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天地】二十首讓人潸然淚下的婉約詞

2020-12-18 鴻蒙世界

詞,是中華文化絢麗的瑰寶,她是一種介於詩和曲之間的文體。在茫茫的詞海中,有著數不盡的優秀詞人,寫出了無數優秀的詞作。

一開始,詞是作為消遣之用,屬於音樂的附屬品——歌詞。後來經過一代代大詞人的改革,詞才成為一種正式的文學體裁。

詞有很多流派,總體上分為婉約和豪放兩派。不過從詞的整體數量來看,婉約詞人和作品數量是遠遠超過豪放派的,一般的詞人還是以婉約為正宗。下面,我們就精選二十首優美的婉約詞,感受一下詞中優美的意境。

在李煜之前,詞壇上盛行的「花間派」已經創作了許多優美的詞作,也有許多諸如白居易、劉禹錫、溫庭筠這樣的大詞人,但是總體上,詞的影響力是不能跟詩比的。直到李煜出現,將詞的藝術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李煜存世的有三十多首詞,基本上都是婉約詞,代表作是: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死後,宋詞一度被冰封。雖然有範仲淹、寇準這樣的大詞人創作了一些精品詞作,但是整體上並沒有什麼突破。直到公元984年,柳永出生,引爆了北宋詞壇。柳永傳世的有近兩百首詞,大部分是婉約詞,代表作是:

雨霖鈴·柳永

寒蟬悽切,

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

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

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裡煙波,

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

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

更與何人說?

後來的李清照評價柳永的詞低俗,可是柳永不過是一介平民,半生徘徊於煙花柳巷,想不低俗也難啊。與柳永同時代的晏殊是太平宰相,他的詞相對就要高雅一些。晏殊的詞,基本上全是婉約詞,代表作是: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北宋詞壇能人輩出,很多都是父子組合,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大小晏」。大宴是晏殊,小晏就是晏幾道。晏幾道並沒有繼承晏殊相對平坦的仕途,他一生比較困苦,所寫的詞也多半是悽涼婉約的,代表作是:

鷓鴣天·晏幾道

彩袖殷勤捧玉鍾,

當年拚卻醉顏紅。

舞低楊柳樓心月,

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後,憶相逢,

幾回魂夢與君同。

今宵剩把銀釭照,

猶恐相逢是夢中。

晏幾道沒有繼承晏殊的仕途,繼承晏殊相對平坦的仕途的是歐陽修。歐陽修作為承接柳永和蘇軾的詞壇前輩,他的詞大多還是寫風花雪月的。與柳永比,他並沒有突破柳永的水準,但是也並沒有給後繼者丟臉。歐陽修的代表作是:

長相思·歐陽修

花似伊,柳似伊。

花柳青春人別離。

低頭雙淚垂。

長江東,長江西。

兩岸鴛鴦兩處飛。

相逢知幾時。

公元1037年,天才大詞人蘇軾誕生。蘇軾對宋詞進行了全面改革,使詞正式成為一種文學體裁。一般把蘇軾認定為豪放派詞人,蘇軾的詞也確實大多數比較豪放。可是作為一個天才詞人,他怎麼會沒有婉約詞呢?

江城子·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

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的強大,在於他不僅自身很強,環繞他身邊的每個人都很強。除了有名的三蘇,還有著名的蘇門四學士,而其中的秦觀,就是四學士裡詞造詣最深的。秦觀被尊為婉約詞的詞宗,他的代表作是:

鵲橋仙·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

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

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

公元1100年,秦觀去世。公元1101年,蘇軾去世。遭受雙重打擊的北宋詞壇並沒有就此沉默,而是在宋徽宗的主持下成立了專門的作詞機構——大晟府,而大晟府中成就最高的就是周邦彥。周邦彥的代表作是:

夜遊宮·周邦彥

葉下斜陽照水。

卷輕浪、沈沈千裡。

橋上酸風射眸子。

立多時,看黃昏,燈火市。

古屋寒窗底。

聽幾片、井桐飛墜。

不戀單衾再三起。

有誰知,為蕭娘,書一紙。

大晟府是北宋最高的音樂機構,周邦彥因為精通音律而入選,不過當時與周邦彥一樣精通音律的還有賀鑄。賀鑄是最有名的事件是給詞牌改名,他有很多自度曲,很多前輩創作的詞牌也被他改了名。不過從成就看,他是有給詞牌改名的資格的。

