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過去,蔡立華至今還清晰地記得:2007年底,東莞市人民醫院請來中山市人民醫院ECMO團隊,為一名40多歲的男性重症患者進行救治。當時,這名患者的肺部都白掉了,常規救治手段已無能為力。
這是東莞第一臺ECMO手術!今天對東莞全市ECMO救治仍起著重要引領作用的幾個人,都是在那天第一次親眼目睹ECMO的「魔力」。眼見無望的患者上了ECMO後一天天好轉,這種震撼令蔡立華終身難忘。
這名患者如今活得好好的。深受觸動的東莞市人民醫院第二年就下決心買了一臺ECMO。2017年至今,濱海灣中心醫院、康華醫院、東華醫院、松山湖中心醫院、東莞市兒童醫院也相繼購置,東莞現有ECMO達到了12臺。
今年3月,作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利器的ECMO,全國都只有400餘臺。相比之下,東莞的ECMO數量不算少。東莞市中醫院、東莞市婦幼保健院、厚街醫院目前也都正在採購中,東莞ECMO很快將達到15臺。
然而,作為東莞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學科帶頭人,帶領團隊開展了近200臺ECMO手術的蔡立華卻一再強調,「千萬不要將ECMO的作用過分神化,醫院綜合實力和強大的多學科團隊才是ECMO真正發揮作用的保證。」
從容應對突發公衛事件的底氣
ECMO是體外膜肺氧合技術,其本質就是一種改良的人工心肺機,最核心的部分是膜肺和血泵,分別起人工肺和人工心的作用,可以對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進行長時間心肺支持,為危重症的搶救贏得寶貴時間。
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雙節,東莞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的醫護人員比平時更忙。那段時間前後,他們史無前例地開展了5臺ECMO手術,高峰時有4臺ECMO在同時運轉,其中1臺ECMO現在還在運轉,極力維持著一名重症心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
從2008年買入第一臺ECMO,2013年禽流感肆虐時又添置2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襲來,又緊急採購3臺,目前東莞市人民醫院已擁有6臺ECMO,其中一臺是價值近400萬元的移動ECMO,是東莞重症救治的重要力量。
「過去很多沒法救治的患者,用上ECMO後就救過來了!」東莞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學科主任沈利漢博士說。他提到暴發性心肌炎患者,「這種病以前在急診中可能突然心臟驟停,但現在用上ECMO,救治的效果非常好,成功率很高。」
ECMO確實讓東莞不少人重拾希望,讓很多家庭年輕的頂梁柱「起死回生」,讓東莞在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有了更從容的底氣。到目前為止,東莞市人民醫院已開展ECMO近200臺,ECMO總體救治成功率達40%以上,這在國內還是國際都非常優秀。
滿頭白髮,記錄下他的醫者仁心
儘管比東莞市人民醫院晚起步了近10年,但濱海灣中心醫院仍是東莞第二家購置ECMO的醫院。2018年至今,濱海灣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陳懌博士和團隊「小步快跑」,已開展了近80臺ECMO手術,為東莞重症救治做出重要貢獻。
陳懌還記得,2017年,購置ECMO被當做醫院發展的一項戰略需求來推進,「我們這個片區有4個鎮,服務200多萬人口,我們必須有拿得出手的技術才能更好服務患者。」在花費近200萬元後,這一年年底,ECMO在濱海灣中心醫院安裝成功。
2018年3月3日,51歲的方先生成為在該院首個接受ECMO手術的患者,陳懌帶隊實施。第一次實施ECMO手術前,陳懌和團隊已進行了無數次的模擬。醫院領導原本的設想是首次操作最好請外面專家來做,但方先生病情緊急,根本不容考慮。
「那次,我們科室6個醫生、4個護士全都趕去急診科了,第一次操作大家都像上戰場一樣,院長、醫務科負責人也都來了。穿刺左側股動脈、右側股靜脈……ECMO運轉起來,成功了!」陳懌忘不了那一刻的興奮,巨大的成就感至今仍激勵著他們。
今年6月,他們有了第二臺ECMO。截至10月14日,光今年他們就已開展了22臺ECMO手術。今年6月,7天內他們上了4臺ECMO。「只要有需要,我們24小時在,20分鐘內就可以出發。」才39歲的陳懌,滿頭白髮,那白髮記錄著他為重症救治付出的心血。
「裝備大賽」,ECMO競爭關鍵在人
