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 (特約通訊員 龍鋼 記者 袁瑋)記者今天從虹口區獲悉,該區日前在原江灣醫院地塊啟動建設北部公共衛生中心項目,北部公共衛生中心主要包括精神衛生、醫療康復、安寧療護等功能,以滿足市民康復、護理、精神衛生等公共衛生方面的需求。
圖說:新建成的第四人民醫院。卞鵠、趙平 攝(下同)
記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間虹口區依託大學院所,先後與上海中醫藥大學、同濟大學和上海健康醫學院籤署合作協議,共同推進虹口區域性醫療中心、區域康復醫療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能力建設發展。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籌建同濟大學附屬醫院,江灣醫院籌建上海健康醫學院附屬第一康復醫院。在此基礎上,該區不斷優化完善區域醫療衛生設施布局,推進「一南一北」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建成由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承擔的南部區域性醫療中心,2017年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特色大樓竣工並投入使用。今年又啟動醫院專科診療研究中心建設,同時在彩虹灣地區新建北部區域性醫療中心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設置床位900床,目前已正式投入使用。
圖說:寬敞的社衛中心。
此外,該區還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在瑞虹新城新建成嘉興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曲陽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整體改建。圍繞優化社區健康服務設施供給,先後建設了31個標準化家庭醫生診所和10個智慧健康驛站,新建醫療急救分站(廣中地區)點。
圖說:醫生正在為患者治療。
虹口區在「十三五」期間,還持續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健全以家庭醫生為核心、家庭醫生診所為載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平臺、區域醫療中心為支撐的健康服務網絡。組建「虹口-市一醫聯體」和「虹口-嶽陽(中醫)醫聯體」,構建以屬地三甲醫院為引領、兩個區域性醫療中心為主體的3+「2+1」區域醫聯體模式。區域醫療中心落實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轉診對接,完善雙向轉診流程,實現CT、MRI等大型檢查的遠程預約和優先檢查的功能。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牽頭轄區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還入選國家「城市醫聯體建設試點城市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