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是古中國的一個代稱,最早出自《尚書·夏書·禹貢》。相傳夏禹治水成功,將整個天下分為九州,又鑄造了九個鼎,收藏在夏朝都城。不過根據現代學者考證,《禹貢》是戰國後期作品,不是大禹時代的作品。
但九州作為漢地的同義詞,卻一直流傳使用。為什麼是九州,不是八州呢?九,在古代有兩種意思,一種是虛指,指很多;一種則是實指,與州相連指九個大型地理人文區域。按《說文解字》的解釋,州就是水中的高丘,古代降水豐富,人們多半選擇住在靠水的山丘上。
九州可以具體化,指九個名字、區域都劃分清楚的區域:豫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冀州、兗州。但在不同時期,九州的情況會出現變更,這裡我們以《禹貢》為準,看看如今你的家鄉在哪個州?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一定對這些州名很熟悉,主角劉備也稱「劉豫州」,豫是如今河南省的簡稱,河南大部分地區古屬豫州,「豫」拆開就是「予象」,古中原野象成群,豫州是九州中心,所以也叫「中州」。河南鄭州、洛陽、開封、南陽、許昌、周口、商丘等都屬豫州。
青州,起自渤海、泰山,包括河北、山東半島的一片區域,曹操當年擊敗黃巾後就組建了一支「青州兵」,他們只聽曹操一人的命令。如今山東的濟南、青島、煙臺、淄博、濰坊、威海等地在古代都屬於青州。
徐州,在《三國演義》裡也有一段故事:陶謙三讓徐州給劉備。古徐州在淮河以北、泰山以南、黃海以西,「徐」這個字的意思是寬舒,古人認為淮海地區土氣舒緩,所以用「徐」字命名州,如今的江蘇徐州、連雲港、宿遷還有山東的臨沂、棗莊等在古代都屬於徐州。
揚州。揚州其實是個很美的名字,李白送孟浩然時就寫了一句「煙花三月下揚州」。按《周禮》記載:「東南即揚州。」揚州包括淮河以南、長江流域及嶺南地區,範圍相當廣,如今的廣東、廣西二省、江蘇南京、無錫、鎮江、南通還有安徽合肥、黃山、蕪湖、安慶、銅陵等地都可算古揚州之地。
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的故事大家都聽過,荊州曾經是劉備與孫權搶來搶去的蛋糕,揚州的西邊就是荊州,約等於古楚國的範圍,荊州大體包括今天湖北湖南二省,「湘楚」是湖南的別稱,「荊楚」則是湖北的別稱。
梁州。梁州很多人不熟悉,其實西漢的益州,就是九州裡的梁州。三國時期的益州包括如今的四川、雲南、貴州、重慶大部分地區,還有小部分在湖北、河南。現在的重慶、貴州、雲南以及四川成都市、巴中市、樂山市、眉山市、南充市、綿陽市等在古代都屬梁州。
雍州。雍州曾經是大秦帝國的祖業,漢代賈誼在《過秦論》裡寫:「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有)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古雍州包括現在的陝西、寧夏全境還有青海、甘肅、寧夏、新疆、內蒙部分,像西安、鹹陽、寶雞這些城市,在古代都屬於雍州。
冀州。冀州是「九州之首」,東漢末年群雄並起,袁紹就佔了冀州,統一河北。史料記載古晉國西南邊有個叫「冀」的小國,國都為冀亭,這可能是冀州一名的由來。冀州包括今天的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北部、北京、天津還有遼寧省與內蒙的部分,呼和浩特就屬古冀州。
兗州。當年呂布趁著曹操去打陶謙,來個出其不意佔了兗州,惹得曹操大怒。三國時期,兗州屬於魏國。兗州大概位於古黃河與濟水間,包括今天的山東省西部、河南省東北部、河北省東南部,像山東菏澤、濟寧在古代就屬於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