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之間發生矛盾,家長是該介入還是旁觀?正確引導很重要

2020-09-10 睿智燈塔家庭教育

最近,時常收到很多家長諮詢,面對孩子們之間的吵架打罵等各種矛盾,家長總是手無足措,不知該如何處理。那麼,小孩之間發生矛盾怎麼辦?家長如何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呢?

一位睿智燈塔的會員徐媽媽就諮詢過這個問題,她說我的孩子剛上學沒幾天,在幼兒園裡就受到了欺負,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辦了。

我問了問徐媽媽是因為什麼事情呢?

她說:「是因為一件玩具」。

原來徐媽媽的女兒苗苗在幼兒園裡與其他小朋友玩遊戲的時候,突然一個小朋友要搶苗苗手裡的小兔子,苗苗沒有給他,然後那個小朋友就動手打了苗苗。

緊接著,苗苗就很傷心的哭了,苗苗哭了很久,不管老師怎麼哄苗苗還是不好。

無奈之舉,幼兒園的老師就給徐媽媽打了一個電話,徐媽媽聽後匆忙的趕到了學校,看到女兒苗苗在哭,徐媽媽很是心疼。

最後,在老師的引導下,那個小朋友向苗苗道了歉,苗苗也開心的笑了。

徐媽媽也放下了心,但是,令徐媽媽疑惑的是,孩子之間發生矛盾,家長到底要不要插手呢?

首先,家長要知道孩子為什麼會動手打人。

兒童心理學家曾說過:3-4歲的孩子到了動作敏感期,會喜歡用打人的方式表達自己。

孩子們之間的衝突,常常都是無意識的,情緒上來就會發生推搡的行為。

但很少有孩子是因為想要「欺負」對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攻擊性行為」。

因此家長對於孩子之間的矛盾,家長過度介入或介入不當,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不利的。

家長可以適當放手,給予孩子信任,這樣子才能讓孩子學會解決矛盾和如何與他人相處。

那麼,小孩之間發生矛盾怎麼辦?家長如何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睿智燈塔家庭教育指導老師的做法吧。

1、傾聽孩子的表達

有時候孩子與其他小朋友發生矛盾,可能只是一場誤會。因此,家長要了解事情發生的過程,然後再做判斷。

同時,孩子想得到父母的重視還有安慰,才會想向父母傾訴,因此家長應該認真傾聽,積極對待。

2、面對一般性矛盾家長衝突時,家長要相信孩子有解決辦法

當孩子只是和其他小朋友小打小鬧,發生誤會或者爭執的話,家長要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讓孩子去自行解決。

其實,孩子的世界並沒有那麼複雜,當面對一般性衝突時,家長不妨讓孩子換位思考。只有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他才能設身處地理解別人,從而減少一些矛盾的產生。

3、面對真正意義上的矛盾衝突,家長要及時介入

如果孩子之間平常的小打小鬧家長可以不用介入,但是如果孩子之間的爭執上升為恐嚇、威脅、暴力等,那麼家長就不能袖手旁觀了。

家長的介入,不是教導自己的孩子如何打回去,而是要和對方孩子的家長進行協調商量,共同了解孩子間矛盾的起因,共同商討解決方案。同時家長要和各自的孩子好好交談,告訴其這類矛盾衝突對雙方身心健康的影響。

4、家長要給孩子樹立和諧相處的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如果家長對孩子野蠻粗暴孩子也會同樣野蠻。因此,家長要給孩子樹立好典範作用,平常要做好親人之間、與鄰裡之間、與同事之間、與朋友之間的和諧相處。

小孩之間發生矛盾怎麼辦,家長應當引導孩子學會更好地解決問題。只有當孩子有了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在校園生活中收穫知識、友情、胸懷,身心才會更加健康成長。

