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於羊卓雍錯。 照片由羅奶奶提供
「我們社區有個老奶奶,85歲了,前幾天剛剛一個人去了西藏。」三墩蘭裡社區工作人員跟我講這件事的時候很激動,我聽了也覺得不可思議。昨天去的路上一直在設想,這會是怎樣特別的一個奶奶呢?
見面。她頭髮灰白,一件黑T恤配一條黃褲子。羅微是她的名字,大家都喊她羅奶奶,老家德清,退休前在單位做財務工作。
75歲開始愛上旅遊
81歲時旅行社不肯收獨自一人去黃龍
羅奶奶開始愛上旅遊,是從十年前開始的。2004年,75歲的羅奶奶和表姐兩人坐火車去廣州哥哥家,那次家人擔心得要命,她感覺像沒事人一樣。哥哥家住了沒幾天,就在當地跟團去了桂林。
7年前,她進了省老年大學,但每逢寒暑假,都會帶上老伴或老姐妹跟團出去玩,臺灣、港澳、張家界、四川、廣西很多地方都去過,每次出去玩都要寫日記,把當天遇到的事情記下來。
2011年,羅奶奶81歲,暑假她又去報團,年紀大沒人陪同,又有糖尿病,旅行團怕出意外,不敢接收。旅行團不接收相當於變相地說她老了,個性要強的羅奶奶氣不過,賭氣自己找出路,決定獨行。
「6月27日老年大學上完最後一節課,由我的兒子陪送到火車南站登上去成都的火車。此番主要是女兒說九寨溝、黃龍的景色太美了,有機會你得去一次,所以我一直擱在心裡。由於兒女們都忙於工作,根本抽不出時間陪我,老伴又怕累不願去,我的朋友中又找不到身體比較健壯對旅遊又特別感興趣的。我只能寄託於旅行社,偏偏這次不一樣,七十歲以上老人一律不收。主要是黃龍海拔4000米,缺氧,老人上山有風險。無奈,我查閱了很多資料,決定自助旅遊。我這一決定,急得兒子再三勸阻,答應以後一定抽時間陪我同去。但是要他抽時間何年何月?我是等不及的。」——摘自羅奶奶日記。
羅奶奶說,那次出行,四川雨水多,去九寨溝的路上,汽車只走了三個小時就遇到泥石流擋路。好不容易到了九寨溝,一整天都在下大雨,山裡溼冷溼冷的,有人穿上了羽絨服,羅奶奶褲腳和鞋子全溼了,就把隨身帶的幾套衣褲全部都穿上了。
回到杭州後,兒子和同學到火車站接羅奶奶,兒子同學一見到她就大喊,「光榮媽媽回來了!」
用計擺脫兒女跟隨
去年春節一個人在廣西玩了19天
去年過年前,羅奶奶跟子女說要去廣西,在浙大任教的兒子第一個站出來反對,「廣西一個認識的人都沒有,你又這麼大年紀了,我們真的很不放心。」兒子說要和她一起去,女兒說給她買機票,羅奶奶不想讓子女擔心,就沒提了。表面上說跟兒子媳婦去媳婦桐廬娘家過年,私底下她偷偷買下了年初四去廣西的火車票。
「初三跟他們坦白我要去廣西,火車票拿出來。過年車票緊張,他們想和我一起去,買不到票干著急。」羅奶奶說,後來兒子給她準備了三個信封,每個信封裡裝了500元現金以及他們的聯繫方式,分別放在不同的地方。「還要求我,到一個地方,就要發簡訊報平安。我一玩起來就忘了,都是他們看信息不回,打電話我才想起來。」
「下午三點多上的火車,是上鋪,這是我自己選定的。一則比較安靜,不受任何幹擾;二則行李放在上面,拿取衣物方便且又安全,更何況價錢又比下、中鋪便宜。一位中年男子看到我要爬鋪,好心和我換,被我婉拒了。一位女青年從前幾個車廂趕過來,帶來八寶粥、大石榴、還有巧克力糖放在桌上,硬要給我。她就是上車前兩次巧遇的姑娘。」——摘自羅奶奶日記。
火車上,羅奶奶還碰到一個熱心的中學語文教師,從杭州女兒家回廣西河池市。聽到她一個人要去巴馬,又是羨慕又是敬佩。「一路上我們談教育,特別是家庭教育,他很自豪,他培養了一個很優秀的女兒,現在已是外企的白領。他說他對女兒的培養除了重視道德人品的教育以外,從小讓她敢於面對困難,面對挫折。」臨別時,他們互留了電話號碼。巴馬回來,羅奶奶順便去了趟陽朔,馬上想到語文老師。語文老師通過簡訊,給羅奶奶選擇了一條最佳路線。
廣西之行羅奶奶一個人在外面遊玩了19天。
今年6月底獨闖西藏
幸福是不同時期去做不同的事