踏莎行/芳心苦·賀鑄

楊柳回塘,鴛鴦別浦。

綠萍漲斷蓮舟路。

斷無蜂蝶慕幽香,

紅衣脫盡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雲帶雨。

依依似與騷人語。

當年不肯嫁春風,

無端卻被秋風誤。

公元1127年,靖康恥,北宋亡,大批士人南逃。南逃的隊伍中,有一個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的大詞人李清照。在李清照的《詞論》中,把前輩蘇軾晏殊等批得一無是處。雖然過於狂傲,不過從她自身的成就看,她確實有狂傲的資本。

聲聲慢·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悽悽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

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

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

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北宋滅亡後,趙構在臨安建立了南宋,開始了科舉選拔人才。在第一批次的隊伍中,有許多非常優秀的人才,可惜這些人才都被秦檜所陷害,鬱郁不得志。其中最有才的,就是有名的大詩人陸遊。

卜算子·陸遊

驛外斷橋邊,

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

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

只有香如故。

不過陸遊並不是那一批舉人中唯一一個因為有才而被陷害的,同時被秦檜陷害的還有張孝祥。因為當時的局勢影響,許多詞人為了民族利益,詞風都轉向了精忠報國的豪放詞,張孝祥就是其中的代表。不過,張孝祥的婉約詞,一點都不比其他詞人遜色。

憶秦娥·張孝祥

天一角。

南枝向我情如昨。

情如昨,

水寒煙淡,霧輕雲薄。

吹花嚼蕊愁無託,

年華冉冉驚離索。

驚離索,

倩春留住,莫教搖落。

受詞局影響的豪放詞風傳遍了大江南北,甚至感染了大金皇帝完顏亮。不過完顏亮的存在,只是為了引出當時最出名的豪放派大詞人辛棄疾。辛棄疾詞風爽朗,鏗鏘有力。與蘇軾一樣,他的豪放詞寫得很好,婉約詞更是不遑多讓。

青玉案·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

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

辛棄疾生於大金,「歸正人」的身份使他南歸後仕途受到很大影響。不過比起其他詞人,他依舊屬於條件非常優越的那種。辛棄疾接濟過許多有名的大詞人,其中就有當時的布衣詞人劉過。

唐多令·劉過

蘆葉滿汀洲,

寒沙帶淺流。

二十年重過南樓。

柳下繫船猶未穩,

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

故人今在否?

舊江山渾是新愁。

欲買桂花同載酒,

終不似,少年遊。

劉過是當時詞壇上久負盛名的大才子,他雖然是一介布衣,但是他的圈子裡基本上都是當時的名士,其中就有姜夔。北宋的詞人很多,但是同時精通作詞和音律的並不多,但是姜夔就是其中的一員。

揚州慢·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

解鞍少駐初程。

過春風十裡,

盡薺麥青青。

自胡馬窺江去後,

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

算而今、重到須驚。

縱豆蔻詞工,

青樓夢好,難賦深情。

二十四橋仍在,

波心蕩、冷月無聲。

念橋邊紅藥,

年年知為誰生。

公元1251年,杭州湧金門外豐樂樓重建,有人在牆上寫了一首《鶯啼序》,這是宋詞裡最長的調子,共四片,240字,差不多相當於兩首半《念奴嬌》。這首詞驚豔了整個杭州城,作者叫吳文英——號稱「詞家李商隱」,這個最長的詞牌,他一輩子寫了三首。

鷓鴣天·吳文英

丹桂花開第二番。

東籬展卻宴期寬。

人間寶鏡離仍合,

海上仙槎去復還。分不盡,半涼天。

可憐閒剩此嬋娟。

素娥未隔三秋夢,

贏得今宵又倚闌。

公元1279年,崖山失守,南宋滅亡。隨著關漢卿、馬致遠等人的登場,元曲開始盛行,宋詞走向了末路,只有少數幾個詞人拿著昔日煥發容光的毛筆,寫下幾首零星的詞。這些詞人中,比較突出的是蔣捷。

一剪梅·蔣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

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秋娘渡與泰娘橋,

風又飄飄,雨又蕭蕭。何日歸家洗客袍?

