第一高級中學 賀忠發 孩子放假在家,睡懶覺、玩手機、玩電腦,家長几乎崩潰了,為什麼要放暑假?孩子們調侃:因為老師快崩潰了,給老師留下休息的時間。雖是調侃的話,但也說出了家長和孩子假期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如何與孩子相處,給大家3個建議: 第一、家長和孩子一起規劃好假期的學習和生活時間。
  • 在孩子的教育上總感覺到矛盾?做好這3點很關鍵
    還有很多這樣的矛盾狀態,來自我自己的切身體會,也來自那麼多家長和我溝通時,透過他們的焦慮捕捉到的共性比如在和我溝通的不少家長裡,有孩子已經休學了半年及以上的,有沉迷手機嚴重影響學業的,有在青春期的性教育上完全缺失導致孩子受到傷害的。我能感受到他們的焦慮、困惑,還有後悔:要是早一點學習了解青春期階段的相關知識,也許就可以避免走很多彎路。未雨綢繆是非常必要的,前置性學習,怎麼都不嫌早。
  • 學會和孩子溝通,讓孩子不要抗拒家長,要注意這3點
    那麼作為家長,該如何和孩子溝通呢,要少說多問,用這幾種問話式的對話。,不要等著孩子來告訴你,有許多孩子排斥和父母溝通,覺得家長不理解自己。寧願找朋友聊天也不願意找家長,害怕家長指責嘲笑自己,不站在他們的立場上,只會打壓孩子的自信還說孩子大驚小怪的經不起磨難。有的家長還嫌棄孩子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為什麼沒有欺負別人,總是教育孩子隱忍少惹事。這是國人的中庸和明哲自保的慣性思維作祟。
  • 二孩家庭,孩子總是鬧矛盾,家長應該如何妥善處理?
    父母能做的就是為孩子們提供一個寬鬆的成長環境,儘量不要強行幹涉兩個孩子的紛爭,多給孩子創造一些平等、自由的互動機會,讓他們能夠學會自己去解決矛盾和衝突。有的時候家長會發現,前一分鐘剛處理完兩個孩子的矛盾,後一分鐘兩個孩子又玩到一起了。這說明家長沒有必要幹預孩子們的衝突,他們完全可以自己解決,如果家長過多參與,反而會讓孩子產生一種依賴感。
  • 暑假重要提醒:孩子的教育單靠老師,那就真的太耽誤孩子了
    上半年因為疫情沒怎麼在學校待過,多數時候在家裡上網課,已經覺得有點頹廢了。孩子沒有老師的虎視眈眈,沒有同學間的你追我趕,空調、冷飲、沙發、手機,一應俱全。在那裡穿著睡褲,蓬頭垢面地坐在電腦面前,一邊啃著鴨脖子一邊上課。現在放假了,網課也不用上了,就更頹廢了。父母們的操心不無道理,暑假對於孩子的成長和在學校一樣重要!
  • 暑假裡要和手機搶孩子?這三個錦囊,解決家長們的難題
    手機等電子屏幕的過度使用對各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都有危害。其中,青春期孩子的手機沉迷困境最為嚴重,甚至常常引發一些家庭矛盾,造成親子衝突。因此,科學管理孩子的手機使用迫在眉睫!孩子為什麼喜歡看電子產品?在使用電子產品背後,孩子也有自己的心理需求。
  • 孩子間發生矛盾,家長介入需謹慎,以下5點請切記,以免擴大局勢
    開學已經一段時間了,家長們還在擔心孩子在幼兒園裡能否適應,但是在一家超市裡面卻發生了這樣讓人覺得十分驚險的一幕。這家超市有個兒童樂園,兩名孩子因為在玩耍的時候搶玩具而發生了衝突和矛盾,家長看到了這樣的情況,直接拿起一旁的凳子砸向了孩子和人群之中。
  • 為什麼很多孩子「家裡橫,外面慫」?多半和家長的這三點教育有關
    為什麼很多孩子「家裡橫,外面慫」?多半和家長的這三點教育有關孩子「家裡橫,外面慫」的現象在社會中很常見,在家裡就像是山大王一樣,出了外面就像小綿羊,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和家長的這三點教育是分不開的,為了避免孩子陷入這樣的不好現狀,家長們要及時改正了。
  • 孩子放暑假家長的監護責任不能放假
    孩子作為未成年人,他們的假期生活理應得到父母和老師們的科學引導。學習成長不分時間、地點,在學校學知識是學習,日常的行為舉止也都是學習。現在很多孩子是為了學習而學習,認為放假就等於放羊了,這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7月5日《當代生活報》)   暑期來臨,孩子暑假期間安全問題需引起我們高度重視。
  • 「窩裡橫」的孩子幾個重要表現.家長要及時制止,正確教育孩子
    有很多的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只在家裡發脾氣,但是一到外面就變得老實下來,家裡的壞脾氣一點也沒有了,在學校老師都說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表現很好,乖巧、懂事、有禮貌。這點讓做父母的很犯愁。但孩子出現這樣的問題,做家長的有沒有從自身、家庭方面找找問題呢?
