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六大中心」三年內建成投用

2021-01-19 讀我網

        作為「十四五」的開局之年,2021年,濟南衛生健康事業將如何發展?昨天上午,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述濤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裡,已經有了擘畫。

 

        昨天下午,記者專訪了濟南市政協常委、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馬效恩,他詳細解讀了今年衛健委要做的工作,希望帶給群眾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文/圖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楊芳

 

濟南市政協常委、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馬效恩

 

        【醫療康養】

        以「高端化、特色化、國際化」
        標準發展醫療康養產業

 

 

          山東商報:馬主任您好!上午的政府工作報告裡,將「加快建設國際康養名城」作為今年的重點任務,這意味著醫療康養產業要努力向高端化、特色化、國際化方面發展,在這方面我們準備實現哪些突破呢?

 

        馬效恩:自新舊動能轉換工程實施以來,全市醫養健康產業連年實現高速增長,去年已達到1400億的規模,為我們國際康養名城建設提供了極大助力。

 

        在高端化方面,我們將全力打造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這一健康醫療服務核心高地。推動山東省腫瘤醫院質子臨床研究中心儘快投入運營,加快醫療矽谷、樹蘭(濟南)國際醫院、山大國際醫學中心、精準醫學產業園等項目建設進度,爭創國家醫療健康產業綜合試驗區。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等載體,加速匯聚「網際網路+醫療康養」高端資源要素,積極發展5G+醫療服務新業態。

 

        在特色化方面,我們將繼續擦亮「扁鵲故裡」金字招牌,做強「宏濟堂」等老字號品牌,打造萊蕪鋼城丹參、長清瓜蔞、章丘遠志、平陰玫瑰等道地藥材生產基地,建設一批中醫藥特色小鎮。規劃建設中醫藥國際科技園、扁鵲康養生態城等項目,推動省際中藥(材)採購聯盟、世界中藥(材)網際網路交易中心、世界中醫(藥)檢定中心發展。同時,我省中醫藥大會召開後,中醫藥醫聯體、中醫製劑要放開;我們還要引進傳統中醫藥治療感染性疾病的國家實驗室。

 

        在國際化方面,我們將重點加大國際交流和合作力度。在積極引進國外知名醫療康養機構和國際化管理團隊方面,除加快推進建設中日國際醫療科技園之外,我們還計劃引進1~2家國際高端康養品牌企業,打造醫療康養綜合服務樣板。此外,我們還將舉辦第三屆世界中醫藥網際網路產業大會等活動,以擴大「康養濟南」影響力。

 

       【診療水平】

        優質資源向新城疏解
        遷建一批市級醫院

 

 

        山東商報:上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提升區域醫療服務水平。壯大『齊魯醫學』品牌,積極爭創區域醫療中心,打造高端醫療服務集聚區。」

 

         馬效恩:提升區域醫療服務水平,首先要優化資源配置。在這方面,我們已經基本形成了醫療衛生專項規劃,近期持續完善力爭儘早出臺。將全面契合「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格局,一方面盤活存量,將主城區優質資源向新城區疏解,遷建一批市級醫院;另一方面擴容增量,持續加大基礎建設力度,「十四五」期間全面完成市中心醫院東院區、中醫醫院東院區、濟南市婦幼保健院新院等重點項目建設。提升區域醫療服務水平,還要著力打造醫療高峰。我們將繼續實施醫療能力「雙十提升計劃」,提高市屬醫療機構競爭力,深化省市醫療機構間的合作,推進委省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爭創國家和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創建2-3個國家重點專科,5-7個省級重點專科。將積極推進事業產業兩翼齊飛,依託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生命科學城、中日國際醫療科技園等優質平臺載體,大力發展高端醫療。中日國際醫療科技園建設上,主要是以濟南市中心醫院為主體,加強與日本、德國、韓國等國知名醫療機構在器官移植、腔鏡診療、心腦血管疾病診療、腫瘤治療等方面的合作。

 

 

         【公共衛生】
 

      「六大中心」建設全面啟動
         2—3年內建成投用

 

 

        山東商報:加快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關係疫情防控成果鞏固,關係公共衛生長遠安全,這塊工作開展到什麼程度了?

