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三院急診實驗室一周內建成投用

2020-12-22 今日惠州網

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一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也迅速在全國打響!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和廣東省衛健委指示精神,在惠城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急診實驗室於2月3日正式運行,該實驗室可快速對新型冠狀病毒進行核酸檢測,為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的疫情防控要求提供了更有力的技術支持,為惠城區乃至惠州市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撐。

通力合作

各科室加快方案規劃、設備搬遷速度

由於病毒的傳播性較強,檢驗科工作人員直接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等標本,如何能在保護科室工作人員免受感染的情況下儘快出檢測報告成為了目前的重點。新冠肺炎檢驗環節是疫情防控的關鍵,第一時間給出檢驗報告在這場抗「疫」戰爭中至關重要,這對檢驗科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了減輕臨床科室的負擔,減少患者疑慮,檢驗科必須更快、更準地給出檢驗報告單。在這樣高標準、高要求的背景下,急診實驗室必須火速啟用!」市三院檢驗科主任馬玲娣博士親自掛帥負責,各專業組積極配合,科室成員齊心協力。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儀器是檢驗人手中的武器,所以前期的儀器等搬遷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這樣緊迫的時間內,科室必須高度配合:科室核心組幹部放棄了自己的休息時間,在如火如荼的前期準備工作中當起了「排頭兵」,而科室其他員工有的放棄休假,直奔科室;有的協助在崗同事,讓其免除顧慮,專心籌劃;有的在完成當日工作後,又馬不停蹄地一頭扎進了籌備工作之中;更有人員主動承擔起了搬遷當晚的夜班工作,整理籌備收尾一直忙到了深夜,毫無怨言……

醫院各部門各方聯動,從方案規劃、人員動員、設備搬遷僅用了一周時間,完成搬遷的當晚即刻投入運行,堪稱惠州三院的「火神山」速度!

功能強大

急診常規檢驗一小時出報告

為更好地應對疫情,更好地服務患者,急診實驗室投入了大量精良的設備,包括sysmex-2800血常規流水線、sysmex CS-5100全自動凝血分析儀、Vitros5600生化免疫一體機、PATHFAST免疫化學發光分析儀、雷度ABL835血氣分析儀等,可以滿足血液、體液、生化免疫等各項檢查需要。

這樣一個功能強大的實驗室,只是在面積不足50平方米的條件下建成。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這個實驗室既可保證所有標本的檢測,又配備了生物安全櫃,確保實驗室生物安全。

經過多次科學布局和流程優化,有效利用空間,保證了急查檢測標本的結果可迅速發出。急診實驗室建成有著重大的意義,它不僅為急診生化免疫項目、急診血液學檢查等常規急診項目提供了一站式的解決方案,更為臨床醫生快速診斷、準確排查病情提供了極大的實驗室支持。

急診實驗室與急診科僅一廳之隔,相隔不過數米,急診標本可第一時間送到實驗室,實現急診標本的無縫接轉,為急查標本再次「加急」,成為急診科的大型床邊實驗室、檢驗科的頭號陣地。

急診實驗室還與發熱門診毗鄰,發熱門診病人標本可第一時間上機檢測,並以急診檢驗報告承諾常規檢驗一小時出報告。此外,通過對發熱病人的一站式集中檢測,可減少發熱病人的滯留時間,並實現快速分流,可大大減少院內交叉感染的風險。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謝菁菁 彭紅霞 香金群 通訊員歐永傑

