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樣設計中國國家大劇院

2020-12-20 鳳凰衛視

安德魯說,「我對中國國家大劇院的理解主要有4點:第一,地點決定了它的象徵意義:旁邊的人民大會堂象徵國家的最高權力,而大劇院則應該成為文化的代表;

第二,它是一個新的、龐大的重要建築,一個可代表新世紀的建築,一個傾注了人們強烈願望的建築;

第三,要有完備的社會功能,就是說,好用,而且人們愛用;

第四,外觀要吸引人,有文化感、歷史感。」

「建築藝術與其他藝術一樣,有許多是跨越國界的、全人類的東西。每個國家的建築都要從其他國家的建築藝術中學習、借鑑,自己的藝術也會為別的國家所借鑑。對業主的意見,不能簡單、機械地迎合,而要抓住其精髓,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樣,你的方案出來之後,才會令對方恍然大悟似地回答『我們想要的就是這個!』就像是一個小夥子對別人描繪他未來妻子的模樣:棕色頭髮、藍眼睛、小巧玲瓏,而最後他卻與一個金黃頭髮、黑眼睛、身材健美的女孩結了婚。為什麼?因為愛情。原來的想像沒有愛情,只是一種憧憬、願望而已。」

「我也曾按照業主委員會當初對設計方案的要求:『一看就是個劇院;一看就是個中國的劇院;一看就是天安門旁邊的劇院』來做我的設計,但是苦苦地被禁錮住了,設計出來的東西很不滿意。後來我明白了,思路要打開,不能受字面的限制。」

在人民大會堂西側,一大片草地圍繞一個方形湖泊,湖上是一座由玻璃等材料組成的半透明、橢圓型、外殼呈銀白色、曲線的構圖則像是含苞欲放的花朵的建築物,這個建築物和地面不相連接,它就像是橫空出世、浮出藍色水面的一顆珍珠,來劇院的人由長60米的透明水下長廊進入大劇院,通道上方則是湖水,在冬季,北京人可在上面滑冰。這就是記者面前這位談吐文雅、氣質浪漫的法國人給我們設計的中國國家大劇院。

安德魯說,「天安門廣場上,不僅有天安門城樓、紫禁城等古建築,也有人民英雄紀念碑等現代建築,原來的風格已經變了,政治性很強。新世紀裡再在這裡建一座有強烈文化象徵的建築,是需要勇氣的。我很佩服專家委員會的勇氣和開放的眼光,通過和他們的交流,現在的設計比我過去想到的實際上走得更遠、更豐富。」

「我的設計為天安門廣場添了一些水,可以起到改變人們生活環境和景色的作用。大劇院的水下入口是我的得意之作,也是我設計中的重要部分。我要讓人們有這樣的感覺:首先,要讓人們有進入到這個『殼』裡去發現什麼的願望;而當你從水下進入這一藝術殿堂的時候,你馬上就明白了,這與你去購物中心不一樣,與你去參觀歷史古蹟也不同,這裡全改變了,你的精神要有所變化,你要有一些新鮮的感覺。這是一個有夢幻色彩的地方,你應該為此有所改變。而通過這樣一個抽象的、簡單的、夢一樣的入口,進入到大劇院裡面之後,又應該讓人感到生命、活力、豐富和魅力無窮。還有,大劇院應該是人們常來常往的地方,不一定每次都是為了來看戲或聽音樂會,也應該是一個值得參觀的地方。」

風格浪漫、美輪美奐的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歌劇院、音樂廳、戲劇院和實驗小劇場及相應的配套設施組成,共6000多個座位。安德魯說,「4個劇院應各有特色,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都像會議大廳。4個劇院之外的空間、走廊等,應稱作是『第5劇院』,也要有特色和魅力。」

法蘭西建築科學院院士保羅-安德魯生於1938年,先後畢業於巴黎國立綜合工科學校、道路橋梁學院和巴黎國立美術學院,這都是法國乃至歐洲首屈一指的專業學院。他30歲時獲得國家建築師文憑,以後一直在巴黎機場公司工作。多年來,安德魯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國:與人合作的法國巴黎「新凱旋門」德方斯的大拱門、日本大阪海洋博物館、英法海底隧道法方終點站、中國廣州新體育館……當然,最多的還是飛機場: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機場、埃及開羅機場、坦尚尼亞三蘭港機場、日本大阪關西機場、汶萊機場、中國三亞機場等等。