 

         馬效恩: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是2020年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攻堅的重中之重。在這方面,我們統籌謀劃、強力推進。截至2020年底,我們改擴建發熱門診52家,建成運行發熱哨點診室173家,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全部建成感染性疾病科;在全國率先成立市級核酸檢測質控中心,建立起全省規模最大的核酸檢測網絡,90家機構日檢測能力達22.66萬份,具備全員核酸檢測能力。

 

        特別是著重謀劃了公共衛生「六大中心」建設項目,做強公共衛生核心力量。我們預算47億元,立項建設市疾控中心、急救創傷中心、應急物資儲備中心、省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濟南市精神衛生中心、120急救指揮調度中心等公共衛生「六大中心」。目前,六大中心已經全面啟動,預計2-3年可建成投用。

 

        山東商報:報告裡提出,要推動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北方)全面運行,還要打造「一縱三橫五功能」健康濟南共建共享平臺。

 

        馬效恩:我市在全國首家也是截至目前唯一一家獲得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建設授權。目前,北方中心大數據平臺正在分階段上線,主數據中心啟動試運行,即將匯聚省市兩級大數據,開展治理和開放運營。我們也將儘快出臺《關於加快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制定產業發展扶持措施,建立健康醫療大數據開放機制,開展一批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慧等示範應用。

 

 

       【鄉村醫生】

       5929名鄉醫每月補貼600元
       購買職工養老保險解後顧之憂

 

 

        山東商報:今年政府為民要辦的22件實事中,咱們衛健有三件,其中之一是為鄉醫每月補貼600元。
   

 

        馬效恩:村衛生室是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的網底,是農村公共衛生、疫情防控和健康扶貧的第一線。濟南5929名在職鄉醫為村民提供疾病預防、婦幼保健、健康教育和常見疾病初級診治,是不可或缺的村莊「健康守護者」。目前,鄉醫只能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獲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基本藥物制度補助、一般診療費等補償,職工養老保險還需要自行購買,缺少穩定的保障。為穩定隊伍,加強保障能力,政府提供600元/人/月補助,讓鄉醫購買職工養老保險,解決後顧之憂。

 

        下一步,我們將與人社、財政部門共同出臺實施辦法,不斷強化村衛生室職能定位,通過籤訂管理協議或合同、鄉醫提供參險證明等環節,認真核查鄉醫履職盡責情況,並將其納入轄區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統一規範管理,織牢鎮村一體化網格。

 

 

       【嬰幼照護】
 

        對嬰幼兒照護機構
        示範點建設實施獎補

 

 

        山東商報:今年,濟南還要創建30所嬰幼兒照護機構示範點。目前,嬰幼兒照護機構發展是個什麼情況?

 

        馬效恩:發展3歲以下嬰幼兒託育服務,是實現「幼有所育」的重要保障,事關嬰幼兒健康成長,事關千家萬戶。我市在3歲以下嬰幼兒託育服務方面起步較早,在全省率先出臺了備案指南、衛生評價標準和規範。截至2020年底,全市註冊登記託育服務機構97所,其中完成備案23所,備案數居全省首位。

 

         為回應人民群眾對3歲以下嬰幼兒託育服務的關切,推動構建完善的託育服務體系,今年市政府將創建30所託育服務機構示範點列為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今年,我們將在社會組織、企業(集團)、事業單位等單位和個人依法舉辦的嬰幼兒照護機構中,創建30所示範點,落實獎補政策。

 

        山東商報:為民辦實事中,還有一件是「無創DNA產前篩查」。

 

        馬效恩:無創DNA產前檢測,通俗講,就是從孕婦的血中「順藤摸瓜」找到胎兒的DNA,然後通過胎兒的DNA來檢測胎兒是否患唐氏症候群(T21)、愛德華症候群(T18)、帕套症候群(T13)三大染色體疾病。比較傳統的血清學產前篩查,無創DNA產前檢測具備目標疾病陽性檢出率高、風險小,出結果快的優勢。符合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夫婦雙方或一方是濟南市戶籍、在濟南市產前診斷醫療保健機構進行篩查的孕婦即可享受政策。