探討育兒實用方法,我們與孩子一起成長!睿智燈塔專注於早教啟蒙、育兒錦囊、青春密碼等家庭教育板塊,想了解更多育兒知識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孩子之間發生了衝突矛盾,家長該怎麼解決?這幾點很重要
    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小孩子們之間在一塊兒相處的時候總是會出現一些矛盾和衝突,這是十分正常的現象,當家長們遇到了這種情況時,應該遵循什麼原則?又該如何正確處理呢?孩子之間發生矛盾很正常,這時候家長們不要輕易發怒,而是要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找各種途徑了解事情發生的具體原因,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要只是想保護自己的孩子免受傷害,受了委屈就要討回公道,而是應該幫助孩子在這些經歷中學到一些東西。
  • 孩子之間發生矛盾衝突,家長該不該介入?你如何站隊
    孩子之間發生矛盾了,你的第一反應是這樣嗎?這熊孩子是咋回事啊,我去同學群找TA爹媽聊聊!誰這麼橫欺負你?別哭,老媽給你撐腰!今天在學校又和人打架了?我得告訴你老師好好管管你!小辰想說,雖然父母用心良苦,但孩子間的矛盾,還是需要孩子自己去解決,只有這樣,他才能夠真正學會如何與人相處。那麼家長們該怎麼做呢?
  • 孩子之間鬧矛盾,轉頭和好,幸虧家長沒介入,積極引導很有必要
    文|凝媽孩子之間鬧矛盾,家長很以後到底該不該插手去管?針對這一問題,李玫瑾教授表示:家長不要參與。看到兒子和同學和好如初,感覺很欣慰,孩子之間真是沒有隔夜仇,也可以說是不打不相識。幸虧當初我們兩個家長都沒有介入,孩子平穩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時間。
  • 幼兒園孩子之間發生矛盾,家長和老師這樣做對孩子最好!
    幼兒園是孩子的小社會,在這裡發生矛盾與衝突在所難免。當孩子與同伴發生爭執甚至攻擊時,很多時候大人難以及時趕到制止,可是面對孩子之間已經產生的矛盾,也不能完全置之不理。 如何處理好孩子之間的「相處問題」,書本上可能沒說,但卻是每個幼教工作者和父母需要真實面對的問題。
  • 一男子「暴力護犢」被拘留,孩子之間鬧矛盾,家長該不該介入?
    不管是在小區裡,在學校裡,孩子之間因為種種原因打架避免不了,特別是那些10歲以下的孩子起衝突,往往因為搶玩具、零食,互罵打架,這讓很多家長頭疼,尤其是吃虧的一方,有時候還可能頭破血流,這時候家長就忍不了了,個別衝動的家長可能就動手或者斥責對方孩子,當然對方家長也不會容忍,往往因為孩子鬧的不可開交,很不愉快,鄰裡之間關係很僵。
  • 幼兒園孩子之間發生矛盾,睿智的家長和老師這樣「四步」處理
    幼兒園是孩子的小社會,在這裡發生矛盾與衝突在所難免。當孩子與同伴發生爭執甚至攻擊時,很多時候大人難以及時趕到制止,可是面對孩子之間已經產生的矛盾,也不能完全置之不理。
  • 孩子之間發生矛盾?父母如何處理?以下幾個建議家長要記牢
    隨著孩子的成長,各位父母你家孩子有沒有和同學、朋友之間發生矛盾呢?搶玩具、鬥嘴等一系列問題,必然會導致孩子之間產生衝突。那麼,孩子之間發生矛盾怎麼辦?如何處理孩子之間的衝突呢?孩子之間發生矛盾怎麼辦?如何處理孩子之間的衝突那麼,孩子之間發生矛盾怎麼辦?如何解決孩子之間的衝突?
  • 孩子打鬧,家長私下約架:孩子之間發生矛盾,家長到底該不該插手
    上海某小學,兩名三年級男生因在校做操時「踢屁股」,倒水時「絆摔跤」發生了摩擦,結果兩名爸爸在群裡吵得天翻地覆,不顧其他家長的勸阻,直接「約架」。孩子被欺負,是家長都無法容忍的事情,當孩子被欺負,家長到底應該如何處理,也是一直都頗有爭議的話題。到底怎麼辦,才是正確的處理方式?
  • 孩子之間發生矛盾,家長應該怎麼做?"三不原則"讓他們自己解決
    生活中,有不少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事情,不管自家孩子是贏了還是輸了,都顯得不自然,而管還是不管就成了家長最難抉擇的事情有的家長在面對孩子矛盾後的第一反應就是:自家孩子的錯,強迫孩子向別人道歉,讓著別人。覺得這樣做孩子以後就會變得謙遜有禮,卻忽略了自家孩子的內心想法,長時間下來,小朋友對家長的怨恨越積越深,最後反而傷害了親子之間的關係。
  • 兒童搶夥伴玩具遭對方父親毆打,孩子間起衝突家長該不該介入?
    關注象樂成長,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哦~孩子間起衝突家長該不該介入?生活中,孩子間起爭執和矛盾,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眾所周知,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家長見不得孩子受到任何的委屈,又怎麼能夠任由外人欺負呢?那麼,孩子間的衝突家長到底該不該介入呢?我們先來看看一些家長不恰當的處理方式。