其中的傑作是巴黎戴高樂機場及上海浦東新機場。他曾榮獲許多國際建築大獎。

相關焦點

  • 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文本_2020年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文本資料下載...
    位置: 北京 分類:文化建築 內容:設計方案 圖片:17張  中國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  中國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2  中國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3  中國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4  中國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5  中國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6  中國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7  中國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8  中國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9  中國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10 & 查看詳情
  • 中國國家大劇院照明改造設計詳解
    中國國家大劇院位於天安門廣場西側
  • 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進入可行性評估
    本報北京8月10日電世人矚目的中國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今天由中國國際工程諮詢總公司主持,進入可行性評估階段。在北京舉行的為期5天的評估會集中了建築、工程、聲學、音樂、舞臺等各方面共40餘位專家學者。所評估的方案仍為法國設計師保羅·安德魯的設計。
  • 中國國家大劇院介紹
    中國國家大劇院位於北京 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西長安街以南,由國家大劇院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總佔地面積 11.8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其中主體建築10.5萬平方米,地下附屬設施6萬平方米。
  • 專訪國家大劇院總設計師:大劇院是人民的建築
    資料圖片:國家大劇院在人工湖水面上留下倒影。 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圖片來源:新華社)本報訊 (記者金煜)昨日,國家大劇院的最後一個廳———豪華的音樂廳揭開了面紗。在響徹大廳的管風琴中,國家大劇院的總設計師保羅·安德魯帶來了他的小說體日誌書《國家大劇院》,在這場被命名為「時間·空間·水」的活動中,他對針對他作品的爭議進行了回應,並談及了自己的設計理念。「水母」這個綽號很失敗昨天的活動在管風琴聲中拉開,這個位於正中的巨大管風琴也是音樂廳最引人注目的風景。保羅在演講中說,雖然歌劇廳、戲劇廳都是他的「孩子」,但他最喜歡的還是音樂廳。
  • 人大代表稱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華而不實
    中新社北京三月十三日電(記者 周群)在此間召開的九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韋文林等數位廣西代表對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提出置疑,指出該設計方案華而不實。  韋文林指出,在當前中國財力尚不富裕的情況下,沒有必要去建一個比美國紐約林肯中心還要貴四倍的大劇院。
  • 專家舌戰安德魯中國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
    中新網北京8月月12日消息:世人矚目的中國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10日由中國國際工程諮詢總公司主持,進入可行性評估階段。在北京舉行的為期五天的評估會集中了建築、工程、聲學、音樂、舞臺等各方面共四十餘位專家學者。所評估的方案仍為法國設計師保羅.安德魯的設計。
  • 國家大劇院建築聲學設計分析
    國家大劇院建築聲學設計分析國家大劇院位於北京市心臟地帶,西長安街沿線,與人民大會堂和天安門廣場相鄰,佔地面積11.89如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魅頂」,音樂廳「魅頂」除了為音樂廳增添藝術的氛圍,它還是一個考慮升學效果的設計。對於音樂廳而言,第一重要的就是聲音,一切建築和裝飾設計都要為聲音效果服務。凹凸不平的頂棚,更加有利於聲音的擴散,不規則圖形的浮雕頂棚,就是一個聲音擴散器,把舞臺上發出的聲音擴散到觀眾席的每一個角落。
