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集合店業績不佳 跌跌不休為哪般?

2020-12-17 聯商網linkshop

屈臣氏中國市場業績首次出現負增長,卓悅虧損幅度增加,嬌蘭佳人業績也不樂觀……隨著2016年財報的發布,化妝品集合店業績整體下滑的情況受到行業的關注。儘管如此,屈臣氏、嬌蘭佳人仍忙著擴大版圖,加速「跑馬圈地」的進程。日化資深營銷專家馮建軍表示,缺乏特色、消費者被分流是化妝品集合店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在單產提高不了的情況下增加店數才能提高業績。

卓悅、屈臣氏、莎莎業績連年下滑

日前,屈臣氏、卓悅相繼發布2016年財報,化妝品集合店業績整體下滑的情況受到行業的關注。

現象:集合店業績普遍下跌

其中,屈臣氏母公司長江實業公布2016年財報顯示,屈臣氏集團中國市場2016年營收為209.14億港元(約合185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82%,這是屈臣氏在中國市場首次出現負增長。與此同時,卓悅控股有限公司發布的2016年度財報也顯示,卓悅美容零售商全年由盈轉虧,唯淨虧損9162.8萬港元,相比中期淨虧損2851.7萬港元,虧損幅度顯著擴大。

香港莎莎國際控股有限公司還未發布財報,但其2016年前三季度的財報顯示,莎莎目前整體經營狀況也保持著放緩的態勢。截至2016年9月30日的前6個月,該集團營業收入為36.28億港元,較上年同期減少4%;利潤收入9600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7.3%。莎莎在港澳地區的零售銷售額較上年同期下跌3.6%,而其線上購物平臺營業額較上年同期輕微下跌0.1%。

中國本土最大的化妝品集合店——嬌蘭佳人相關負責人也記者表示,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嬌蘭佳人門店的銷售額就出現十年來的首次同比下滑,「2016年依然嚴峻,客流在下降,不過我們的門店和整體規模在增長。」

走訪:集合店模式不再受寵

近日,記者走訪廣州多家化妝品集合店發現,無論屈臣氏還是卓悅,其經營模式均循規蹈矩,特色不足。卓悅化妝品連鎖店一名前高層人士曾告訴記者,卓悅在廣州僅剩天河又一城的一家門店。不過記者走訪時了解到,除了天河又一城的這一家外,流行前線還有一家分店。兩家店都是用「秒殺」、「買一送一」、「特價」等字樣吸引消費者,頗為雜亂,人流量也不多。

儘管屈臣氏保持一貫大氣整潔的風格,但在百貨、購物中心化妝品單品牌店「遍地開花」的今天,屈臣氏也不再那麼「受寵」。市民張小姐告訴記者:「屈臣氏內的自主品牌越來越多,導購員比消費者還多。」有化妝品營銷專家甚至指出,在「體驗當道」的今天,屈臣氏已經落伍了。該專家向記者透露,現在已有個別品牌商由於業績下滑嚴重而準備撤出屈臣氏。

除此之外,記者走訪了多家嬌蘭佳人門店,發現門店裝飾也頗為混亂。位於番禺區麗江花園的一家嬌蘭佳人門店導購員向記者表示,門店近期會進行新裝修。

析因:缺乏特色、消費者被分流

針對以上品牌業績連年下滑的現象,暨南大學現代流通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海權認為,缺乏特色是主要原因。「隨著社會個性化的崛起,消費時代已經發生改變,這讓化妝品集合店專業性不夠強的劣勢更加顯著。」陳海權舉例道,例如日本藥妝店,無論產品深度還是品類廣度上都做到了具有特色,國內還沒有形成這樣的特色新業態。

資深日化營銷專家馮建軍總結了化妝品集合店業績屢屢下滑的三個原因:其一,集合店店鋪近年幾乎沒有變化;其二,化妝品業態競爭激烈,越來越多的單品牌化妝品店以及化妝專營店崛起;其三,消費者被分流嚴重。