眼看著東莞市人民醫院和濱海灣中心醫院ECMO手術展開,在重症救治上不甘落後的康華醫院、東華醫院、松山湖中心醫院也紛紛加入了這場「裝備大賽」。差不多都是在2018年,這三所醫院同時各將1臺ECMO安裝到位。
不過,有了ECMO只是第一步。「在ECMO運轉過程中,可能會發生各種出血意外、感染、肝腎功能衰竭等併發症,危及生命;成功撤機後,也需要接受進一步康復治療,這需要ECMO團隊建立一系列操作規範流程,加強管理,不斷完善以提高成功率。」蔡立華說。
2018年至今,東華醫院開展ECMO手術近50臺,康華醫院開展ECMO手術21臺,而松山湖中心醫院僅開展了2臺ECMO手術,這凸顯了ECMO操作團隊的極端重要性。再先進的武器,沒有人會使用,那也無法發揮作用。在ECMO的競爭中,平臺、團隊和管理是關鍵。
松山湖中心醫院已經開展的這2臺ECMO手術,一臺是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ECMO團隊的協助下搶救暴發性心肌炎患者,一臺是在東莞市人民醫院ECMO團隊的協助下搶救胸痛患者。目前,他們已制定了具體的培訓計劃,準備將此技術迅速提升。
陳懌介紹,他們為了學習掌握ECMO的技術,當時是派醫生去廣州、佛山、中山等地學習;蔡立華介紹,他們同樣派人去了廣州、中山等地學習。兩人表達了同樣的意思:現在,歡迎東莞的同行到我們醫院來,一同研究,一同提升,共同為東莞重症救治貢獻力量。
兄弟同心,跑遍東莞支援重症救治
9月24日下午,陳懌帶領團隊緊急趕到東莞市兒童醫院,為身患急性暴發性心肌炎的11歲女孩小彩虹做ECMO手術。當天做完手術,他們講解操作要領時,東莞市兒童醫院兒童重症監護室主任馬可澤和醫護人員全圍在一旁細細聽講。
那時,東莞市兒童醫院的ECMO已基本安裝到位。這是東莞目前唯一一臺可供幼兒使用的ECMO,東莞其他醫院的ECMO都只能用在體重30公斤以上孩子和成人。馬可澤說,儘管他們的團隊成員已經學習了相關技能,但前面幾例還是希望外請專家來操作。
相互支援,兄弟同心,這成為各家醫院ECMO團隊義不容辭的責任。蔡立華、沈利漢、陳懌幾乎已經跑遍了東莞。因為ECMO機器數量有限,有時他們還相互藉機器。「我一個電話打過去,只要機器沒在轉,就一定會借。他們都知道,藉機器那就是生死關頭了。」陳懌說。
廣州、中山的ECMO團隊曾來東莞支援過,東莞市人民醫院、濱海灣中心的ECMO團隊也去深圳救過命。2019年2月26日,陳懌深夜帶領ECMO團隊趕赴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為一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上ECMO。
患者嚴重低氧血症在ECMO的幫助下得到明顯改善,血氧飽和度由70%逐漸上升至95%以上,命懸一線的危急狀態得以解除。患者情況穩定後,陳懌和團隊成員才拖著疲憊的身軀於凌晨4時許踏上返莞的歸途,心裡很滿足。這種感受,蔡立華的團隊也曾經歷過。
ECMO手術成功彰顯醫院綜合實力
東莞市中醫院、東莞市婦幼保健院、厚街醫院各自採購的1臺ECMO也已經在路上,他們也將加入ECMO的隊伍。屆時,東莞將同時擁有15臺ECMO,這在國內地級市中並不多見。有報導曾稱,「整個英國ECMO的數量都不超過20臺。」
ECMO機器型號不同,價格也不同,從100多萬到400多萬都有;而且由於膜肺使用的是進口耗材,一開機就需要花費5到9萬元。東莞公立醫院目前實行耗材零加成,所以使用ECMO對醫院而言其實並沒有多大經濟效益,關鍵還在救命。
在東莞市衛生健康局、市財政局等部門的統籌安排下,東莞市人民醫院今年6月開始啟用「東莞市應急搶救快速移動單元」,將ECMO整合進了救護車,可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及時的救治,可大大提高東莞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搶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9月25日深夜,東莞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ECMO團隊利用「東莞市應急搶救快速移動單元」緊急出動,在東莞一家三級醫院為一名大咯血、血氧根本無法維持的27歲小夥緊急行現場ECMO技術。隨後,病人在ECMO保障支持下轉入東莞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周建平半夜趕回醫院上臺手術,切除出血肺葉後,年輕的生命最終得救。
蔡立華說,病人救治過程遠比上面的描述要複雜,「如果沒有我們醫院心胸外科、重症醫學科、心血管內科、介入科、呼吸內科、耳鼻喉科等多學科通力合作,我們上ECMO也不一定能成功。每臺ECMO救治成功的背後,都是醫院綜合實力在展示。」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汪萬裡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