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也是一名大二的學生,對於大學課堂那些事也了解得挺多了。很多時候大家都知道,我們問老師要課件老師是直接說不給,也不會給我們具體解釋,為什麼不能給?
從我自己接觸的事情來看,我覺得主要考慮幾點嘛,老師也是出於他們自己的一種學術保護。
第一就是害怕學生上傳到網上
老師:我一心一意教你,你卻想拿我課件換錢
這種情況,我自己是聽到我的老師說過的,他有個學生把他辛辛苦苦做出來的課件上傳到網上賣錢,當時我記得那個老師的表情就很一言難盡了。
肯定誰面對這樣的事情都感覺很不爽,自己辛辛苦苦做出來的課件那是一種心血的匯集,然後被他人放到網上用來牟利。
這其實是一種對學術非常不尊重的行為。你敢想像你的老師也在網上用幾十塊錢買一份,別人上傳到網上的課件就來給你講課,你敢聽嗎?
那同樣的,你老師辛辛苦苦做出來的東西,他要是想和別的老師拉開差距。他就必須在他的課件上投入很多心思。以此來拉開和其他老師教課質量的差距。
老師每天的工作其實無非就那幾樣。課前備課、上課講解和課後批改作業,修正。
你把老師辛辛苦苦做出來的課件,直接把它給放到網上,那麼就讓其他老師能夠省去課前備課這個步驟,這個步驟間接著影響後面的講課效果。雖然看似偷懶的是老師,但是最終禍害的是學生,其實這樣說來對其他學生非常不公平。
而且老師考慮到,課件不給學生其實很大程度上也是考慮到大家上課就應該要當堂學會,而不是等到期末的時候再拿出課件來翻一翻。
這樣學習不僅沒有效率,而且學生沒有內化為自己的東西,等考試一過最終還是什麼都沒記住。
所以你打著複習的旗號去找老師要課件,老師是不會給你的。至少大學時很多不給的。
然後另外一方面就是,關於這個學術性版權的問題,老師自己做出來的東西是老師腦海中知識的一個外化。這個東西是屬於老師的學術專利,他是原創的,我們總是高呼尊重保護原創,可是現實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呢?
尊重學術原創,從我做起
一個經驗老到的教師,能夠把一份好的課件,反反覆覆用十幾年,但是肯定不會毫無變化,課件的內容會隨著教材的變化而變化,也會加入老師個人對於這本書改動之後的一些想法。
更加重要的是,老師可能會提前知道一些尚未出版的內容,這個就是屬於別人的版權,老師只是應用在課件裡,沒有用來牟利。但是如果像前面說的被學生上傳到網上去,就相當於是在別人出版之前就公開了別人的內容。這肯定是不合規矩的。
然後下面我想和大家講一個很特別的老師,他是一個生物老師。他的網名叫無所謂。
他的人就跟網名一樣,他做出來的課件,會很大方地分享給學生,但是他從來都不會擔心學生把它放到網上牟利,因為他的課件,他會自己把它放到他的微博上去,讓大家能夠去那裡免費下載下來。
沒有收費,完全是免費提供出來給大家使用,可能心胸這麼寬廣的老師比較少,但是這些都是個人選擇,你不能強迫別人把勞動成果免費給你吧,原創的東西拿出來給你無償使用,你更加不能盜取別人的原創,這種風氣非常不好。
拒絕抄襲,尊重版權