屈臣氏、嬌蘭佳人爭相「跑馬圈地」

值得關注的是,儘管屈臣氏和嬌蘭佳人的業績並不樂觀,但卻同樣加大了中國內地的店鋪布局。

現象:門店數量急速擴張

從屈臣氏近三年的門店數據來看,2014年屈臣氏中國內地的門店突破2000家,2015年達到2483家,同比增長19%。截至2016年底,店鋪數量達2929家,同比增長18%,淨增店鋪數量為446家。按照屈臣氏及百佳中國行政總裁羅敬仁的「藍圖」推薦,到今年4月,屈臣氏在內地的店鋪數量將突破3000家。預計到2018年,屈臣氏中國的店鋪總數將擴張到3800家,覆蓋全國超過520個城市。

嬌蘭佳人也在一直布局「萬店」目標,2015年新開門店500家,2016年門店數量已突破1600家。截至今年2月28日,嬌蘭佳人門店總數1644家,加盟店佔到六成。嬌蘭佳人董事長蔡如青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為了在2022年實現「萬店」目標,2017年嬌蘭佳人要新開1000家門店。

析因:單店業績倒退 只能增加店數

對此,馮建軍表示,在激烈的競爭下,屈臣氏為了保證「老大」的地位,就必須擴張開店,「如今,屈臣氏已將店鋪開到了縣級,東莞、珠三角等地經濟相對較好的鄉鎮,也有屈臣氏的門店。」除此之外,維繫供應鏈的關係也是擴張開店的原因之一。

據馮建軍介紹,目前屈臣氏內地滿周歲的店鋪佔據全球的22%,貢獻了14%的營業收入,創造了31%的利潤。但仔細觀察可以看出,滿周歲或成熟的店鋪業績幾乎都是倒退的。「所以現在屈臣氏是為了布局而布局,沒有辦法,必須將保有量拉大,在每一個門店的單產提高不了的情況,只能增加店數。」

業界聲音:店鋪升級、藥妝、彩妝或成整改重點

2017年,化妝品專營店將有怎樣的改變?據馮建軍介紹,店鋪升級、藥妝、彩妝都將是化妝品集合店拉動業績的主要措施。據了解,現任屈臣氏中國首席營運總監高宏達將於4月1日接任任屈臣氏中國行政總裁,接任後最大變化就是升級第八代店鋪,在關注消費者年輕化的同時,強調藥妝和彩妝;與此同時,不允許品牌商的促銷員在店內銷售,削弱本土品牌供應商。據馮建軍透露,在屈臣氏店內月銷低於1200萬元的品牌都將撤出屈臣氏,品牌競爭力增加。

嬌蘭佳人企劃部副總監汪霞也告訴記者,嬌蘭佳人將開啟「兩妝一品」戰略,即彩妝+藥妝+時尚生活用品。「我們準備一邊加快發展加盟擴大規模,一邊打造嬌蘭佳人特色的產品和服務。」汪霞如是說。記者了解到,嬌蘭佳人的彩妝佔比已接近30%,有REC、瑪麗黛佳、minilab、柏蕊詩四大品牌,各具特色,在門店為顧客提供諮詢和服務。

據汪霞介紹,目前嬌蘭佳人已有跟瑞士CRB合作的貝膚泉、跟英國Ventruelife合作的Lubatti、跟韓國寇詩曼嘉合作的AIP,並正在引進薇姿、雅漾、貝德瑪,以及物色國內的優秀藥妝,打造藥妝區。

屈臣氏中國市場業績首次出現負增長,卓悅虧損幅度增加,嬌蘭佳人業績也不樂觀……隨著2016年財報的發布,化妝品集合店業績整體下滑的情況受到行業的關注。儘管如此,屈臣氏、嬌蘭佳人仍忙著擴大版圖,加速「跑馬圈地」的進程。日化資深營銷專家馮建軍表示,缺乏特色、消費者被分流是化妝品集合店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在單產提高不了的情況下增加店數才能提高業績。