  • 日常居家小心孩子墜樓 暑假裡家長要繃緊安全弦
    (暑假裡,孩子們有了大把的玩樂時光,然而,這也給家長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得繃緊安全防護這根弦。資料圖。圖片由 星辰拍客 凱哥 攝)星辰在線8月11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胡偉男 通訊員 焦佳 楊甜)暑假裡,孩子們有了大把的玩樂時光,然而,這也給家長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得繃緊安全防護這根弦。因為一個大意與疏忽,意外傷害就有可能發生。近日,7歲的小寶(化名)在自家陽臺上玩耍時,就在追趕玩具的過程中從9樓墜落,被緊急送入長沙市第一醫院急診科就診。
  • 家長如何處理孩子與老師發生了矛盾
    現在的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要什麼給什麼,說什麼就是什麼,特別爺爺奶奶更是疼愛有加,捨不得說一句,即使犯了錯誤,也就說說算了,久而久之,孩子養成了「不吃虧」,「不接受批評」的習慣。到了學校,很容易與同學發生矛盾,更嚴重的是:也與老師發生了矛盾,那麼,家長應該如何處理呢?
  • 孩子在學校發生矛盾了,別動不動就叫家長!
    早上起來兒子班級群不停的響,拿過手機一看,心裡咯噔一下,是找我的,一個家長在群裡瘋狂的艾特我,說是讓我馬上去學校,解決一下我兒子打人的問題,不敢怠慢趕緊把兒子叫過來問一下什麼情況,兒子說他和同學打籃球,搶球過程中發生了碰撞,那個同學摔了一跤,可能摔的比較疼就哭了起來,兒子說跟他已經道歉了,老師也知道的。
  • 為什麼孩子思維發展很重要?孩子成長過程中,這3點家長不要忽視
    3)讓孩子擁有判斷能力:看過一個綜藝節目,關於孩子到底會不會和陌生人一起走的實驗,對象是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在被接觸的若干孩子中,只有少數能對陌生人的話加以判斷,不會和陌生人一起走,大多數的孩子都會「中招」。
  • 孩子和父母總是爭論不斷,家長要利用好「暗示教育」教育孩子
    我相信這種現象不僅發生在我身上,我相信這是每個家庭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也有很多家長在為孩子這種行為焦慮,其實這是孩子發展的自然現象。孩子的長大必然伴隨著自我意識的獨立,當孩子的想法和家長的想法不一致的時候,家長應該調整自己的心態,聰明的家長不會用威嚴逼迫孩子遵從自己的想法,而是會利用暗示效應和孩子溝通交流。
  • 別讓孩子在暑假裡,養成這6個壞習慣
    —— 知會教育而暑假來臨,很多孩子容易在這期間養成許多壞習慣。因此,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千萬別讓孩子在暑假裡養成以下這些壞習慣。作息不規律,整天睡懶覺曾有記者就「學生暑期生活」話題,對900名學生進行了「晚上幾點入睡」問卷調查。
  • 孩子總是「唱反調」,家長做到這3點,陪孩子度過「叛逆期」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唱反調」很惹人討厭,覺得這是孩子在跟自己抬槓,挑戰自己的「權威」,其實,那些敢於和父母「唱反調」的孩子,比犯錯誤了只會默默低頭哭泣的孩子的思維要更加敏捷,看待問題也會更加全面。這句話足以說明,小朋友到了叛逆期,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這時候的"幼兒叛逆期"是最讓父母頭疼的,孩子動不動就大哭大鬧,哄都哄不好。家長做到這3點,輕鬆度過孩子的"幼兒叛逆期"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如果太「作」了,就得「鎮壓」他們,用大人的威嚴去鎮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