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天下九州」是怎麼來的?你的老家在哪個州?

2020-12-17 解讀歷史記憶

中國自古有著「九州」之稱,「天下九州」是將中國劃分為九個區域,自戰國以來九州就成為古代中國的代稱,後來也成為漢族地區的代稱,也有著「漢地九州」的稱呼。

「九州」是怎麼由來的呢?

其實「九州」的來歷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上古時期,中原地區洪水泛濫,導致人民流離失所、背井離鄉,還損失了很多財物和生命。在這種災難面前,當時的堯帝決定消滅水患,為人民解決水患。

經過推選,鯀被大家推舉出來,堯帝當然覺得鯀不一定可靠,但又沒有合適人選所以只能委任鯀去治水。後來舜帝登位,鯀治水治了九年,仍沒有把水治好,天下仍然洪水患難,鯀沒有任何辦法,最後還消極怠工,完全不把治水當回事。沒有辦法,舜帝只能將他革職,並流放到羽山。

但是水沒治好,還得再派人,所以舜帝就和大臣們開個會討論一下,誰更合適?大臣們都推薦鯀的兒子禹(調侃一下:也不知大臣們跟鯀一家有什麼仇恨),結果舜就委任禹作為治水專員。當時的禹才新婚第四天,就揮別愛妻,踏上治水的徵途。

禹上任治水,吸取了父親的失敗的教訓,經過實地考察,跋山涉水,風餐露宿,走遍了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以及一些人跡罕至之地。他發明新的疏導治水的方法,要點就是疏通水道,使水能順利東流入到海。為了儘快消除水患,禹曾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經過多年的努力,洪水不再像以前一樣咆哮,人民又可以過上幸福安穩的生活,人們為了感激大禹,尊稱他也「禹神」。

也是因為禹的治水之功,舜帝後將天子之位禪讓給禹。禹因為之前治水的十三年,踏足天下各地,對各地的地形、習俗等都了如指掌,他登位後將天下重新進行規劃,分為九個州:冀州、兗州、豫州、青州、梁州、雍州、徐州、揚州、荊州。

冀州的劃分包含現在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北部和遼寧、內蒙古部分地區。

兗州的劃分包含現在的:山東的西部、河南的東南部和安徽北部(菏澤市、商丘市、濟寧市、淮北市、宿州市、亳州市)。

豫州的劃分包含現在的:河南的大部分地區和安徽部分地區(鄭州市、漯河市、洛陽市、開封市、南陽市、商丘市、新鄉市、許昌市、信陽市、周口市、三峽門市、平頂山市、駐馬店市、阜陽市)。