卓悅、屈臣氏、莎莎業績連年下滑

日前,屈臣氏、卓悅相繼發布2016年財報,化妝品集合店業績整體下滑的情況受到行業的關注。

現象:集合店業績普遍下跌

其中,屈臣氏母公司長江實業公布2016年財報顯示,屈臣氏集團中國市場2016年營收為209.14億港元(約合185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82%,這是屈臣氏在中國市場首次出現負增長。與此同時,卓悅控股有限公司發布的2016年度財報也顯示,卓悅美容零售商全年由盈轉虧,唯淨虧損9162.8萬港元,相比中期淨虧損2851.7萬港元,虧損幅度顯著擴大。

香港莎莎國際控股有限公司還未發布財報,但其2016年前三季度的財報顯示,莎莎目前整體經營狀況也保持著放緩的態勢。截至2016年9月30日的前6個月,該集團營業收入為36.28億港元,較上年同期減少4%;利潤收入9600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7.3%。莎莎在港澳地區的零售銷售額較上年同期下跌3.6%,而其線上購物平臺營業額較上年同期輕微下跌0.1%。

中國本土最大的化妝品集合店——嬌蘭佳人相關負責人也記者表示,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嬌蘭佳人門店的銷售額就出現十年來的首次同比下滑,「2016年依然嚴峻,客流在下降,不過我們的門店和整體規模在增長。」

走訪:集合店模式不再受寵

近日,記者走訪廣州多家化妝品集合店發現,無論屈臣氏還是卓悅,其經營模式均循規蹈矩,特色不足。卓悅化妝品連鎖店一名前高層人士曾告訴記者,卓悅在廣州僅剩天河又一城的一家門店。不過記者走訪時了解到,除了天河又一城的這一家外,流行前線還有一家分店。兩家店都是用「秒殺」、「買一送一」、「特價」等字樣吸引消費者,頗為雜亂,人流量也不多。

儘管屈臣氏保持一貫大氣整潔的風格,但在百貨、購物中心化妝品單品牌店「遍地開花」的今天,屈臣氏也不再那麼「受寵」。市民張小姐告訴記者:「屈臣氏內的自主品牌越來越多,導購員比消費者還多。」有化妝品營銷專家甚至指出,在「體驗當道」的今天,屈臣氏已經落伍了。該專家向記者透露,現在已有個別品牌商由於業績下滑嚴重而準備撤出屈臣氏。

除此之外,記者走訪了多家嬌蘭佳人門店,發現門店裝飾也頗為混亂。位於番禺區麗江花園的一家嬌蘭佳人門店導購員向記者表示,門店近期會進行新裝修。

析因:缺乏特色、消費者被分流

針對以上品牌業績連年下滑的現象,暨南大學現代流通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海權認為,缺乏特色是主要原因。「隨著社會個性化的崛起,消費時代已經發生改變,這讓化妝品集合店專業性不夠強的劣勢更加顯著。」陳海權舉例道,例如日本藥妝店,無論產品深度還是品類廣度上都做到了具有特色,國內還沒有形成這樣的特色新業態。

資深日化營銷專家馮建軍總結了化妝品集合店業績屢屢下滑的三個原因:其一,集合店店鋪近年幾乎沒有變化;其二,化妝品業態競爭激烈,越來越多的單品牌化妝品店以及化妝專營店崛起;其三,消費者被分流嚴重。

屈臣氏、嬌蘭佳人爭相「跑馬圈地」

值得關注的是,儘管屈臣氏和嬌蘭佳人的業績並不樂觀,但卻同樣加大了中國內地的店鋪布局。

現象:門店數量急速擴張

從屈臣氏近三年的門店數據來看,2014年屈臣氏中國內地的門店突破2000家,2015年達到2483家,同比增長19%。截至2016年底,店鋪數量達2929家,同比增長18%,淨增店鋪數量為446家。按照屈臣氏及百佳中國行政總裁羅敬仁的「藍圖」推薦,到今年4月,屈臣氏在內地的店鋪數量將突破3000家。預計到2018年,屈臣氏中國的店鋪總數將擴張到3800家,覆蓋全國超過520個城市。

