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大學畢業不願做「電工」,是幸運還是悲哀?看後或許就明白了

2020-12-13 騰訊網

文/小曼聊育兒

2020年東北的第一場雪,帶來的不只是浪漫,還有麻煩,長春的凍雨,黑龍江的暴雪,開往東北的火車,幾乎都癱瘓在鐵路上,大面積的停電,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不小的麻煩。

在這寒冷的冬季,衝在一線的人中,有這麼一群被人忽視的群體,他們就是電工,可是電工行業,求賢若渴,卻沒人願意幹,企業感嘆:招電工難,招專業電工更難,招90後電工難上加難,「電工荒」由此誕生。

「大學四年出來,就是為了當電工嗎?」

提出疑問的這位網友,或許能讓我們知道「電工荒」的真實原因。

他是電氣自動專業的畢業生,因為疫情的原因,上半年在家待業,下半年找工作,發現競爭非常激烈,原打算找一份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可好一點的企業,自己能力和學歷都不夠,三個月過去了,還是沒找到理想的工作。

最後,沒辦法,只好到了一家藥廠當電工,工作很辛苦,每天負責電力設備的設施維修,要保證工廠的設備正常運轉就行,經常半夜被叫醒,平時沒事就打雜,在這裡上班,你不僅要會電工的活,還要會維修設備、機械安裝等等。

他感覺電工是最受氣的工種,工資也不多,一個月4000元左右,還是勤雜工,責任還很大,而且這裡有一些電工沒上過大學,一個本科學歷的畢業生,和職專的人一起工作,總覺得這四年書是白讀了,實在不想做電工了。

他自己比較喜歡自由一點的工作,不過性格有些內向,如果堅持做技術類工種,還是會選PLC,可自己剛畢業沒經驗,如果選擇跑業務,性格有些吃虧,怎麼辦?

其實,他的情況,說出了企業招不到90後專業電工的真實原因。

為什麼會出現「電工荒」?

現在90後畢業生,普遍想要找一份體面、輕鬆、高薪的工作,電工卻是一個不需要多高學歷、整天穿著油漬的衣服、常年在外作業的形象,而且每天與電打交道,這也讓電工成了高危工作,從過去的「香餑餑」變成了「臭豆腐」。

電工的實際工作內容,和上面有疑惑的畢業生說的差不多,比如工地的電工,不僅要會布線,還要會拆牆、切線管槽,再比如今年這場大雪,電工輪班24小時不休在外作業,天氣再冷,也要集中精神處理電線上的冰等等,工作十分辛苦。

除了工作辛苦,它還很危險,不僅要和電打交道,有的還需要爬高,在高壓線上來回走,甚至吃飯也要在電線上,家人處於安全考慮,也不願孩子做電工。

最主要的是薪資,現在不同過去,人員流動性大,想要培養出高級電工很難,而且企業為了減少前期損失,會降低工資,這就更難以吸引人。

培養電工企業成本增加,老一輩電工的經驗,難以適應現代化設備,學習能力又有限,年輕一輩,又覺得辛苦還不掙錢,加劇了「電工荒」。

大學生從事電工是幸運還是悲哀?

很多電氣自動化專業的學生都有這樣的疑問,剛畢業沒經驗,學歷也不夠,找的對口工作,幾乎都要從電工做起,後悔當初選這個專業。

其實,現在社會科技越來越發達,機器漸漸取代人力,就會需要大量的設備維修人員,尤其是高技術人才,所以未來或許對學歷要求更高,做電工還是很有發展前途的。

換一個角度考慮,電工也不是一般人就能做的,這就是你的優勢,你要學好本專業的知識,大學期間,考下相關的等級證書,然後在基層做電工的時候,多積累經驗,多學習,因為職場教會你的東西,是學校所涉及不到的。

當你掌握了關於電氣方面的技能,薪資待遇就會更高,可選擇的機會也更多,不過,首先你要能吃的了苦,才能得到你想要的。所以從事電工未必是悲哀,只有你夠努力,才會變得足夠幸運。

寫在後面:

電工不是最底層工作,大學生應該靜心且專心的學習,提高專業技能,讓自己成為電工中的尖端人才,當然,企業也應該注重電工培訓,改善環境或者薪酬等,行業沒有高低貴賤,只有認真的人才會成為行業中的「狀元」。

以上就是這期要分享的內容,你對於「電工荒」現象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在這裡,你能看到更多有觀點,積極向上,有趣的內容,關注我,我們下期見。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如果你喜歡本期內容,歡迎評論、轉發、分享!