青州的劃分包含現在的:山東、河北部分地區(濟南市、青島市、東營市、煙臺市、威海市、萊蕪市、濰坊市、淄博市)。

梁州的劃分包含現在的:陝西、四川盆地及部分雲貴地區

雍州的劃分包含現在的:陝西、寧夏全境及青海、寧夏、甘肅、新疆和內蒙古部分地區。

徐州的劃分包含現在的:山東南部和江蘇北部(徐州市、泰安市、宿遷市、棗莊市、臨沂市、日照市、連雲港市)。

揚州的劃分包含現在的:港澳、江蘇大部分地區、安徽大部分地區、上海、浙江、江西、廣東、廣西和福建。

荊州的劃分包含現在的:湖南、湖北全境和桂林市。

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的家鄉,在「九州」中的哪一州?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分為「九州」,分別指哪些地方?看看你的家鄉是哪個州
    導語:中國古代分為「九州」,分別指哪些地方?看看你的家鄉是哪個州相傳大禹治水後把中國大地劃分為九州,並以九州為素材打造了九鼎,以此來象徵著中華大地。很多人就好奇了,古代所謂的九州分別指的是哪幾個州呢?來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據《尚書》記載,九州分別是豫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翼州、兗州,這九州大致包含了當時中華大地的地理範圍,如今地形地貌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不過比對當時的地理位置,大致也能看出這九州分別是對應了哪個位置。
  • 中國古代代稱「九州」,說的是哪九個州?看看你的家鄉在哪個州
    相傳大禹平定大洪水之後勘測了全國的地理人文,然後將全國劃分為9州,同時鑄造了九鼎,在九鼎上刻畫了各州的人文、地理情況,因此九鼎相當於當時的「國家檔案」,是國之重器,楚莊王想要稱霸天下,就派人去向周天子問:「九鼎到底有多重?」實際上就是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夠當得起天下之主的地位。
  • 華夏民族的九州都是哪裡,來看看你的家鄉在哪個州,這州經濟最強
    九州的概念來自大禹時期,相傳大禹治水時,為了方便,特地將神州大地漢族居民居住地分成九州,並要求九州之地都獻上青銅,用來鑄造九鼎,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說明大禹一統江山,開始了神州大地的統一步伐。這九州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當時的冀州範圍較大,於是將冀州之北分為并州,燕地區分為幽州,齊地區分為營州,所以後來也有十二州之說。
  • 古中國也被稱為「九州」,為何是九不是八?你的家鄉在哪個州
    「九州」是古中國的一個代稱,最早出自《尚書·夏書·禹貢》。相傳夏禹治水成功,將整個天下分為九州,又鑄造了九個鼎,收藏在夏朝都城。不過根據現代學者考證,《禹貢》是戰國後期作品,不是大禹時代的作品。但九州作為漢地的同義詞,卻一直流傳使用。
  • 古代中國為什麼又被稱作「九州」?
    《說文》引作〝在河之州〞,可見許慎所見《詩經》本作〝州〞。《漢書-地理志下》:〝自合浦、徐聞南入海,得大州。〞《漢書》好用古字本字,故水中陸地義仍用〝州〞。堯舜時,發大洪水,中華大地一片汪洋,只露出九塊陸地。大禹治水成功後,分天下為九州(即九大可居之陸地)。這個意義就是由〝州〞的本義引申出來的。後來就以九州代表中國。
  • 大禹治水鑄九鼎,中國還被稱為「九州」,你是哪一個州的呢?
    大禹治水鑄九鼎,中國還被稱為「九州」,你是哪一個州的呢?每個青銅鼎上刻畫不同的山川景物,以九鼎象徵著九州更是代表著天下,此時夏朝儼然成為當時天下的共主,如同古話說的一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就連我們常說的問鼎中原、一言九鼎等成語都是出自,大禹鑄造的九尊青銅鼎,九鼎象徵九州大禹更是將每一州設立一個州牧,代替天子治理每一州的事情。
  • 中國以前叫做九州,說的是哪九個州?
    中國有一個詞語叫做「一言九鼎」,在古代這是專門用來形容天子說話的分量很重,而「九鼎」本身就是天下江山的代名詞,所以問鼎江山之類的詞語,就是宣告自己具備有成為皇帝的雄心。 這與一個傳說中的人物有關,那就是治理洪水的大禹。
  • 中國的代稱叫「九州」,指的是哪九個州?看看你家鄉在哪個州?
    九州一詞最早出現在先秦時期典籍《尚書·禹貢》中,自古以來便是中國漢族先民們用來劃分民族地域概念的總稱。到了戰國以來「九州」更是成為了古代中國的代稱。每一個州代表的一片地域,當然如今已經用省市來劃分了,來看看你的家鄉在九州中的那個州。
  • 中國代稱「九州」,指的是哪9個州?如今還有哪些州被保留至今?
    像是中華、中原之類的也是古中國的代稱,而古老的中國還有一個稱呼,那就是九州。古文中的九州指的是哪九個州呢?現在還有哪些州的地名存在呢?九州也叫漢地、中土、神州、十二州,最早出現在先秦時期的典籍中。九州來源說法各有不同,一是說大禹在治水的時候,把天下分成了九州。另一個說法是黃帝始創九州這個說法,不管那個說法,九州都是古代漢地的代名詞,也是天下、全國的意思。
  • 中國古代分為九州,你知道你的家鄉在哪一州嗎?
