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十四五」的開局之年,2021年,濟南衛生健康事業將如何發展?昨天上午,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述濤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裡,已經有了擘畫。
昨天下午,記者專訪了濟南市政協常委、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馬效恩,他詳細解讀了今年衛健委要做的工作,希望帶給群眾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文/圖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楊芳
濟南市政協常委、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馬效恩
【醫療康養】
以「高端化、特色化、國際化」
標準發展醫療康養產業
山東商報:馬主任您好!上午的政府工作報告裡,將「加快建設國際康養名城」作為今年的重點任務,這意味著醫療康養產業要努力向高端化、特色化、國際化方面發展,在這方面我們準備實現哪些突破呢?
馬效恩:自新舊動能轉換工程實施以來,全市醫養健康產業連年實現高速增長,去年已達到1400億的規模,為我們國際康養名城建設提供了極大助力。
在高端化方面,我們將全力打造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這一健康醫療服務核心高地。推動山東省腫瘤醫院質子臨床研究中心儘快投入運營,加快醫療矽谷、樹蘭(濟南)國際醫院、山大國際醫學中心、精準醫學產業園等項目建設進度,爭創國家醫療健康產業綜合試驗區。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等載體,加速匯聚「網際網路+醫療康養」高端資源要素,積極發展5G+醫療服務新業態。
在特色化方面,我們將繼續擦亮「扁鵲故裡」金字招牌,做強「宏濟堂」等老字號品牌,打造萊蕪鋼城丹參、長清瓜蔞、章丘遠志、平陰玫瑰等道地藥材生產基地,建設一批中醫藥特色小鎮。規劃建設中醫藥國際科技園、扁鵲康養生態城等項目,推動省際中藥(材)採購聯盟、世界中藥(材)網際網路交易中心、世界中醫(藥)檢定中心發展。同時,我省中醫藥大會召開後,中醫藥醫聯體、中醫製劑要放開;我們還要引進傳統中醫藥治療感染性疾病的國家實驗室。
在國際化方面,我們將重點加大國際交流和合作力度。在積極引進國外知名醫療康養機構和國際化管理團隊方面,除加快推進建設中日國際醫療科技園之外,我們還計劃引進1~2家國際高端康養品牌企業,打造醫療康養綜合服務樣板。此外,我們還將舉辦第三屆世界中醫藥網際網路產業大會等活動,以擴大「康養濟南」影響力。
【診療水平】
優質資源向新城疏解
遷建一批市級醫院
山東商報:上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提升區域醫療服務水平。壯大『齊魯醫學』品牌,積極爭創區域醫療中心,打造高端醫療服務集聚區。」
馬效恩:提升區域醫療服務水平,首先要優化資源配置。在這方面,我們已經基本形成了醫療衛生專項規劃,近期持續完善力爭儘早出臺。將全面契合「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格局,一方面盤活存量,將主城區優質資源向新城區疏解,遷建一批市級醫院;另一方面擴容增量,持續加大基礎建設力度,「十四五」期間全面完成市中心醫院東院區、中醫醫院東院區、濟南市婦幼保健院新院等重點項目建設。提升區域醫療服務水平,還要著力打造醫療高峰。我們將繼續實施醫療能力「雙十提升計劃」,提高市屬醫療機構競爭力,深化省市醫療機構間的合作,推進委省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爭創國家和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創建2-3個國家重點專科,5-7個省級重點專科。將積極推進事業產業兩翼齊飛,依託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生命科學城、中日國際醫療科技園等優質平臺載體,大力發展高端醫療。中日國際醫療科技園建設上,主要是以濟南市中心醫院為主體,加強與日本、德國、韓國等國知名醫療機構在器官移植、腔鏡診療、心腦血管疾病診療、腫瘤治療等方面的合作。
【公共衛生】
「六大中心」建設全面啟動
2—3年內建成投用
山東商報:加快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關係疫情防控成果鞏固,關係公共衛生長遠安全,這塊工作開展到什麼程度了?