嬌蘭佳人也在一直布局「萬店」目標,2015年新開門店500家,2016年門店數量已突破1600家。截至今年2月28日,嬌蘭佳人門店總數1644家,加盟店佔到六成。嬌蘭佳人董事長蔡如青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為了在2022年實現「萬店」目標,2017年嬌蘭佳人要新開1000家門店。

析因:單店業績倒退 只能增加店數

對此,馮建軍表示,在激烈的競爭下,屈臣氏為了保證「老大」的地位,就必須擴張開店,「如今,屈臣氏已將店鋪開到了縣級,東莞、珠三角等地經濟相對較好的鄉鎮,也有屈臣氏的門店。」除此之外,維繫供應鏈的關係也是擴張開店的原因之一。

據馮建軍介紹,目前屈臣氏內地滿周歲的店鋪佔據全球的22%,貢獻了14%的營業收入,創造了31%的利潤。但仔細觀察可以看出,滿周歲或成熟的店鋪業績幾乎都是倒退的。「所以現在屈臣氏是為了布局而布局,沒有辦法,必須將保有量拉大,在每一個門店的單產提高不了的情況,只能增加店數。」

業界聲音:店鋪升級、藥妝、彩妝或成整改重點

2017年,化妝品專營店將有怎樣的改變?據馮建軍介紹,店鋪升級、藥妝、彩妝都將是化妝品集合店拉動業績的主要措施。據了解,現任屈臣氏中國首席營運總監高宏達將於4月1日接任任屈臣氏中國行政總裁,接任後最大變化就是升級第八代店鋪,在關注消費者年輕化的同時,強調藥妝和彩妝;與此同時,不允許品牌商的促銷員在店內銷售,削弱本土品牌供應商。據馮建軍透露,在屈臣氏店內月銷低於1200萬元的品牌都將撤出屈臣氏,品牌競爭力增加。

嬌蘭佳人企劃部副總監汪霞也告訴記者,嬌蘭佳人將開啟「兩妝一品」戰略,即彩妝+藥妝+時尚生活用品。「我們準備一邊加快發展加盟擴大規模,一邊打造嬌蘭佳人特色的產品和服務。」汪霞如是說。記者了解到,嬌蘭佳人的彩妝佔比已接近30%,有REC、瑪麗黛佳、minilab、柏蕊詩四大品牌,各具特色,在門店為顧客提供諮詢和服務。

據汪霞介紹,目前嬌蘭佳人已有跟瑞士CRB合作的貝膚泉、跟英國Ventruelife合作的Lubatti、跟韓國寇詩曼嘉合作的AIP,並正在引進薇姿、雅漾、貝德瑪,以及物色國內的優秀藥妝,打造藥妝區。

(來源:信息時報 作者:於婉珈)

