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曼聊育兒
2020年東北的第一場雪,帶來的不只是浪漫,還有麻煩,長春的凍雨,黑龍江的暴雪,開往東北的火車,幾乎都癱瘓在鐵路上,大面積的停電,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不小的麻煩。
在這寒冷的冬季,衝在一線的人中,有這麼一群被人忽視的群體,他們就是電工,可是電工行業,求賢若渴,卻沒人願意幹,企業感嘆:招電工難,招專業電工更難,招90後電工難上加難,「電工荒」由此誕生。
「大學四年出來,就是為了當電工嗎?」
提出疑問的這位網友,或許能讓我們知道「電工荒」的真實原因。
他是電氣自動專業的畢業生,因為疫情的原因,上半年在家待業,下半年找工作,發現競爭非常激烈,原打算找一份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可好一點的企業,自己能力和學歷都不夠,三個月過去了,還是沒找到理想的工作。
最後,沒辦法,只好到了一家藥廠當電工,工作很辛苦,每天負責電力設備的設施維修,要保證工廠的設備正常運轉就行,經常半夜被叫醒,平時沒事就打雜,在這裡上班,你不僅要會電工的活,還要會維修設備、機械安裝等等。
他感覺電工是最受氣的工種,工資也不多,一個月4000元左右,還是勤雜工,責任還很大,而且這裡有一些電工沒上過大學,一個本科學歷的畢業生,和職專的人一起工作,總覺得這四年書是白讀了,實在不想做電工了。
他自己比較喜歡自由一點的工作,不過性格有些內向,如果堅持做技術類工種,還是會選PLC,可自己剛畢業沒經驗,如果選擇跑業務,性格有些吃虧,怎麼辦?
其實,他的情況,說出了企業招不到90後專業電工的真實原因。
為什麼會出現「電工荒」?
現在90後畢業生,普遍想要找一份體面、輕鬆、高薪的工作,電工卻是一個不需要多高學歷、整天穿著油漬的衣服、常年在外作業的形象,而且每天與電打交道,這也讓電工成了高危工作,從過去的「香餑餑」變成了「臭豆腐」。
電工的實際工作內容,和上面有疑惑的畢業生說的差不多,比如工地的電工,不僅要會布線,還要會拆牆、切線管槽,再比如今年這場大雪,電工輪班24小時不休在外作業,天氣再冷,也要集中精神處理電線上的冰等等,工作十分辛苦。
除了工作辛苦,它還很危險,不僅要和電打交道,有的還需要爬高,在高壓線上來回走,甚至吃飯也要在電線上,家人處於安全考慮,也不願孩子做電工。
最主要的是薪資,現在不同過去,人員流動性大,想要培養出高級電工很難,而且企業為了減少前期損失,會降低工資,這就更難以吸引人。
培養電工企業成本增加,老一輩電工的經驗,難以適應現代化設備,學習能力又有限,年輕一輩,又覺得辛苦還不掙錢,加劇了「電工荒」。
大學生從事電工是幸運還是悲哀?
很多電氣自動化專業的學生都有這樣的疑問,剛畢業沒經驗,學歷也不夠,找的對口工作,幾乎都要從電工做起,後悔當初選這個專業。
其實,現在社會科技越來越發達,機器漸漸取代人力,就會需要大量的設備維修人員,尤其是高技術人才,所以未來或許對學歷要求更高,做電工還是很有發展前途的。
換一個角度考慮,電工也不是一般人就能做的,這就是你的優勢,你要學好本專業的知識,大學期間,考下相關的等級證書,然後在基層做電工的時候,多積累經驗,多學習,因為職場教會你的東西,是學校所涉及不到的。
當你掌握了關於電氣方面的技能,薪資待遇就會更高,可選擇的機會也更多,不過,首先你要能吃的了苦,才能得到你想要的。所以從事電工未必是悲哀,只有你夠努力,才會變得足夠幸運。
寫在後面:
電工不是最底層工作,大學生應該靜心且專心的學習,提高專業技能,讓自己成為電工中的尖端人才,當然,企業也應該注重電工培訓,改善環境或者薪酬等,行業沒有高低貴賤,只有認真的人才會成為行業中的「狀元」。
以上就是這期要分享的內容,你對於「電工荒」現象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在這裡,你能看到更多有觀點,積極向上,有趣的內容,關注我,我們下期見。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如果你喜歡本期內容,歡迎評論、轉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