    中國在古代有很多不同的稱呼。上古時代,華夏族建國於黃河流域,以為居天下之中,故稱中國。相傳古代炎帝統轄的土地稱赤縣,黃帝統轄的土地稱神州,所以稱中國為赤縣或神州,後來統一起來又稱為神州赤縣或者赤縣神州。在周朝時,凡遵周禮、守禮儀之諸侯,稱為諸夏。
  • 中國古代九州是哪幾個 山東省至今還有兩個名字
    中國人經常成中國的土地為神州大地,因為在先秦時期中國人就自稱九州了。九州這個概念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很多地方都頻繁出現。不過網友們知道九州都是哪九州嗎?中國古代省、縣都喜歡以州命名,所以叫州的地方實在太多,至今也有不少。
  • 禹帝治水不誤治國,將天下分為九州,你知道你家屬於哪個州嗎
    中國文化傳承悠久,最早的歷史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而在早先時期,中國被分為了九個州,所以一直到現在中國另外還有一個別名那便是「九州」,那麼我們一般說的九州是哪九州呢,他們又是在什麼地方呢?九州最開始是出現在《尚書》中,根據記述,鯀禹治水的那時候把天下分成了「九州」,分別為梁州、青州、徐州、冀州、豫州、雍州、揚州、荊州、兗州。在大禹治水成功後,禹帝又命令人去每一個地方進行遊玩,將各地區的奇珍異獸,奇離古怪的青山綠水整理出來,同時搜集多種青銅材料做成「九鼎」。每一個鼎上面都刻著每個州的錦繡河山,用九鼎來意味著著天下的九州。
  • 中國九州是指哪九個州,至今還有幾個州名保留呢?
    中國又稱華夏,同時也稱九州,也稱神州,故有神州大地之稱。電視劇《軍師聯盟》中曹操有一段自我讀白:這世上豈有萬壽無疆之人,卻有澤被萬民之功業,今日酒宴與十二年前孤官渡前之宴,何等相似,二十年來,孤平黃巾、定河北、徵烏桓、收荊州、天下九州得其六,方有今日中原之一統,四海之內英雄,可有誰能勝孤一籌。
  • 古代九州一詞泛指中國,說的是哪九個州?看看有你的家鄉嗎?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一向被稱作禮儀之邦,別稱也有很多。自古以來,中國又被稱為華夏、中華、九州等,那你知道說的是哪九個州嗎?由於中國版圖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變化,所涉及範圍不同,因此只能大概的做一個參考分析,看看上古九州分別對應今天的那些地方,一起來看看有你的家鄉嗎?
  • 中國曾經被稱為九州,九州指的是哪九個州,現在存在嗎
    在中國有一個詞叫「一言九鼎」,在古代它是專門用來描述說話的分量很重,而「九鼎」本身就是江山的代名詞,所以問鼎江山之類的詞語,宣布自己有成為皇帝的野心。
  • 原創中國古人是如何劃分「九州」的?「九州」何時成了中國的代名詞?
    在堯舜時期,我國還沒有「州」的概念。當時的部落領袖雖坐鎮中原,但部落分布各處,不便管理。大禹治水過後,為了方便管理,便將中國劃分為九個行政區域,是為「九州」。
  • 中國九州區劃地名:青州源於五行,揚州源於陰陽,其它州名源於啥
    中國古九州區劃:4種分法和12個州名九州即中國,中國即九州,九州是中國古時重要的區劃劃分。在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時代,大家看著幅員遼闊的國土冒出各種想法,形成了分中國為九州的大區劃意識。雖然先賢們對九州區劃提出了不同的分法,但中國自古對九這個數情有獨鍾,分中國為九州成為當時的主流做法。
  • 為什麼中國被叫做九州?代表九州的九鼎如今何在?一文讓你全明白
    說起「九州」,相信大家都知道,九州,是中國的代指和別稱。甚至古代的華夏君主,還有「九牧」的別稱。那麼,中國為什麼被叫做「九州」?而且,代表九州區域的「九鼎」又去了什麼地方?這一切可謂說來話長。
  • 我國以前被稱為九州,是指哪幾個州?所轄區域與哪些城市相對應?
    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衝過去的——李道釗(現代)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1000,閱讀約2分鐘我國古代不稱"中國",而稱"九州",史書上又稱"漢地"、"中土"。"九州"一詞最早出現在先秦時期的史書《尚書·禹貢》中,是漢民族先民自古以來的地域概念。從戰國時期開始,九州就成為中國古代的代表名稱。《禹貢》一書記載,相傳禹在水,共十三年。在此期間,他的腳步走遍了每一個角落,為了便於治理和區分,他根據山川河流的走向,將天下分為九州,即豫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涼州、永州、冀州和兗州。
  • 中國是九州之地,那么九州到底指的是哪些州?是現在的哪些地方?
    傳說大禹在治水後,把中國化為九州,「茫茫禹跡,畫為九州」。而這個九州具體在什麼範圍並不為人所知,而後來的九州也是隨著版圖的不斷擴大而變化。《周禮·夏官·職方氏》曰:「東南曰揚州」,「正南曰荊州」,「河南曰豫州」,「正東曰青州」,「河東曰兗州」,「正西曰雍州」,「東北曰幽州」,「河內曰冀州」,「正北曰并州」。和禹貢裡面的大致相同,只是禹貢中沒有「并州」,「幽州」而多了「徐州」,「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