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應急院區)建成交接正式移交醫療隊伍管理使用,用於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
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應急院區)位於西安市高陵區310國道與210國道交會處,規劃用地面積500畝。目前建成的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應急院區,建築面積2.7萬平方米,將提供約500張床位,病房按照特殊病房標準統一設計,全部為負壓病房,病區設置分為清潔區、半汙染區、汙染區,可有效避免院內感染情況發生。下一步,將高標準設計規劃疾控中心和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目前,從西安市中心醫院等十五家醫院抽調的666名醫務工作者已陸續分批入駐並開展工作。據了解,此次入駐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的工作人員中共產黨員約佔40%,是以西安市中心醫院為基礎,從西安市衛健委直屬的十五家單位抽調的精兵強將,其中包括475名臨床醫護人員、191名醫技、行政後勤人員。其中,醫護人員中半數以上有過治療疑似患者的經歷。有50餘人具備高級專業職稱,並且擁有豐富的臨床診療經驗,對疑難危重症患者的診斷治療具有較高的水平。除了診斷治療經驗豐富外,他們在心理上也克服了恐懼感,能夠更好的勝任治療工作。
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臨時黨委書記、院長虎威說:「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的各類檢驗設備及影像設備已經安裝完畢,這兩種設備在這次新冠肺炎診斷中是非常重要的。西安市委、市政府還為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儲備了各類物資,如口罩、防護服等,主要是為了保證醫護人員工作安全,防止發生院內感染。」
據工作人員介紹,病區中心醫技樓內的檢驗區域,各種檢驗設備用電已通,CT設備也已安裝到位。其中有一臺CT是該品牌同型號全球第13臺,更加智能,解析度高,掃描更精細。還有國產CT也能實現智能掃描病患,更避免了醫生和患者的近距離接觸。如果患者要做CT,也不用醫生陪伴到機器邊,患者走另一扇門,醫生透過一扇玻璃窗用對講系統指導、操作。
據了解,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項目僅用10天完成項目建設,15天順利移交項目。從設計到施工始終最嚴要求,堅持以工匠精神兌現承諾,將項目打造成疫情防控堅實堡壘;保持「與時間賽跑」的拼搏狀態,採取三班倒的方式進行建設,工人輪休、項目不停,在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戰役中跑出了「西安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