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局求新 完美生科院首批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亮相

2020-12-22 瀟湘名醫

12月18日,在中山市的完美華南基地,以「科技驅動發展,健康引領未來」為主題的「2020完美生命健康高峰論壇」盛大開幕。論壇上,完美生科院首批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正式亮相,實現完美生科院從學術研討成果到科研產品的轉化落地。

具體來看,完美分別與中國康復醫學會醫養結合專委會、慕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暨南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就 「完美產品增肌作用及機理研究」、「皮膚微生態研究」、「一種關節保護的功能性蛋白研究」、「抗衰老重組活性因子研究」等項目進行了籤約。

戰略合作夥伴研究成果發布

另外,據完美透露,公司新研發出的富含多重活性成分的創新性原料產品發酵蛋白肽粉,將於12月20日上市。據悉,該發酵蛋白肽粉是完美與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基於「酶膜耦合」定向酶解和複合菌種發酵技術共同研發而成,系國內首創。

作為大健康產業的先行者和推動者,26年來,完美分別在禁毒、扶貧、希望工程捐資助學、抗震救災、推動獻血、推廣母親水窖等領域履行社會責任,為社會發展進步作出一份貢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發,人類對健康的關注史無前例。完美表示,公司正是基於此決定今年舉辦「完美生命健康高峰論壇」,共同探討大健康產業在變局中新的發展方向。

今年,「腸道微生態」成為醫學界研究熱點、社會關注焦點。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顯示,「腸道微生態調節劑,可用於預防繼發細菌感染」。 據中山大學教授陸勇軍介紹,目前研究發現,肥胖、帕金森氏症、自閉症等,都與腸道微生物及代謝產物有關。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微生物領域專家們在論壇上就「現代人的腸道微生態」發表論道外,當日下午的一場公益影像節,也將視線再度拉回年初疫情爆發之時共克難的時刻。

完美公司常務副總裁 趙建紅

完美公司常務副總裁趙建紅表示,「2020年雖然世界環境複雜,但是完美公司古潤金董事長始終相信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的發展趨勢不會改變。這一年裡,完美努力於變局中開新局,通過完美生科院自主創新、合作創新,聚焦生物活性肽、天然植物、中醫藥、微生態四大科研領域,以新技術、新原料,開展科學研究、開發創新產品,為健康插上『完美』之翼」。

據了解,目前,完美生科院已設立微生物與材料分析中心、質量研究與檢測中心研究、功能與安全評價中心、配方與工藝研究中心、前沿科技研究中心共五大中心,聚焦生物活性肽、天然植物、中醫藥、微生態四大科研領域。

有統計顯示,預計到2026年,全球微生態藥物市場規模將達到100億美金。慕恩生物創始人蔣先芝表示,大健康產業正迎來新機遇。中國工程院院士姚新生認為,隨著「健康中國2030」的戰略的提出,國民的健康意識明顯增強,以「治未病」為理念的保健食品行業迎來了先行發展。

掛牌儀式

健康產業是廣東的傳統優勢產業,省政府對「加快發展生物醫藥與健康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作出了專門布局,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張文獻指出。而完美公司總部所在地的中山市,當前亦著力打造健康醫藥千億級產業集群。論壇現場,完美還聯合多家媒體平臺共建「食品安全科普共建基地」及「南方大健康產業研究院」,正式啟動「完美家庭健康促進計劃」。

完美公司副董事長 許國偉

完美公司副董事長許國偉表示,「從最初的植物膳食纖維,到後來的益生元和益生菌,再到最近上市的後生元-酵素,完美與「腸道微生態」的不解之緣已延續20餘年。目前,公司已完成12款微生態產品的開發,對微生態產品的產業化和基礎研究,實現了從1.0到4.0版本的迭代升級、質的飛躍。」未來,完美生科院還將繼續聯手國內外頂尖科研機構,深耕腸道菌群與糖尿病的關係,開創性研究腸道菌群改善肌少症的作用機制、腸道菌群和中醫理論的相關性、開發藥食同源植物酵素等,助推微生態產業實現多元化發展、跨學科合作。

(編輯:許偉)