相關焦點

  • 90後不願做電工,只因不是「真電工」而是「勤雜工」?真相是什麼
    在這寒冷的冬季,衝在一線的人中,有這麼一群被人忽視的群體,他們就是電工,可是電工行業,求賢若渴,卻沒人願意幹,企業感嘆:招電工難,招專業電工更難,招90後電工難上加難,「電工荒」由此誕生。「大學四年出來,就是為了當電工嗎?」
  • 範進中舉是幸運的,真正悲哀的是80後90後的我們!
    範進中舉是幸運的,真正悲哀的是80後90後的我們!小時候學習範進中舉這篇文章,我相信無論是老師,還是我們自己對於範進中舉這一事件除了諷刺、批評、嘲笑外沒有一絲的正面評價。今天對於我們這些80後、90後的人來講,回過頭來看看範進,我們是否還是當年的心態呢?
  • "電工荒"到底是電工的幸運還是悲哀?招電工難,招年輕電工更難
    按理來說,企業缺人,人又缺工作,應該是一拍即合的事,但對於電工行業來說,卻是一方求賢若渴,一方不願意幹,"電工荒"便由此誕生了。 如今的電工行業,大多還是七八十年代上崗的老一輩,幾乎不可見年輕人的身影,企業只能感嘆:招電工難,招年輕電工更難。
  • 70後、80後、90後,最幸運的是70後嗎?
    important}70後、80後、90後,我認為最幸運的的確是70後。75年之前出生的人無論是讀中專,還是大學,大多是包分配的。基本沒有就業壓力。75年之後出的70後,雖然包分配漸漸取消,但是當時大學的就業形勢是非常好的。很少有人找不到工作。
  • 大學畢業後,為什麼更多的師範生願意去考研,而不願做老師?
    讀者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教育之旅,今天給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大學畢業後,為什麼更多的師範生願意去考研,而不願做老師?從人才培養規劃來看,師範類高校的學生從大學進入校園起,就會系統地接受教學知識學習和教育能力的訓練,這些都是為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打好基礎。我們都知道在最近幾年,社會上逐漸興起了一波考研的熱潮,很多大學生都把考取研究生作為自己畢業後的首要選擇。而這種現象也漸漸地蔓延到了師範類高校裡,越來越多的師範生在畢業後選擇了考研這條道路,而不是去做老師。
  • 啥,10000元的月薪你還不願做嗎?農村的90後們,你到底想幹嘛
    我有一個兒子,90後,考上大學後確實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光耀,我們也覺得終於可以實現「鯉魚跳龍門」的夢想了,所以在全村人面前,走起路來也覺得好榮光!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時代不同了,形勢不一樣,兒子去年大學畢業,踏入社會才知道「鍋兒是鐵鑄的」,「就業難」不是一般的難,他一個路橋專業畢業的本科生,找來找去也沒有找到一個就業的企業
  • 很多大學生畢業後在家啃老,找不到工作又不願做底層工作,怪誰?
    拿他身邊人為例,他表姐的兒子大學畢業兩年,一直在家啃老;他堂哥的小女兒剛剛大學畢業,也不出去找工作。而除了他們,他的同事中也有不少人的孩子大學畢業後閒賦在家。於是他問我:「如何看待這些現象?很多大學生找不到理想工作又不願做底層工作,這怪父母們對孩子太溺愛嗎?」
  • 我的90後同學做副鎮長了,真的酸酸的
    得到提拔的90後幹部還不少呢。說實在的,心裡真的有點酸酸的。酸在何處呢?02酸在同是90後,人家已經也算是領導幹部了,雖然副科級是最低的領導職務,但在我們這種縣城、鄉鎮,已然是很有地位的了。反觀自己呢,不覺悽傷。
  • 大學畢業,為什麼80後喜歡穩定工作,而90後離職率很高!
    你是不是和我一樣,最近有數據表明:大學畢業後的90後,第一份工作平均實時間只有一年半,而95後則更誇張,只有短短的七個月,這樣頻繁的離職率,讓很多人都感到費解,尤其是90年以前的人,他們理解不了這麼頻繁的離職對自己有哪些影響!
  • 90後另類畢業照 拼創意
    三國殺遊戲牌、拉斐爾的名畫、飛彈當道具……這些元素無不出現在了首屆90後畢業生的畢業照上。傳統的「排排坐」、對著鏡頭齊喊「茄子」的畢業照,在這個六月顯得有點「勢單力薄」,90後的畢業生正用他們的創意宣示著「七十二變」還嫌不夠的張揚個性,並以此紀念以往的青春歲月。學院派代表:北大光華管理學院亮點:模仿世界名畫擺造型,彰顯藝術氣質「別動,腿再歪點。」
  • 90後大學畢業回村創業,遭相親白眼,如今村裡被譽為「花木之鄉」