相關焦點

  • 雪梨房租還在跌跌不休!哪些區跌最慘?
    租房市場蹺蹺板效應:大城市跌跌不休,小城市逆勢上漲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雪梨和墨爾本市中心的住房租賃市場持續承壓,而其他規模較小城市則表現出明顯的彈性。根據門戶網站Domain最新公布的房屋租金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全澳範圍內獨棟屋租金收復了上個季度的跌幅。但是,同期的公寓租金仍是跌跌不休,創下2004年以來最大年度跌幅。
  • 一個「特立獨行」的城市:在跌跌不休的北方樓市,它是最後的火種?
    江文華 黃大大樓市黃大大今年的北方,跌跌不休,尤其是京津冀,連北京、天津這樣的特大城市,房價也在連續下跌。唯有一枝獨秀的它,擺脫環京樓市下跌魔咒,房價一路高歌猛進。京津冀城市群房價「跌跌不休」,連北京和天津都無法倖免。最有代表性的是燕郊,最輝煌的時候,樓盤最高單價去到4萬一平,快趕上通州了。然而,2017年調控一出,價格腰斬,現在鏈家的二手房均價只有1.8萬。
  • 金鯧魚價格「跌跌不休」 12月份比去年同期便宜兩塊錢
    金鯧魚價格「跌跌不休」 12月份比去年同期便宜兩塊錢2017-01-01 18:3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農財寶典        瀏覽量: 8467 次 我要評論-0.3元/斤,和去年同期相比跌了約2元/斤。
  • 美元「跌跌不休」創4個月新低:跨國企業急降美元結算比重
    原標題:美元「跌跌不休」創4個月新低:跨國企業急降美元結算比重 摘要 【美元「跌跌不休」創4個月新低:跨國企業急降美元結算比重】投機客之所以敢於加大槓桿火中取慄
  • 出生人口「跌跌不休」,專家提出這一建議,卻有人歡喜有人愁
    在人口方面,我國已經佔有很大優勢了,穩坐全球第一人口大國之位,但是,由於近些年來,我國出生人口「跌跌不休」,從而引發關於生育率的討論。原本,生孩子,是夫妻雙方,或者是一個家庭的事情,但是卻成為了全民關注的話題。
  • 大米走貨不暢 米價將「跌跌不休」?
    供應方農戶對新稻價格不認可、惜售不賣,需求方米企表示稻子質量差,暫不會提價收購,雙方進入了購銷僵持狀態,即便這樣,短期內大米現貨價格也難有抬頭的機會,未來局部地區或現小幅下跌的態勢。進入十月份雖然在天氣上利好於大米的貯存,但此季節並非大米消費旺季,近幾年居民消費觀念的轉變使得經銷商備貨不積極,新米上市備貨也是一拖再拖,觀望為主,隨用隨採已成為常態,這就是當前現狀大米銷售不佳的原因之一。往常這個季節米企早已是開足馬力加班加點生產,但今年卻異常冷清。
  • 滬指全年跌24% 人均虧損10萬元
    這一年,A股從階段性高點滑落,上證指數全年暴跌24.59%,股民一直在面臨「跌跌不休」的行情,人均虧損10萬元收場,相當於「五象新區一個小書房」的價格。數據一上證綜指下跌24.59% A股創下近10年最差表現12月28日,對於A股來說,2018年的交易日已經結束,上證綜指定格在2493.9。
  • 美國收緊加密貨幣交易政策 比特幣跌跌不休
    陰謀論者可能會說是「莊家」要過年,事實上更有可能的原因,是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政府正在逐步收緊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貨幣的交易環節。作為比特幣的大本營,美國政府不僅開始追查比特幣交易、挖礦以及支付等環節的稅收問題,同時大型商業銀行也開始禁止用戶使用信用卡購買加密貨幣。後者切斷了想要炒幣者的資金來源,前者不僅讓比特幣交易者進入稅收名單,就連挖礦的「礦工」現在也可能被國稅局盯上。
  • 生意社:純苯跌跌不休 本周再跌22.63%(2020年3月23日-3月27日)
    延續上周形勢,本周中石化繼續二連跌,純苯掛牌價共下調800元/噸至2900元/噸。純苯自身基本面矛盾逐步加大。原料方面:原油價格低位,外盤純苯價格持續下跌,內外盤套利窗口打開,進口純苯到貨量增加。下遊需求方面:本周下遊開工負荷整體呈下降趨勢,終端需求不佳。港口庫存:本周港口庫存較上周大幅增加,煉廠庫存高企。多重利空影響,本周純苯跌跌不休。
  • 中國股市:近期股市有如「狗吃屎」,何時才能打住「跌跌不休」?