【來源:財經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科技驅動發展,健康引領未來 2020完美生命健康高峰論壇盛大開幕
    這一年裡,完美努力於變局中開新局,通過完美生科院自主創新、合作創新,聚焦生物活性肽、天然植物、中醫藥、微生態四大科研領域,以新技術、新原料,開展科學研究、開發創新產品,為健康插上『完美』之翼」。對於完美的發展與未來,中國工程院院士姚新生滿懷期許。
  • 科技驅動發展!健康引領未來「2020完美生命健康高峰論壇」盛大開幕
    12月18日上午,在中山市的完美華南基地,以「科技驅動發展,健康引領未來」為主題的「2020完美生命健康高峰論壇」盛大開幕。活動由中國保健協會、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中國康復醫學會醫養結合專委會指導,完美(中國)有限公司主辦,完美生命健康科技研究院(簡稱「完美生科院」)承辦。
  • 2020完美生命健康高峰論壇在廣東中山舉行
    作為保健品生產和銷售大省,廣東的產業集群發展,需要完美公司這樣的企業來引領;新的增長極、增長點的出現,離不開完美生科院這樣的科技創新平臺。這一年裡,完美努力於變局中開新局,通過完美生科院自主創新、合作創新,聚焦生物活性肽、天然植物、中醫藥、微生態四大科研領域,以新技術、新原料,開展科學研究、開發創新產品,為健康插上『完美』之翼」。
  • 中關村開放實驗室首批概念驗證項目亮相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中關村開放實驗室首批概念驗證項目亮相跑好科技成果轉化「最先一公裡」科技研發要面向經濟社會主戰場,成為推動產業發展的核心力量。這也是中關村開放實驗室今年啟動概念驗證項目徵集後通過初審的首批33個項目。所謂實驗室概念驗證項目,是指在中關村開放實驗室內,依託國家各類重點研發專項、已經取得基礎研究等成果的項目,為減少轉化風險和不確定性,這些前沿技術項目需進一步開展技術可行性、商業可行性論證等工作。
  • 探營丨廣州(國際)科技成果轉化天河基地即將啟用,國際創新節迎來新...
    11月18日,記者從2020廣州國際創新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開幕式當天將同步舉辦廣州(國際)科技成果轉化天河基地(以下簡稱「天河基地」)開業儀式,並為廣州國際交流合作中心揭牌。  即將啟用的「新主場」情況如何?記者探營發現,經過試運營,天河基地已迎來首批企業和服務機構入駐。未來,這裡將成為以科技成果轉化的首選地,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創新創業服務體系。
  • 山科控股與齊魯工業大學 舉辦科技成果轉化投資籤約儀式
    這些科研團隊是山科控股經過近一年的項目篩選、成果孵化、商業輔導後,認為是最具投資價值的科研創業團隊。團隊的技術成果涉及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等五大新興產業領域,包括90餘項智慧財產權,將評估作價合計1.7億元入股設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企業。
  • 高校如何跨越科技成果轉化鴻溝
    作者 | 沈春蕾編者按2019年2月,教育部認定了首批47所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以下簡稱轉移轉化基地)。一年多來,首批轉移轉化基地結合自身特點和發展需求,在風險防控、專業化能力建設、崗位設置及職稱評聘、校外兼職與離崗創業、專利布局與高價值專利培育、科技成果所有權改革等方面形成了切實有效的做法。
  • 中關村開放實驗室首批33個概念驗證項目亮相
    中新網北京11月24日電 (記者 於立霄)「吸附式加工機器人關鍵技術與裝備、面向機器人安全的電子皮膚技術研究、柔性機器人和新型人工肌肉……」日前,中關村開放實驗室首批33個智能裝備領域概念驗證項目市場合作路演活動在中關村科技裝備創新創業基地舉行。
  • 教育部科技司:首批高校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典型經驗
    2020〕70號有關高校: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重要部署,支持高校探索創新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制,進一步加強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能力,2019年2月,教育部認定了首批47所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以下簡稱「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地」)。
  • 上海交大生醫工學院創新成果轉化路演舉行
    ,學院28項創新轉化成果盡數「亮相」,其中有10個項目用路演的形式進行展示。通過交大生醫工學院「兩院兩平臺」成果創新轉化體系,此次活動旨在促進和產業界、投資界的共同聯合,以創新的模式實現優質項目的篩選,助推項目早日實現產業化、形成產品,並儘早應用到臨床、服務患者,從而提升國家醫療和全民健康水平,服務上海全球科創中心建設,進一步推動國家的科技進步和創新。 「兩院兩平臺」搭建了上海交大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研究成果創新轉化的「四梁八柱」。
  • 中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創新論壇舉辦
    18日,中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創新2020高峰論壇在江蘇南京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召開。來自科學技術部、農業農村部、農業科技企業、投資基金企業等代表參加,圍繞全面提升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效率進行主旨報告和討論,謀劃農業農村科技創新布局和戰略舉措。會上,啟動了首屆三農金橋博覽會暨第三屆三農金橋獎評選表彰活動。
  • 生科院走出的清華大學研究生是怎樣煉成的