相關焦點

  • 市婦幼丁家莊院區啟動建設 預計2022年底建成投用
    昨天,市婦幼保健院丁家莊院區正式啟動建設,預計在2022年底建成投用。屆時,市婦幼將正式開啟「一院兩區」運行模式,莫愁路院區至少60%的門急診病人將被分流至丁家莊院區。市婦幼丁家莊院區啟動建設預計2022年底建成投用,城北地區三甲醫院擴容
  • 北醫三院:​三條線作戰 抓好疫情防控 做好急診急救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北醫三院在北京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北京大學和醫院黨委領導下,堅持部署到位、傳達到位、要求到位、落實到位,嚴格落實「三防、四早、九嚴格」管控措施,全院幹部職工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實現了支援武漢、醫院防控和正常診療三條戰線同時作戰、互為支撐,急診急救服務安全、平穩、有序。
  • 疫情防控丨北醫三院:抓好疫情防控 做好急診急救工作​
    在7月8日下午舉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副院長付衛介紹了疫情期間北醫三院的防控工作情況。付衛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北醫三院在北京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北京大學和醫院黨委領導下,堅持部署到位、傳達到位、要求到位、落實到位,嚴格落實「三防、四早、九嚴格」管控措施,全院幹部職工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實現了支援武漢、醫院防控和正常診療三條戰線同時作戰、互為支撐,急診急救服務安全、平穩、有序。
  • 北醫三院:三處實驗室共完成核酸檢測超過13萬人
    從今年1月至7月5日,全院共接診急診患者81644人次,其中急症孕產婦3432人次;完成各類急診手術1449臺,做到了全院醫務人員和就診患者零感染。加強組織領導與制度建設,深入推進急診急救重點工作北醫三院第一時間啟動醫院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由醫院主要負責人牽頭,建立領導小組例會機制,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提升院內防控等級,細化門急診就診流程,確保疫情防控、診療服務兩不誤;建立高級別醫療專家組例會制度,成立由感染疾病科、急診科、呼吸科、重症醫學科、
  • 杭州餘杭三院新院區今日啟用,規模、設備、服務全面升級
    8點,國內知名心血管內科專家、市一醫院黨委書記黃進宇教授,國內知名血液內科專家、市一醫院常務副院長錢申賢教授親自帶隊,攜市一醫院專家團隊在門診大廳開展義診,為市民提供免費診療服務,受到了市民朋友的熱烈歡迎。
  • 公共衛生「六大中心」三年內建成投用
    昨天下午,記者專訪了濟南市政協常委、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馬效恩,他詳細解讀了今年衛健委要做的工作,希望帶給群眾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文/圖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楊芳 同時,我省中醫藥大會召開後,中醫藥醫聯體、中醫製劑要放開;我們還要引進傳統中醫藥治療感染性疾病的國家實驗室。         在國際化方面,我們將重點加大國際交流和合作力度。在積極引進國外知名醫療康養機構和國際化管理團隊方面,除加快推進建設中日國際醫療科技園之外,我們還計劃引進1~2家國際高端康養品牌企業,打造醫療康養綜合服務樣板。
  • 北醫三院參加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
    從今年1月至7月5日,北醫三院共接診急診患者81644人次,其中急症孕產婦3432人次;完成各類急診手術1449臺,做到了全院醫務人員和就診患者零感染。付衛付衛從加強組織領導與制度建設層面切入,詳細介紹了北醫三院深入推進急診急救重點的創新舉措。
  • 貴陽大西門地下通道建成投用
    9個出口、6臺自動扶梯、1臺垂直升降梯,大西門地下通道近日建成投用!下一步,地下通道內還將打造2000多平方米的熙街商業街。地下通道6臺自動扶梯正常運行,為方便市民,正對市西商業步行街方向設有一個垂直電梯,通道內還設有空調系統以及公共廁所。不僅如此,大西門地下通道內還設置了很多貴州元素。記者發現,通道的牆壁上設有貴州民族服飾、臉譜等裝飾櫥窗,並建有木質條椅供市民休息,別具一格。
  • 區三院醫共體臨床PCR檢驗實驗室順利通過預驗收~
    受浙江省臨床檢驗中心委託,9月22日上午,市臨床檢驗質控中心沈波、徐文珍、沈偉偉、徐加勤等專家對區三院醫共體總院臨床PCR檢驗實驗室工程進行驗收。區三院醫共體主任梁玲芝、總院檢驗科主任潘耀紅等陪同。
  • 「防」得實 「控」有效——北醫三院堅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互為支撐