    90後大學畢業回村創業,遭相親白眼,如今村裡被譽為「花木之鄉」生活沒有一成不變的順利,也沒有悲哀的倒黴下去,有人說:人活著就要像是孫悟空一樣奶奶在失去兒子兒媳後也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整日的坐在門口等待著爸爸媽媽回來,小柯的爺爺也只能靠幹點地裡的農活支持著這個破碎的家庭。小柯失去爸爸媽媽之後原本年幼無知的他變得很懂事,他知道爸爸媽媽再也回不來了,他只能堅強不讓爺爺奶奶擔心。爺爺靠著給別人幹點農活,還有自家地的收入將小柯養大,如今小柯也大學畢業了。
  • 不生孩子不結婚的90後,想幹什麼?或許他們才是活得最明白的一代
    特別是在很多90後看來,生孩子這種事完全沒有什麼必要,有的甚至連結婚都覺得毫無必要。而90後的這種想法,在很多人看來就是一種錯誤觀念,很多人都說90後做了這樣的決定日後必然會後悔,這是糊塗的決定,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農村回不去,城市留不下,這就是農村大學生畢業後的悲哀!
    自從國家重視教育以來,大學也是不斷的擴招,無論是城市的孩子還是農村的孩子,上大學的機會也是越來越多。作為90後的小編卻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如今農村走出的大學生,處在一個特別尷尬的境地,那就是回不去的農村,留不下的城市!
  • 大學在讀入伍好還是大學畢業後入伍好?
    好久沒有寫了,主要還是想寫點對你們有用的,針對大家問的比較多的問題,我就會專門寫一寫,讓大家一看就明白,一個個解釋可能也沒那麼多精力。今天主要是想講一講大家選擇入伍的時機,對於大學生來說,主要是三個時機,高考後入伍,大學在讀入伍以及大學畢業入伍,高考後和大學在讀的性質其實差不多,歸為一類。今天就和大家說說這兩種情況的區別。
  • 「一枝獨秀」的孩子,是幸運?還是悲哀?
    好在我命大,磕磕碰碰的還是走到了現在。 成年了,父母的本意是讓我好好學習,考上理想大學,可我又不讓他們省心了,那陣子,我對學習突然提不上絲毫興趣,不得已只好出去打工,而打工的時侯迷上了寫作,以至於每次上班,兜裡都會揣一個小本兒,閒暇時間寫寫畫畫。等下班回到宿舍,幾乎很少和宿舍的人聊天,要麼出去上網,要麼刷刷手機,要麼再隨便寫點兒,總是一個人待著。
  • 大學畢業後,是選擇直接就業好,還是讀研更具有優勢?
    有些人生來面臨的選擇是金鑰匙還是鑽石,有些人面臨的選擇是麵包或混吃等死。這看起來有些不公平,而在我們中國,最起碼我們的人生中有兩次共有的相對公平的選擇會,它很大程度上也影響著我們以後的人生。第一次很明顯,是高考的給予我們的選擇機會,而我們大學畢業之後則面臨著第二次選擇,我們到底是應該選擇繼續就業還是繼續考研深造,很多同學拿不定主意。一起來看看做出不同從選擇會有什麼區別?
  • 這些大學專業,本科畢業就業不易,研究生畢業後可獲得「高薪」
    不管是學生還是家長的眼裡,對於大學專業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在高考結束之後,學生在報考專業的時候,一般都會選擇當今社會比較熱門和主流的大學專業。這樣的專業非常「吃香」,畢業之後能夠找到一個不錯的工作,前景也非常廣闊,所以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報考這些熱門的專業,哪怕辛苦一點,未來有一個高薪的工作,也算是找到了一個不錯的前途。
  • 90後吐槽:畢業六個月後,我決定辭職回去讀研
    90後吐槽:畢業六個月後,我決定辭職回去讀研現在你們所從事的工作是不是自己所喜歡工作呢?有多少人在畢業之後選擇的工作其實是在向父母妥協。一開始父母慫恿我報公務員,一直勸說我在畢業之後進入事業單位,不僅工作穩定,還很輕鬆。最後·無奈之下,我聽從了他們的話,順利的考上了公務員。可是在辦公室部門的這幾個月,讓我感覺到非常的煎熬,因為對現在的這份工作缺乏應有的熱情,每天都渾渾噩噩的。
  • 大學管理科學專業畢業後做什麼?近幾年就業怎麼樣,現身說法篇
    (北京工商大學)管理科學畢業了我也不知道做什麼,鬱悶中,找工作難啊.基本上是行政管理一類的工作,美其名曰助理,也就是打雜的.混點經驗等待當正手,也就是經理.招聘的時候會有相應的職位要求這個專業的.我們班的同學現在做什麼的都有,有買保險的,有做銷售的,有做投資顧問的,反正這些都會學到一點.可能做銷售的會比較多吧
  • 90後博士應屆畢業生,收到華為錄取通知書:年薪201萬
    華中科技大學的90後學生火了,因為華為一個錄取通知書,年薪201萬,這對於一個剛剛畢業的博士生來說,是一個莫大的肯定和鼓勵。據說,這位90後的博士生左鵬飛,給他發來錄取通知書的不止華為一家,同時還有阿里、騰訊等大名企,而且都是同時開出了高薪的條件,但左鵬飛最後選擇了華為的「天才少年」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