馬效恩: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是2020年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攻堅的重中之重。在這方面,我們統籌謀劃、強力推進。截至2020年底,我們改擴建發熱門診52家,建成運行發熱哨點診室173家,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全部建成感染性疾病科;在全國率先成立市級核酸檢測質控中心,建立起全省規模最大的核酸檢測網絡,90家機構日檢測能力達22.66萬份,具備全員核酸檢測能力。
特別是著重謀劃了公共衛生「六大中心」建設項目,做強公共衛生核心力量。我們預算47億元,立項建設市疾控中心、急救創傷中心、應急物資儲備中心、省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濟南市精神衛生中心、120急救指揮調度中心等公共衛生「六大中心」。目前,六大中心已經全面啟動,預計2-3年可建成投用。
山東商報:報告裡提出,要推動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北方)全面運行,還要打造「一縱三橫五功能」健康濟南共建共享平臺。
馬效恩:我市在全國首家也是截至目前唯一一家獲得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建設授權。目前,北方中心大數據平臺正在分階段上線,主數據中心啟動試運行,即將匯聚省市兩級大數據,開展治理和開放運營。我們也將儘快出臺《關於加快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制定產業發展扶持措施,建立健康醫療大數據開放機制,開展一批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慧等示範應用。
【鄉村醫生】
5929名鄉醫每月補貼600元
購買職工養老保險解後顧之憂
山東商報:今年政府為民要辦的22件實事中,咱們衛健有三件,其中之一是為鄉醫每月補貼600元。
馬效恩:村衛生室是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的網底,是農村公共衛生、疫情防控和健康扶貧的第一線。濟南5929名在職鄉醫為村民提供疾病預防、婦幼保健、健康教育和常見疾病初級診治,是不可或缺的村莊「健康守護者」。目前,鄉醫只能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獲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基本藥物制度補助、一般診療費等補償,職工養老保險還需要自行購買,缺少穩定的保障。為穩定隊伍,加強保障能力,政府提供600元/人/月補助,讓鄉醫購買職工養老保險,解決後顧之憂。
下一步,我們將與人社、財政部門共同出臺實施辦法,不斷強化村衛生室職能定位,通過籤訂管理協議或合同、鄉醫提供參險證明等環節,認真核查鄉醫履職盡責情況,並將其納入轄區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統一規範管理,織牢鎮村一體化網格。
【嬰幼照護】
對嬰幼兒照護機構
示範點建設實施獎補
山東商報:今年,濟南還要創建30所嬰幼兒照護機構示範點。目前,嬰幼兒照護機構發展是個什麼情況?
馬效恩:發展3歲以下嬰幼兒託育服務,是實現「幼有所育」的重要保障,事關嬰幼兒健康成長,事關千家萬戶。我市在3歲以下嬰幼兒託育服務方面起步較早,在全省率先出臺了備案指南、衛生評價標準和規範。截至2020年底,全市註冊登記託育服務機構97所,其中完成備案23所,備案數居全省首位。
為回應人民群眾對3歲以下嬰幼兒託育服務的關切,推動構建完善的託育服務體系,今年市政府將創建30所託育服務機構示範點列為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今年,我們將在社會組織、企業(集團)、事業單位等單位和個人依法舉辦的嬰幼兒照護機構中,創建30所示範點,落實獎補政策。
山東商報:為民辦實事中,還有一件是「無創DNA產前篩查」。
馬效恩:無創DNA產前檢測,通俗講,就是從孕婦的血中「順藤摸瓜」找到胎兒的DNA,然後通過胎兒的DNA來檢測胎兒是否患唐氏症候群(T21)、愛德華症候群(T18)、帕套症候群(T13)三大染色體疾病。比較傳統的血清學產前篩查,無創DNA產前檢測具備目標疾病陽性檢出率高、風險小,出結果快的優勢。符合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夫婦雙方或一方是濟南市戶籍、在濟南市產前診斷醫療保健機構進行篩查的孕婦即可享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