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稱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華而不實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三月十三日電(記者 周群)在此間召開的九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韋文林等數位廣西代表對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提出置疑,指出該設計方案華而不實。

  韋文林指出,在當前中國財力尚不富裕的情況下,沒有必要去建一個比美國紐約林肯中心還要貴四倍的大劇院。而且,在首都北京的中心地帶,出現一個形式主義的作品,浪費大量的空間、建材和能源,既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也與古都風貌極不協調。

  由法國建築設計師安德魯設計的大劇院包括歌劇院、音樂廳、京劇院和實驗劇場,並加上昂貴的鈦合金大罩子,韋文林表示,這是設計題目出錯了,鈦合金大罩子是設計機場的做法。

  他說,根據國際趨勢和國內已有的實例,利用高科技將電聲和自然聲混合使用的原理,可以將歌劇院和音樂廳合二為一使用,這樣只要建歌劇院和京劇院,即建一個文化廣場及兩棟建築物,可以節省大量投資。(完)

相關焦點

  • 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文本_2020年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文本資料下載...
    : 成本管理文件 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招標與評標 內容簡介 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招標與評標   除了對建築本身的爭論之外,也有人對方案的產生程序提出質疑:國家大劇院設計競賽為一場匪夷所思的競賽,安得魯的方案是在一種完全不透明的情況下選出的,早已談不上什麼投標;安得魯方案從沒有得到專家和各方面人士的青睞
  • 徵集方案歷時1年多 國家大劇院正式開工
    新華網12月13日電(記者 王軍)經過4年的周密準備,國家大劇院日前正式開工。國家大劇院位於北京人民大會堂西側,佔地11.8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4.95萬平方米,設有歌劇院、音樂廳、劇場以及藝術展廳、藝術交流中心、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工程概算總投資26.88億元,建設工期4年。
  • 國家大劇院方案作修改
    昨日,本報「國家大劇院」悄然動工的消息受到讀者的廣泛關注,人民日報《京華時報》報導,在外界幾乎沒有感覺到動靜的時候,國家大劇院「施工準備工作」已經悄悄進展了一個多月。    據可靠消息稱,二次上馬國家大劇院主體工程依然堅持了原來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的設計方案,但對方案進行了「兩壓一完善」的局部修改。
  • 新聞背景:萬眾矚目 國家大劇院方案誕生記
    這就是萬眾矚目的中國國家大劇院的設計方案,今天,記者從國家大劇院業主委員會獲悉,中國國家大劇院日前正式開工了。  從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舉行國際競賽至今,已走過近4年時光。其間,一輪輪競爭,一次次修改,並有不同意見針鋒相對。  保羅·安德魯,法國著名建築師,國家大劇院方案設計人,日前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採訪。
  • 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進入可行性評估
    本報北京8月10日電世人矚目的中國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今天由中國國際工程諮詢總公司主持,進入可行性評估階段。在北京舉行的為期5天的評估會集中了建築、工程、聲學、音樂、舞臺等各方面共40餘位專家學者。所評估的方案仍為法國設計師保羅·安德魯的設計。
  • 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是否修改 中外專家各執一詞
    100多位專家聯名上書有關部門要求重新論證的國家大劇院方案.於8月10日進人了為期5天的可行性評估階段。  有專家對國家大劇院進行了全新的設計,比如國家大劇院方案評委會主席吳良鏞先生提出,在現在的平面內建築四個小劇院,中間有走廊連接。也就是說,根本否定了安德魯原有的方案。舞臺藝術專家李暢先生認為,蓋一個國家大劇院不容易,一定要蓋個一流的,弄個二三流的就沒意思了。
  • ·新聞背景·國家大劇院建築方案的參賽歷程
    1998年7月,保羅·安德魯向中國國家大劇院業主委員會提交首輪設計方案,以「城市中的劇院、劇院中的城市」為創作主題。建築主立面如一個巨大的面向整個城市的舞臺,頂部金色穹頂休息廳可俯瞰市區。被選入參加第二輪競賽後,他進行了調整,使建築色彩明快起來,將內部組成一個個各具特色的「街區」,使劇場氣氛變得活躍。
  • 國家大劇院標識誕生 陳幼堅團隊方案中選
    本報訊(記者羅穎)國家大劇院演出帷幕拉開。昨天,國家大劇院標識也正式對外公布,在5家知名廣告公司的28種方案中,陳幼堅團隊的設計方案被最終選中。  作為我國最高的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大劇院的標識設計要求立意新穎、現代化氣息濃厚,能夠體現「海納百川、精益求精」的精神。
  • 光明日報稱,國家大劇院是新世紀的象徵
    北京四月四日消息:此間出版的光明日報又回顧起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的出臺之路,並以相當抒情的筆調稱,巨蛋型的設計,與天安門周圍嚴整的建築群形成巨大反差;4年後,當這座藝術宮殿亮出風採時,它帶給當代以及留給後世的,「無疑是21世紀的風格」、「一個卓然而立的新世紀的象徵」。
