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周玉森 通訊員 李興軍)濰坊科技學院是壽光市政府興辦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學校以實施應用型本科教育為主,同時舉辦專科層次的高職教育。2013年,作為濰坊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試驗區試點高校,濰坊科技學院獲得五年一貫制高職、「3+4」中職本科貫通培養招生資格,並招收首屆學生。此後,學校相繼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立項為碩士學位授予建設(培育)單位。七年來,學校紮實深入開展「3+4」貫通培養試點,生源質量、學生轉段錄取分數線不斷提高,尤其是首屆畢業生考研、就業均表現優異,為打造我省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發展高地提供了事實支撐。濰坊科技學院對中職本科貫通培養人才實施情況進行了綜合分析,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現予以摘發。
試點院系基本情況
濰坊科技學院實施「3+4」中職本科貫通培養的專業是園藝專業,隸屬於學校農學院。園藝專業是山東省特色專業、教育部「本科教學工程」第一批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國家「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專業。濰坊科技學院農學學科師資力量雄厚,博士學位專任教師28名。作為山東省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學校與12所高校聯合培養研究生57人,學校教師擔任其他高校兼職研究生導師48人,其中農學方向13人,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研究生培養經驗。學院建有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 ,3個濰坊市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130畝蔬菜花卉新品種繁育綜合實訓基地,10000m 2 菜博會展廳(9號廳),100畝的蔬菜新品種研發中心,海南育種基地及20多家合作涉農企業。目前,學校正在與山東省、農業農村部共建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
生源質量分析
「3+4」學生入學成績相對低於同年普通高中學生。2013年,濰坊科技學院「3+4」園藝專業(2016年轉入本科,下統稱「3+4」學生)招生42人,其中39人達到高中錄取分數線,過線率93%。這批學生綜合成績最高分32.60,最低分22.20,平均分28.13。隨機抽取同年壽光二中錄取的同級學生50人為比較對象進行分析,其中綜合成績最高分36,最低分31.80,平均分32.8,均高於「3+4」園藝專業學生。
「3+4」轉段學生知識水平、學習能力與同專業普通本科學生無明顯差異。濰坊科技學院「3+4」園藝專業目前有2016-2019四級學生轉段,轉段通過率均為100%,而相應的轉段錄取分數線保持上升趨勢。同時,通過與同級同專業兩個普通本科班(指2016年通過夏、春季高考入學的普通本科班學生,下統稱「普通本科生」)5門專業核心課程平均成績比較發現,2016級「3+4」班有1門課程成績領先,4門課程成績居中,表明「3+4」園藝專業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強,知識水平知識水平也與普通本學生沒有明顯差異,也說明中職本科貫通培養人才是可行的,是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
人才培養成效分析
「3+4」學生專業素質、動手能力相對強於同專業普通本科學生。相比普通本科生,「3+4」學生在中職階段就確定了專業方向,進行過相關的專業學習和訓練,較早地實現了基礎知識、專業技能及綜合應用能力的同步提升。對2016級園藝專業全部52門課程平均成績比較顯示,「3+4」學生課程成績有14門高於2個普通本科班,21門居中。但對涉及專業技能的7門專業基礎課程平均成績比較顯示,「3+4」園藝專業學生有5門課程成績高於普通本科生,2門課程成績居中。「3+4」園藝學生參加省級技能大賽獲獎比例12%,遠高於所在農學院1.6%的總體水平,且學校參加山東省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實現一等獎的突破即來自「3+4」園藝專業。這些數據表明「3+4」學生具備較強的專業素養和動手實踐能力,是創新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的重要對象。
「3+4」學生表現出較強的科研能力。對學校2016級園藝專業畢業論文平均成績比較顯示,「3+4」學生的論文成績要高於普通本科生。而對2017級園藝專業的統計數據顯示,「3+4」學生參與教師科研項目的比例高達32%,遠遠超過所在農學院16.3%的總體水平,充分說明「3+4」學生普遍對科技創新感興趣,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是支持深入貫通培養的重要因素之一。
「3+4」學生畢業升學意願和潛力突出。濰坊科技學院2016級「3+4」園藝專業畢業生42人,有17人選擇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佔40.47%,其中16人被錄取,佔畢業生總數和考研人數的比例分別達到38.1%和94.11%,其中被「雙一流」高校錄取的佔12.5%。「3+4」學生考研錄取佔畢業生比例、考取「雙一流」高校比例雖低於同專業夏季高考生源學生,但均高於本專業對口中職生源學生,且在全國同類院校中處於較高水平,顯示出「3+4」學生較強的升學意願和潛力,也證明貫通培養高水平應用型專門人才的可行性,也為我省建設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發展高地提供了事實依據。
發展趨向與就業情況分析
「3+4」學生比同級高中生更有發展後勁。2016級「3+4」園藝專業錄取42人,在第四學年通過轉段考試進入本科階段學習,考取本科比例(轉段率)達到100%。而選取壽光二中的對比樣本進行分析,同級的50名學生全部參加高考,以當年最高458分、最低222分成績均考入專科院校,考取本科比例為0。進一步追蹤發現,「3+4」學生有16人考取研究生,佔畢業生總數的38.10%,而對比樣本的高中生比例同樣為0,表明與同級普通高中學生相比,「3+4」學生具有更加優越的晉升渠道和發展空間。值得關注的是,剛入學時未過高中錄取線的三名同學中有兩人(譚皓、許權靈)在研究生入學考試中表現出色,分別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瀋陽農業大學和山東農業大學,又顯示出「3+4」貫通培養在促進學生發展成才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3+4」學生就業情況良好,專業對口率更高。截至2020年7月20日,2016級「3+4」園藝專業學生就業率95.20%,略低於同專業普通本科生的97.10%;就業學生平均起薪3275元,與普通本科畢業生的3277.78元持平,略高於春季高考畢業生的3241.67元。但在專業對口就業率方面,「3+4」畢業生達66.67%,高出普通本科生(23.53%)43個百分點,這也意味著「3+4」學生對所學專業滿意度更高,更願意選擇與專業相關的企業和崗位,顯示出貫通培養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積極的支持作用和實際的貢獻度。
「3+4」畢業生本地就業和創新創業的比例率更高。從就業區域來看,2016級「3+4」園藝專業畢業生在濰坊市內就業比例達79.20%,遠高於普通本科生的44.10%,說明「3+4」學生對服務本地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貢獻度更大,也說明這類學生能夠更密切地融入區域發展,對地方發展的忠誠度較高。分析其原因,無非是得益於生源地地緣優勢、實踐教學開展、學生職業發展規劃與定位等因素的疊加。在創新創業方面,「3+4」學生表現出更大積極性,2016級「3+4」畢業生自主創業6人,佔已就業畢業生的14.3%,高於普通班畢業生8.2個百分點。「3+4」在校生同樣表現出較高的創新創業能力和熱情,2017級「3+4」園藝專業徐靖淋同學在老師指導下,註冊了山東農聖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開發了「菜高八鬥」小程序,先後上架抖音、快手等多個平臺店鋪和櫥窗,並與山東各地21家合作社合作,助農產品種類近70種,平臺上線兩個月便實現銷售額50餘萬元。
以上數據和分析充分證明,只要人才培養方案科學,規劃合理,培養目標明確,教學措施得當,發展平臺足用,發展空間足夠,人才成長之路暢通,貫通培養一定會成功,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發展高地就一定能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