銀字笙調,心字香燒。

流光容易把人拋,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在南宋詞壇風生水起的時候,北方詞壇也並沒有閒著。只不過比起華夏正統的南宋,大金詞壇相對黯淡,但是依然有元好問這樣的大家平分半邊秋色。與南宋一流的詞人比,元好問的詞絲毫不會遜色。

摸魚兒·元好問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

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

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裡層雲,

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

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

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

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

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元朝滅亡後,元曲也難逃衰落的命運,不過詩詞並沒有回覆昔日的榮光。除了受八股文影響,小說的興起也從一定程度上擠佔了詩詞的市場。不過在大明朝,依然有楊慎這樣出色的大詞人。

少年遊·楊慎

紅稠綠暗遍天涯,

春色在誰家?花謝人稀,柳濃鶯懶,

煙景屬蜂衙。日長睡起無情思,

簾外夕陽斜。帶眼頻移,

琴心慵理,多病負年華。

在大清朝,在各代才子的努力下,詩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但是依然難以恢復當年的盛況。而其中詞造詣比較高的,就有非常受歡迎的納蘭性德。

木蘭花·納蘭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見,

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

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

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

比翼連枝當日願。

各位看官,你還知道哪些有名的大詞人,寫過哪些有名的婉約詞呢?

相關焦點

  • 辛棄疾閒來無事,模仿李清照,寫了一首婉約詞,描寫閒暇時光
    這其中更多的是對於這位詞中皇后的尊敬,此時的辛棄疾堪堪二十來歲,正是年輕氣盛之時。一心想要建功立業,對於李清照「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般豪氣之詩詞,定然非常喜愛。因為明知李清照之詞多為婉約之詞,但是卻能夠寫出這般家國大義、豪放之氣,著實令人傾佩。
  • 蘇軾的婉約與柔情:六首詩詞,五位佳人
    ,這樣貫徹天地的磅礴氣勢每每讓人傾倒。時間久了,連蘇軾也未免懷疑起自己是個詩詞的偏才,怕是只能在詞作中喊打喊殺。蘇軾在玉堂署任職時,曾問一個幕僚,他的詞和柳永相比較如何,這幕僚說:「柳三變的詞只適合十七八歲的少女,拿著紅牙板,唱「楊柳岸曉風殘月」;您的詞則須要山西大漢,銅琵琶和鐵綽板伴奏,唱「大江東去」啊!」東坡聽完後笑得直不起身子。
  • 宋詞:婉約宗師李清照的虎狼之詞
    眾所周知,宋詞分豪放、婉約兩派,不同於豪放派的氣勢雄偉,婉約派以委婉含蓄稱諸於世。李清照作為婉約派的代表人物,留下了無數經典,她的詞清新簡麗,賦物予情感,是古今公認的「千古第一才女」。然而作為婉約宗師,其實李清照一點也「不婉約」,今天就帶大家走近這位才女「不婉約」的一面,虎狼之詞的代表作《醜奴兒·晚來一陣風兼雨》。
  • 不管是婉約派,還是豪放派,宋詞的一個重要主題是國家統一
    加之宋代實行重文輕武政策,皇帝個個愛詞,大臣個個填詞,整個社會形成了吟誦詞作的風氣,孕育了中國文學發展史上第一個抒寫多樣情感的專門文體——詞。過去,學界認為宋詞的題材集中在傷春悲秋、離愁別緒、風花雪月、男歡女愛等方面,我認為,這種看法遺漏了宋詞的一個重要主題:國家統一。不管是婉約派,還是豪放派,都在自己的詞篇中表達了憂慮國家分裂、呼喚國家儘快統一的意識。