  • 小朋友鬧矛盾,家長約架後頭破血流:孩子發生衝突,家長該怎麼做
    圖片來源:知乎截圖據兩個孩子的班主任介紹,在家長發生衝突之前,兩個孩子的小矛盾已經化解且和好。這些矛盾,不僅僅局限於家長和家長之間,還包括家長和老師、家長和別人家的小孩……比如前段時間,有這樣一位媽媽,帶了一幫人去報復老師。事件起因,只是因為老師對家長投訴了她女兒的情況,說明了她女兒和同學之間有矛盾,希望家長多多教育。
  • 幼兒園裡孩子之間發生「矛盾」怎麼辦?
    看到自己家的寶寶和別人發生矛盾,有的父母因為擔心寶寶太軟弱和別人發生衝突,可能就會這樣教導寶寶。但是,教寶寶打回去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父母的這種處理方式會給寶寶一個錯誤的信息:打人是一種很正常的行為。在父母這樣的教養方式引導下,寶寶就可能出現另外一個令父母頭痛的問題:只要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攻擊別人。
  • 孩子玩具被搶家長該不該介入?家長不同的做法會影響孩子未來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生活中,不管是在小區還是在遊樂場,只要有孩子相處的地方,孩子之間就難免會發生一些矛盾。作為孩子的家長,當然是看不慣自己的孩子處於下風,或者是被欺負。當自己的孩子受委屈的時候,很多家長往往會參與到孩子之間的矛盾,這也就導致了,有時只是很小的一件事情,因為家長分參與而擴大化。
  • 孩子之間發生矛盾,家長究竟要不要插手?教你正確的處理方式
    我們都說,學校就像是一個小小的社會,孩子在裡面學會生存,學會成長,學會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裡沒有家長給自己撐腰,沒有成人之間的勾心鬥角,大家接觸的都是同齡人,但也正是因為這樣,家長才會覺得不放心。其實,小侄子的問題應該是每一個孩子都會遇到的問題,這時候,家長的態度才是關鍵,有的家長選擇不管不顧,告訴孩子&34;還有的家長則是不允許自己的孩子受一點委屈,於是就告訴孩子&34;但其實,不管哪一種都是不正確的。
  • 孩子打鬧,家長約架頭破血流:孩子發生矛盾,家長到底該不該插手
    上海某小學,兩名三年級男生因在校做操時「踢屁股」,倒水時「絆摔跤」發生了摩擦,結果兩名爸爸在群裡吵得天翻地覆,不顧其他家長的勸阻,直接「約架」。最終,其中一位爸爸用U形鎖將另一位爸爸的頭敲得頭破血流,被送入醫院,警方介入了此事,前者也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 孩子之間搶玩具,家長應該介入還是旁觀?小故事讓你知道怎麼辦
    「真心想說說這些家長,「熊孩子們」不懂事,你們這些當爹媽的也不懂事?!」其實,孩子們之間搶玩具是常有的事,而且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搶過別的孩子的玩具,也被別的孩子搶過玩具,對於4歲以下的幼兒來說,搶玩具是一種交往方式。父母的過度幹預和介入,很多時候會干擾孩子夥伴關係的形成,也可能阻礙孩子社交策略的形成。
  • 孩子間發生小摩擦,家長該如何正確的「插手」?
    前陣子,上海的一個遊樂場內,一位家長因為自己孩子玩具被搶,當眾掌摑並持續推搡搶玩具的小孩子。被打孩子的奶奶報了警,警方介入後,這位打孩子的家長因涉嫌毆打他人被刑拘。,孩子之間相互搶玩具、甚至動手比比皆是,這時候家長站在旁邊該不該加入到孩子的矛盾中呢?
  • 老師的適當介入和家長的不幹預,才是解決孩子之間矛盾的良方
    #學生之間的矛盾#學生之間,難免發生矛盾,老師的適當介入和家長的不幹預,才是解決孩子之間矛盾的良方。前段時間,有個補習班老師的兩個學生,在課間發生了矛盾,其中一個學生的雨傘被弄壞了。午飯時間,壞了雨傘的學生就跑出去說是去自己家長上班的地方了。結果,到了上課時間也沒見回來,於是老師去找家長,結果家長說孩子沒來。這一下壞了,老師、家長急的到處尋找,還好,在家附近找到了。
  • 孩子們之間的矛盾,大人到底該不該介入?
    往往大人們面對孩子的矛盾,總覺得很頭痛,幫別人的孩子,心疼自己的孩子;幫自己的孩子,又覺得自己作為大人,是不是在欺負別人家的孩子。其實,完全不需要因為孩子之間的爭吵而焦慮,換個方向思考,可能會豁然開朗。比如把孩子面對每一次爭執,看作是孩子一次練習社交能力的機會。
  • 孩子在幼兒園發生矛盾,聰明的家長都不會做這些事
    因為幼兒園的孩子們語言發育還不完全,很多時候都不能通過語言來正確處理小朋友間的問題,然後就可能會抓人、打人、咬人。有的孩子本來是好意,想要向對方表示友好,但是因為不懂輕重,可能弄疼了對方,兩個人就打起來了。還有些孩子不懂分享,總是在玩玩具的時候和其他小朋友發生爭執。這些場景在幼兒園是很常見的,關鍵是很多家長在得知孩子在幼兒園發生矛盾,急著出面,反而越鬧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