  • 專家舌戰安德魯中國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
    中新網北京8月月12日消息:世人矚目的中國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10日由中國國際工程諮詢總公司主持,進入可行性評估階段。在北京舉行的為期五天的評估會集中了建築、工程、聲學、音樂、舞臺等各方面共四十餘位專家學者。所評估的方案仍為法國設計師保羅.安德魯的設計。
  • 為什麼這樣設計中國國家大劇院
    安德魯說,「我對中國國家大劇院的理解主要有4點:第一,地點決定了它的象徵意義:旁邊的人民大會堂象徵國家的最高權力,而大劇院則應該成為文化的代表;第二,它是一個新的、龐大的重要建築,一個可代表新世紀的建築,一個傾注了人們強烈願望的建築
  • 江津大劇院建築設計方案今起公開徵集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17日11時24分訊(記者 嶽芷亦)重慶江津濱江新城又將增加一城市標誌性功能建築,江津大劇院今起公開徵集建築設計方案!為完善江津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有效提升城市的居住吸引力,實現城市的功能「升級」,重慶市江津區濱江新城開發建設有限公司作為主辦方,擬對江津大劇院建築設計方案進行公開徵集。
  • 國家大劇院選址符合易學原理 方案曾被質疑(圖)
    本專題撰文:鍾葵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近年來爭議最大的大型建築之一。  自從法國建築師安德魯的設計方案中標後,筆者看過很多對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的評論文章,總的來說是批評者多贊同者少。建築界的意見主要集中在水下通道的設計和蛋形圓頂的設計上面。  安德魯設計方案被各方質疑  國際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指出,美國的林肯中心、甘迺迪中心或者百老匯劇院等都是各自獨立的建築而且都直接從大街出入,這種設計的原則很簡單,就是一旦有災難,觀眾一開門就可以走到大街或室外廣場上。
  • 中國國家大劇院照明改造設計詳解
    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藝術交流中心、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作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國家大劇院造型獨特的主體結構,一池清澈見底的湖水,以及外圍大面積的綠地、樹木和花卉,體現了人與人、人與藝術、人與自然和諧共融、相得益彰的理念。
  • 國家大劇院建築聲學設計分析
    國家大劇院建築聲學設計分析國家大劇院位於北京市心臟地帶,西長安街沿線,與人民大會堂和天安門廣場相鄰,佔地面積11.89如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魅頂」,音樂廳「魅頂」除了為音樂廳增添藝術的氛圍,它還是一個考慮升學效果的設計。對於音樂廳而言,第一重要的就是聲音,一切建築和裝飾設計都要為聲音效果服務。凹凸不平的頂棚,更加有利於聲音的擴散,不規則圖形的浮雕頂棚,就是一個聲音擴散器,把舞臺上發出的聲音擴散到觀眾席的每一個角落。
  • 北京市國家大劇院到底是幹啥的(除了唱歌跳舞外)?一探究竟……
    國家大劇院有三個專業劇院:東部的音樂廳,中部的歌劇院和西部的劇院。從國家大劇院的第一個項目到正式運營,已經歷了49年的時間,設計方案經過三標兩改,總造價30.67億元。它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設計,由巴黎機場公司設計,佔地面積1189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65000平方米,其中主樓105000平方米,地下輔助設施60000平方米。
  • 戴復東院士透露國家大劇院方案出爐過程
    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戴復東院士透露了國家大劇院評審中一些不為人知的細節。他說,「我參加了大劇院的整個評審,應該說,這次評審及安德魯方案的勝出是完全合理合法的。我們可以對這個『蛋殼』發表不同觀點,但提出要推倒重來,則於理於情不合。」  據介紹,在評選的倒數第二輪,法國設計師安德魯曾提出一個方案,專家組認為不錯,但建築學界的人認為它太古典,像陵墓,不像大劇院。
  • 哈爾濱大劇院方案分析_2020年哈爾濱大劇院方案分析資料下載_築龍...
    哈爾濱大劇院方案分析專題為您提供哈爾濱大劇院方案分析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哈爾濱大劇院方案分析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回複數:9 關鍵詞: 劇院建築設計方案文本 大型劇院設計方案文本 現代風格劇院建築設計方案文本
  • 國家大劇院設計者趕考梅溪湖
    國家大劇院的設計者,明日將來到湖南長沙,競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的建築設計方案。他一定會中標嗎?不一定。因為還有其他的全球頂級設計大師將與其同場競技,給世人留下懸念。  6月25日,由大河西先導區管委會主辦,方興地產(中國)有限公司承辦的「國際大師對話梅溪湖」活動在喜來登舉行。
  • 國家大劇院及其風水(組圖)
    自從蛋形國家大劇院的設計權被法國建築師安得魯輕取之後,中國建築界掀一陣狂風,設計人員一窩蜂往安得魯之路擠,個個語不驚人死不休、人人追求視覺刺激,以為另類、新穎就是美。然而,安得魯設計巴黎戴高樂機場前不久發生坍塌,也爆出他在國家大劇院的設計競賽中涉嫌舞弊和行賄的傳聞,人們又頓覺天昏地暗,認為天安門廣場聖地粘了一個汙點。然而,從邏輯上說,巴黎機場出事,北京大劇院未必也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