相關焦點

  • 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應急院區)建成交付
    2月17日,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應急院區)建成交接正式移交醫療隊伍管理使用,用於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應急院區)位於西安市高陵區310國道與210國道交會處,規劃用地面積500畝。目前建成的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應急院區,建築面積2.7萬平方米,將提供約500張床位,病房按照特殊病房標準統一設計,全部為負壓病房,病區設置分為清潔區、半汙染區、汙染區,可有效避免院內感染情況發生。下一步,將高標準設計規劃疾控中心和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目前,從西安市中心醫院等十五家醫院抽調的666名醫務工作者已陸續分批入駐並開展工作。
  • 寶雞市中心醫院門前人行天橋預計6月份建成投用
    在寶雞的新朋友點"在寶雞"免費訂閱 市中心醫院門前人行天橋工程開始復工,預計6月初工程投用,它的建成將大大緩解中心醫院門前交通擁堵的現象,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
  • 北京昌平TBD城市休閒公園年底建成投用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 李玉坤)記者今天從回天三年行動計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昌平區將提速群眾訴求強烈、帶動性強的重點項目,保障北清路、安立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等新建項目年內開工,TBD城市休閒公園等項目年底建成投用。
  • 大政出臺:山東省開展「六大中心」建設
    以三級醫院為主建立高級卒中中心,以二級醫院為主建立卒中防治中心,高級卒中中心作為區域內腦卒中診療及康復技術指導中心,為各市卒中地圖核心機構。加強卒中中心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康復醫療機構、護理院等的聯繫,建立完善雙向轉診、防治結合、急慢分治、康復一體的診療體系。
  • 華西二院成華婦女兒童醫院選址八裡莊 預計2021年建成投用
    「成華區將選址府青八裡莊片區,新建華西第二醫院成華婦女兒童醫院(成華區婦幼保健院),預計2021年10月1日前建成投用」,10月21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成華區與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籤署合作辦醫框架協議的儀式上獲悉,雙方將在成華區共建一個婦幼專科醫療聯合體,這是繼成華區與四川華西醫院建立
  • 明年5月接診投用!
    開業後先投用500張床位,21年年底再開500張床位。濱海新城綜合醫院打造三大特色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醫院將圍繞人性化、智能化、高水平等幾個方面,打造花園醫院、智慧醫院、高水平醫院三大特色。具體如下:花園醫院:醫院以「城院交融」為設計理念,院在城中,城在景中。以景觀綠軸為主線,將大小景觀中庭穿插於醫院中。院區共有綠化面積約5.4萬平方米,綠化率35%以上。
  • 虹口啟動建設北部公共衛生中心
    新民晚報訊 (特約通訊員 龍鋼 記者 袁瑋)記者今天從虹口區獲悉,該區日前在原江灣醫院地塊啟動建設北部公共衛生中心項目,北部公共衛生中心主要包括精神衛生、醫療康復、安寧療護等功能,以滿足市民康復、護理、精神衛生等公共衛生方面的需求。
  • 20個醫療中心(健康城)三年內將在中國拔地而起
    據介紹,先期入駐的8家醫療機構中,北京國際腫瘤中心將設有腫瘤醫療中心及體檢中心、康復中心、獨立教育培訓機構、傳統醫學治療中心臨床創新工場等配套設施,總床位數200張;中美兒童醫院由美國洛杉磯兒童醫院、301醫院兒科及首都兒研所等多方合作,共同參與項目的建設與運營。項目計劃總床位數300張,設有內科、外科、門診、檢驗科、放射科等六大科室。
  • 專訪佑安醫院院長馬迎民:北京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或選址南部地區
    新京報訊(記者 戴軒)隨著新冠疫情到來,各地政府將進一步強化公共衛生應急能力提上議程。北京佑安醫院是具有傳染病救治優勢的綜合性醫院,今年初被定為市級新冠定點醫院。根據相關行動計劃,該院將要建設新院,作為北京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
  • 渝北區數據谷中學校建成投用 新生入學舉行開學典禮
    渝北區數據谷中學校建成投用 新生入學舉行開學典禮 2019-09-03 0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貴陽大西門地下通道建成投用