    滬指跌0.01%,報 3366.98點;深證成指跌0.09%,報13751.09點;創業板指漲0.06%,報2760.64點。北向資金淨買入19.15億元。總的來看,近期市場走勢可謂冰火兩重天,消費類板塊集體大漲,盤中多隻個股漲停,而缺乏業績支撐的題材類個股殺跌嚴重,預期市場仍將維持震蕩走勢。操作上,可關注需求側改革方面的板塊,如醫美、釀酒食品等板塊,遠離垃圾股、績差股,控制好倉位,高拋低吸為主,切勿追漲殺跌。
  • 彩生活2019業績:多指標跌跌不休 毛利率跌入上市6年來最低值35.3%
    彩生活2019業績:多指標跌跌不休 毛利率跌入上市6年來最低值35.3% 3月30日,「物業第一股」彩生活服務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彩生活」,01778.HK)交出去年高管團隊調整以來的首份業績報告。
  • 衛生風險持續發酵黃金日元受寵 美布兩油跌跌不休
    來源:匯通網原標題:歐市盤前:衛生風險持續發酵,黃金日元受寵;美布兩油跌跌不休,需求衝擊愈加嚴重 周四(2月27日)亞洲時段,美元指數回落至99大關下方,美元兌日元跌至110大關,日元近期獲得避險需求支撐,隨著衛生風險在全球各地的蔓延,投資者擔憂全球經濟的衝擊不可避免,同時全球股市也紛紛下跌
  • 雨雪ing,局地有中雪,大風又呼嘯而來,氣溫「跌跌不休」!
    氣溫「跌跌不休」 一場降雨一場寒,雨水也拉低了氣溫。
  • 三問國開債系列二 | 國開債跌跌不休何去何從?
    周度市場策略:國開債跌跌不休何去何從?如前文所述,去年四季度以來,債市下跌的一個顯著特徵是10年國開債領跌,如果以活躍券215作為統計標的,去年9月份至今,累計上行幾乎100bp,而同期10年國債活躍券上行僅30bp左右。
  • ...滬指成功突破3500點,三大核心行業卻跌跌不休,到底發生了什麼?
    三大指數齊漲,成交量破萬億,就在市場歡悅之際,3大核心行業卻跌跌不休,到底發生了什麼?01特斯拉火爆,官網被擠崩!元旦假期,特斯拉降價消息為新能源板塊火上澆油。1月1日,特斯拉正式宣布,中國製造Model Y以及全新Model 3正式發售,其中Model Y降價的消息引發巨大關注:Model Y長續航版起售價為33.99萬元,此前為48.8萬元,下調了14.81萬元。
  • 美國護照含金量「跌跌不休」 亞洲小國成功上位 那中國排第幾呢?
    雖然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經濟就快速發展,國內的生活質量也是不斷的提高,但是還是擋不住人家「親美」的腳步。但是,美國真的就比中國好嗎?就拿今年這件事情來說,中國如今已經復工復產了,經濟也開始走上了正軌,但是反觀美國呢?還在「焦頭爛額」的忙著恢復經濟發展。而且如今美國的護照「含金量」也是「跌跌不休」。
  • 雪崩原因為哪般?WTI原油期貨跌至負數 這一行業緊急求助美聯儲
    有分析指出,一方面石油或天然氣現貨價格出現負值,可以理解為倉儲容量不足,過剩到已經沒有足夠的倉儲能力容納了;另一方面,罪魁禍首出在持有者結構上,5月合約在最後交割前的持倉明顯高於正常水平,增量或為個人投資者抄底。顯然他們無法進入到交割流程,最終只能平倉。
  • 內險全線跌產險股最傷 信義玻璃撇關係跌轉升
    天津大爆炸損失巨 涉賠料數十億  新浪財經訊 8月18日消息,據香港文匯報報導,人民幣匯率未見明顯反彈,港股昨早最多曾跌近300點低見23,699點。其後滬指倒升收市,港股跌幅才略為收窄,全日恆指收報23,814點,跌176點,成交663億元。受天津碼頭大爆炸事件拖累,內險股憂慮將要面對巨額賠償,該分類全線下跌。
  • 避險黃金為何一直跌跌跌?
    黃金為什麼跌跌不休?這可能是因為聯邦政府實施自動消減預算,令許多僱主擔憂而縮減工廠規模和人力開支。但這直接影響到了美國的工商業,聯邦政府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3 年 4 月份美國新屋開工下降了 16.5%,是 2011 年 2 月以來的最大降幅。而 5 月份費城製造商的業務狀況也在下降。
  • 臺灣液晶業8月整體業績不佳 奇美獨佔鰲頭
    臺灣液晶業8月整體業績不佳 奇美獨佔鰲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