    「疫情防控不放鬆,醫療服務不停步」,這是北醫三院應對北京突發疫情的特點,既要保障百姓的醫療需求,又要嚴防死守,用實際行動築牢抗疫防線。與疫情賽跑,搶的是時間,拼的是主動。在疫情早期的聯防聯控階段,北醫三院隨即調整工作思路,從整體上推進武漢前線、院內防控、醫院日常診療三條戰線並行。醫院重視規章制度建設,加強院內感染工作,開源節流為武漢前線保供給,前線與後方合作、促進必要的科研攻關,推動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實施非急診預約掛號、預約檢查,有序引導患者分時段就診,確保不發生醫院聚集性疫情和醫務人員感染,履行職責、竭盡全力完成日常診療工作。
  • 廣醫三院曾是中國第一所女醫校附屬醫院
    原標題:廣醫三院曾是中國第一所女醫校附屬醫院   大屋頂老虎窗 見證「柔濟」歷史  在廣州市民記憶中,而今的廣州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曾被親切地稱為「市二」(廣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它的前身則是建於清末的
  • 濰坊市人民醫院功能性人行過街天橋建成投用
    濰坊市人民醫院功能性人行過街天橋建成投用9月6日,市人民醫院人行過街天橋建成正式投入使用。這座人行過街天橋橫跨虞河路,將兩側人行道相連,它的建成將大大緩解人民醫院交通擁堵的現象,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9月6日,市人民醫院人行過街天橋建成正式投入使用。
  • 北京世紀壇醫院急診綜合樓明年建成
    目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急診急救綜合樓項目已有序復工,每日百餘名工人入場施工。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這是海澱區11項市級重點工程之一,該項目計劃於2021年竣工,建成後,將極大地改善北京世紀壇醫院急診急救醫療環境。
  • 明年5月接診投用!
    開業後先投用500張床位,21年年底再開500張床位。濱海新城綜合醫院打造三大特色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醫院將圍繞人性化、智能化、高水平等幾個方面,打造花園醫院、智慧醫院、高水平醫院三大特色。具體如下:花園醫院:醫院以「城院交融」為設計理念,院在城中,城在景中。以景觀綠軸為主線,將大小景觀中庭穿插於醫院中。院區共有綠化面積約5.4萬平方米,綠化率35%以上。
  • 北京世紀壇醫院急診綜合樓2021年建成
    原標題:北京世紀壇醫院 急診綜合樓明年建成   本報訊(記者 王斌)目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急診急救綜合樓項目已有序復工,每日百餘名工人入場施工。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這是海澱區11項市級重點工程之一,該項目計劃於2021年竣工,建成後,將極大地改善北京世紀壇醫院急診急救醫療環境。
  • 【今日常州】常州婦幼保健院、市一院鐘樓院區新址今年投用||時隔...
    新聞速遞·江蘇省農業信貸擔保公司常州分公司揭牌·常州加快提升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品質·常州婦幼保健院、市一院鐘樓院區新址今年投用常州開展「情暖龍城 博愛送萬家」走訪慰問活動1月30日上午,常州開展「情暖龍城 博愛送萬家」走訪慰問活動,副市長許崢和市慈善總會、市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
  • 戰疫故事|堅定信心 攻艱克難 堅決打贏防控疫情阻擊戰——北醫三院...
    醫療隊把北醫三院「三米陽光」的護理文化理念引入醫療隊日常工作中,在醫護與患者之間建立有效的溝通橋梁,把人文關懷帶入隔離病房。提倡在工作場所中關注、關心、關愛出現在我們三米內的所有人,用護理人的行動,為患者加油鼓勁,消除恐懼,拉近彼此距離。危難關頭,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營造溫馨的氛圍。
  • 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急診骨科正式開科!
    「急診骨科」正式開科,填補了惠州三院骨科醫學中心在面對突發骨傷患者緊急救治及骨科急診患者分診救治工作領域的空白,為骨科醫學中心「一體化、階梯化」的診療理念發展揭開了新的篇章。惠州三院副院長李雪松、骨科醫學中心主任武明鑫、護理部主任李林枝、醫務科主任張麗梅,骨科醫學中心主任助理、急診骨科負責人鄒菁,骨科醫學中心葉小燕護士長等一起參加了「急診骨科」開科儀式。
  • 上萬公裡」山城步道」勾畫山水重慶,明年初又一批建成投用
    據市住房和城鄉建委介紹,重慶主城的「山城步道」系統包括街巷步道、濱江步道、山林步道。今年上半年,《重慶市主城區山城步道專項規劃》正式出臺,規劃以「兩江四岸」濱江步道為主幹,縱深聯繫城市腹地線路為分支,部分具備條件的特色橋梁為聯絡,沿中梁山、銅鑼山等山林步道為補充,在主城九區範圍內建設共60條約1207公裡重點特色山城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