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有著「九州」之稱,「天下九州」是將中國劃分為九個區域,自戰國以來九州就成為古代中國的代稱,後來也成為漢族地區的代稱,也有著「漢地九州」的稱呼。
「九州」是怎麼由來的呢?
其實「九州」的來歷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上古時期,中原地區洪水泛濫,導致人民流離失所、背井離鄉,還損失了很多財物和生命。在這種災難面前,當時的堯帝決定消滅水患,為人民解決水患。
經過推選,鯀被大家推舉出來,堯帝當然覺得鯀不一定可靠,但又沒有合適人選所以只能委任鯀去治水。後來舜帝登位,鯀治水治了九年,仍沒有把水治好,天下仍然洪水患難,鯀沒有任何辦法,最後還消極怠工,完全不把治水當回事。沒有辦法,舜帝只能將他革職,並流放到羽山。
但是水沒治好,還得再派人,所以舜帝就和大臣們開個會討論一下,誰更合適?大臣們都推薦鯀的兒子禹(調侃一下:也不知大臣們跟鯀一家有什麼仇恨),結果舜就委任禹作為治水專員。當時的禹才新婚第四天,就揮別愛妻,踏上治水的徵途。
禹上任治水,吸取了父親的失敗的教訓,經過實地考察,跋山涉水,風餐露宿,走遍了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以及一些人跡罕至之地。他發明新的疏導治水的方法,要點就是疏通水道,使水能順利東流入到海。為了儘快消除水患,禹曾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經過多年的努力,洪水不再像以前一樣咆哮,人民又可以過上幸福安穩的生活,人們為了感激大禹,尊稱他也「禹神」。
也是因為禹的治水之功,舜帝後將天子之位禪讓給禹。禹因為之前治水的十三年,踏足天下各地,對各地的地形、習俗等都了如指掌,他登位後將天下重新進行規劃,分為九個州:冀州、兗州、豫州、青州、梁州、雍州、徐州、揚州、荊州。
冀州的劃分包含現在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北部和遼寧、內蒙古部分地區。
兗州的劃分包含現在的:山東的西部、河南的東南部和安徽北部(菏澤市、商丘市、濟寧市、淮北市、宿州市、亳州市)。
豫州的劃分包含現在的:河南的大部分地區和安徽部分地區(鄭州市、漯河市、洛陽市、開封市、南陽市、商丘市、新鄉市、許昌市、信陽市、周口市、三峽門市、平頂山市、駐馬店市、阜陽市)。
青州的劃分包含現在的:山東、河北部分地區(濟南市、青島市、東營市、煙臺市、威海市、萊蕪市、濰坊市、淄博市)。
梁州的劃分包含現在的:陝西、四川盆地及部分雲貴地區
雍州的劃分包含現在的:陝西、寧夏全境及青海、寧夏、甘肅、新疆和內蒙古部分地區。
徐州的劃分包含現在的:山東南部和江蘇北部(徐州市、泰安市、宿遷市、棗莊市、臨沂市、日照市、連雲港市)。
揚州的劃分包含現在的:港澳、江蘇大部分地區、安徽大部分地區、上海、浙江、江西、廣東、廣西和福建。
荊州的劃分包含現在的:湖南、湖北全境和桂林市。
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的家鄉,在「九州」中的哪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