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高校共享資源,投入3億財政資金支持醫院建設,東莞的老百姓以後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中醫藥服務。7月25日,東莞市人民政府與廣州中醫藥大學籤約,原東莞市中醫院升級為廣州中醫藥大學東莞醫院,東莞市中醫事業和東莞市中醫院將駛入發展「快車道」。
東莞市中醫院與高校「聯姻」
7月25日,廣州中醫藥大學東莞醫院的掛牌儀式在東莞市中醫院啟動,東莞市中醫院升級為「廣州中醫藥大學東莞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東莞醫院的籤約掛牌,標誌著雙方的合作特生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東莞市委副書記、市長肖亞非表示,廣州中醫藥大學與東莞的合作由來已久,特別是共建的中醫藥產業創新平臺,開啟了東莞市中醫藥生物產業的開端,粵港澳大灣區(東莞)中醫藥健康產業園項目也在加快研究推進。
據了解,根據《東莞市推進中醫藥強市建設行動綱要(2016-2020年)》,中醫藥強市助力衛生強市建設,打造健康東莞。其中,要求將東莞市中醫院打造成為現代化高水平中醫院,帶動提升全市整體醫療服務水平。
2019年,為提升醫院的整體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經考察研究,借鑑省內醫院成功經驗,在東莞市委、市政府、市衛生健康局的支持和領導下,東莞市中醫院提出了以校地共建模式推動醫院創建高水平中醫院的發展目標。
據了解,此次與東莞市政府及東莞市中醫院合作,進行「校地共建」的廣州中醫藥大學,是新中國創建最早的四所中醫藥高等院校之一,也是廣東省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的省「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在2018年升級為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並成為省部共建「雙一流」建設高校,擁有優越的醫療、教學及科研資源。
「未來廣州中醫藥大學將依託學校教育、科研資源,提升醫學教研能力,為東莞市政府及東莞市中醫院的高水平發展,提供強大的醫療和科研支持。」廣州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張建華表示,共建期間,醫院要充分發揮學校的人才、管理、技術資源優勢和東莞市優良的中醫藥文化傳統和地域優勢,落實協議內容,深化改革,全力提高東莞的中醫診療水平。
肖亞非表示,廣州中醫藥大學與東莞醫院的籤約掛牌,東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將投入3億財政資金支持醫院建設,著力打造一流的軟硬環境,並將充分信任醫院理事會成員、充分依靠醫療人才隊伍,全力推動醫院做優做強。
同時,肖亞非希望廣州中醫藥大學東莞醫院以此為契機,塑造優勢,優化服務,弘揚文化,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知名的高水平中醫院。
科教研能力薄弱瓶頸或突破
「藉助與高校資源共享的大好機遇,市中醫院也將全面提高醫療水平,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中醫藥服務。」東莞市中醫院黨委書記殷炯棠表示,校地合作,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快速突破地方醫院發展普遍面臨的科教研能力薄弱的瓶頸,為創建高水平中醫院夯實基礎。
據悉,根據合作協議,東莞市中醫院將參照廣州中醫藥大學直屬附屬醫院的標準運營和管理。未來,醫院將以「廣州中醫藥大學東莞醫院」為第一名稱,保留「東莞市中醫院」的名稱及建制。
為東莞市中醫事業和東莞市中醫院駛入發展「快車道」配速,東莞市中醫院將引進廣州中醫藥大學及其三所附屬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東省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骨傷科醫院)的高層次醫學專科團隊,利用其雄厚的學科實力和專家優勢,為東莞市中醫院的發展提供強大的醫療和科研支持,提升醫院的競爭力。
「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醫院計劃在5年內建設骨傷科研究中心並投入使用。」東莞市中醫院院長葉國華說,該中心定位為醫、教、研一體化的東莞市骨傷科研究中心,功能包括:骨傷科門診、骨傷科住院部、醫教研一體化骨傷科手術室、骨傷科臨床技能培訓中心、骨傷科實驗中心(國家級)、骨傷科多媒體教學基地、骨傷科博士後工作站等,設置床位800張(一期開放500張),進一步提升醫院的硬體環境。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