  • 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是否修改 中外專家各執一詞
    有專家對國家大劇院進行了全新的設計,比如國家大劇院方案評委會主席吳良鏞先生提出,在現在的平面內建築四個小劇院,中間有走廊連接。也就是說,根本否定了安德魯原有的方案。舞臺藝術專家李暢先生認為,蓋一個國家大劇院不容易,一定要蓋個一流的,弄個二三流的就沒意思了。
  • 國家大劇院及其風水(組圖)
    自從蛋形國家大劇院的設計權被法國建築師安得魯輕取之後,中國建築界掀一陣狂風,設計人員一窩蜂往安得魯之路擠,個個語不驚人死不休、人人追求視覺刺激,以為另類、新穎就是美。然而,安得魯設計巴黎戴高樂機場前不久發生坍塌,也爆出他在國家大劇院的設計競賽中涉嫌舞弊和行賄的傳聞,人們又頓覺天昏地暗,認為天安門廣場聖地粘了一個汙點。然而,從邏輯上說,巴黎機場出事,北京大劇院未必也有問題。
  • 誰在國家大劇院演出(聚焦國家大劇院現象(上篇))
    肖一攝 【編者按】一天20萬元的運營成本,4個劇場每年至少需要600場的演出,每晚至少6000人的設計容量……2007年12月22日,國家大劇院開門迎客,質疑聲不絕於耳:我們能與國際演出市場接軌嗎?誰將來這裡演出?誰能看得起演出?誰能養得起這個龐然大物?
  • 國家大劇院導遊指南
    建築戲劇場戲劇場是國家大劇院最具民族特色的劇場,以中國紅為主色調,真絲牆面烘託出傳統熱烈的氣氛。主要上演話劇、歌劇、地方戲曲等演出。其獨特的伸出式臺唇設計,非常符合中國傳統戲劇表演的特點。2018/06/26-2018/07/15在戲劇場門口展出《天路》展覽。
  • 變幻多彩的中國國家大劇院
    中國國家大劇院,作為北京新十六景之一地標性建築,造型新穎,整個殼體風格簡約大氣,龐大的橢圓外形在繁華的長安街上顯得像個「天外來客」:不少人又稱國家大劇院為「金蛋」或「彩蛋」,意味著「蛋殼」裡面孕育著生命:
  • 美報:國家大劇院圓了中國50年的夢
    文章認為,國家大劇院圓了中國50年的夢想。文章摘要如下。    這是晨曦中的國家大劇院(1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外媒:北京新建築綽號真生動 鳥巢 巨蛋 大褲衩)    新建中國國家大劇院的穹頂在湖水的環抱之下熠熠生輝,宛若一顆珍珠,又好像初生的太陽。這正是設計它的法國建築師試圖營造的印象。     這座斥資3.6億美元的雄偉建築由鈦合金與玻璃構成,其規模比紐約的林肯中心或華盛頓的甘迺迪中心都大,旨在向世界宣告北京已經成為經濟和文化中心。
  • 國家大劇院設計者:通過讀莫言和餘華了解中國
    早報記者 陳詩悅  翻看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作品集,會發現一長串讓人津津樂道的建築:法國巴黎拉德芳斯大拱門、日本大阪海洋博物館、英法海底隧道法方終點站、法國戴高樂機場、上海浦東機場,還有那讓他在中國備受爭議的北京國家大劇院。
  • 中國國家大劇院 老外迷戀的神秘場所(圖)
    arts地址:中國北京市西城區西長安街2號郵編:100031中國國家大劇院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西長安街以南,由國家大劇院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總佔地面積11.8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其中主體建築10.5萬平方米,地下附屬設施6萬平方米。
  • 處女作出版 國家大劇院設計者:一直想成為作家
    小說是國家大劇院建設十年的產物   幾十年來,保羅·安德魯的足跡遍布於世界各大城市的建築工地,但對他來說,文學夢始終是一個無法揮去的理想。「我在中國國家大劇院建設的十年中,從來沒有停止思索,這本小說是我這十年在中國沉思的產物。」安德魯這樣形容這本他自己目前唯一出版的小說的誕生,雖然這本小說的內容可能和中國毫無瓜葛。
  • 國家大劇院:賦予文化中心新的高度
    50餘場豐富多彩的藝術演出和活動精彩亮相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二周年公眾開放日藝術節,萬名中外觀眾徜徉在藝術的海洋裡。  十二年間,國家大劇院不斷引領高雅藝術走入尋常人家,推動中國原創成為世界經典。在不斷打磨下,國家大劇院日益走近世界文藝舞臺中央,成為享譽全球的藝術殿堂。
  • 國家大劇院為何建在"水面"上 設計師揭密含義
    歷時6年,投資30多億元的中國國家大劇院今年6月15日拆除圍擋,正式全景亮相於北京長安街的南側;9月25日,《紅色娘子軍》、《天鵝湖》、《江姐》等七部涵蓋了歌劇、芭蕾、京劇等各大表演藝術門類的劇目在國家大劇院試演中「登臺」。
  • 國家大劇院圓了誰的夢?
    夢幻般的建築--國家大劇院年內就要建成了。這座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宏偉建築位於人民大會堂西側,佔地11.89萬平方米,由法國著名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5463個座位,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藝術交流中心、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建設工期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