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登上了美國《時代雜誌》的封面。但是對臺灣地區的民眾來說這真的是一種榮譽嗎?臺灣中時刊載政治評論者周勇夫的文章,文章稱,蔡英文登上《時代雜誌》的封面,「臺獨」與有榮焉,不過是臺當局的行為對美國的利益是有好處的,符合美國的利益。之所以會登上封面,臺當局也付出了代價。
在與美國「發展」中臺當局已經付出了慘重代價
第一,島內民眾的健康。開放美國豬肉的進口對臺灣民眾的健康來說會有很大的風險,很多民眾對這件事情都比較反感,但是民進黨卻一意孤行執意開放。但是健康不是小事情,臺灣防務主管部門與教育部門等宣布不吃萊豬。
第二,臺當局要花費巨資購買軍火。美國國安顧問歐布萊恩明確指出,臺灣地區應該增加軍事裝備,大量購買先進武器。所以臺灣地區從美國購入軍事武器就需要花費很多的錢。這兩個代價已經很沉重了。但是臺當局似乎還沒有意識到,還不斷「示好」美國。
臺灣地區從美國那裡並沒有得到什麼實質性的好處,「貿易談判」沒有達成,美國也沒有給出臺灣地區任何承諾,更不用說踐行承諾了。文章認為,美國的真實目的,美國就是想要「掏空臺灣」,並不是真正的「朋友」。這與馬英九之前的斷言是一致的,臺灣人必須要看清美國的真實目的。
蔡英文最終還是會回到馬英九的路線
蔡英文的「雙十談話」得到很多網民的支持。但是還有人認為馬英九是「最無能」的臺灣地區領導人。不知道他們的口中的「無能」是什麼標準。馬英九的時候有兩岸ECFA、與新加坡、紐西蘭「建立貿易協定」,蔡英文什麼都沒有,馬英九「邦交國」減少1國,蔡英文少7個等等,馬英九的做法都是有利於兩岸關係發展,但是再看看蔡英文的做法是不是就明白了什麼呢?
文章還稱,蔡英文應該比任何人都清楚,表面的風光沒法持久,在「雙十談話」中對大陸的「善意」似乎也看到了想與大陸進行對話的願望。雖然蔡英文不願意承認,但是最終還是回歸到了馬英九的路線,這雖然很諷刺,但是也真實。臺灣地區是中國的,這是沒有人能夠改變的,臺當局應該認清形勢,不要繼續破壞兩岸關係的發展了。
免責聲明:本文由海峽資訊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信息參考來源:臺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