  • 蘇軾最經典的九首婉約詞,每一首都堪稱詞壇絕唱,你最喜歡哪首?
    蘇軾現存的三百六十二首詞作中,有大約三百首是婉約詞,佔到全部詞作的85%以上,也就是說蘇軾的豪放詞實際只佔到他全部詞作的15%不到。王灼《碧雞漫志》說:「東坡先生非心醉於音律者,偶爾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筆者始知自振。」因其在豪放詞風方面的開拓和突破性成績,很多人便以為蘇軾是只寫豪放詞,這是認識不全面的。
  • 【詩詞天地】人生若只如初見,納蘭容若筆下最美的二十首詞
    人生若只如初見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納蘭容若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納蘭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豔,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被王國維評價「北宋以來,一人而已。」下面,我們就精選二十首納蘭容若的詞,一睹納蘭詞的風採。
  • 史上最經典的離別詞,堪稱婉約派的神作!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每年高考,語文試題中都會考到古詩詞,其中一項題目是古詩詞名句的背誦默寫;而另外一項則是古詩詞的鑑賞題。因而學子們平日裡學習語文時不僅要對教材課本內的詩詞背誦熟練,還要學會鑑賞古詩詞的寫作手法、風格特點、抒情方式、修辭手法等等。今天暫且講一首高考大綱必考的宋詞。宋詞大致分為婉約派和豪放派(不包括五代詞、花間派),婉約派誕生較早,名家也多。如柳永、晏殊、歐陽修、李清照、秦觀、姜夔等等都堪稱婉約派一代詞宗!他們也分別有代表作被選入高中課本!
  • 史上最經典的婉約詞之一,開頭14個字足以驚豔萬古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詞大致分豪放、婉約兩種風格,說起來婉約詞更像是詞家正宗。一來婉約詞出現較早,唐代五代及北宋的詞作大多都屬婉約風格;二來詞本是音樂樂曲的唱詞,豪放詞的基礎是講究以詩為詞,而婉約則講究合音合律,審音度曲,與音樂緊密結合。也正因此,即便宋詞發展到南宋後豪放詞風靡詞壇,婉約詞也從來不落下風。婉約詞中很多經典佳作,提詞鍊字之精緻、修辭之委婉細膩、意境之蘊藉雋永、情感之纏綿繾綣,總是讓人沉吟低唱、讀之銷魂!
  • 蘇軾一生的情懷,凝聚在這首婉約的詞中,字字含淚,句句含情
    說起蘇軾,容易讓人想到的是「大江東去」的豪邁,想到的是「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淡然。想到的是「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達觀。但是作為豪放派詞風的一個代表人物,蘇軾的一首婉約詞,悼念亡妻的詞,堪稱悼亡詞中的第一。
  • 3首描寫古代男女約會的詩詞,讓人浮想聯翩,回味無窮
    詩詞是傳統文化的瑰寶,自古以來就得到人們的喜愛。而表情達意是詩詞的一個重要功能,很多詩詞都寫出了詩人們的悲歡離合。愛情是詩詞重要的題材,男女之間的相愛與別離更是讓人感慨萬千。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詩詞文化愛好者。記得關注我,和我一起欣賞3首描寫古代男女約會的詩詞,讓人浮想聯翩,回味無窮。
  • 國學大師王國維的一首離別詞,頗有幾分柳永宋詞的婉約情致
    不管是詩詞還是歷史,不管是哲學還是考古學等等,王國維都有非常突出的成績。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寫出了對於古典詩詞有深刻挖掘的《人間詞話》,以及《宋元戲曲考》,而且還親自寫出一首首精彩的詞作品。讓我們見識到了清末秀才滿腹經綸的才華。也讓我們知道,在古代科舉制度下,有很多人也確實是有真才實學的。
  • 夜深人寂寞,欲語對誰傾;五首婉約詞,我的心事說給你聽