「6月27日,一早乘K376次火車去西寧。事先沒有露一點風聲。晚上22時換K9811次,是下鋪,因為車身小,倒也合適。」——摘自羅奶奶日記。
去西藏,羅奶奶說是對自己一次極大的考驗。年輕時只想著好好工作,連興趣都沒有一個。退休後報老年大學各種興趣班,花1.4萬買了架鋼琴,也就上課前抱抱佛腳。羅奶奶不想樣樣精通,只想事事都去嘗試一下,不想給人生留下遺憾。
「6月28日,車上遇到一對小夫妻,都是搞通訊和電腦的。抽空向他們請教手機操作。到唐古拉山,海拔5800米。火車上開始供氧,有的有高原反應,頭昏想吐,我一點感覺也沒有。下午四時見到一大片湖,他們說是措那湖,是海拔最高的淡水湖。6月29日,廣播報告19:44可到拉薩,實際上是21:45,唐寧峰來接我。」——摘自羅奶奶日記。
唐寧峰是羅奶奶去年廣西之行時遇到的驢友,40來歲,河北邯鄲人,辭去公務員後在全國各地旅遊,他很佩服羅奶奶的勇氣,經常拜託認識的杭州驢友去看望羅奶奶。當時他問了羅奶奶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選擇題:讓你活100歲,哪裡也不能去,過平平淡淡的生活。或者只有10年生命,全世界隨便你去,選擇哪個?第二天問題:幸福到底是什麼?
第一個問題,羅奶奶的答案是:人生不是這麼絕對的選擇題,要活得長,也要玩得好。第二個問題,當時羅奶奶沒有回答。
唐寧峰帶羅奶奶在拉薩玩了幾天,在大昭寺,羅奶奶第一次見到傳說中的朝拜,臉貼到地上,走一步拜一次,這種堅持,讓她非常吃驚。其他時間羅奶奶跟團去了羊卓雍錯和納木錯。
臨行,唐寧峰送羅奶奶到機場,羅奶奶說出了埋藏在心裡好久的臨別贈言:「你問我什麼是幸福?我的回答是,不同時期去做不同的事。年輕時候念書學習,長大後好好工作回報社會,老了帶著回憶去品味生活。這就是我對你的回答。」
出去最喜歡住青年旅社
和年輕人交朋友讓自己更年輕更時尚
一個人跑了這麼多地方,羅奶奶深深感受到,一個老年人保持一個好的身體,在晚年能進行結伴自助旅遊,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一些人知道她80多歲無人陪同自助出遊時,覺得不可思議,把她當成明星,要向她學習。
「但是我並不會滿足。」羅奶奶說,在西藏她碰到一位北京老人,已89歲,耳不聾眼不花,看書能堅持一整天,也經常獨自出遊,爬山一天不累。「我想我保持目前的生活方式並不斷努力,我也能做到。」
羅奶奶說,她喜歡和年輕人交朋友,旅行中遇到的年輕人嚮往自由、熱愛生活、性格開朗、有進取心,這讓她的心態也會更好更年輕,所以她一般會選擇住青年旅社,一個房間高低鋪有六人間、八人間,收費在每位三四十元。簡樸、經濟、溫馨。大廳裡有矮桌、沙發椅,還會有球桌、吊椅;有電腦,有各種雜誌書籍,還有筆記本供旅客留言寫感想。這是一個休閒的地方,晚上會聚了一些人,有的上網訂票、查資料,有的看書,有的閒談,有的看放映片,容易交到一些朋友。
羅奶奶說,她在拉薩的青年旅社交到了好幾個年輕朋友。有個叫武彥的小夥子,是去拉薩找實習機會的。後來,他和另外一個女孩子與羅奶奶一起,結伴騎車遊拉薩,小夥子和那個女孩始終一前一後保護她,還說好晚上一起去看焰火。回到旅社後,武彥被一群年輕朋友拉出去吃晚飯。晚上九點,他沒有忘記到旅社來接羅奶奶去看焰火。一個在青年旅社做義工的寧波女孩,對羅奶奶也非常照顧。
還有一個叫馬麗萍的年輕媽媽,「她把我託付給她12歲的寶貝兒子,說我把奶奶交給你了。果然她兒子很負責,一直在我前面,每走幾步就回頭來照看我。」
羅奶奶還說,出去她帶的裝備不多,換洗衣服、銀行卡、手機和感冒、拉肚子的藥品等。晚上洗過澡在床上發簡訊,這是她每天必做的功課。
「出門前我特地買了個平板電腦,在旅館裡上網一般是不花錢的。電腦能插入電話卡,直接打、接電話,能應急,還可以拍照、發信件、查資料。」羅奶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