    近年來,以潘繼承教授為帶頭人的教學團隊獲批省級以上本科工程項目和教學研究項目20餘項。專業的老師對學生在知識匯聚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生科院制定了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生科院對在校學子的專業要求、學分要求非常高,這就要求同學們必須在學習方面花大量精力和時間。其次,生科院在課程設置上是厚基礎、寬口徑的。
  • 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一季度有啥亮點?重慶一項目入圍
    資料圖 李文科 攝    華龍網4月22日20時56分訊(記者 伊永軍)日前,中科院2018年第一季度「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亮點工作篩選」名單出爐,由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研發的「機場安檢智能識別系統」榜上有名,標誌著重慶的人工智慧技術站上了代表國內科技最高權威的平臺。
  • 2011年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擬支持單位名單公示
    /馬達關鍵技術成果轉化項目 39天津博苑高新材料有限公司高純易分散納米氧化鋁產業化 40石家莊閥門一廠股份有限公司核電站專用閥門技術產業化應用項目 41河北新寶豐電線電纜有限公司500kv超高壓電纜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42河北聯冠電極股份有限公司電解鋁用陰極異型炭塊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43河北歐亞特種膠管有限公司海底輸油套管 44邯鄲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焦化廠煤調溼工程 45南宮市德亨新型建材有限責任公司新型建築材料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科技成果亮相粵港澳大灣區
    來源:中國經濟網11月4日下午,在由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主辦,廣州開發區智慧財產權協會承辦的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項目路演活動(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專場)在科學城隆重舉行。為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有關精神,深入實施創新發展戰略,結合中新廣州知識城上升為國家雙邊合作項目的重大契機,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加速推進中國、新加坡兩國科技合作的成果落地,於近日舉辦項目路演活動(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專場),以促進促進國際先進技術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轉移轉化。
  • 高新區打造京津冀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高地
    本報訊(記者陳鳳來 通訊員崔曉明、張巖)近日,衡水市舉辦了2017·衡水京津冀「雙協同」創新論壇,衡水市高新區管委會與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等籤署了戰略合作意向書,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裝備等三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和汽車尾氣淨化系統等6個配套服務及高科技項目籤約進區。
  • 院士團隊項目精準對接企業,高端智力賦能科技成果高質量轉化
    12月11日,在2020 年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對接大會期間,三場院士團隊精準對接活動(下稱「精準對接」),分別在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下稱「中心」)三水基地、順德基地和千燈湖創投小鎮舉辦。主辦方邀請院士項目團隊,聚焦新材料、先進位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專業領域,進行項目展示對接,精準對接高端人才、高精尖項目,讓高端智力賦能科技成果高質量轉化。
  • 鄂爾多斯高新區舉辦科技項目申報與成果轉化專題培訓班
    10月10日上午,為讓企業更深入的了解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各類科技計劃項目申報等相關內容,由鄂爾多斯高新區主辦,鄂爾多斯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和內蒙古博眾管理諮詢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承辦的科技項目申報與成果轉化專題培訓班在鄂爾多斯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召開。本次培訓共吸引60家企業相關負責人員、科技項目負責人和財務人員參加。
  • 從「22+25」到「24+5」,高校成果轉化基地有哪些新變化
    2019年2月,教育部科技司發布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認定名單,認定依託清華大學等22個中央所屬高校的基地、首都師範大學等25個地方高校的基地為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以下簡稱高校成果轉化基地)。時隔1年半,第二批高校成果轉化基地即告出爐。相比首批認定的高校成果轉化基地,此次認定有哪些新變化?
  • 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地認定及經驗
    8月4日,教育部公示了第二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擬認定名單,擬認定5個地方單位和24所高校為第二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此前,教育部已認定47所高校為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