    春漸深,人未還,思念依然。緊閉的門窗外,燕語鶯聲。夜深人寂寞,欲語對誰傾。是誰在夢裡低聲吟唱: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陳三願:一願郎君千歲,二願妾身常健,三願如同梁上燕,歲歲長相見。情殤萬千,愛恨難留。日夜魂牽,唯你是念。醉紅塵,念紅塵,我的心事說給你聽。親愛的,你可懂?
  • 李清照的一首詞,婉約版的《致青春》,雖哀傷卻用語平靜柔和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是我國宋朝著名的婉約派女詞人。婉約詞派裡的代表詞人很多,並且多是男性,如柳永、晏殊、晏幾道等。婉約詞的特點多具有哀怨、溫婉之感,筆觸細膩,用字含蓄。白馬認為婉約詞更適合女性來寫自己的真實感受,因此李清照的詞直陳自己的日常生活時,往往用了了數語就能盡顯所描事物和人物的鮮明特徵。
  • 那是因為你對他的婉約一無所知
    我們今天對蘇軾都已經非常熟悉了,這個古代詩人在文學史上得到的評價非常之高,後世把他視為是宋詞豪放詞派的開創者。其實就蘇軾的創作來說,他對於詩詞的貢獻不僅僅局限於開創了豪放詞牌,其實他的婉約詞也是一樣的精彩。
  • 蘇軾最偏愛的一個詞牌,兩首詞一首豪放一首婉約,都是經典之作
    熟悉蘇軾的人都清楚,蘇軾以豪放詞聞名,其婉約詞其實數量更多,質量也不錯。其實為蘇軾以豪放詞聞名,很大原因是因為他是豪放詞的開創者。但是即便如此,他也成為了歷史上少見的豪放與婉約兩種風格都能夠並駕齊驅的大家。
  • 李清照二十句詩詞名句 自是花中第一流,可惜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二十句詩詞名句 自是花中第一流,可惜人比黃花瘦 以李清照的詩詞成就,冠之以「千古第一才女」稱號,應沒人有異議。李清照是宋詞婉約派領軍人物,其詩詞意境優美,婉約柔和,情感細膩,想像奇特,且很具創造性,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易安體」(李清照自稱易安居士)。像「綠肥紅瘦」「人比黃花瘦」「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等詞句,已成千古絕唱。作為才女的李清照,既有女性柔美的一面,更難得的是,心中有一股巾幗英雄之豪氣。
  • 這首美詞符合婉約派所有特點,有人執著地認為只有李清照才能寫出
    在宋詞之中,涇渭分明地出現了婉約派和豪放派兩種不同風格。婉約派以柳永、李清照等人為領袖,其中李清照還被後世普遍認為是婉約派的詞宗。可惜的是,李清照的詩詞,流傳於世的並不多,目前僅有四十多首。也許是為了滿足遺憾,也許是因為李清照太過成功,後世很多文人,不免張冠李戴,將一些作者不可考據的詞,也歸於李清照的名下。經過仔細鑑別斟酌,有據可靠的易安詞其實就四十五首,而存疑的大約十來首,其中就包括這首《行香子天與秋光》: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薄衣初試,綠蟻初嘗。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
  • 李清照:世人寫梅太俗氣,看我寫的這首梅詞,不帶一個「梅」字
    直至今日,方窺其一二,只因一個,人,一首詞。「世人皆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李清照在《孤雁兒》中是這樣說道。這世上的人啊,都愛以梅為引,落筆那一刻便是俗套,我試著寫一篇,你便知,是與不是!
  • 即使仕途坎坷,也不改豁達之心,蘇軾的這兩首詞,盡顯逍遙灑脫
    這就是蘇軾,一個讓人讚嘆,讓人久久不能忘卻的蘇軾,一個不論何時何地都能夠想到的一個人。這個大才子是幸運的,二十一歲來帶京師汴梁,這個四川的小夥就遇見了他人生之中影響極為重要的恩師——歐陽修。作為文壇和政壇的雙重領袖,歐陽修給予了蘇軾最大幫助。
  • 李清照:喜歡她的人,都應該能背的幾首詩詞
    李清照作為「千古第一女詞人」,又被譽為「詞國皇后」,「詞壓江南,文蓋塞北」,早已名垂千古,亦穿越時光於當今吸粉無數。所以如今原非便精選李清照7首必背詩詞簡析一番,以作重溫。簡析:這首詞婉約流麗,境界超逸,化內心隱微的情感為具體的物象,是一篇抒發相思別愁的詞作。「紅藕」三句點明時節正秋和白天湖上泛舟之事。詞人著一「殘」字和「獨」字將自己內心中的孤獨和怨別之情隱微的表現了出來。「雲中」三句明寫別後的相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