    9個出口、6臺自動扶梯、1臺垂直升降梯,大西門地下通道近日建成投用!下一步,地下通道內還將打造2000多平方米的熙街商業街。地下通道6臺自動扶梯正常運行,為方便市民,正對市西商業步行街方向設有一個垂直電梯,通道內還設有空調系統以及公共廁所。不僅如此,大西門地下通道內還設置了很多貴州元素。記者發現,通道的牆壁上設有貴州民族服飾、臉譜等裝飾櫥窗,並建有木質條椅供市民休息,別具一格。
  • 全國最大馬鈴薯組培中心投用
    德州新聞網訊(記者 胥愛珍 通訊員楊佔忠)1月9日,希森馬鈴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商都縣建設的佔地4萬平方米的馬鈴薯組培中心投入使用。據悉,該中心年可繁育馬鈴薯脫毒苗1.5億株,年能產原原種4億粒,可向全國提供優質脫毒種薯300萬噸,規模和產能均為國內最大。
  • 拱墅:要建成3家「陽光小伢兒」託育中心
    制定「陽光小伢兒」嬰幼兒照護服務三年行動計劃,推出3家「陽光小伢兒」託育中心試點樣本,探索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拱墅模式——1月20日,2020年拱墅區政府十件民生實事經人大代表票決出爐,嬰幼兒照護服務項目成為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
  • 2020年建成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
    □記者 王川 袁濤 報導  本報濟南6月30日訊 今年年底,基本建成省、市、縣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到2020年,建成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及共享平臺,全面實現健康醫療大數據在各相關領域的融合應用。
  • 豐都高家鎮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完工並投用
    人民網重慶12月21日電 12月21日,豐都縣高家鎮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建成投用,通過整合社區內各種服務資源,「一站式」服務可以讓老人安享晚年。在高家鎮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可以看到,中心內設有服務接待區、生活照料區、託養護理區、健康管理區、文化教育區、人文關懷區、休閒娛樂區、運營管理區等功能區域,設置照護床位50餘張,可同時滿足多位老人的短期託養、長期照護需求。今年8月,高家鎮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進行全新裝修,投用全新設備。
  • 西安市中醫醫院南院區預計將於2022年建成投用
    西部網訊(記者 李卓然)記者從今天(10月29日)上午召開的西安市增加優質衛生醫療資源供給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西安市中醫醫院南院區項目已於今年9月1日正式開工,目前地表清理工作已完成,正在進行基坑土方開挖,預計2022年可全面建成投用。
  • 紫禁城是怎樣建成的?僅用三年建成存疑,建造者撲朔迷離
    紫禁城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宮殿式建築,普通人很難想像它是在短短三年內建成的,尤其是面對數十年或數百年的歐洲建築,故宮的建造速度甚至更快,甚至有點不科學。比如作為梁柱的木頭,用的是四川深山老林裡的楠木,因為他堅硬緻密,阻燃耐腐,取材的還都是直徑達一米的大樹。
  • 合肥一批重要民生場館近期建成投用
    市場星報記者從合肥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獲悉,該市有一批民生工程將在近期建成投用。其中,合肥工人文化宮已於國慶開館,合肥老年大學將在10月完工,合工大智能院也將在10月基本完工。合肥工人文化宮:最大的室內專業網球場將投用據介紹,合肥工人文化宮項目位於金寨路以東、水陽江路以北、上派路以南、規劃中的昭潭路兩側。總建築面積約6.08萬平方米,東側為工人文化宮綜合樓,西側為訓練館(羽毛球館和網球館)。功能包括文化藝術、教育培訓、體育健身、綜合服務。
  • 璧山地鐵站標準化公廁建成投用
    璧山又一座民國風標準化公廁在軌道交通1號璧山站建成投用。 公廁內配置安裝空調、電視、噴香器、滅蠅燈、無障礙衛生間、母嬰室等設施設備,與公廁的建築風格形成古與今穿梭時空的碰撞。
  • 三年內,一半以上村醫要達到執業助理醫師資格!
    近日,山東省衛生委員會,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發改委等八個部門聯合發布了《山東省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三年計劃》。 (以下稱為「計劃」)。《規劃》決定用三年時間促進基礎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升級,全面提高全縣公共衛生醫療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